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开关柜组装工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8591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低压开关柜组装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低压开关柜组装工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下压配电柜安装工艺编制审核会签批准石家庄威远高压开关制造2021年2月本工艺适用于成套电气产品元件安装及配线.分三个局部:电器元件安装及调整、二次配线、母线制作.一、第一局部:电器元件的安装及调整1 .根据安装调整的对象,采用适当规格的以下假设干设备、工具与量具:起重设备、搬运设备、活扳手、套管扳手、电动扳手、螺丝刀、木榔头、钢卷尺、钢板尺、塞尺等.2 .准备工作2.1按一次系统图对照柜体(箱体).2.2按材料预算领取电器元件.2.3根据一次系统图和二次原理图上电器元件明细表核对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一致,当元器件与图纸或电器元件明细要求不一致时,应与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沟通并确认.1

2、 .4检查元器件合格证及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妥善保存好,无合格证者应经质检人员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3c认证范围内的元器件,应标有认证标志.2 .5检查无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外绝缘是否完好等,备件、附件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应及时与质检人员反应,由供给、技术等相关人员协调解决,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3 .6去除元器件上的灰尘和异物.4 .7按安装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紧固件和配件以及有关零件(如支架、衬垫等).5 .电器元件安装3.1将元器件按图纸及壳体规定的位置就位,并用适当的紧固件及适宜的扳手、螺丝刀等工具紧固,如四角紧固时应按对角逐对进行.对于瓷质元件,如:瓷瓶、熔断器的底座等,在安装时必

3、须垫入绝缘纸垫.3.2所有电器元件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包括使用条件、飞弧距离或平安距离等).3.3电器元件安装应排列均匀整洁,保持水平度和垂直度,不得有显著的不直或不平现象.3.4安装布置必须平安可靠,便于操作、维护.主回路各带电部件之间及其与接地的金属构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低压应不小于20mm.IOKV高压柜中主回路各带电部件之间及其与接地的金属构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不小于12511三,6KV的高压柜中应不小于100nlnL3.5各电器元件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电器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3.6发热元件应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

4、带瓷管.3.7电器元件的外壳接地(可接于金属构架),接地刀、互感器一、二次绕组应接地时,必须接于地排上,骨架(屏体)也要经接地点连接至地排上,接触面应去漆皮、砂光、涂中性凡士林,以保证良好接地和保护连续性.3.8电器元件正面或反面应标明代号、编号、用途及操作位置,且与原理图以及接线图相一致,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楚、工整,且不易脱色.3.9元件安装应使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标准件.已锈蚀的标准件不能用于安装.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并具有防松举措,螺栓不应有滑扣及镀层损伤,剥落现象.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5扣.不接线的螺栓也应拧紧.3.10 一二次元件尽量分开布局,如果有弱电,还要将强弱电分开布局.3.11

5、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3.11.1 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3.11.2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严格根据图纸的要求安装布置,离地高度不小于350mm.3.11.3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他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3.11.4 4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3.12产品安装好后,将安装调整过程中拆下的罩(或盖)按原规定状态装好.6.电器元件的调整6.1凡元器件配用分立操作机构者(如断路器、刀开关的杠杆操作机构),在安装时,应按要求调节(如调整杠杆等),使元器件的闭合、断开灵活可靠.6. 2按元器件说明书要求对需作调整的零部件进行调整.

6、6.3 按定货要求对有关整定值(如断路谓过电流脱扣器整定值等)予以整定,整定经检查条款合要求后,一般应将整定螺钉用红漆点封.6.4 五防安装应正确,操作灵活可靠,无卡滞现象.7.其它要求7.1 安装后,元器件外壳的油漆外表及绝缘外表应完好无损,绝缘不得受损.7.2 清洁度要求.元件安装完成后,内外漆面处理干净,线头、标准件等杂物应清理干净.7. 3附件应配备齐全.熔管应装于熔座内,操作手柄等应捆扎好绑于相应的开关柜内.8考前须知8.1 元器件均应轻拿轻放,严禁撞击、磕碰,不得拧动或移动元件制造厂用油漆等定位的零部件,不得拆卸元件上与安装、调整无关的任何零部件.8.2 安装调整后应自行检查,保证

