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3816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民商法学院婚姻家庭继承法教研室首页课程名称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授课专业法学年级法学院2004级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课校级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教学目标通过讲授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阐述婚姻家庭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内容和立法理由,引导学生研讨婚姻家庭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学生通过到法院等部门实习,以及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培养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此外,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撰写婚姻家庭法方面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理论研究能力,以及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

2、)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0学时学分数学时分配课堂讲授38学时;实践课8学时(课堂案例讨论3次和观看教学片1次,或课堂案例讨论4次);总复习2学时;考查2学时。教材名称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作者陈苇主编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群众出版社2005年8月指定参考书1.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案例教程作者胡平、陈苇主编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群众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授课教师陈苇职称教授单位民商法学院授课时间2006年-2007年第一学期注:表中()选项请打“J”。周次第1周,第1-2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第一节婚姻家庭概述、第二节婚姻家庭法第二章亲属制度:第一节

3、亲属关系概述、第二节亲系和辈分、第三节亲等、第四节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重复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4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教学重点: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与特征;2001年婚姻法修改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教学难点:婚姻家庭的属性。第二章教学重点:亲属的分类;亲等的计算方法;我国“代”的计算方法。第二章教学难点:亲等的计算方法。第一章2学时;第二章2学时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关于婚姻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 .婚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2 .婚姻的当事人是否必须为异性?同性恋者能否结婚?3 .婚姻的当事人是否必须有“永久共同生活的目的”?4 .婚姻的成立是否必须具

4、有“合法性”?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罗马法及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方法采用黑板作图演示的方式师生活动设计老师介绍有关婚姻概念的学术争议、有关同性恋者申请结婚的案例,然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性恋者有无结婚权,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思考题或作业第一章思考题:1 .从不同角度婚姻法可作哪些划分?2 .婚姻家庭法的对象与特征是什么?3 .2001年对婚姻法修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章思考题:1 .比较罗马法与寺院法两种亲等的计算方法之异同。2 .依我国婚姻法的“代”数的计算法,

5、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有哪些人?3 .简述亲属关系发生和终止的原因。周次第2-3周,第3-4次课编写时间2(X)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三章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婚姻自由原则,第二节一夫一妻制原则,第三节男女平等原则,第四节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第五节计划生育原则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4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了解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的意义。本章教学重点:婚姻自由原则;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计划生育原则。本章教学难点: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特征。第1-2节2学时;第3节自学;第4-5节2学时;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

6、展对有关著名作家何庆魁的“名义夫妻”被媒体曝光后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报道,引导学生讨论,关于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与现实问题;介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女性为多的现状,引导学生从社会性别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师生活动设计老师介绍有关重婚的案例以及家庭暴力的学术观点的争议,然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重婚和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如何理解和执行,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思考题或作业本章思考题:1、保障婚姻自由原则实施的禁止性规定有那些?2、保障一夫

7、一妻制原则实施的禁止性规定有哪些?3、事实上的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何区别?4、简述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周次第3周,第5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一次实践教学,第一次课堂案例讨论。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2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讲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分析婚姻法基本原则及亲属关系的典型案例。课堂讨论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案例教程第一、二单元:一、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案例二、重婚案例三、家庭暴力及虐待案例四、自然血亲案例五、拟制血亲案例2学时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

8、与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老师首先介绍相关案例,然后依据有关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师生活动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如何理解和处理这些案例,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周次第4-6周,第6-9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四章结婚制度:第一节结婚制度概述,第二节婚约,第三节结婚条件,第四节结婚程序,第五节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第六节事实婚姻,第七节非婚同居关系。第五章婚姻的效力:第一节婚姻效力概述,第二节夫妻人身关系,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8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四章教学重点:婚姻成立的条件程序,无效

9、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事实婚姻与同居关系。第四章教学难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事实婚姻。第五章教学重点:夫妻人身关系;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夫妻扶养义务。第五章教学难点:夫妻财产制。第四章4学时;第五章4学时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引导学生分析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区别与立法价值取向;介绍我国非婚同居增多的现状,以及外国对非婚同居关系的立法动向;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对夫妻财产范围的界定之不足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师生活动设计老师介绍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基本理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两者

