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选择性必修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4608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选择性必修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选择性必修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选择性必修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选择性必修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选择性必修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选择性必修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选择性必修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本课通过两个子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讲述了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知道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归纳出赋税制度的演变趋

2、势,认识赋税制度的演变是与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相关,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我国收回关税主权,完善税收制度的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收回体会历史责任感、认同爱国主义精神;从个人所得税的制度培养依法纳税的公民意识。教学重难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历程2.难点:关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起源和演变课前准备1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2 .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

3、课学习。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元朝纳粮彩绘壁画,右图是个人所得税宣传照。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对!赋税制度。那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讲授新课】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秦汉时期的赋役有哪几种构成形式?其具体状况如何?自主学习1 .秦汉时期(1)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时十五税一,汉景帝时三十税一。(2)人头税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汉朝时,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

4、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3)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更卒徭役的法定效劳期限是一个月,承当修筑城垣、道路、河渠等繁重劳动。正卒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图片情境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隋唐到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具体状况如何?自主学习2 .隋唐时期(1)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2)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3)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图片情境合作探究探究一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材料一凡赋役之制课

5、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那么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大唐六典?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一一?新唐书杨炎传?(1)根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赋税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税法的征税标准是什么?影响如何?提示:(1)特点:按丁征税,交纳实物,以庸代役。影响:租庸调制保障了国家的赋税,保障了农

6、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开展。但是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土地兼并的加剧,相庸调制也宣告失败。(2)标准: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影响: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贵族官僚和商人都要纳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自主学习3 .宋朝(1)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2)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3)王安石推行募役法。4 .元朝:根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5 .明清(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局部税粮折

7、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2)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3)清朝内容: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意义: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条鞭法合作探究探究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材料一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知计亩征银,折办于官。一一?明史食货志?材料二“田亩起丁,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

8、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一一浙江?嘉兴府志?材料三到雍正末年,国家库存银两由康熙末年的800万两增加到6000多万两。全国人口更是由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1913万人猛增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3.01多亿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条鞭法中收取租税的内容有什么变化?有何影响?(2)据材料二、三,答复摊丁入亩有哪些作用?提示:(1)变化: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影响: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折成银两,减少了农民被盘剥的可能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是商品经济开展的产物,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

9、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方法却保存下来。(2)作用:人口欺瞒现象消失,人口大量增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徇私舞弊的现象大大减少,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探究三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到废除。(2)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3)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开展。(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开展为根本定时。(5)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问题情

10、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关税制度的根本状况如何?自主学习1.关税制度(1)古代: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存在国内关税和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2)近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列强手中。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年起,国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的措施,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图片情境合作探究探究四海关管理权的丧失与改订新约运动材料一罗伯特赫德,英国人。他于1863年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任内创立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海关管理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他把持中国海关大权,一

11、定程度上维护了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利益。材料二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国民政府首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随后,又同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通过这些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思考:(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德为什么能够掌握中国的海关管理权?有什么客观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提示:(1)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英国等西方列强翻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愚昧无知。影响:赫德在任内创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海

12、关管理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评价:积极意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进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强化了民族意识:关税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局限性: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仍未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自主学习(3)现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公布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那么?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1985年,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那么

13、?,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1987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重新修订发布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根本制度。图片情境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历程如何?自主学习(1)起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2)演变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方案经济体制下,新中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

14、符合中国社会开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合作探究探究五收回关税自主权与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材料一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1950年4月,中央又公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那么?及其实施条例,对原来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东西一律予以废除,旧海关得到彻底改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新海关,实现了“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的目标。材料二第二条以下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21年8月31日修正)(1)据材料一答复怎样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那么?的出台?(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有何意义?提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这部税那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2)意义:是深化改革、促进可持续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调节国民个人收入,有利于缓解财富两极分化;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