7、无漏装、错装.8. 3严格遵守设备的平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平安防护用品.8.4所有导电接触处均不得涂油,沾上油污时应用洁净的布将其擦净,为了保持改善其导电可靠性,可涂适量的导电膏.8. 5生产现场应保持洁净.二、第二局部:二次配线1 .材料各种规格的1股、7股、多股聚氯乙烯绝缘电线以及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各种辅助材料.2 .设备工具:打号机偏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圆嘴钳扳手电铭铁钢卷尺手动冷压钳通断仪表活扳手3 .准备工作1 .1备齐所需电器元件及辅助材料,核对元件型号和规格是否与图纸要求一致,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具有合格证及外观质量是否良好(无划痕,无掉漆,所有低压元件必须具有3c标志等).检查所用导线,

8、辅助材料,要求同一合同(或同一用户)色泽一致.收集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妥善保存.3 .2看清图纸要求,充分理解接线图,根据各电器元件及其接线研究配线方案.同一合同,要求配线方式一致.4 .工艺过程及质量要求4.1 线号字码4.1.1 根据图纸用打号机在异型管上打线号.4. 字码管线号字迹应工整,清楚,正确,牢固.5. 1.3字码在4个及4个字以下时,字码管长度为20mm;在5个及5个字以上时,字码管长度为35mm;字码特别多时,可以加长到40mm.5.1. 4字码管线号字的视读方向应保持一致,横放时视读方向从左向右,竖放时视读方向从下至上.5.2. 5配线时,字码管应置于便于观察的

9、位置,配置整洁美观.5.3. 线4.2.1根据图纸及接点位置确定配线方案,然后,按行线路径测量所需导线长度,接线端预留50-100m,在经常受到移动,弯曲的地方,必须要留有足够的长度裕量,以免因移动弯曲产生过大张力.截取导线,并按图纸套上字码管.4.2.2二次电源线和接地线使用行线槽的,要将裕量放进行线槽里边;不使用行线槽的要将裕量弯成螺旋式圆圈.4. 2.3导线不允许用台钳,克丝钳等强行拉直.4.3接线端头的压接4. 3.1所有的7股和多股线都必须压接线端头.5. 3.2根据导线截面及接线处螺钉直径选择接线端头的规格,当导线与电气部件的接线端子不匹配时,可不用接线端头,但连接必须牢固.6.

10、3.3不允许将大端头剪去一局部后再使用.7. 3.4根据接线端头筒形局部的长度(a)来确定剥线长度,剥线长度按图1及表L8. 3.5压接接线端头的质量要求a导线与接线端头要求保持平行的连接起来.b接线端头不能有大的弯曲和变形.C压接要牢固.-Hd接线端头绝缘层不能生龟裂或镀层的剥落、起皮、发霉、锈等.导线截面(mm2)尺寸(mm)剥皮长度LbC1005103-5a+b+c4.4螺钉压线时的剥线及弯圆圈.4.4.1在必须使用1股硬线且用螺栓直接紧固的情况下,导线必须弯圆圈4.4.2截面在L0-2.5mm的绝缘导线应用剥线钳剥绝缘层.4.4.3按电器元件接线板上螺钉直径剥去导线绝缘层的长度见图2及

11、表2.螺钉直径3456810剥皮长度1518212428324.4.4弯圆圈2套入字码管,用尖嘴钳按顺时针方向弯曲,弯成内径比接线螺钉直径大O.5Imm的圆圈.b开始弯曲局部距字码管应有2mm的空隙.c多股芯线弯曲前先拧紧剥皮局部的线头,套上字码管,再弯圈.4.5接线4.5.1将导线接到电器元件接点时,应尽量采用接线端头,不得已时可采用导线弯圆圈的方法.4.5.2将导线接到电器元件接点时,圆圈应符合顺时针方向,接好后从垂直方向看去不得有导线局部外露,也不得将导线绝缘层压在其中.4.5.3一次母排上接二次电源线时,应在母线上钻6孔用M5螺钉连接套上黄绿红预绝缘管,以区分电源相位,严禁在一次母排螺