10、的区别,进而探讨其立法价值取向。老师介绍非婚同居关系的的基本理论,我国非婚同居增多的现状,以及外国对非婚同居关系的立法动向,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非婚同居关系的性质,我国现行立法如何理解和执行。老师介绍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对夫妻财产范围的界定之不足,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思考题或作业第四章思考题:1 .简述婚姻成立的概念及其要件。2 .简述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联系与区别。3 .如在我国依法应如何认定和处理事实婚姻?4 .依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如何认定和处理同居关系?第五章思考题:1 .简述我国婚姻法对夫妻人身关系有哪些规定?2 .夫妻财产制有哪些类型?3 .简述我国夫妻

11、共同财产与夫妻个人财产各自的范围。4 .简述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5 .如何理解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扶养义务?周次第7周,第10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二次实践教学,第二次课堂案例讨论。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2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对结婚制度和婚姻的效力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深化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课堂讨论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案例教程第三、四单元:2学时一、结婚实质要件案例二、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案例三、夫妻人身关系案例四、夫妻财产关系案例或者组织学生观看教学片或举办学术讲座:2学时。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

12、况及教学仪器设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老师首先介绍相关案例,然后依据有关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师生活动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如何理解和处理这些案例,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西南政法大学教案周次第7-8周,第11-12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六章父母子女关系:第一节父母子女关系概述,第二节生子女,第三节继子女、第四节人工生育子女。第五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照护权(自学)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4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生子女和继子女的法律地位,了解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本章教学重点:

13、父母子女关系的种类;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继父母子女的法律地位。本章教学难点:生子女、继子女。4学时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外国有关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立法发展及价值取向之变化;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我国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照护权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师生活动设计老师介绍有关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外国立法发展状况及立法价值取向之变化;老师介绍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产生背景及其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其立法价值取向及对我国完善有关儿童权益立法的

14、启示;通过介绍我国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评析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照护权,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思考题或作业本章思考题:1.父母子女有哪些种类?其区分的标准是什么?2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子女有哪些权利义务?3 .简述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4 .简述继父母子女的法律地位。5 .依我国婚姻法和司法解释规定的精神,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照护权主要有哪些内容?周次第9周,第13-14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七章收养:第一节收养制度概述,第二节收养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收养的成立,第四节法律效力和解除。第八章祖孙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第一节祖孙关系,第二节兄弟姐妹关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15、),实践课()教学时数4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七章要求学生掌握收养的概念、特征、收养的法律效力,了解收养法的基本原则。第七章教学重点:收养成立的条件;收养的法律效力;解除收养的法定条件;解除收养的法律后果。第七章教学难点:收养的成立。第八章要求学生掌握祖孙间的抚养、赡养义务、兄弟姐妹间的扶养义务。第八章学习重点:祖孙间的权利义务;兄弟姐妹间的权利义务。第七章3学时;第八章1学时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分析对于被遗弃的未成年子女,血亲与事实养亲谁有优先抚养权?介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的顺序;我国老年人赡养问题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

16、启发式、讨论式、研窕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师生活动设计老师介绍有关养父母子女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外国收养立法发展状况,联系实际介绍对于被遗弃的未成年子女,血亲与事实养亲争抚养权的案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谁有优先抚养权;老师介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的顺序,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受监护权;老师介绍我国老年人赡养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老年人的受赡养权;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思考题或作业第七章思考题:1 .简述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2 .简述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及其立法理由。3 .简述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4 .简述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第八章思考题:1.简述祖父母、外祖

17、父母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条件。2 .简述孙子女、外孙子女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条件。3 .简述兄、姐抚养弟、妹的条件。4 .简述弟、妹扶养兄、姐的条件。西南政法大学教案周次第10周,第15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三次实践教学,观看教学影片。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2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放映教学影片:“妈妈,对不起”主讲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该教学影片,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以下问题:1 .如何调适夫妻关系,建设和谐家庭2 .如何理解离婚的原因3 .离婚父母应如何正确处理与子女的关系4、子女应如何正确对待父母离婚问题5.法律对离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应如何加强

18、保护2学时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师生活动设计主讲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该教学影片,然后,组织学生对思考题进行讨论,最后,要求学生当场完成书面作业我观看该教学影片后的感想”,作为课堂的平时成绩。思考题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问题的法律咨询服务,以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南政法大学教案周次第10周,第15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三次实践教学,第三次课堂案例讨论(如己观看教学片则不进行)。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2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

