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蓄电池课后作业汽车电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4345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蓄电池课后作业汽车电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3)--蓄电池课后作业汽车电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蓄电池课后作业汽车电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蓄电池课后作业汽车电器.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蓄电池的常见故障与排除1.极板硫化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长时间未充电,极板上会逐渐生成一层白色大晶粒的硫酸铅。在正常充电时,这些大晶粒的硫酸铅不能转化为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硫化后的蓄电池最明显的现象是充完电使用几天后,发动机又出现起动无力的现象。产生疏化的主要原因:1)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没有及时充电。2)蓄电池内液面过低,使极板上部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主要是负极板)。3)电解液密度过高,电解液不纯、环境温度温差较大等因素也能引起蓄电池极板硫化。对于已经硫化的蓄电池,轻者可用去硫化充电法消除硫化。重者蓄电池应报废。2 .自放电充足电的蓄电

2、池放置不用会逐渐失去电量,这种现象称为蓄电池的“自行放电”。如果每昼夜自放电不超过2%C20时,属于正常现象的自放电。若每昼夜自行放电量超过2%C2。时,则属于故障性自放电。造成故障性自放电的原因:1)电解液中有杂质,这些杂质在极板周围形成局部电池而产生自行放电。例如电解液中含铁量达1%时,一昼夜会将蓄电池的电量全部放完。2)蓄电池内部短路引起的自放电,如隔板破裂或极板活性物质大量脱落而沉于极板下部等因素都将使正负极板短路等,引起自放电。3)蓄电池盖表面不清洁,如有电解液等,会造成自放电,还会使极桩腐蚀。3 .活性物质脱落活性物质脱落一般多发生在正极板上,其特征为充电时电解液有褐色物质自底部上升,端电压上升快,电解液过早出现“沸腾”现象,而电解密度不能达到规定的最大值。放电时容量明显下降。活性物质大量脱落的原因有充电电流过大、过充电时间过长、低温长时间大电流放电等原因都能导致极板活性物质大量脱落。另外,蓄电池受到剧烈震动时,也会引起活性物质脱落。4,极板短路极板短路的故障现象是: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迅速上升,电压与电解液密度上升缓慢。放电时,蓄电池的容量明显不足。极板短路的原因主要有:隔板损坏。活性物质在蓄电池底部沉积过多、极板拱曲及金属杂质落入正、负极板之间等。对于短路的蓄电池,必须将其拆开,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