12、栓上接二次线.4.5.4当一个接点要接两根导线时,走线方向又相同,此时宜将两个端头背靠背重叠安装,不得已时可成60C角再安装.4.5.5导线连接途中不允许有焊接或较接的接头,导线芯线不能有损伤.4.5.6发热元件接线要遵守如下规定:a二次线连接到发热元件上时,要将其绝缘层剥去足够的长度,并套上瓷管,绝缘层剥去长度见表3.b字码管要离开接线端头IOmm以上.c管型电阻应与电器元件,电子元件保持一定的距离,其距离与元件允许温度,电阻功率大小,电器元件与电阻相互位置有关,应保持的距离见表34.5.7二次回路配线:a高压电流计量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450v,截面不低于4m近的7股铜芯绝缘导线;电压计量

13、回路应采用截面不低于2.5m近的7股铜芯绝缘导线,并用黄、绿、红、蓝等区分相位.b高压电流保护及测量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450v,截面不低于2.5m近的7股铜芯绝缘导线;电压保护及测量回路应采用截面不低于1.5m近的7股铜芯绝缘导线,颜色为黑色.c低压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450v,截面不低于2.5m近的7股铜芯绝缘导线,电压回路应采用截面不低于1.5m面的7股铜芯绝缘导线,颜色为黑色.特殊情况时见图纸技术要求.d二次回路普通限制线均选用BVT.5m近的7股黑色导线,接地线选用黄绿双色线(截面见图纸要求),电源零线选用BV-L5山面的7股蓝色导线.e强电弱电回路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并且弱电回

14、路应充分远离主电路和强电回路.4.5.8GGD、GCSGCKMNS柜的二次回路接地应使用专用的滚花螺栓.4.5.9微型断路器及熔断器接线时,应将电源进线端接到静触头侧,将电源出线端接到动触头侧.电源进线尽量放在内侧,或便于更换保险的位置.4.6走线(行线)4. 6.1走线优先选用线槽,如果不能装线槽的,要求线束横平竖直,配置牢固,层次分明,整洁美观.5. 6.2走线时对上下左右弯曲的线放在里档,笔直的线放在外档,以到达美观,大方.6. 6.3线束敷设途中遇到障碍时,那么应弯曲架空5T0mm.7. 6.4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或交叉,导线交叉时应少数导线跨越多数导线,细线跨越粗线.8. 6.5导

15、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上套上大小适宜的橡皮圈或U形条.9. 6.6导线不能与可动机构相碰,并且不能靠近母线敷设,应在距发热元件50mm以上的下方敷设固定.10. 6.7导线束不应在信号灯,电阻器等发热元件的上方敷设.11. 6.8走线时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应使走的距离最近.12. 6.9要避开构件的棱角局部,或做成螺旋圈来保护.4. 6.10常见电气元件的走线方式见附图1.4.7 导线的弯曲4. 7.1导线的弯曲不得用尖嘴钳,克丝钳等工具直接弯曲,宜用手指和圆嘴钳进行弯曲,以保证导线绝缘不受损伤.5. 7.2导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线外径的2倍.4.8 扎线4.8.1捆线束应成圆柱形,

16、用蛇皮管缠绕扎紧.4.8.2同一合同号产品扎紧方法要一致.4.9导线束的固定4.9.1所有导线应均应用导线夹夹紧,或敷设在行线槽内,不能直接在金属部件上敷设,在金属部件上敷设时,导线与金属部件应保持5mm的间距,或加绝缘衬垫.4.9.2线束在焊好的走线板,线架,支架上固定时,用导线夹夹持固定,遇到没有走线板的地方,应先将接触面清理干净,再用吸盘固定.如果在一次母线附近使用吸盘时,应先除掉吸盘上的胶层,再用AB胶固定,以防电线触及一次母排引发事故.4.9.3线束在活动线卡子上固定时,先将活动线卡子用螺钉固定在钢板上,再用导线夹将线束固定在线卡子上.4.9.4过门线束的两端应用导线夹固定牢固,并留

