连梁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3565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梁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连梁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连梁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连梁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连梁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梁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梁施工工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连梁施工工艺按照图纸放线,连梁西段与既有抗滑桩连接,既有抗滑桩外侧需挖土或清理,在既有孔桩上植筋,连梁钢筋植入抗滑桩(后排已施工)长度LOm,钻孔直径40mm,用A级胶黏剂,改性环氧类结构胶黏剂或改性乙烯基聚酯类结构胶黏剂。连梁东段与本次施工抗滑桩相连,连梁截面尺寸1#12#孔桩2500mm200Omm,13#15#孔桩220OmmX2000mm,施工时连梁钢筋与孔桩预留钢筋同时绑扎,详见图10、11、12。连梁立面图三三三三w连梁与既有抗滑桩连接大样图图11:连梁与既有抗滑桩连接1大样连梁与本次施工抗滑桩连接大样图图12:连梁与本次施工抗滑桩连接2大样1.1. 连梁基础开挖1.1.1、 根据

2、图纸把连梁位置确定,连梁基抗开挖时采取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辅以配合方法进行。边坡以下采取钢板支护方法。1.1.2、 基础开挖时基底土不得扰动,挖至接近标高时预留20-30Cm用人工挖除。1.1.3、 基坑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随即进行垫层混凝土及下道工程施工。1. 2.钢筋垫层1.1.1、 钢筋绑扎前对连梁测量放样,并经监理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1.1.2、 钢筋按设计要求在加工场加工制作,运至基坑绑扎。连梁钢筋与混凝土垫层及侧模间按设计要求设置垫块经确保混凝土保护层。1. 3.模板连梁侧模采用工具式钢模板拼装,灌注桩圆弧部分采用木模板,内钉铁皮。侧模外侧用双层12木方做背楞,对拉螺栓紧

3、固模板。1.4. 混凝土运输1.4.1、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至系梁构筑物模板内,辅以人工用振捣器捣实,一次浇筑成型。为预防碎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停、断碎的情况,由商混站和施工单位及时沟通,保证现场停靠等待浇筑的碎搅拌车不少于2台,并充分考虑贵阳早晚高峰期的禁行时间段。碎搅拌运输车装料前需将拌筒中积水排净。运输途中,拌筒以13rmin运行,以防止碎离析。碎罐车到工地现场卸料前,应使拌筒以812rmin速度转运12min,然后再反向转动卸料。1.5.混凝土浇筑顺序;连梁由西向东方向推进1#孔桩连梁第一层T2#孔桩连梁第一层T3#孔桩连梁第一层-4#孔桩连梁第一层-5#孔桩连梁第一层-

4、6#孔桩连梁第一层T7#孔桩连梁第一层-1#孔桩连梁第二层-2#孔桩连梁第二层-3#孔桩连梁第二层T4#孔桩连梁第二层一5#孔桩连梁第二层T6#孔桩连梁第二层-7#孔桩连梁第二层-1#孔桩连梁第三层-2#孔桩连梁第三层-3#孔桩连梁第三层一4#孔桩连梁第三层-5#孔桩连梁第三层一6#孔桩连梁第三层一7#孔桩连梁第三层一1#孔桩连梁第四层-2#孔桩连梁第四层-3#孔桩连梁第四层一4#孔桩连梁第四层-5#孔桩连梁第四层一6#孔桩连梁第四层一7#孔桩连梁第四层一1#孔桩连梁第五层一2#孔桩连梁第五层-3#孔桩连梁第五层一4#孔桩连梁第五层一5#孔桩连梁第五层一6#孔桩连梁第五层-7#孔桩连梁第五层。

5、8#孔桩连梁第一层一9#孔桩连梁第一层-10#孔桩连梁第一层111#孔桩连梁第一层TI2#孔桩连梁第一层-13#孔桩连梁第一层-14#孔桩连梁第一层一15#孔桩连梁第一层-8#孔桩连梁第二层-9#孔桩连梁第二层一10#孔桩连梁第二层一11#孔桩连梁第二层一12#孔桩连梁第二层一13#孔桩连梁第二层一14#孔桩连梁第二层一15#孔桩连梁第二层-8#孔桩连梁第三层-9#孔桩连梁第三层一10#孔桩连梁第三层-11#孔桩连梁第三层一12#孔桩连梁第三层-13#孔桩连梁第三层-14#孔桩连梁第三层一15#孔桩连梁第三层-8#孔桩连梁第四层-9#孔桩连梁第四层一10#孔桩连梁第四层一11#孔桩连梁第四层一

6、12#孔桩连梁第四层一13#孔桩连梁第四层一14#孔桩连梁第四层一15#孔桩连梁第四层一8#孔桩连梁第五层一9#孔桩连梁第五层-10#孔桩连梁第五层一11#孔桩连梁第五层一12#孔桩连梁第五层一13#孔桩连梁第五层一14#孔桩连梁第五层一15#孔桩连梁第五三o1. 6.浇筑方式1.1.1、 因连梁结构截面大,碎工程量较大,已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施工冷缝,浇筑连梁碎采取斜面分层方式。配备1台天泵进行浇注,施工中同时从连梁西段向东段方向连续推进浇筑。如下图:图13:混凝土浇筑推进方式示意图1.1.2、 分层浇筑时,碎自然流淌坡度达到1:6以上。混凝土分层振捣示意见下图:图1

