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448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方案一、备孕期口腔健康管理女性在备孕期往往忽视口腔健康问题,而妊娠期罹患的口腔疾病可能会导致很多严重后果。因此,在计划怀孕前,应提前半年至三个月到专业的口腔科做一次详细的口腔检查并针对相关口腔问题进行治疗,确保妊娠前去除可能导致妊娠期突发口腔急症的病因,维持整个妊娠期较好的口腔健康水平。牙周治疗:进行常规洗牙。研究表明,患有牙周疾病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危险是常人的7.5倍。菌斑和牙石若未及时去除,可引起孕期牙龈增生、牙龈出血,甚至发展为妊娠期龈瘤。朗病、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应尽早治疗踽病。踽病引发疼痛和精神紧张等因素易诱发流产或早产;病牙中的细菌产生的毒素还可

2、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智齿拔除:若智齿冠周炎发作,孕期用药选择非常困难,且孕早、晚期不能拔牙;若病情严重伴组织间隙感染,造成张口受限影响进食,甚至会造成呼吸困难,威胁生命。口腔保健:正确的刷牙、选用牙刷以及正确使用牙线。二、妊娠期口腔健康管理妊娠初期为妊娠3月。胎儿的重要器官、牙颌面部的发育始于这一时期。风疹病毒感染、饮酒、吸烟(包括二手烟)可能引起胎儿唇腭裂、颌骨发育不足、牙形态异常等,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妊娠中期为妊娠46月,胎儿重要器官基本形成,发育较平稳,是口腔治疗的最佳时期。妊娠晚期指妊娠79月,胎儿快速生长发育,乳牙胚基本完成矿化,部分恒牙胚开始发育。常见的妊娠期口腔疾病

3、包括牙龈炎、妊娠性龈瘤、牙周炎、智齿冠周炎、踽病等。妊娠初期:需要合理摄取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保证胎儿牙胚正常发育并增强牙齿的抗踽力,降低低龄儿童龈的发生风险。适量摄入叶酸可降低胎儿患唇腭裂的风险。妊娠中期:可由医生评估后决定能否及如何进行口腔治疗。可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但尽量避免全身应用药物;可进行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但尽量避免剧烈疼痛而诱发流产和早产;局部麻醉可以选择不含肾上腺素的药物。妊娠晚期应进行产褥期及婴儿口腔卫生指导。妊娠期拍片:绝大多数诊断性放射性检查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国际放射线防护委员会认为,在穿着防护衣的情况下接受普通牙片检查,胎儿接受的射线量几乎可忽略不计。妊娠期用

4、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妊娠期用药安全进行了分类。口腔科常用的青霉素类和头抱类在妊娠期服用是相对安全的。妊娠期是可以打麻药的,其中首选利多卡因。三、婴幼儿时期(03岁)婴幼儿为03岁,处于生长发育和乳牙萌出的高峰,体格生长速度较快,神经系统逐渐发育。乳牙在12月龄开始萌出,2岁半3岁完全萌出,恒牙胚硬组织开始逐步形成和钙化。新生儿口腔中可能存在诞生牙(俗称马牙),其实质是牙板上皮剩余形成的角化物。婴幼儿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分泌少,黏膜干燥,易患真菌性口炎(鹅口疮)。乳牙硬组织矿化程度低,婴幼儿易因不正确的喂养和家长缺乏口腔清洁意识而出现踽坏,即低龄儿童踽(又称喂养踽)发生。同时,不正确的喂养和

5、安抚奶嘴的使用可导致乳牙反牙合、开牙合、深覆盖等错牙合畸形。萌牙前,婴儿应使用正确喂养姿势,喂奶不能偏于一侧,奶瓶不紧压上下颌。避免他人和婴儿的唾液交叉感染致龈菌,如亲吻、直接喂食、共用餐具等。喂奶后用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每日早晚用手指缠清洁纱布或戴乳胶指套擦洗牙龈、腭部,清除食物残渣和按摩牙床。如有诞生牙应密切观察或就医,避免过度松动的诞生牙被婴儿哭闹时误吸产生危险。若发生真菌性口炎应及时就医,实施抗真菌治疗。进入萌牙期后,应在1岁以前停止奶瓶喂养。选择适当时间、正确姿势哺乳有利于降低后牙反牙合、前牙开牙合、远中错牙合的风险;但需要避免夜间哺乳,以防因喂夜奶无法进行口腔清洁而产生从乳前牙开始

6、的喂养幽。这一时期应增加粗糙富有纤维质的食物,促进牙面自洁和刺激颌骨发育;控制高致制食物的摄入,避免睡前进食。选择适合的婴幼儿牙刷,每日早晚蘸清洁水轻擦(刷)洗牙面。口腔检查时期:婴幼儿萌出第一颗乳牙后即可行第一次口腔检查,建立儿童口腔健康档案,最晚不应超过1岁;之后每36个月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包括牙齿发育情况、有无口腔不良习惯、制病、错牙合畸形等,龈风险评估是重点。高踽风险因素包括:看护者有活跃性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儿童每天3次零食,含奶瓶睡觉,有活跃性白垩斑,变异链球菌计数高、唾液流速低等;中齿再风险因素包括:儿童有特殊健康需求,牙面可见菌斑,有不良充填体、口内矫治器等;保护性因素包括