17、适当余量和位置,可动局部可分成小股扎束,门在开闭转动中线束不得碰及壳体及门边.4. 9.5导线束两固定点间的距离横向不超过30cm纵向不超过40cm.4.10端子组装4.10.1端子排的首端,必须装有标志板,终端必须装有终端挡板及固定件,相邻的两个中央连片之间应加隔片.4.10.2在标牌纸上按图纸注明的内容写安装单位的标号或名称将标牌贴在端子的标志板上.4.10.3端子必须具有由连续数字组成的快速标.4.10.4端子所装位置应便于更改并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不低于350mm.4.10.5端子排立放或侧放时,为走线便利,可将不同安装单元的端子分别装在屏的两侧,端子排横放,双排或多排时,每排成阶梯分

18、装以利敷设电线,同一屏中只能在横放,竖放,侧放中选择一种形式.4.10.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或将两根导线压入同一个接线端子.4.10.7强弱电端子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增强绝缘的隔板.4.10.8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并且每排应留有15%的备用端子.4.11平安保护4.11.1 二次回路的带电体间或带电体与金属骨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表4规定.额定绝缘电压(伏)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

19、m63安63安Ui60353560UiW3005668300UiW50081010124.11.2二次回路线束与主回路带电体间的距离见表5的规定.表54.11.3 装置的接地点不得有粘漆,黄锈,总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4.11.4 以壳体作为保护导体的装置,当门、隔板、盖板等部件装有超过60伏的电器时,应设有接地端子,并用6mm2铜编织线与壳体可靠连接.4.11.5 11.5所有接地点必须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4. 12自查,交工4.1. 12.1查对所装二次元件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有无机械损伤.4.2. .2检查接线是否符合接线图.4.12. 3查对导线规格,颜色是否正确,导线绝

20、缘及导体有无损伤.4.13. 4检查接头质量,接点螺钉是否拧紧,导线弯圆圈方向是否正确.1.12.5 检查扎线质量,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要求,及行线是否符合整洁美观的原那么,线束是否配置牢固,层次清楚.1.12.6 检查二次回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平安距离是否符合要求.1.12.7 7清洁、清理柜体,保持柜体内外部干净,无线头,杂物等.4. 12.8自查合格,交质量检查与检验.5、平安考前须知4.1 配线时要预防脚踏屏体箱及其构件,以保持屏体,箱体清洁.4.2 工具盒要放在平安的地方,以免工具掉下碰伤电器元件或砸伤人.5. 3配高部位的导线时,所用高凳要牢固,放置平稳,预防掉下摔伤.1 .4需要

21、单独照明时要用平安灯.2 .5电器元件要轻拿轻放,一台产品所用电器元件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要装在一个塑料袋,并随产品一同交与用户额定电压(kv)0.43610距离(mm)三1575三100三125二、表3发热、7E、电器元件电子元件等与发热元件之间需保持的距离(mm)选用BV或BVR导线剥去的绝缘长度(mm)上方侧方下方元件允许60C元件允许50cC管形电阻发.热功率为额定功率不同百分比时7.5(W)10%101010101030%2020101050%304010102015(W)10%101010101030%2080101050%3010010102025(W)10%1010101020

22、30%50100101050%10020020204050(W)10%108010102030%50100101050%100200202040100(W)10%108010102030%50200202050%100300303040150(W)10%108010102030%80200202050%150300303040200(W)10%1010010102030%80300202050%150400303040开关柜二次典型接线工艺1.分路局部到继电器的线速布置.2.分路局部到双排仪表的线束布置.3 .分路局部到单排仪表、信号灯、按钮的线束布置.口口口I卜I4 .旋转开关的线束布置.5

