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74874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时).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四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参与公益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 .感受公益的力量,培养公益意识,传递正能量。2 .善于发现身边的热心人,能够用“心”服务社会。3 .知道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力量。懂得如何参与公益活动,正确认识公益重点懂得如何参与公益活动。难点感受公益的力量,培养公益意识,传递正能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趣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素材:疫情期间服务社区2 .提出问题(1)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2)你有什么感想?(3)疫情期间,你和家人们都在做什么?3 .小结并板书新课:参与公

2、益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思考回答指名回答指名补充齐读课题通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认识到在疫情期间我们能够有序生活离不开那些在抗疫一线的服务人们。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参与公益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1 .文本学习: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2 .图片+文本学习:扶危济困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的收入十分高,但奇怪的是,他的生活水平却相当贫寒。那他的钱用到哪里了?皇帝曾封赏他百两黄金,他用来周济穷人,买地办学,兴建起一座苏州府学。到了晚年,他将自己的余财都拿来在家乡买了一千多亩良田,

3、并将这一千多亩良田无偿捐出来,成立了一个“范氏义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文本向学生直接指出帮助他人是中华传统美德,也点明了参与公益的价值和意义。用扶危济困范仲淹、乐善好施刘世宏的事例讲述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庄”,由范氏族人共有共管,救济穷困族人,同时阅读文本凝聚人心、增强也会周济附近其他穷人。“范氏义庄”堪称古代的了解文本正能量的事业。“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从范仲淹创立开始,感悟文本参与公益事业能存在了八百余年。为身处困境的人3.图片+文本学习:乐善好施刘世宏观看图片雪中送炭,也能为刘世宏于清康熙年

4、间曾中金榜,但他不愿做官,乐阅读文本抵御突发灾害汇居乡野。朝廷赏了他一些银子,存在烟台意新银号。了解文本聚帮扶力量。他为人豁达,乐善好施,百姓称他为“大善人”。感悟文本引导学生认识到一次,他到烟台意新银号取了100两银子。在回家扶危济困、乐善的路上,他遇见结婚的,就送上几两银子。遇见出好施是中华民族殡的,送上几两银子。遇上讨饭的,也送上几两银阅读文本的传统美德,这子。走路,施舍一路。等到了家,才发现,只剩了解文本种美德一直流传下九两四钱银子。乡邻听说后,给他起了个绰号,感悟文本到现在。叫“九四爷”。4.图片+文本学习(活动园):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无观看图片活动园中借助对私奉献的热心人,他们让我们

5、感到生活更加温暖。阅读文本“爸爸的爱心爸爸的爱心车:了解文本车”的讨论,引我爸爸是名出租车司机,他每天早晨趁出车之便把感悟文本导学生认识到公我送到学校。高考前一天,爸爸对我说:“明天不能益事业是凝聚人送你上学了,为了让一些有困难的考生能及时到达阅读文本心的正能量事考场,我和同行参与了一项义务载送考生去考场的了解文本业,体会志愿者公益活动。”他将一条鲜红的丝带系在车上,这是参感悟文本无私奉献社会带与爱心公益活动的标志。来的积极影响C5.提出问题(活动园):有人说:“公益活动离不思考问题开热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回答问题6.播放视频素材:社会因你而温暖观看视频教学环节二:认识志愿者1

6、.图片+文本学习:志愿者观看图片通过教学让学生志愿者是指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阅读文本认识到志愿者的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了解文本标志及其性质是社会或个人的活动的人。感悟文本指在不为获取任2.图片+文本学习: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观看图片何物质报酬的情时也是英语“青年(YOUTH)的第一个字母Y;阅读文本况下,主动承担社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与红色的背景了解文本会责任,奉献个人构成爱心图案C感悟文本时间和精力,开展标志寓意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有益于社会或个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阅读文本人的活动的人。向未来,

7、表现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了解文本心”的主题。通过视频观看和3.播放视频素材:青年志愿者行动(2)观看视频文本学习,进一4.文本学习:公益活动步了解加深对志(1)为灾区捐款阅读文本愿者和志愿者所(2)资助贫困学生了解文本从事的服务活动(3)帮助困难家庭(4)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5)参加保护生态环境教学环节三:公益的力量感悟文本的认识。1.文本学习: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为灾区捐款,阅读文本文本向学生点明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了解文本了参与公益活动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感悟文本的不同方式。2.文本学习(活动园):公益的力量用“苏明娟”

