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9426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鲁)1882024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ThreeDimensionalImpactRecorders20240123 发布20240301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fJJF (鲁)188;2024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ThreeDimensionalImpactRecorders归口单位:山东省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泰安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本规范委托山东省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

2、人:苏健(泰安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院)焉峰(泰安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院)沈晓松(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姚志(泰安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院)参加起草人:袁伟(泰安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院)李海涛(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王晔(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赵文龙(泰安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院)引言(II)1范围(1)2引用文件(1)3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三维冲击记录仪(1)3.2 计量单位(1)4(1)5V(2)5.1 加速度示值误差(2)5.2 加速度值重复性(2)6校准条件(2)6.1 环境条件(1)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2)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1 校准前的准备

3、(3)7.2 加速度示值误差的校准(3)7.3 加速度示值重复性的校准(3)8校准结果的表达(3)9复校时间间隔(4)附录A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原始记录格式(5)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格式(6)附录C三维冲击记录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7)引言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校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参考JJG676-2019测振仪检定规程编制而成。本规范为首次发布。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三维冲击记录仪(以下简称冲击记录仪)的校准。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4、:JJG676-2019测振仪检定规程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和计量单位3.1 三维冲击记录仪threedimensionalimpactrecorders三维冲击记录仪是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振动、冲击等变化过程的全程监控并客观记录上述数据的测量仪器。3.2 计量单位:ms2o4概述三维冲击记录仪是由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采集的加速度值,来监控运输质量。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海洋、航空等长途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振动、冲击等变化过程的全程监控,并全面、客

5、观、科学地记录上述数据供事后分析与处理,以保证客货交通运输安全。如图1所示。5计量特性5. 1加速度示值误差不超过10%;5.2加速度示值重复性不超过10%o注:上述计量特性指标仅供参考,不判断合格与否。6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a)温度:(15-35);b)相对湿度:不大于90%;c)实验室及周围环境应无腐蚀性气体、液体、振动和冲击源,无强电场、强磁场、强声场的干扰。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1表1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测量标准技术要求振动标准套组1、频率范围:(52000)Hz:2、加速度范围:(l-300)m/s2;3、加速度扩展不确定度:Uid=3%(Z=2)o标准振

6、动台1、频率范围:(5-2000)Hz;2、最大加速度:300ms2;3、幅值稳定性:不大于0.3%;4、谐波失真度:不大于10%;5、横向振动比:不大于10%。动态信号分析仪交流电压幅值测量误差不超过0.2%,频率示值误差不超过0.01%,动态范围:不小于70dB0频率计频率准确度:优于l104o信号发生器频率范围:(52000)Hz,输出信号总失真不大于0.1%。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校准前的准备检查冲击记录仪的外观和标志,以及打印功能正常。7.2 加速度示值误差的校准在冲击记录仪加速度范围内至少选择3个加速度值,其中应包括最大加速度值的10%,最大加速度值的50%,和最大加速度值(

7、或常用最大加速度值)。将冲击记录仪靠近标准传感器刚性安装在标准振动台台面上,振动台在设定频率(推荐使用频率IOHz或厂家推荐)下做定加速度连续振动,稳定后依次记录冲击记录仪的加速度示值,在同一个方向上,每个点记录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按公式(1)计算示值相对误差:百=a_竺y10%(1)0式中:加速度示值误差,%;a加速度3次平均值,m/s2;加速度标准值,ms2o重复上述步骤,分别对冲击记录仪的其他两个方向进行校准并记录计算相应数据。7.3 加速度示值重复性的校准重复性按公式(2)计算:s=a-a,lun100%(2)a式中:S加速度示值重复性,%;a加速度平均值,m/s2;校准点三

8、维冲击记录仪3次示值中的最大值,m/s2;金汕校准点三维冲击记录仪3次示值中的最小值,ms2o重复上述步骤,分别对冲击记录仪的其他两个方向进行校准并记录计算相应数据。8校准结果表达经校准后的三维冲击记录仪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如“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D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

9、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校准环境的描述;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n)校准证书和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0)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9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为1年。附录A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记录格式送校单位: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标准器名称:型号规格

10、:出厂编号:测量范围:标准器证书号:有效期至: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方向标准值(ms2)实测值(ms2)平均值(ms2)示值误差(%)重复性(%)扩展不确定度4,=2)123X向Y向Z向校准日期:年月日校准依据: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证书编号:校准员:核验员:附录B三维冲击记录仪校准证书内页格式方向校准点(ms2)示值误差()重复性()扩展不确定度Urd0=2)X向Y向Z向以下空白附录C三维冲击记录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C.1概述加速度示值误差的校准采用比较法,将被校冲击记录仪靠近标准传感器刚性安装在标准振动台台面上,振动台在设定频率(推荐使用频率IOHZ或厂家推荐)

11、下做定加速度连续振动,测量振动加速度幅值,对加速度示值进行校准。C.2测量模型5=ClCIq(C.1)式中:被校冲击记录仪的加速度示值误差,ms2;a被校冲击记录仪的加速度示值,m/s2;%加速度标准值,ms2oC.3三维冲击记录仪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C.3.1设置振动台振动频率IOHz,在该校准规范规定的条件下对某型冲击记录仪的Z向49.000ms2点处,重复测量10次进行校准。根据贝塞尔公式(C.2),计算试验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山,所得测量数据,见表1。=51%(C.3)a表1测量结果次数n12345678910wIrela(ntfsr)48.90248.80449.09849.0

12、9848.80449.19648.90249.19648.90248.8040.51%鬲)49.00049.00049.00049.00049.00049.00049.00049.00049.00049.000(wr)-0.098-0.1960.0980.098-0.1960.196-0.0980.196-0.098-0.196C.4振动标准套组引入的不确定度C.4.1振动标准套组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2汨根据上级计量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引入的相对不确定,上2,其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u=100%=1.5%2ml2(C.4)C.4.2被校冲击记录仪的分辨力极小,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C.5不确定度来源见表2表2不确定度来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W(a)rel不确定度的来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值M(a)rel%测量重复性().51%w2rel标准振动套组1.5%C.6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因上述输出信号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各自独立,故得其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wcrel=G=158%(C.5)C.7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上2,则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d=Awcrel=3.2%(C.6)JJF(鲁)1882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