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5574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我县竹资源优势,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助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林改发(2021)104号)、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县竹林面积稳定在45万亩,力争实现竹业总产值17亿元;竹产业一二三产进一步融合,结构得到优化;培育形成产值5000万元以上笋竹企业5家,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笋竹精深加工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高。202

2、2-2025年新增丰产竹林基地2万亩,竹山机耕路160公里,新建竹山灌溉蓄水池1080立方米,建设生物质燃料(电)烤笋房,推广使用竹林轨道搬运机等竹林生产机械。(二)发展方向按照“以二促一带三”的原则,促进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产:重点加强竹山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态健康竹林,建设丰产竹林基地,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二产:重点发展竹工艺品、竹生活用品、竹炭、竹浆造纸、笋食品等笋竹精深加工,不断提升笋竹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三产:充分挖掘竹文化,大力发展竹林旅游和竹林森林康养产业;开发竹林碳汇项目,健全笋竹产品营销体系。二、工作重点(一)扎实推进竹业一产提质增效1.建设生态健康竹林

3、。树立科学经营理念,积极发展低碳、高效可持续的新型竹林生产模式。引导竹农通过合理留养新竹、补植套种阔叶树等方式,逐步提高竹阔混交比例,增加生物多样性。开展竹林生态化改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符合标准的有机肥、高效肥,全面严格控制有毒有害化学除草剂等。大力推广以冬笋、春笋为主的高产高效笋用林培育技术,加强竹林土壤和笋产品检测,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以下均需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2 .培育丰产竹林基地。以低产竹林改造为重点,每年培育5000亩笋竹两用竹林基地,提升竹林经营水平和林地生产力。加大低产低效毛竹林改造、退化毛竹林复垦修复力

4、度,扶持竹林经营大户建立标准化示范片2000亩,各乡镇建设一片50200亩的丰产竹林示范片。鼓励竹林流转,组建笋竹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林场、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笋竹加工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责任单位:县林业局)3 .完善竹山基础设施。在成片面积200亩以上的竹林基地新建、扩建、维修竹山道路,至2025年全县新改建、维修竹山道路160公里,竹山道路密度进一步加强。完善竹山灌溉系统,因地制宜建立水池、喷滴灌及用电设施工程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季节满足冬、鞭笋的灌溉需要,提高竹林基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到2025年全县新建竹山灌

5、溉蓄水池1080立方米,竹林灌溉受益面积达2万亩。积极推广竹林轨道搬运机等竹林生产机械,降低竹山经营者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责任单位:县林业局)4 .发展毛竹林下经济。在材用林为主的竹林地,充分利用竹林下空间和竹笋生产季节差,发展多花黄精、七叶一枝花、三叶青等名贵中草药,养殖鸡、鸭等畜禽,拓宽林农收入渠道。到2025年,全县新培育竹林下空间利用3000亩。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二)扎实推进竹业二产转型升级5 .发展笋竹精深加工。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加快形成多元笋竹精深加工产业布局。竹工艺品系列产品,以联创精工竹工艺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客家竹工艺品、竹家俱饰品、竹家俱板等加工业,打造

6、名牌优势产品。竹炭系列产品,以利强机制炭厂为龙头,发展竹炭系列产品,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效益。竹胶板系列产品,以旺鑫林业和畲福韵为龙头,开发竹砧板、竹胶板系列产品。笋制品系列产品,以安益笋食品加工厂为龙头,发展清水笋、软包装笋和笋干系列产品。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6 .建设产业发展园区。依托2022-2024年省级现代竹业重点县发展机遇,结合潮南高速一浦武高速建宁长汀段安乐曹坊两个互通口建设,做好县南片乡镇笋竹产业园区建设的规划调研,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推进笋竹产业园建设项目立项工作。(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7 .培育龙头骨干企

