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6单元知识点总结(33页).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7419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6单元知识点总结(3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6单元知识点总结(3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6单元知识点总结(3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6单元知识点总结(3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6单元知识点总结(3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6单元知识点总结(3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6单元知识点总结(33页).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思维导图】殖民拽人鸟玻利瓦尔与圣马丁被誉为甫美的“解放者”的反抗斗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贲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资本主义 制度的扩展1857-185阵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英勇牺牲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及创造了条件明治维新使口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I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很快走上了对外羟略扩张的军国

2、主义道路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程标准】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1 .拉美独立运动背景:葡萄牙和西班牙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剥削;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英雄人物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o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玻利瓦尔与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2 .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加强。时间:18571859年。英雄人物:章西女王。结果:失败。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

3、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知识,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1 .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时间:18世纪初。人物:彼得一世。(4)目标: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内容: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6)影响: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_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2 .废除农奴

4、制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农奴暴动频繁。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内容:规定一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份上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4)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评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第3课美国内战【课程标准】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尖锐。双

5、方矛盾的焦点是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2 .过程导火线: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2)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了战争,美国内战爆发。转折: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叛乱地区的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4)结束: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3 .实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4 .意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程标准】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

6、用。1.背景(1)19世纪中期,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2)1853年和1854年,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1868年,倒幕派在京都发动了“王政复古”政变,结束了幕府统治。2 .时间:1868年起。3 .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实行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一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 .评价: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

7、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单元总结1.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黑人奴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间1775T783年1861T865年领导人华盛顿林肯文献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结果实现国家独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农奴制改革不同点二匕星目乐民族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被推翻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危

8、机内容主要围绕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来进行主要是废除农奴制领导力量是以倒幕派为核心的改革派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相同点时代都处在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思维导图】1.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2.核心国家:美国和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客、3.表现: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作为最显著的成就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瑞笳端手芟14.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

9、生活;王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工业化国家社会面貌的变化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及成就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1 .开始时间:3世纪六七十年代。2 .核心国家:美国和德国。3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4 .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5 .主要发明(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79年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等,并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4)19世纪8

10、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一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1&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6.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程标准】了解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社会面貌带来

11、的变化,同时辩证看待这些变化的益处及危害。1 .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 .变化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2)出现了大众教育:德国、法.国最早建立了国家教育体系;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人口城市化:*L人口不断流向大城市,城市环境从很差到不断得到改善。(4)出现了环境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影响人们的健康(5)贫富分化加剧:资本家拥有大部分财富,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的成就,理解科技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名称人物国别成就

12、备注科学牛顿英_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三大成就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达尔文英国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文学巴尔扎克法国著有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的社会图景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娜卡列尼娜复活音乐贝多芬德国代表作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表现出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美.术梵高荷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向

13、日葵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单元总结课时易错易混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与石油是本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能源,美国和德国是核心国家,把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同时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科学和技术真正密切结合,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社会面貌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近代科.学与文化人物、国别、成就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奠定经济基础,启蒙运动为其奠定文化基础,工业革命为其奠定科技、物质基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思维导图】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爆发:191侔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大战爆发第一次世

14、界大故/K结果:1918年11月,一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叔以同盟国故败而宣告结束影响:第一次世界大版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也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根后初期的世界日超益“二月革命”后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后掌权的是苏维埃政府;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J3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然I/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苏联的社会义建设.苏联模式的特点是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印度在甘地的领导下,以mH力不

15、合作的方式走上了反抗道踣或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埃及在扎格鲁尔等人领导向英国提出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品西卡,纳斯进行了K-纳斯改革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2 .作战双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德国是核心。(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英国是核心。3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4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6、,大战爆发。5 .转折点:凡尔登战役。6 .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宣告结束。7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程标准】了解十月革命的知识,理解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1.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评价: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们的要求,引起人民的不满。8 .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11

17、月6日晚,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O(2)领导者:布尔什维克党.结果: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巩固措施: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组建红军;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废除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结果: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程标准】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

18、容,全面看待战后世界新秩序。1 .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地点: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参会国:协约国。(4)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O凡尔赛体系: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国际新秩序。2 .华盛顿会议时间:1921年。地点:华盛顿。参会国:美国等9个国家。(4)结果: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评价:美国实现了“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

19、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3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2)评价: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的维持下去。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标准】掌握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知识,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1 .新经济政策(1)目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时间:1921年开始实施。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意义

20、: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3)农业:运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3 .苏联模式形成: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4 .评价: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1、,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程标准】了解一战后印度、埃及、墨西哥民族民主运动的史实,明确其实质与意义。1 .背景: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2 .表现印度背景:一战期间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剥削。领导人:甘地。形式: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走上了反抗道路。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运动。.结果: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埃及情况年在扎格鲁尔等人领导下,向英国提出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发展:由请求到示威再到武装起义。结果: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墨西哥:进行了卡德纳斯改革。时间:L93

22、4年。领导人:卡德纳斯。内容: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发展教育等。影响:体现了19L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墨西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单元总结重点知识(1)一战的原因、影响;(2)十月革命的爆发与意义;(3)新秩序的内容及实质;(4)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意义;苏联模式的特点与评价易错易混(1)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仅仅是导火索;意大利参与了协约国作战,欧洲是主战场。(2)“二月革命”后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后掌权的是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