8、的小娟是一个出生在偏山区的女孩,特别渴望上阅读文本相关报道,在课学C由于家庭贫困,父母负担不起她上学的日常费了解文本上与学生分享,用。一位素不相识的叔叔了解到小娟的情况,便默默感悟文本让学生了解书中地开始了对她长达10年的资助。正是爱心叔叔的故事的现实原资助及他那些充满温暖的信件,让这个将要失学的型,给学生带来女孩重新获得了希望。阅读文本真实感。小娟在爱心叔叔的资助下,终于实现了“我要上了解文本小娟在公益中长大学”的梦想。她牢记“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感悟文本大,又投身于公的古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她说:“我是幸运的从益去关心、帮助小学到大学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现在还有在为生阅读文本更多的人

9、,这就存而挣扎的人,如果我们能伸出手给予他人力所能了解文本是公益的力量,及的帮助,那些濒临绝望的人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感悟文本它能帮助一个又一生。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一个人实现梦3提出问题(活动园):小娟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思考问题想。启示?请分组收集公益改变人、改变环境的事例,小组交流并制作事例卡。交流汇报用案例一群公益(1)图片+文本:一群公益人改变我一生观看图片人改变我一生、对于罗海军来说,这个夏天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阅读文本孙方红人生转折点。“我很清楚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拼尽全了解文本没有太晚的开力把握好每一次机会。”想读大学,走出大山,感悟文本始、新疆公益三是这个花季少女的梦想,努力学

10、习也是她实现目标人行分享环保故的唯一途径。幸运的是,这次高考罗海军顺利的考事:保护水环境上了大学。姑姑家的抚养和“福苗计划”的资助让让清波粼粼、贵她的努力有了实现的可能。州“青清河”护(2)图片+文本:孙方红一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观看图片河志愿者的故在43岁时,她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教育是她阅读文本事,教育和感动真正的兴趣所在,公益则是她所认同的价值。很快,了解文本学生参与志愿工她辞掉国企工作,入职上海百特教育,水到渠成成感悟文本作既是“助人”,了一名全职公益人,孙方红发自内心地开心。她这亦是“自助”,既样总结自己的状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累并是“乐人,同时快乐着。”照片里,孩子们和孙方红都笑

11、得很真。也“乐己参与(3)图片+文本:新疆公益三人行分享环保故事:观看图片志愿工作,既是保护水环境让清波粼粼阅读文本在帮助他人、服通过“观水、亲水、护水”的活动,唤醒更多了解文本务社会,同时也人的环保意识,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水资源的保护活感悟文本是在传递爱心和动中来,让更多的河流重回绿水清波,永葆清颜。传播文明。志愿(4)贵州“青清河”护河志愿者观看图片服务个人化、人一年来,33名设省级河长河湖志愿者监督员用脚步阅读文本性化的特征,可丈量大地,用双手记录河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了解文本以有效地拉近人发挥志愿监督作用,积极参与到护河护水和生态保感悟文本与人之间的心灵护各项工作中,累计巡河780次,

12、向各级河长办反距离,减少疏远映河湖信息862条(次),成为美丽山川的一道青感,对缓解社会春风景线,为贵州省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和生态文矛盾,促进社会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稳定有一定的积4.提出问题:从事例中提炼出你的观点,表达出你的思考问题极作用。其实,感受,与同学分享。回答交流每个人都有参与5.文本学习: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阅读文本社会事务的权利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C让我们坚持了解文本和促进社会进步“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感悟文本的能力,同样,6.播放视频素材:投身公益扶危济困观看视频每个人都有促进教学环节四:致敬抗疫的志愿英雄们社会繁荣进步的1.文