7、业。培育壮大联创精工竹工艺品有限公司等竹加工龙头骨干企业。鼓励竹木企业新上竹精深加工生产线。用好海峡两岸O林业博览会契机,围绕延伸竹产业链,生成策划笋竹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有市场潜力、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竹木加工龙头企业。成立工作专班,对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服务,支持笋竹类企业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到2025年,力争新培育1家以上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招商服务中心)(三)扎实推进竹业三产融合发展8 .发展竹林康养旅游。打造竹林康养基地、竹乡森林人家,大力发展竹林康养旅游产业,建设治平鸡公崇、汀江源等竹林康养基地,打造

8、治平畲族乡和安乐镇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一批竹乡森林人家、竹林景观绿道和竹林体验基地,开展运动休闲、家庭亲子采笋、烹饪、农产品加工等活动,实现“旅游+农事体验”,丰富游客的竹林活动内容。责任单位:县文旅局、林业局)9 .培育竹子文化产业。深化竹子与历史、文化、民俗融合,挖掘竹诗词、竹绘画等竹子文化。传承发展竹编、竹根雕、竹工艺品、竹纸等文化遗产。支持开展竹文化主题影视、演艺、摄影、绘画、书法等活动。鼓励建立竹主题公园、博物馆、博览园、生态教育基地、酒店及竹工艺设计研发中心、大师工作室、竹艺传习所等。支持竹业重点乡镇举办竹文化节,建立玉扣纸非遗传习体验中心,弘扬客家竹文化。责任单位:县文旅局、

9、林业局)10 .积极开发竹子碳汇。与高校、碳汇研究机构或碳汇项目专业公司合作,开发竹子碳汇经济。发挥国有企业作用,采取“保底收购、溢价分成”办法,联合林农个人、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承包大户等经营主体,稳步推进竹林碳汇项目开发与备案,并通过流转、收储、质押等途径,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竹林碳汇。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发改局、财政局)IL完善产品营销体系。用好海峡两岸O林业博览会、国际(永安)竹业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加大笋竹企业产品营销推介。积极培育出口型的笋竹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到境内外参加专业展会。以上海市与市对口合作为契机,鼓励笋竹企业到上海开展产销合作。推动笋竹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直播带货

10、,构建线上线下交易体系。组建笋竹产品电子商务工作室,完善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一品一码”机制,开展治平畲族乡竹林基地FSC森林认证。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工信局、林业局、市场监管局)(四)建立健全产业支撑体系12 .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竹山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加大竹业开发资金投入,采取联户担保、竹山抵押贷款等形式,为竹山开发提供小额信贷资金。积极推广“福林贷”“成功翠竹贷”,引导农业信贷资金投向竹业产业。积极申报省现代竹业重点县和笋竹精深加工重点县项目,争取省市项目资金扶持。(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金融办,人行)13 .强化竹业科技支撑。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围绕竹业高质

11、量发展技术性障碍,加强校县合作、校企合作。建立健全竹业生产全程科技服务机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用好县林业局“林农点单,专家送餐”科技服务平台及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对竹农的科技培训教育,现场技术指导服务,着力提高竹农科技育竹水平。(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工信局)14 .突出龙头示范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笋竹加工项目筛选、储备、策划和包装工作。用好各类招商平台,引进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笋竹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培植笋竹龙头企业,依托现有基础,扶优扶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培植名牌产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创品牌,做好笋竹产品品牌申报。责任单位:县工信局、林业局、市场监管局、招商服务中心)三、主

12、要保障措施15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将竹产业发展列入林长制考核考评范围,加强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作为各乡镇申报竹业项目资金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县林业局)16 .健全工作机制。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抓细抓实具体工作,建立健全月分析、季通报工作机制,确保目标任务高质量落实。优化对笋竹企业的管理服务,积极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责任单位:县林业局)17 .争取政策支持。用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积极争取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市级以上财政项目资金,推进省级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建设,对笋竹精深加工项目予以倾斜,扶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开始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