23、的社会主义革命。(3)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4)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苏联模式的特点是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5)印度以非暴力的方式向英国展开斗争;埃及则发展到武装起义的方式展开独立斗争难点突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塞尔维亚人民的反抗斗争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性质,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分赃的暂时妥协,不可能维持长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失启示:进行建设必须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措施,必须在法制的前提下依法治国,发扬民主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

24、次世界大战【思维导图】192忤,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w,一八一I特点:涉及枪圉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三v大7SvL卜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缓慢地定苏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I,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走上r法西斯道路一发:193呀9月1H.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二发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口本伤袭美国海军日地势珠美,第一天,美英对口宣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1乂3年2月,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校的重要转折点,一投降:19W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

25、降书,第二次世界大馥赢W故争嬴I日本投J:194碑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口,正式整署投降中第二次世界大故结束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了解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1 .从繁荣到危机背景: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2)经济大危机: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4)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 .罗斯福新政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人物: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特点:采用

26、国家干预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4)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作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6)评价: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其根本矛盾,。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程标准】了解意大利法西斯的建立及扩张、德国法西斯的对内镇压对外扩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等知识。明确德国、日本建立的法西斯政权的危害。1 .意大利(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舌L,工农运动高涨。(2)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27、。侵略:1936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2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希特勒上台: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3)反动统治: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了一切工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迫害犹太人,杰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被迫流亡美国;扩军备战。3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背景: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日本法西斯势力兴起。建立:IL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侵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第15课第二次世界

28、大战【课程标准】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知识;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1 .背景:慕尼黑阴谋把一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2 .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 .扩大: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4 .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5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

29、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6 .战争形势的转折转折:1943年2月,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诺曼底登陆:1944年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_二战场。7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祛西斯主义,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8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9 .胜利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

30、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其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单元总结重点知识(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评价;(2)德国法西斯的建立及罪行,日本法西斯的建立;(3)二战的原因、概况、意义易错易混(1)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新政,德国、日本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新政的特点是政府干

31、预经济,法西斯的特点则是对内镇压革命、对外侵略扩张;(2)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珍珠港事件后,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H本向东南亚发起进攻,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难点突破(1)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干预亦称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3)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其他原因:

32、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勇奋战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思维导图】标志:1947年3月,杜鲁3主义的出台,标志若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冷战/表现: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2照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7(3)军事上:速立了北大西淬A妁组线/I形成: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欧洲走向我合&.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成为资本主义的霸主*t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东欧剧变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折苏联解体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一召开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第一次亚

33、非会议亚非拉国家的新一、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柳工一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第16课冷战【课程标准】知道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知识。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1.定义: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2 .开始: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3 .表现(1)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 .形成: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二组L,两极格局由此形成。5 .

34、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程标准】知道欧洲的联合和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知识,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1 .欧洲的联合经济发展的原因美国给予了大量的援助。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二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积极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2 2),欧洲的联合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2 .战后的美国发展

35、: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原因: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3)新经济:20世纪年代以后,出现了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点的“新经济”。3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O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崛起: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4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2)建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3)评价: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工人阶

36、级斗争的结果,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程标准】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苏联解体。知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东欧剧变。1.赫鲁晓夫改革内容: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并进行经济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2 .勃列日涅夫改革措施: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结果: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3 .戈尔巴乔夫改革(1)过程: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一经济改革作为重

37、点,但总体效果不佳。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1991年底,苏联解体。4 .东欧剧变(1)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政策。表现:20世纪80年末,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课程标准】了解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进程、拉美维护主权斗争的知识。1 .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地点: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性质: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第一次亚非会议。(4)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

38、的方针。意义:形成了“万隆精神”;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2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1)展开:首先在北非展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高潮;1960年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年”。殖民统治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3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1959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单元总结重点知识(1)冷战的表现;(2)战后西欧、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原

39、因;(3)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时间、评价易错易混(1)冷战并不是放弃了武装干涉,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控制西欧、防御苏联、称霸世界;欧洲走向联合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联合自强;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3)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都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难点突破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对外战略和安全战略,目的是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致使共产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但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决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思维导图】联合国1945年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妁臂合一与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1995年1月1口成立,总

40、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凌嬴的两大支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虾等,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案;美国的霸权V战结4S,主义严重干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色的世上人冷战魔的Itt界格局1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I中国为建立新秩序而努力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不断料的现代社会/1空迎雪鲤iX生态与人口问题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课程标准】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理解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联合国与国际安全(1)时间:1945年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0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

41、等。联合一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3)维和方式: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派出武装力量。评价: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加入。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

42、易争端等。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课程标准】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2 .“一超多强”背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现状: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际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决定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

43、中国为新秩序而努力: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一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课程标准】了解信息时代的知识,妇女地位提高的知识。理解科技带来的利与弊。1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1)信息时代:二战结束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影响: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对人类的经济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但网络安全问题凸显。2 .妇女地位的提高

44、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2)当今: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妇女都有了选举权,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女性身影;但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3 .生态与人口问题(1)生态原因: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影响: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问题。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1.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构成了新的挑战;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略)单元总结重点知识(1)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当今国际格局特点及决定因素;(3)信息时代的利与弊易错易混联合国是政治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组织;当今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经济实力在国际格局中起着决定的作用;科技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带了环境问题难点突破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是指五个常任理事国各自拥有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草案的否决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