23、 .端子、熔断器的线束布置.三、第三局部:母线制作1材料棉纱导电膏标准紧固件铜母线(按图纸要求)铝母线(按图纸要求)2设备工具母线加工机、铜母线刷银设备、刷漆设备、划针、划轨、活动扳手、套管扳手、电动扳手、木榔头、铿刀、钢丝刷、盒尺3准备工作3.1按图纸要求领取所需母线3.2开动设备之前检查设备状态是否良好,平安装置是否齐全并做好设备润滑.3.3看清图纸及技术要求.4工艺过程及要求4.1 下料及较直4.1.1 按图纸要求的规格领取母线,要矫正平直,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4.1.2按图纸要求及元器件组装位置尺寸下料.4.1. 3下料后母线端头用板铿挫去毛刺和尖角,切断面应平整.4.2 画线与钻孔、

24、冲孔.4. 2.1根据图纸要求决定母线画线、钻孔、冲孔的方法,需要折弯的母线在母线折弯后再冲孔以保证连接孔的配合.5. 2.2母线钻孔、冲孔的直径、数量及母线宽度和搭接形式:a按产品图纸要求.b按所搭接的元件的接线端头结构.c母线与母线之间在没有要求时按表1.6. 2.3母线冲孔时孔中央线应与母线宽面垂直,孔直径应大于螺栓直径Innn,且孔加工应保证其位置的正确,垂直不歪斜,孔中央距误差不应大于0.5毫米.7. 2.4母线搭接处钻孔、冲孔后的毛刺应用铿刀去除干净.8. 2.5母线搭接时,其接触局部的长度应等于或大于母线的宽面.4.3 弯曲4. 3.1母线弯曲形状按走线要求.4.3.2母线平弯、

25、立弯应在弯曲胎具上进行,母线平弯时RN2d,母线立弯时RNl.5-2.0B.见图一(弯曲角度三90。)4.3.3母线扭弯可在母线加工机上进行,扭弯时扭转局部长度LN2-2.5B,见图二.4.3.4同一母线弯曲一般不得超过两处.4.3.5母线弯曲后,不得有裂纹、起皮及显著的褶皱,立弯的皱纹高度不得大于1毫米.4.3.6母线一般应进行冷弯,母线弯曲有脆裂现象时,弯曲局部可局部加热4.3.7同一回路三相母线的平弯、立弯、钮弯的起点应在同一条线上.4.3.8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搭接处三50毫米.据最近的绝缘子(母线支撑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不小于50毫米(L为母线两支撑点之间的距离,LWl.5

26、米)见图三.表1.尺寸(mm)示意图一ABCDEF连接螺栓15157M620157M620207M625157M6A252011MlO252511MlO4j_A302511MlOB303013M12402511MlO403013M1230157M6302011MlO401510207M6402010207M62T/501512267M6.A5020122611MlOBI5025122611MlOD5030122611MlO-5040122611MlO6025153011MlO6030153011MlO6040153011MlO601515307”66020153011MlO8030204013

27、M12A8040204013M12BD8050204013M1210040255013M1210050255013M1212040306013M1212050306013M12一I801512267M68020122611MlOdill8025122611MlO1001512267M6IIii10020122611MlO10025122611MlO10030153011MlO8030204013M128040204013M12、F8050204013M121一T17T8060204013M1210040255013M1210060255013M12尺寸(mm)示意图j-fiABCDEF连接螺栓

28、七.6、-B.II80802020404017M16I)-f-4801002520405017M161001002525505017Ml6120802030604017M161201002530605017Ml61201203030606017Ml640401111181811MlOB50501414222213Ml260501417262213M12trTV60601717262617M16/C4.4 外表4. 4.1铜母线搭接处外表镀银(锡)处理,非搭接处高压柜刷漆、低压柜热缩管塑封,同一元件同一端各相母线刷漆或热塑界限不整洁现象不得大于5毫米,母线搭接处两侧与界线应留10毫米的距离.5.