7、:有氟化物应用,定期口腔保健。评估为高、中幽风险者每36个月使用氟化物,氟化物的使用可有效预防耦病发生;如出现低龄儿童踽应尽早治疗。早期进行的口腔检查还可使儿童适应就诊环境和口腔检查过程,避免和减少牙科恐惧症的发生,培养积极的口腔健康态度。口腔健康防护:根据婴幼儿第一次口腔检查时牙医对其口腔健康状况及患躺风险的评估,可以配合使用不含氟牙膏或含氟牙膏,含氟牙膏用量为一薄层或不超过半个米粒大小;给婴幼儿进行口腔清洁可以采用膝盖对膝盖(knee-to-knee)的体位:儿童躺在看护者腿上,另一名家长膝盖对膝盖坐在看护者对面,握住儿童双手并用手肘固定儿童腿部。看护者用一只手指放在上颌磨牙后垫,拉开口角

8、进行口腔清洁。刷牙方法可采用BaSS刷牙法(巴氏刷牙法)、ROlling刷牙法(罗氏旋转刷牙法)等;牙齿邻面有接触时,应使用牙线清洁。四、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为3飞岁,是乳牙躺坏的发生高峰期学龄前儿童应坚持培养良好的咀嚼习惯并控制高致制食物摄入。选择适合的儿童牙刷和含氟儿童牙膏,牙膏量为豌豆大小,每日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min,家长可站在儿童身旁或身后协助刷牙,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刷牙动作,培养儿童独立完成刷牙习惯及爱护牙齿意识。看护者应坚持用牙线为儿童清洁牙邻面。在:T4岁乳磨牙完全萌出且儿童能基本配合医生操作之后可进行乳磨牙窝沟封闭。坚持定期行口腔检查并进行踽风险评估,高龈风险

9、每3个月用氟1次,中龈风险每6个月1次。需对踽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对已发展成牙髓根尖周病的患牙进行适当的牙髓治疗及牙体外形修复,尽量恢复咀嚼功能和三维间隙;炎症较重、无法保留的患牙拔除后行间隙维持,以免间隙缩小、牙弓长度缩短。亦应注意纠正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以防错牙合畸形发生。五、学龄期(612岁)学龄期为612岁,易发生年轻恒牙特别是第一恒磨牙龈坏。淋巴系统发育、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增生,可能引起儿童养成张口呼吸的习惯;或由于其他原因养成不良口腔习惯,最终导致错牙合畸形发生。替牙期亦可能出现暂时性错,表现为上颌中切牙之间存在间隙、上颌侧切牙牙冠

10、向远中等。一些牙发育异常主要发生在恒牙,如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窝等。折断的畸形中央尖可能引起年轻恒牙牙髓及根尖周病,畸形舌侧窝易产生翻坏。学龄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在运动和打闹时发生新生恒前牙牙外伤。加强咀嚼,促进乳恒牙更替和上下颌骨发育。控制高致幽饮食摄入,防止乳牙和年轻恒牙踽病。看护人应为儿童选择替牙期牙刷,牙膏逐步过渡到成人含氟牙膏及用量,约一粒豌豆大小。监督训练儿童刷牙和训练儿童使用牙线,并检查口腔清洁效果。在恒牙的逐步萌出过程中依次完成恒磨牙和前磨牙的窝沟封闭。在此期间发生的乳牙牙髓根尖周病选择牙髓治疗和牙体外形修复,或选择拔除后间隙维持。年轻恒牙发生牙髓根尖周病时可根据牙髓状态和牙根发

11、育情况选择牙髓切断术、牙髓血运重建或牙髓再生治疗、根尖诱导成形术。学龄期儿童出现的暂时性错牙合,随着颌骨生长发育和牙齿替换可逐步自行解除。注意畸形中央尖等牙齿发育异常,早期干预,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预防年轻恒前牙外伤,建议在打球、玩滑板等剧烈运动时佩戴护齿套六、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年龄为1218岁,多属于恒牙列期。青少年体格加速生长,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直至性发育成熟,随后体格发育停止,身体发育接近成年人。颜面骨骼在此期间出现第二次快速发育,除第三恒磨牙外所有恒牙都已完全萌出,形成早期恒牙列。青少年因激素水平波动,加之菌斑清洁不到位,易患青春期龈炎。部分青少年因治疗需求或美学要求,选择

12、在替牙结束后进行正畸治疗,正畸矫治器的戴入增加了青少年维护口腔清洁的难度,患幽风险也随之升高。因此在正畸过程中应加强口腔健康管理,避免不洁性龈炎和正畸托槽周围脱矿的发生。青少年运动量和剧烈程度加大,容易发生恒牙外伤。少部分青少年会沾染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青少年应使用成人牙刷和含氟牙膏,掌握巴式刷牙法,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正确的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青春期牙龈炎;正畸过程中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如有必要则需结合使用牙间刷清洁邻面。坚持进行定期口腔检查、幽风险评估和专业用氟,早期诊断和治疗踽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组织疾病及错牙合畸形。注意在剧烈运动中佩戴运动护齿套,预防恒牙外伤。注意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和吸烟

