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教学设计]黄河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4413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教学设计]黄河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05[教学设计]黄河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05[教学设计]黄河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5[教学设计]黄河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教学设计]黄河颂.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课黄河颂教学目标1 .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 .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教学重点1 .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 .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教学难点1 .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 .学会选用适当的形式为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教学过程新课导教师:有没有人近距离观察过黄河?你眼中的黄河是怎样的?她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由学生或老师讲述见到黄河时的感受,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引入新课。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 .走近作者。【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2

2、 .写作背景。【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并简单补充。【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二、知识链接1 .文题解读。【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文题解读”的内容。2 .黄河。【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黄河”的内容。【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提示下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了解黄河,有助于学生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更好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检查预习。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并加以点拨。气魄()山巅()澎湃()狂澜()浊流()宛转()屏障()臂膀()哺育()澎

3、湃:狂澜:摇篮:体魄: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整体感知【活动内容】1.学生听课文范读音频,注意节奏、重音、语速和语调。3 .学生自由朗诵,读出气势,在朗读的过程中尽量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诵,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活动内容】3.同桌之间讨论,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朗诵词”和“歌词”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4.将歌词部分分层,概括每一层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五、文本研读【活动内容】1.齐读开头的朗诵词,并分析其作用。2 .朗读“望黄河”部分,思考:这一部分是怎样描写黄河的?

4、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3 .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中,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4 .反复出现“啊!黄河!”有何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先在文中圈画出这句话,分别读一读这句话所在的部分,然后品味这句话的作用。【设计意图】重点分析“望黄河”和“颂黄河”两部分,感受黄河的形象。六、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全文,试着体会。2.结合黄河的形象、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设计意图】将黄河与中华民族相联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理解黄河形象的现实意义。七、语言品析【活动内容】1.教师出示课件中介绍批注的内容。教师先做示范,然后让学生从文中关键语句、精彩内容尝试做批注。2.同桌之间交流,找出课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作用。学生不熟悉的修辞手法,教师加以讲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做批注的方法,并赏析句子。堂小结本文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