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014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例谈摘要:当下,孩子们喜欢艺体类的课程,不喜欢文化类的课程。究其原因,文化类课程缺少活动、主题不鲜明。我们“文化寻根课程老师开展了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从学生兴趣点入手,构建主题式学习内容体系、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多维度形式性评价,学生的兴趣和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升。关键词:课程素养主题活动评价引言:2016年6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l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开设面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课程的几个要求:将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完整地融人到国家或地区中小学课程设计中,形成一套体现核心素

2、养理念的课程实施体系;设置跨学科主题,结合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跨学科主题展开课程内容。我校除了开齐开学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以外,还创造性的自主开发了校本特色课程。多年的特色课程实践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体艺类的课程,而对于文化类的课程兴趣不大,文化寻根课程便是其一。因此,我们“文化寻根”课程老师经过大量的调研与资料学习,开展了“文化寻根校本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一年多来,我们取得了核心成果一一主题引领,活动多彩,学生也逐渐喜欢起这门特色课程。一、寻找兴趣点,构建主题式学习内容体系。文化基础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根基,是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基础。传承地方文化,开发地方传统文化的课程是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之所

3、的历史使命。而我校的“文化寻根”课程是基于安徽地方文化开展的校本课程,原先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缺乏系统性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地方课程建设的需求。因此,基于主题式学习的“文化寻根”课程新的实践,将不仅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探究成为学习的基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孙睿,2019)。综合学者关于主题式学习的界定,我们将“主题式学习”明确为: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结构化的主

4、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主题为核心,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在吸收原有“文化寻根校本课程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科学整合内容、智慧建构体系,以“文化寻根为载体,从主题出发,打造跨学科的联结点。基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式学习,我们经过筛选与论证,确定了四大主题,即游山水、品美食、寻名人、赏体艺。每个主题下,根据学生学情可以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子主题,以紧扣新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附1:主题框架以“山水”主题为例,层层分级设置小主题:锦秀家园、安徽名山、安徽大川、名胜古迹等。锦绣家园又可以开发出小主题:地理概

5、貌、标志性建筑、风土民情等,开展主题式学习,地理概貌”与美术、地理、数学等课程整合,绘制安徽地理地形图和旅游图:地标建筑”与场馆研学结合徽园探究,设计研学手册,跨时空完成研学报告;风土民情”整合网络资源和学生生活资源(调查祖籍在安徽各地长辈),探究安徽各地风土民情。二、着眼主题内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文化寻根”主题式学习中,并不是简单地随意组合课程内容,而是打破学科界限,以一个个开放的主题为学习内容,多角度创设学习目标,灵活选择学习方式。首先,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立足文化创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设计主题目标。其次,打破课程内容碎片化、课程资源组合无序化、课程结构非整体性的弊端,形成

6、有机衔接、依次递进的主题活动方案。最后,充分挖掘原有“文化寻根课程资源,链接其他课程资源,从学生兴趣、教师特点、社会资源等方面出发,以真实的问题为导向,形成跨学科、跨时空的主题活动。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以主题为指引,以活动为任务驱动,以兴趣激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探索学习、实践学习。学习内容综合课程内部和外部,学习空间跨越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自主、开放、拓展的学习过程,改善思维方式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附2:学生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案例体味劳作溯源农耕一一主题文化研学活动四月,春意盎然,花香四溢,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开展以“体味劳作,潮源农耕”为主题

7、式研学活动。同学们踏着春天的气息,迈着轻盈的脚步,快乐出发。孩子们乘坐大巴来到了研学地点一一长丰县马郢村,他们跟随着研学导师走进大自然的实践课堂,通过亲手体验和宣讲参观的形式,感受农耕劳动和乡村巨变,探索自然奥秘,感受着土地的力量,感悟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魅力。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随着研学导师来到了马郢村农场大草坪,用小眼睛观察认识了草莓的根茎叶和果实花蕊,轻轻地用小手去触摸刚长出来的小花瓣,并用小耳朵认真听讲了草莓的生长过程以及栽培知识,孩子们以劳动换取自己的蔬菜种子,配制营养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蔬菜盆栽。孩子们通过五官体验法和动手实践,近距离接触自然,感悟春种

8、秋收,寻根溯源餐桌上的美味。鸟语花香,生机勃勃。马郢这片沃土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了解乡村振兴,感受时代变化。孩子们来到了马郢村史馆去寻找一代帝师的归宿,去寻找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感受百年前的家风文明,感受在我党带领下马郢村民努力奋斗下村庄的沧桑巨变。三、指向学生成长,建立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价为了能持久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多维度形成性评价,精心设计评价活动。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作品、一项技能等开展显性的评价活动,探索激励式评价(徽章),认证式评价(证书)的效用。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问题、一次看法等进行隐性的评价活动,教师以问题驱动方式引发学生思

9、考,隐性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判断,促进学生思考,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矫正功能、调节功能。附3:素质评价卡附4:学生素养综合评价表评价要素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自评小组互评师评优秀1 .参与意识学习品质2 .合作意识良好3 .创新精神1 .个性展示合格优秀学习水平2 .实践能力良好3创新能力1是否完成合格优秀作品展示2干净、美观良好合格3.具有创意文化寻根课程创造性地开展主题式学习,这些主题将涉及科学、数学等科学领域,也将融合历史、文学、地理、美术、音乐等人文领域。同时还将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学习延伸到社区、场馆、实践活动中去,以及利用互联网开展体验式学习,整合学校内部和外部教育资源。在学习方式上,主题式

10、学习将分别选择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生活实践、参观体验、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形成以问题为中心、以合作为手段,融自主、体验、探新为一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在主题式学习中,不再是单项地接受信息,他们的角色有可能是记者、设计师、工程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多学科的知识,更培养了创意与策划、沟通协调等能力。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寻根”课程主题式学习实践活动是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欢迎的。我们在课程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开发主题、开展活动,“主题”和“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两大法宝。我想,”主题和活动必将能够指引其它文化类的课程教学实践。参考文献:朱惠芳:蒲公英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创意与深度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柴威.刘博智: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答记者问,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14日.翁飞霞:以主题式学习促进学习方式变革J.中国教师,2019(12).4孙睿:基于主题式学习的学科融合课程探究以二十四节气之秋冬变奏曲为例口.江苏教育,201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