29、 4.2铝母线搭接装配前应用钢丝刷进行擦洗,除掉金属氧化膜,再用棉纱擦干净.母线搭接处均匀涂上一层0.3毫米厚的导电膏(铜-铜铜-铝搭接面涂TDlT导电膏,铝-铝搭接面涂TDI-2导电膏),非搭接处喷漆,同一元件同一端各相母线喷漆界限不整洁现象不得大于5毫米,母线搭接处两侧与喷漆界线应留10毫米的距离.6. 4.3高压柜母线刷相位漆,低压柜主母线刷黑漆、柜内母线采用热塑,热缩管颜色一律为黑色.7. 4.4铜母线搭接面要刷银(锡),30X3以上的铜(铝)母线搭接面压花处理.8. 4.5母线涂漆后应漆色均匀,涂漆不得有流痕、起皮、皱纹、剥落等现象.9. 4.6装置内母线外表不允许有明显的锤痕、划痕

30、、凹坑等缺陷.4.5 母线的安装及要求4.5.1装置的母线颜色及相序应符合表2规定.相别涂漆颜色或相位标注母线安装相互位置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A相黄色上左远B相绿色中中中C相红色下右近中性线淡兰色或N标志最下最右最近接地线黄绿双色或PE标志一般在柜下前方正极棕色上左远负极兰色下右近说明:1、表2排列位置以装置的正面方向为准4.5.2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致,横平竖直,整洁美观.4.5.3母线搭接处应使用规定的紧固件紧固,螺栓的长度在压平弹簧圈后露出螺母2-5扣为准.母线的两侧都要有平垫圈,螺母侧要加弹簧垫圈.相邻螺栓的垫圈应有3毫米以上的净距,以预防磁路发热

31、.4.5.4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向上穿,在其他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受力均匀,不应使电器端子受到额外应力.4.5.5母线连接用的螺栓、螺母、垫圈应镀锌,滑扣、镀锌层脱落、起皮的紧固件不得使用.4.5.6母线搭接处用0.05X10毫米塞尺检查,母线宽度在50毫米及以上的不得塞入4毫米,母线宽度在50毫米及以下的不得塞入3毫米.4.5.7所有柜内上下引线均按母线加工要求打孔,并带上螺栓后紧固.4.5.8框架式结构柜体在上端设母线框的,端头柜大封板汇流排处,需要加绝缘板(h环氧玻璃布板),以增强绝缘.4.5.9母线固定装置应无显著棱角,以预防尖端放电;需要两片以上的矩形母线并联时,其并

32、联母线间应保持厚度相同的间隙.4.5.10低压柜母线热塑后相位识别使用黄、绿、红色标.4.6母线截面尺寸选择4.6.1有母线图纸时,按图制作.4.6.2按截面尺寸允许电流值应大于回路最小的额定电流值(一般可按1.3倍选用).母线截面尺寸允许电流值见表35平安考前须知5.1 使用冲床、钻床、母线加工机时应遵守冲床、钻床、母线加工机的平安操作规程.5.2 铜母线刷银(锡)、铝母线碱洗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5.3 刷银(锡)、稀释碱溶液时应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5.4 导电膏盒用后旋紧,预防水蒸气及灰尘侵入污染导电膏.母线截面尺寸(mm)铝母线最大允许电流(八)铜母线最大允许电流(八)单排双排单排双排3

33、50C40oC35oC4OoC35oC40oC35oC40oC15X314513418517120X319017524522525X323021530028530X432530041538540X442539555051040X547544061058050X558554576070550X665060084077560X6770715118510909909201530141060X890083014801360116010701900175080X81155107017951650148013702515212080X1012951200212019651665154027352550100X814251315210019501820160526902490100X1015951475250023152025187031852970120X816751550233021602110195529952770120X1018301760284026202340217036203360表3注:本表中的35、40。C均指周围环境温度欢送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