7、4:连梁混凝土斜面分层浇筑示意图O O O 3O O O 36000图15:碎斜面分层浇筑示意图1.1.3、 浇筑过程中要沿直线前进,同时保证浇筑带要齐头并进,互相搭接,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的斜面,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确保各浇筑带之间上下混凝土的结合。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Omm以内。1.1.4、 大体积底板碎施工不设施工缝,必须确保一次性连续浇筑混凝土,从技术方案上防止裂缝。1.1.5、 碎的振捣9.651、 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9.652、 2插点间距为3OO4OO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

8、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秒,使碎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9.653、 泵车进料量要及时反映到调度室,按浇捣总量及时平衡搅拌车进入各泵位,基本做到浇捣速度相同,齐头并进。9.654、 为使碎振捣密实,混凝土泵出料口配备4台振捣棒(3台工作,分三道布置。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碎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役下部密实,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9.655、 混凝土由大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为50Omm以内,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

9、、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确保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如下图所示:图16:大体积碎浇筑振捣棒布设位置示意9.656、 方法9.7.1、 测温管埋设方法9.7.1.1、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和管理,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C以内,并根据测温分析及时加强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971.2、温度监测管材料采用625镀锌钢管,管底须封闭,管口碎浇筑时采用彩条布进行封口堵塞,避免碎进入测温管,测温管露出碎完成面标高150mm。9.7.1.3、测温管布置要求底板筏板1布置四个测温点,底板筏板2布置三个测温点,测温点布设详见下图。每一个测温点位由三根钢管组成,测温管间距20Omm左右

10、,并呈三角形布置,分别在三个不同深度进行测温,三个深度分为距基础面下50mm(编号1),中间位置1100mm(编号2),距基础底上50mm(编号3),即一点处预埋不同温度的测温线,用于筏板基础的表面、中间、底部碎温度的测试,布点如下图所示:图17:连梁测温点布置图先高基砒顶面50mm预埋三根凝钢管/耐基础赢50mm图18:预埋测温孔剖面示意图1. 8.大体积磴测温1.1.1、 碎浇筑完成终凝后,派专人进行测温,并作好记录。测温时将钢管内灌满清水,静置20分钟,再用测温计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测温。1.1.2、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慢的特性,采用先频后疏的测温方法,测温从混凝土浇筑

11、终凝后3h开始采样。每2h测温一次,降温结束后以各部位温差均进入安全范围(4TV25C时)可以撤除保温措施。1.1.3、 填写测温报告表并画出混凝土实际降温曲线,混凝土表面预测温度曲线见下图16、17、18。图19:混凝土表面温度30天内的曲线图20:混凝土中心温度30天内的曲线图21:混凝土底部温度30天内的曲线1. 9.裂缝控制措施大体积碎裂缝的控制重点为控制碎的内外温差,所以大体积裂缝控制的重点为及时按照要求进行保温养护。1.1.1、 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蓄水养护,进行保温蓄水深度为Iomm。该措施其结果将使混凝土表面升温,减少了内外温差。1.1.2、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养

12、护过程中,倘若内外温差升高,大于25时,应加深养护蓄水的深度,保证佐内外温差不大于25Co以此来增加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内外温差,避免因温差过大产生裂缝。1.1.3、 碎养护、温度控制措施及要点碎终凝后即开始养护。控制碎内外温差不大于22C,确保碎内外温差不大于25。养护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抗渗碎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混凝土养护必须由专人专职负责。2.桩间板(挡土板)施工工艺桩间板无法与孔桩同时施工,孔桩浇筑混凝土浇至标高1115.000m,连梁施工完成,挖除桩间土方及M04值班宿舍基础土方,挖土方时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挖第一层深度2米,桩间板施工完后,再挖第二层,第二层桩间板

13、施工完后,再挖第三层及施工桩间板,第二、三层挖土深度都是2米,桩间板植筋锚入桩内不小于60Omm。植筋用A级胶黏剂,改性环氧类结构胶黏剂或改性乙烯基聚酯类结构胶黏剂。植筋完后再把两端已植筋段连接起来,绑扎钢筋,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再回填土方,桩间板施工时预留PVC管50泄水孔,纵横间距2.0m2.0m,防止桩后积水。详见图13。1/0SZ 侧 空 临抗滑桩及桩间板配筋断面图图22:抗滑桩及桩间板配筋断面图2.1. 基坑开挖2.1.1、 、挡土板基础抗开挖时采取人工挖土方法进行。边坡以上以1:0.5放坡。2.1.2、 、基坑开挖时基底土不得扰动。2.1.3、 、基坑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

14、随即进行垫层混凝土及下道工程施工。2. 2.钢筋垫层2.1.1、 、钢筋绑扎前对挡土板测量放样,挡土板与孔桩连接处因孔桩间距较小无法预留钢筋,孔桩施工完后在孔桩上植筋并与挡土板连接绑扎,植筋按规范要求做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并经监理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2.1.2、 、钢筋按设计要求在加工场加工制作,运至基坑绑扎。挡土板钢筋与混凝土垫层及侧模间按设计要求设置垫块经确保混凝土保护层。2.3.模板挡土板侧模采用工具式钢模板拼装,灌注桩圆弧部分采用木模板,内钉铁皮。侧模外侧用双层12木方做背楞,对拉螺栓紧固模板。2.4.混凝土10.4.1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至系梁构筑物模板内,辅以人工用振捣器捣实,一次浇筑成型。10.4.2 采用薄膜或草帘覆盖,洒水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