19、点主讲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案例教程第四单元:四、生子女与生父母关系案例六、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案例七、养子女与养父母子女关系案例八、其他近亲属关系案例2学时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师生活动设计老师首先介绍相关案例,然后依据有关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如何理解和处理这些案例,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思考题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问题的法律咨询服务,以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20、力西南政法大学教案周次第11周,第16/7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九章离婚制度:第一节离婚制度概述,第二节我国处理离婚问题的指导思想,第三节我国行政登记离婚制度,第四节我国诉讼离婚制度,第五节判决离婚的法律原则。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4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我国行政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我国诉讼离婚的条件、程序和后果。本章教学重点:我国离婚立法的指导思想;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诉讼离婚中的两项特殊保护;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本章教学难点:判决离婚的法律原则。4学时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对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律原则“婚姻破裂与夫妻感情破裂”

21、以及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的学术争议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老师介绍有关判决离婚的法律原则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对判决师生活动设计准予离婚的法律原则“婚姻破裂与夫妻感情破裂”以及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的学术争议,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离婚问题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章思考题:1 .简述我国离婚立法的指导思想。2 .简述登记离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思考题或3 .简述我国婚姻法对诉讼离婚的两项特殊保护规定。4 .简述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作业5.简述离婚与婚姻的无效、婚姻被撤销

22、的区别。周次第12-13周,第18-19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十章离婚的法律后果:第一节离婚对当事人身份上的效力,第二节离婚对当事人财产上的效力,第三节离婚损害赔,第四节离婚对父母子女的法律后果。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4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离婚对当事人身份上的效力、离婚对当事人财产上的效力、离婚损害赔偿、离婚对父母子女的法律后果。本章教学重点:离婚对当事人身份上的效力;离婚对当事人财产上的效力;离婚损害赔偿;离婚对父母子女的后果。本章教学难点:离婚对当事人财产上的效力;离婚损害赔偿。4学时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离婚夫妻财产分割,

23、应体现公平原则及保护弱者利益原则;离婚子女抚养问题,应依据保护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处理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老师阐述离婚财产分割应体现公平原则及保护弱者利益原则师生活动设计的理由,离婚子女抚养问题处理应依据保护子女最大利益原则的基本理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现实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章思考题:1 .简述离婚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2 .如何处理离婚时夫妻财产的分割和夫妻债务的清偿问题?思考题或3,简述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的法定要件。4.简述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

24、件。作业5 .简述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的条件。6 .如何处理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周次第13周,第20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四次实践教学,第四次课堂案例讨论。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J)教学时数2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讲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分析离婚制度和离婚的后果的典型案例,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案例教程第五单元:一、离婚法定条件案例二、离婚财产分割案例三、离婚隐瞒财产案例及债权债务窠例四、离婚后子女抚养案例2学时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

25、)拟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师生活动设计由2名学生分别代表本案双方当事人的提出请求,并由学生当法官依法进行调解或判决,最后由教师总结评析。思考题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问题的法律咨询服务,以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周次第14-15周,第21-22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十一章继承制度概述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4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十一章继承制度概述第一、二、五节教学重点:第二节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第五节继承权4学时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

26、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介绍目前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否认妇女继承权的案例,启发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应如何才能进一步被贯彻实施。思考题或作业本章思考题:1 .简述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2 .简述继承权的取得依据。3 .简述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4 .简述我国遗产的范围。5 .简述被继承人的遗产与保险金、抚恤金的区别。周次第15-16周,第23-24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第十二章法定继承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4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十二章法定继承第一

27、、二、三、四节教学重点:第二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教学难点:第五节代位继承与转继承4学时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课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介绍目前现实生活的继承案例,启发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的立法与我国民众的继承习惯是否相符,如何才能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相关立法。本章思考题:1.简述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思考题或2 .简述我国法定继承的顺序。3 .简述法定继承遗产分配的原则。4 .简述酌分遗产权的法律特征。作业5.简述代位继承的法定条件。西南政法大学教案周次第17周,第

28、25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课程总复习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2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复习:一、指明复习的范围及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二、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三、典型案例分析2学时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拟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总复习教学课件师生活动设计拟出模似试题请学生回答或直接到黑板上写出答题要点,并请另外的学生给试题评分说明理由,最后由教师总结评析。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各章节重点、难点问题,加深对婚姻家庭法学或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作业西南政法大学教案周次第17周,第26次课编写时间2006年9月1日章节名称考查(课堂开卷,2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时间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师生活动设计思考题或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