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及利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8552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及利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1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及利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1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及利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1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及利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及利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及利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空气与生命3.1空气与氧气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及利用对应学生用书B本P36-P37重点提示1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脸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从而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等于减少的氧气的体积。2 .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脸时,选择的可燃物要满足两个条件:该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助燃剂为氧气;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为固体或液体。D基础巩固达标练1小华把吃剩下的饼干放在桌子上,两天后变软了。此事说明(D)A.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B.空气中含有氧气C.空气中含有氮气D.空气中含有水蒸气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

2、正确的是(八)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B.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氢气组成C.霓虹灯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是利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D.空气中的成分都不能作为生产化肥的原料3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而“浊空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维持生命。下列关于“浊空气”和“火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C)A. “浊空气”在空气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约为80%B. “浊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C.木炭可以在“火空气”中燃烧D.蒸储水中也存在“火空气”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送的是(C)A.空

3、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常用作帮助燃料燃烧的助燃剂5.甲、乙两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第5题)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有N2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6.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若实验完毕后,进入广口瓶内的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来空气体积的!,则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D)3(第6题)A.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氯气没有完全耗尽B.可能未塞紧瓶塞,冷却时

4、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可能未等广口瓶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D.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7 .在充灌大型升空气球时,以往通常使用氢气作为填充气,而现在一般改用家气,其原因是氮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使用时很安全L.8 .空气是我们身边重要的资源,有着广泛的用途。空气的各种成分中水(或水蒸气)是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物质基础;切割或焊接金属时需燃烧乙焕产生高温火焰,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液态氮由于在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时需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冷冻剂。9 .空气是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现象息息相关的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9题)(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

5、混合物。(2)制取氮肥和用作食品包装保护气的是3-(填化学式,下同);人类呼吸作用要消耗的气体是。2,并生成Co2气体。(3)充入霓虹灯中,通电后发出紫蓝色光的气体是D能力提升自主练10 .小金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B)弹簧夹(第10题)A.两个实验中均能观察到有白烟产生B.实验乙中的玻璃管可以很短C.实验乙比实验甲更加环保、且误差更小D.药品用量充足是保证两个实验成功的关键实脸乙中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因此活塞先向右移动,若玻璃管太短,则活塞会冲出,从导致实脸失败。11

6、.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选项中,可能会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A.装置气密性良好B,加入少量的铜粉C.不断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D.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读数用燃烧法或加热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所用药品必须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除氧剂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或加热与氧气反应,且自身的状态及生成的物质均为非气态。加入少量的铜粉,不能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会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故B选项符合题意。12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毫升,注射器的活塞在实验前停于25毫升处,容器内的红磷足

7、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刻度接近(B)JlIiIItl(第12题)A.20毫升B.15毫升C.10亳升D.5毫升试管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X50毫升=10毫升,红磷足量将试管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气体减少10毫升,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活塞应停留至15毫升处。13.很多有气体参加反应的实验,必须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耐热容器的底部放足量的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迅速提高容器内空气温度)后放手,容器中的白磷开始燃烧。(该实验中白磷的体积忽略不

8、计,白磷在空气中的着火点为40C)(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下压活塞,放手后活塞能恢复至原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白磷开始燃烧后,活塞的运动情况为先向上移动,然后向下移动,最后停在某一位置。(gg探究创新培优练14.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Jo(第14题)(1)曲线丫表示的是一氧气的浓度_(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2)从图乙中哪里可以看出,实验中是当温度降至室温后才打开活塞的?G点开始温度恒定,Q点压强突然增大,此时打开活塞,且。点的横坐标在G点之后(3)从图乙中哪里可以看出,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消耗到0?一曲线y后部分纵坐标值增大。导学号:54220010(1)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的浓度不断减小,故曲线丫表示的是氧气浓度。(2)根据图中装置内的温度变化可知,G点开始温度恒定,。点压强突然增大,此时打开活塞,且D点的横坐标在G点之后,由此可知,降至室温后才打开的活塞。(3)由图乙可知,XXy后部分纵坐标值增大,可以看出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消耗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