13、本学习: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暴发,阅读文本义务及责任。武汉的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了解文本引导学生回忆自援。来自全国各地、海外华夏同胞的医生、护士、感悟文本己所在的社区是专家、医用物资、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到达武汉,人如何防疫的,加员亲自参与,物资直接运送、网上捐赠,不计报酬、深学生对社区重无畏生死,全国人民都在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要性的认知。2.图片+文学学习:在这次疫情中,你还知道哪些公观看图片通过讲述马旭益行动呢?阅读文本一分毫积攒千(1)马旭一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老人了解文本万捐赠的老人”、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感悟文本“李东新和穆万元,引

14、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秋一搭钱运送蔬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菜”的故事,认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识公益行动、及敬、点赞。参与公益事业的(2)李东新和穆秋搭钱运送蔬菜观看图片作用。参与公益辽宁葫芦岛的李东新和穆秋是一对夫妻,在得知阅读文本事业能为身处困湖北因新冠肺炎疫情急需物资后,二人决定用自了解文本境的人雪中送家卡车免费为灾区运送新鲜蔬菜。感悟文本炭,也能为抵御3.文本学习: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生活中的小阅读文本突发灾害汇聚帮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中的浓浓大爱。感悟文本扶力量。教学环节五:做善事要用“心”衡量1.图片+文本学习(阅读角

15、):慈善要用“心”衡量观看阅读理解服务社会不分大2.图片+文本学习:田家炳观看图片事小服务社会不祖籍广东梅州,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基金阅读文本分大事小事,生会创办人,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截至2018了解文本活中的小小善年7月,田家炳在中国范围内已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捐建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医院29所、桥梁及道路近130座,以及其他文娱民生项目200多宗。感悟文本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中的浓浓大爱。3.播放视频素材:田家炳星光芒永世观看视频参加公益,不是4.提出问题:你如何理解田家炳爷爷所说的“有心思考问题为了募捐多少钱的慈善

16、”?相互交流物,也不是为了(做善事不一定要有钱,最重要的是真心实意。你汇报交流拯救多少人。但不要考虑自己做的是大善还是小善,小善积累下来就变成大善。做慈善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指名汇报可以把自己身边每个人的善念唤醒。唤醒每一个5.文本学习:找找生活中的志愿者阅读文本人,让他们心里(1)一副“热心肠”温暖身边人了解文本感受到什么是新合乡新合村有这样一对夫妻,钟建群是个缝纫高手,潘利新是个木匠高手。村里谁的衣服需要修修补补了,第一个想到的总是钟建群。这不仅仅是因感悟文本爱,什么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做公益活动其实不为钟建群的手艺好,更是因为她的一股热心肠。“我阅读文本仅仅是在物质

17、方去她那里补衣服好多次了,衣服不仅补得好,而且了解文本面给人们什么,每次都不肯收钱,有几次我只好趁她不注意时偷偷付了钱。”80多岁的钟大爷夸起钟建群就像在说自己的孩子。而作为木匠的潘利新也是如此,只要哪感悟文本最重要的是传播爱,将爱散布在我们的社会上,家哪户装新房子了,哪家哪户门窗、桌椅凳柜坏了,阅读文本提升这个世界的他总是去帮忙,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人生活带来了解文本能量,这样我们便利。(2)我妈妈关注了志愿者公众号,她刚刚参加了感悟文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这就是志愿者急救联盟的活动。阅读文本公益行动的真正(3)我每次坐公交去上学,站台上都有志愿者提了解文本目的和意义!醒人们排队乘车(4)

18、我通过看新闻知道有一位拾荒老人,将她拾荒全部所得捐(5)学校组织为山区孩子建立图书馆活动,我捐赠了图书和课本,我想我也是一名志愿者。(6)两位中学生利用周末,主动走上街头,做交通文明劝导员。(7)两个中学生看到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上地铁,连忙上前搀扶。(8)学校发起“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教老人使用电脑。(9)几个同学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为美化城市出一份力。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做善事不一定要有钱,最重要的是真心实意C做慈善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共同维护和建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为公益事业奉献我们的爱心,贡献我们的力量。交流总结汇报自己在本节课上的收获有哪些。总结与升华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板书参与公益(一)参与公益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一)认识志愿者(三)公益的力量(四)致敬抗疫的志愿英雄们(五)做善事要用“心、”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