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4176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

2、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教学总目标:1 .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2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3 .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4 .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三、教学重点: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

3、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四、教学难点:1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五、教学措施1 .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2 .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

4、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3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4 .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六、具体内容(按自己学校多少课时来定的可以2或3学时一课题。中间可安排单元练习一次,实地调查或参观或讨论两次,期末复习一周等)第一单元快乐学习1学习伴我成长2我学习,我快乐3做学习的主人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4说说我们的学校5走近我们的老师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7生命最宝贵8安全记心上9心中的“110”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0父母多爱我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12家庭的记忆1.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主动发现

5、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学习乐趣。2.教学难点:个人与学习的关系。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的见闻和感受,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我们在学校学习(见课件)教师小结: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使自己获得成长和进步,不管我们学习的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需要实际动手的实践,都对我们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学习,了解学习的重要性:第一课快乐学习的第1课时学习伴我成长(板书)一、成长离不开学习活动一:学习使我们成长。1、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或技能?2、只有我们小孩子在学习吗,

6、大人们在学什么?学生做调查,大人们在学习使用电脑、在学习工作的专业技能或者在学习书法、绘画等业余爱好。学习一一永远不晚。一一高尔基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一一列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一孔(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到学习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阶梯)二、处处可学习活动二:课堂互动(结合课件)问:(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学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何处。(2)在上课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了解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图片展示):郊外踏青,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参观博物馆,了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课堂学习,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得新知识

7、。进入图书馆,通过阅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来到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习性。【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无处不在的)课堂小结:学习是我们每天都在主动或无意识地一种行为,并且也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会影响我们一生的事。我们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并积极主动的在学习中使自己获得进步。板书设计第一节学习伴我成长一、学习伴我成长二、处处可学习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在教学时要注意方法,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堂互动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为后面的课时内容的展开做铺垫。2.我学习我快乐教学设计教学

8、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学习具有乐趣性。【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从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乐趣,培养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愿意学,主动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学习中的乐趣。2.教学难点: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学习真有趣(见课件)教师小结:我们从出生到进入学校学习,几乎每天都在接触新事物,都在学习。这个过程中往往是充满乐趣的,学习并不枯燥。今天我们要走进的题目就是:第一课快乐学习的第2课时我学习我快乐(板书)二、学习的快乐活动一:词语接龙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各

9、组依次进行一轮词语接龙。规则可参照课本:后一个同学说出词语的第一个字,必须是前一个同学说出词语的最后一个字。(课件演示)2、请同学发言谈一谈自己的特长(可以是家务、学习技能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到学习能给我们带来乐趣)二、战胜困难更快乐活动二:课堂互动(结合课件)问:(I)你在学习中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呢?(2)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应对的呢?学生回答。播放视频开学第一课孵蛋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面对学习过程中的挫折。【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认识到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小结:学习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但我们在学习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我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而要有坚

10、韧不拔的意志力,才能在学习中收获到更多。板书设计第一节学习伴我成长一、学习的快乐二、战胜困难更快乐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教室互动,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要指出学习中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只有树立的坚定的目标才能克服苦难。3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热爱并主动学习,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掌握学习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传授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勇于面对与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

11、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主动学习。2.教学难点:掌握学习方法:敢于发现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经验共享。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课前准备一张白纸,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与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堂互动自由发言,请大家谈谈对“学习”这一词语的看法(例如:大家认为学习是仅限于课本知识还是其他?你觉得学习有趣吗?你喜欢学习吗)三、人人都能学得好活动一:人人都有闪光点1、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白纸,在白纸上写出自己的特长,至少三点。2、请几位学生自愿上台表演自己的特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拥有学习的潜力,更加愿意去学习)二、怎样才能学得好活动二:课堂互动(结合课件与课本案例