13、、饮酒相关的改变,尽量劝诫青少年戒烟酒。七、青年期(2040岁)青年年龄在2(40岁,部分成年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下往往会忽视口腔健康问题。困扰最多的常见有智齿问题,常常因为萌出空间不足,造成阻生,导致一系列危害:智齿冠周炎、破坏邻牙、幽病和牙周炎,牙列拥挤及囊肿等。对符合拔牙指证的智齿,需要及时拔除。牙痛也是青年时期多见的问题,多来源于弱病、楔状缺损、牙隐裂,应尽早处理幽坏等病源牙以预防牙痛,一旦疼痛,请及时就诊。对缺牙问题应及时修复,固定桥、种植牙、可摘局部义齿等,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式。若不及时修复,将会导致邻牙移位、对颌牙伸长、食物嵌塞。八、中年期(4

14、060岁)中年年龄在40飞0岁,中年人群口腔健康管理,以维护牙周健康为重点。牙周病不仅会导致牙齿的松动,还会加重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进展。即使每日刷牙和使用牙线也无法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牙石,必须医生用专门的器械清洁。除与青年人群相同的口腔问题外,部分中年患者可能相继出现牙齿磨耗磨损、楔状缺损,出现牙本质敏感症状,放任不管发展下去可能出现牙痛问题。需要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牙线等口腔保健用品,推动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倡导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预防性口腔洁治、早期治疗等口腔疾病防治服务九、老年期(60岁以上)老年人年龄在60岁以上,最常见的口腔健康疾病有牙齿脱落、弱齿、牙龈炎、

15、牙周炎、口腔干燥症等问题。倡导老年人关注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加强口腔健康管理,积极开展踽病、牙周疾病和口腔粘膜疾病防治、义齿修复等服务。老年人口腔问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口腔呈现出退行性的改变,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口腔组织修复能力减弱:牙列缺损,缺失增多,口腔内大量残冠、残根,剩余牙齿因磨损形态改变;牙龈及黏膜萎缩、变薄,颌骨骨质密度下降;颍颌关节涎腺系统、口颌系统的软组织退化;缺牙区牙槽骨严重萎缩以及余牙区牙槽骨代偿增生。老年人体力活动受限,吞咽功能障碍及肌力和咀嚼能力下降,进食后对口腔内食物残渣感知清除能力下降

16、。疾病因素:老年人基础疾病多,不同的疾病和病程对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糖尿病血糖异常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变化,如小血管病变、免疫力下降,口腔牙周致病菌的分布异常和生长繁殖。脑卒中的老人可能会存在身体活动受限,上肢功能受损极大了减弱患者口腔护理效果,肢体疼痛影响使患者自我口腔护理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口腔健康。帕金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的加重,如精神状态和吞咽咀嚼问题,并伴有涎漏、口腔干燥疼痛、灼口综合征、味觉障碍等症状,从而导致踽病和牙周疾病发生率较高。老年痴呆症患者因行为和认知功能受损有效的口腔护理的能力减弱,随着病程的变化,甚至不能配合照顾者进行口腔护理,从而造成不良口腔健康状态。药

17、物因素:老年人大多都伴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需要接受多种诊疗方案、服用多种治疗药物。常见的有抗抑郁药、呼吸系统药物、镇痛药物和降压药物等。通常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越大,唾液分泌减少,引发口干等副作用越严重。除抗癌药、广谱抗生素、重金属类药物易引发口腔疾病之外,氨苇西林、头抱氨苇、甲硝嘎、异烟胡、茵桅黄注射液等可导致口腔黏膜溃疡。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长期应用,可导致牙龈增生;长期服用西咪替丁会导致牙龈出血;口服甲氧氯普胺、苯海索、氟桂嗪可导致口、舌运动障碍;卡托普利引起味觉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口服胶态枸檬酸秘钾可致牙釉质呈粉粒性剥脱。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牙周的定期维护及

18、根面龈的预防:老年人因为牙龈的萎缩,很容易食物嵌塞,需辅助使用牙线或者冲牙器清洁牙缝之间的食物残渣,并定期去医院洁牙,预防根面弱及牙周病的发生。发现牙痛及时就医:老年人牙痛大部分来源于制病、牙髓根尖周病或牙周病,但也可能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表现。同时,此类疾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影响血糖控制,诱发老年体弱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积极处理及控制基础疾病:口腔问题很多来源于基础疾病,控制好系统性疾病,必要时联合相关科室医生进行会诊以及处理服用药物的选择问题。缺牙及时修复:缺牙多因牙周病在早期未及时治疗所致。牙脱落后可以选择固定、活动或者种植修复,切勿放任不管,另外老化的活动假牙需及时更换。警惕口腔黏膜相关疾病:一旦发现口腔黏膜内出现擦不掉的白色斑块,长期不愈的溃疡,口腔黏膜上白色、红色斑或纹,咽部、面部、颈部不明原因的麻木和疼痛等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