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基础实验cadence反相器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6933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电路基础实验cadence反相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集成电路基础实验cadence反相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集成电路基础实验cadence反相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基础实验cadence反相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基础实验cadence反相器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题目:反相器分析与设计姓名:白进宝学院: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学号:201722030523签名:教师签名:摘要CMOS指互补金属氧化物(PMOS管和NMOS管)共同构成的互补型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它的特点是低功耗。由于CMOS中一对MoS组成的门电路在瞬间看,要么PMOS导通,要么NMoS导通,要么都截至,比线性的三极管(BJT)效率要高得多,因此功耗很低。本次设计的是反相器,通过电路搭建前仿真,实现其功能。然后进展幅员设计,提取寄生参数后进项后仿真。关键词:CMOS、反相器、低功耗、集成电路幅员1、技术指标要求积度耗面速功100um2大于IGHz功耗与电源电压、工作速度、负载等诸多因素有

2、关。2、电路搭建工艺库:smicl8mmrf器件参数:设置NMOS与PMOS宽长比。电路构造:如图,电路构造。有两级反相器组成,第二级为负载,因为在实际电路中电路都是带载的。分别作NMOS和PMOS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NMOS的阈值电压大约为0.5V左右,PMOS的阈值电压大约为0.6V左右。3、仿真(1)进展直流传输特性仿真分析图一电源电压为5V,图二电源电压为2V。可以看到图二的特性比图一好,这是由于降低的电压,从而使特性变好。继续降低电源电压为IV后,特性更好。但是当降到200ITIV时,特性反而变差。这是由于当电压降到接近于阈值电压或更低时,管子无法导通,性能变差。瞬态特性分析瞬态特性

3、分析,反相器实现非门的功能。将时间轴拉长,可以看到当输出反向时,存在一个过冲现象,这是由于栅漏电容造成。(3)工作频率分析上图为反相器没有带负载的情况下测出的下降时间,以以下图为带一个反相器测出的下降时间。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电路的扇出越多,性能越差,所以在数字电路中,我们尽量将扇出控制在4以内。更多的扇出将通过组合电路多级实现。由图可得上升时间为23.85ps,下降时间为29.25pso工作频率=1/(2max上升时间,下降时间)=17GHZ(4)功耗分析如以上两幅图,分别在电源电压5V和2V的情况下动态电流分析。5V时电流峰值为ImA左右,2V时电流峰值为300UA左右。4、幅员幅员设计是将模

4、拟优化后的电路转化成一系列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包含了集成电路尺寸大小、各层拓扑定义等有关元件的物理信息。如图为在cadence幅员软件中绘制的反相器的幅员。面积为20um10um=200um25、后仿真以上两幅图为后仿真的交流仿真图。由图可得上升时间为82.33ps,下降时间为70.69ps0工作频率=1/(2XmaX(上升时间,下降时间)=6.07GHz。显然画出幅员提取寄生参数后性能变差,工作频率变小。左图为前仿真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右图为后仿真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通过比照可以看出,两者区别不大。6、比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1)工作速度。前仿真的速度为17GNz,后仿真的速度为6GHz,设

5、计指标为IGNz。面积。幅员的面积为200Unl2,设计指标为100Um2,与设计指标有一定差距。(3)功耗。降低电源电压可以降低功耗,通过以上仿真可以看出电压由5V变为2V后动态电流也急剧下降。减小输入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也可以降低功耗。7、总结本次设计大反相器局部指标到达了设计要求,局部没有到达设计要求。(1)在直流传输特性分析中减小电压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性能。但是当降到20OmV时,特性反而变差。这是由于当电压降到接近于阈值电压或更低时,管子无法导通,性能变差。(2)在进展动态仿真时,当输出反向时,存在一个过冲现象,这是由于栅漏电容造成,是由于器件本身的寄生参数造成的。在降低电压的同时这个过冲现象就会越来越明显。(3)进展直流传输特性仿真分析时,降低电压从而使特性变好。继续降低电源电压为IV后,特性更好。但是当降到200mV时,特性反而变差。从NMOS和PMOS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看出NMOS的阈值电压大约为0.5V左右,PMOS的阈值电压大约为0.6V左右。当电压降到接近于阈值电压或更低时,管子无法导通,性能变差。(4)电路的扇出越多,性能越差,所以在数字电路中,我们尽量将扇出控制在4以内。更多的扇出将通过组合电路多级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