12、)1 .请学生主动举手发言,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2 .针对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可提出自己的建议。3 .教师结合书本案例分析,对问题与建议进行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课堂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拥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也许我们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更好地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板书设计第一节学习伴我成长一、人人都能学得好二、怎样才能学得好1.学会思考,提出问题2.合理安排时间3.分享经验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3、,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讨论o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克服这些困难,掌握学习的方法,做学习的小主人。4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并熟悉学校的结构及部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对学校进一步了解的过程中培养对学校的熟悉和情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充分了解学校的结构和部门。2.教学难点:在了解学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发现意识。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分组对学校进行调查,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师小结:同学们每天

14、在学校里学习,可是除了上课的老师们还有同学,我们对我们的学校了解的是不是还不够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有人来参观我们的学校,让你来当一天的导游,你会怎样向他人介绍我们的学校呢?(问题导入,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四、学校情况知多少活动一:小组展示发言1、教师提前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可以自由选择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我们的学校,并把在调查中发现的成果和大家分享,向大家介绍最喜欢的校园一角以及理由。2、请同学发言谈一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校有了哪些更深入的了解。【设计意图】(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首先形成对学校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及其强同学们对于校园的认同与热爱)二、有了事情找哪里?活动二:课堂

15、互动(结合课件)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学校不同办事部门的照片,在课上通过多媒体放映的形式展示。问:同学们知道图上的地方都在哪里?它们对我们都有什么用呢?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在学校找到不同的部门。)课堂小结:学校也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在这里大家不仅能够跟着老师学习新知识,还能结交朋友收获友谊。大家只有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学校,才能更好的适应在学校的生活,在熟悉学校的一草一木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喜爱这个我们共同的家。板书设计第四节说说我们的学校一、学校情况知多少1、你最喜欢校园里的哪个地方呢?2、说说你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二、我

16、们的学校不简单1、有了事情找哪里?2、一起来画校园平面图。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通过说说我们的学校这个主题,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了解学校,熟悉学校,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在学校的生活,热爱校园。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探索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到学校的各个地方去实地考察,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教师这一职业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后对教师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教师,并且了

17、解教师的工作和责任。2.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谁伴我成长?教师小结: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家人照顾我们,朋友和同学陪伴我们,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人。但我们却经常忘记了向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他们也是默默关心我们的学习,一直关心并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我们的老师。【设计意图】(主题引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五、我和老师的故事活动一:互动讨论1、请你谈谈,你认为老师是做什么的?2、说一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让你最难忘的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

18、故事,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二、老师,您辛苦了活动二: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填写老师的时间表(请同学课前分组完成)将学生完成的时间表进行展示。问:同学们是不是没有想到老师其实有这么多课呢?说说你们完成这个表的感受。学生讨论并每组选代表回答。活动三:学生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调查制作表格的过程中更了解自己的老师,也能够更加理解和尊敬教师这一职业)课堂小结:老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的最多的人,也在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本堂课的学习和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各种活动回忆了和老师间的美好的点点滴滴,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了我们的老师,也能更尊重和理解我们的老师。板书设计

19、第五节走近我们的老师一、我和老师的故事二、老师,您辛苦了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通过走近我们的老师这个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老师,也更好的了解教师这一职业。本课的目的在于帮助老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更好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更加尊敬老师,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资源与服务,全面了解我们的学校和学习生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让学生对学习的价值以及学校的作用形成更清晰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对学校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全面的

20、了解学校在我们的学习中扮演的重要地位。2 .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培养对学习的热情,对学校的认同感。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分组调查,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我在这里学习与成长。教师小结:同学们或许很少思考过,原来我们每天的在校时间都有六小时,一周,一月的在校时间竟然有那么长。在学校的时间里,我们学习,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成长,所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也没有意识到。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学校。(主题引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六、我们的成长天地活动一:互动讨论一对应书本小玲的案例1、现在同学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大家平时都用它们来学习吗?2

