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一等奖创新教案_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故都的秋》一等奖创新教案_5.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故都的秋一等奖创新教案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2、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重点】1、品味语言。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步骤】一、导入: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女伤春,士悲秋”的传统,这“土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
2、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感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感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二、走近作者:三、初步感知,朗读课文。1、生自愿读,每人几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节奏、情
3、感)2、听音频,作对比。四、解题。“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探究思考。(一)、探讨2、13自然段。1、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2、在
4、哪个地方?(第一段)请勾画出来3、你们找得很好,有一个副词大家要注意一“特别”既然是特别,那就有比较,作者是把北国秋和什么进行比较的?(南国秋)4、这种比较突出表现在哪些段落?(2、13)5、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不妨勾画关键词。慢润淡(快、干爽、浓)半开半醉(盛开、大醉)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饱、透、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浓、隽永)(二)、探讨1、14自然段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
5、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J(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情感:向往、迷恋、眷恋六、合作探究。分析三到十一自然段。五幅图景。1、小组合作: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文章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故都的秋?他选取了哪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用(四字短语)?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小组讨论得出结果)秋景图: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
6、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内容:在书上勾画2、讨论: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一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二)【秋色】青天(碧绿)蓝朵(蓝色)秋草(枯黄)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明确:冷色。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
7、,作者为何避而不写?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写作背景: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一故都的秋。“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
8、,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二【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板书】小结: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板书】七、思考几个问题。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着名风景?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
9、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这一段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深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
10、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4、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出示结构图。板书。故都的秋郁达夫秋院静观清秋色:天色(碧绿)蓝朵(蓝色)秋槐落蕊秋草(枯黄)灰沉沉的天(灰色)以以秋蝉残鸣静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情景秋雨话凉秋声: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驭显秋日胜果悲凉情感:向往、迷恋、孤独景情-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