21、、请大家思考一下,是否我们可以在网上上课,不来学校了呢?活动二:阅读与思考(结合失学女童的案例与课件)1、从这些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及课本案例导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校对我们的重要意义)二、我为学校出点力活动三:完成校园垃圾调查报告(请同学课前分组完成)各组派代表展示调查成果。问: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什么改进措施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我们的学校,并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课堂小结:学校生活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珍贵而重要的,即使在电子信息技术更加发展的今天,网络学习也不能代替学校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认识我们的学校,关心学校存在的问题

22、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才能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板书设计第三节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一、我们的成长天地二、我为学校出点力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通过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个主题,能引导学生更加关心我们的学校,激发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第二部分中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来,帮助学生形成与学校之间更紧密的联系。7生命最宝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和父母的辛苦,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例的结合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的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的不可代替

23、,从小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到生命孕育过程的艰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惜。2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父母为了所做新生命的付出并产生对生命和父母的敬意。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当我未出生时教师小结:我们或许很少会想到,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妈妈的行动是多么的苦难,爸爸照顾妈妈是多么的紧张小心吧?这都是因为他们知道即将诞生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及其珍贵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七课,生命最宝贵(通过课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七、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活动一:体验五分钟妈妈1、

24、请几位学生通过将书包挂在胸前模拟怀孕时的妈妈。2、请几位学生讲一讲模拟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帮助学生对母亲孕育生命的不易产生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二、爱护身体珍惜生命活动二:阅读课本莫莫的故事请同学回答:1、我们有没有做过和莫莫类似的危险的事?2、看了莫莫的故事后大家有什么感受?活动三:名人故事一海伦凯勒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思考:如果我们没有了视力,世界会变得怎样?【设计意图】(两个案例帮助学生珍惜我们的身体,更重视生命的意识)课堂小结:我们的生命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才孕育并成长起来的,只有一次的生命是最珍贵的。在日常生命的每件小事中,我们都要铭记生命第一的原则,不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尝试危

25、险的事。珍惜生命既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为我们辛苦付出的最基本的回报。板书设计第三节生命最宝贵一、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二、爱护身体珍惜生命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到生命的重要性,并且在学习中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到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并自觉地远离,把安全意识时时放在心间。8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形成主动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活中的危险是可以积极行动去避免的,培养安

26、全意识和珍爱生命的观念。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日程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主动避免。2 .教学难点: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遇到危险怎么办?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其实都隐藏着危险和安全隐患,父母也不能每时每刻都陪伴在我们身边,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有应对和处理危险的能力,保护好自己。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八课:安全记心上。(结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课程内容)八、平安出行活动一:互动讨论1、你平时是怎样上学的呢?2、上学途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的事?【设计意图】(通过亲身经历

27、更能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活动二:游泳安全须知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向学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识。三、“119”的警示播放火灾演练逃生视频,介绍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基本的自救能力)课堂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宝贵,所以远离生活中的危险,培养应对危险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心中牢记“安全第一”的意识,保护好我们自己。板书设计第三节安全记心上一、平安出行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三、,口9”的警示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三块,从交通事故、溺水和火灾三个日常

28、生活中比较高发且容易危及青少年生命的几个方面入手,普及应对危险的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9心中的“110”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到在生活中保持警惕性的意义,提高意识危险并规避风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也要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的交往问题。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帮助学生提高警惕性。2.教学难点:在对陌生人提高警惕性的同时也要对善意的陌生人保持礼貌友好。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9、,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我该怎么办?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的陌生人,很多陌生人都会主动关心、帮助我们,但也有一小部分不怀好意的人可能会伤害我们,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些警惕心。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九课:心中的“110”。(结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课程内容)九、有点警惕心活动一:师生互动讨论1、你遇到过课本上这些情况吗?2、当你感觉到危险时是怎样做的?【设计意图】(结合日常生活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二、不要上当受骗活动二:新闻案例分析1、教师分析新闻中学生受骗的案例,并让学生分享感受。2、学习和陌生人交往的礼仪【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既保持一定的警惕

30、心,又能和陌生人以适当的方式相处)课堂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老师和父母也不可能一直陪在我们身边,去帮我们应对遇到陌生人的情况。这些陌生人中大部分是对我们友善的、愿意帮助我们的,也有小部分是可能伤害我们的,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保持警惕心,也要学会和陌生人交往的恰当礼仪。板书设计第三节心中的“110”一、有点警惕心二、不要上当受骗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和陌生人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教师在教授本节课的内容时既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警惕心,也要让学生了解到大部分的陌生人还是友好的,要学会和他们恰当的沟通交流。1

31、0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父母的关爱,同时也培养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和认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增进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理解自己的父母,更加关心和关爱父母。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发现父母对我们的爱,并理解父母对我们的付出。2 .教学难点:在理解父母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和尊敬,形成更好的亲子关系。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爸爸妈妈爱我吗?教师小结:爸爸妈妈平时或许很少会把“爱”这个字眼挂在嘴边,也很少说“爱”我们。但其实他们在

32、背后默默地关心着我们,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要来走进每天陪伴我们的父母。一起进入第十课的学习:父母多爱我(引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十、父母默默地爱活动一:填写“爱心树”(课本第66页)1、哪些事是我们平时不曾注意的呢?2、分享你填了“爱心树”以后的感受。活动二:爱在不言中。1、阅读故事妈妈喜欢吃鱼头2、欣赏歌曲鲁冰花、我有一个好爸爸【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发现父母的关爱,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二、多一些理解活动三:课堂互动1、结合课本,父母还有哪些事是我不能理解的呢?2、通过本课的学习,是不是对这些事有了新的看法了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换位思考,更加理解父母)课堂

33、小结:父母是我们最重要的亲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也给我了我们最多的关爱。尽管他们表达爱我们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父母的爱是显而易见的,有的父母的爱则是默默无言的。不管哪种方式,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伟大的。我们也要更加理解我们的父母,更加爱我们的父母。板书设计第三节父母多爱我一、父母默默地爱二、多一些理解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加理解父母。本节课注重培养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更加了解我们的父母,

34、并把对父母的爱落实为行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更详细地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辛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和爱,促进更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形成。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父母,并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行动中。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形成更温馨的家庭氛围。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我们都爱爸爸妈妈教师小结:不仅只有父母在默默地关心和爱护着我们,我们也都深深爱着我们的父母。这样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或许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十

35、一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结合课件引入新课内容)十一、我们都爱父母活动一:课堂讨论课本上这些小朋友的感受我们都有吗?分享我们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自身感受,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二、我们了解父母吗?活动二:我为父母写档案(让学生当堂完成第74页档案)1、这个档案我们能写出多少?2、请同学们回家后询问自己的父母并完成表格。【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切实地深入了解父母)三、爱父母,在行动活动三:请学生回去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并记录下父母的表现和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对父母的爱落实为行动)课堂小结:同父母爱我们一样,我们也爱着我们的父母。但我

36、们对父母可能了解地却还很不够,也没有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行动中去。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对我们的父母有更多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多地主动关心我们的父母。板书设计第三节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我们都爱父母二、我们了解父母吗?三、爱父母,在行动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节内容与上一节课紧密联系。从学生对父母的爱的角度切入,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也更加关心理解父母。把对父母的爱转化为行动,加深父母子女之间的互相理解。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过程与

37、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十二、家庭称呼抢

38、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

39、习古人思家的古诗。【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我们要对我们的家庭更加了解,就要了解家庭的历史,了解每一个家庭成员。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家庭对我们的重要性,爱我们的家。板书设计第三节家庭的记忆一、家庭称呼抢答赛二、“家史”小调查三、传统节日中的“家”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在前两节内容对亲子关系的基础上,本节以家庭关系为核心。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激发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也帮助学生积极培养和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