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8851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作者:杨德铸作者简介:杨德铸,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高级教师。原文出处:小学语文(京)2022年第20221/2期第126-130页内容提要:功能性口语交际是口语交际的重要教学内容,处理好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交际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包括:唤醒真实需求,点燃交际动机;灵活运用资源,创设交际语境;回归功能本位,引导交际应对。功能性口语交际的背后,还要关注学生交际品质的培养,其中,交际思维是核心,交际情感是支点,交际品德是关键。期刊名称:小学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22年07期关键词:交际动机/交际语境/交际应对口语交

2、际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7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口语交际的编排体系进行了调整,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操性和合理性得到加强。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口语交际的话题类型分为独白类和对话类两种。对话类话题又分为交流讨论类话题和功能性交际话题,其中交流讨论类话题侧重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功能性交际话题侧重发展学生的生活交往能力。功能性交际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口语

3、交际过程,发展学生的生活交往能力。2严格来说,功能性口语交际并不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概念,因为所有口语交际都是具有交际功能的,这里强调功能性口语交际,是强调这一类别的口语交际在学生人际交往当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一谈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及实践思考。一、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一)唤醒真实需求,点燃交际动机1.回归学生生活,唤醒内在需求功能性口语交际重在它的功能性,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交往动机。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教师学习交际技巧,这是不够的。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关键点是要把学生内在的交际需求激发出来,产生内在的表达欲望,这样才是一种真实

4、的、有效的教学。唤醒学生内在需求的方法很多,最佳途径是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交际需求。在三年级上册请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最近几天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引导学生罗列近期生活中的烦恼,在此基础上提醒学生思考: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怎么办?这种问题导入的方式,就是为了唤醒真实生活的内在需求。再比如六年级上册的演讲,教师可以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演讲素材并形成观点,这样做也是为了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2.基于真实需求,点燃交际动机有了需求,还需要有交往的动机。从生活需求到交往动机,还存在一个障碍,就是教师对学生需求的有效激发。学生的需求很多

5、时候是内隐的,它存在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并不会对这种内在的需求有很高的重视程度。只有当它以一种矛盾的焦点,或者是关注的话题集中呈现时,才会引起学生重视,进而发展成表达需求。以四年级上册的安慰为例。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烦恼无处不在,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用多种形式安慰他人,让他人告别负面情绪,也可以在遇到烦恼时做一些自我安慰。这样的教学安排,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动机。六年级下册的辩论,也是典型的功能性口语交际话题。辩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并不会很轻易地认识到辩论的重要性,也不会自觉地去学习辩

6、论的方法。只有当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入一种辩论的情境,让学生尝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解决分歧,指导学生尝试去捕捉别人话语中的漏洞,并进行有效反驳,学生才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以理服人,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就容易体验到辩论的乐趣,辩论的动机才会被真正激发出来。(二)灵活运用资源,创设交际语境1 .灵活运用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真实情境是教学的基础。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塑造真实的情境,并把学生带入其中。情境的引入需要教师以生活为素材,加上精心设计的导入语,并适当配上一些画面和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入效果。有时,为了让情境更加具有教育性,需要使用虚拟情境。虚

7、拟情境是对真实情境的加工和改造,比如虚拟人物、场景、氛围等。虽然情境是虚拟的,但是情境背后所反映的内容还是来源于生活,是真实的。在安慰的教学中,教师让一个小组上台汇报情境图中小峰跑步比赛摔倒的案例。汇报时,四个学生的自我介绍分别表述为我是小峰我是小峰的同学我是小峰的好朋友我是小峰的哥哥”。由此可见,学生已经把自己虚拟成教学情境中的不同人物,教学中的虚拟情境创设完成。虚拟情境与真实情境各有所长,真实情境代入感强,特别容易引发学生的共情;虚拟情境灵活多变,更容易调动学生兴趣,也更适用于有目的的教学引导。2 .做好情境的转换与衔接口语交际教学中,为了分层次完成口语交际目标,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8、情境,这就需要做好情境的转换和衔接。安慰一课,教师先从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组织学生尝试安慰同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安慰的需求,学习安慰的技巧。接下来利用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和文字内容展开教学,通过小组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安慰的策略。这里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情境的第一次转换。小组交流完毕后,再次回归学生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烦恼再次呈现出来,组织班级其他学生运用刚刚习得的交际技巧安慰他们。这又是一次情境的转换。最后,回归学生本身,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心事并进行自我安慰。由此,本节课多个教学情境的转换完成。这些情境之间,既有不同之处,又能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的、递进的、统一的整体。(三)回归

9、功能本位,引导交际应对1.把握学情,掌握教学关键点功能性口语交际教学的起点是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也就是学情状况。既不要过高要求学生,也不要简单化对待交际过程。过高要求学生,容易造成学生的交往障碍,比如演讲、辩论,都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做一些真实展示,而不要用那些职业辩论选手或者演讲比赛获奖选手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那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压力,丧失学习兴趣。口语交际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看重的是学生的成长过程,而并三库纯地注重结果。功能性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比如安慰一课,要让学生学会安慰别人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套路,而是要根据各人

10、的实际情况,设身处地地找到最佳的安慰方式,而且要在安慰的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灵活应对,调整方法,实现多种方法的组合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安慰的目的。再比如请教的教学,教师爵旨导学生在想好请教话题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和判断,要根据对方的回答来判断对方提供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对方有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不清楚的还要进一步追问;如果发现对方提供的策略与自己的情况不吻合,还要适当地补充说明。总之,功能性口语交际教学要依据学生实际状况,把握学倩起点,关注交际过程,把学生实际的应对能力作为核心加以关注和培养,这才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命门。2 .搭建支架,助长交际智慧功能性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将交际方法和策略自然融入教学

11、活动,搭建实践支架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同时,学习一些交际方法和策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交际的方法和策略,达成交际目标,教师需要设计并提供一些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材料,这些就是教学支架。支架可以是班级同学的示范,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展示,还可以是教师课前搜集的教学资源等。运用支架的目的,是以支架替代教师的讲解,促使学生自学自悟。比如在辩论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辩题,提前准备一些数据、案例供学生选用,这也是很好的教学支架。3 .重视生成,形成交际策略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生成性较强,这是由口语交际的交互性特点决定的。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特别重视对课堂生成内容的

12、关注和处理。(1)重视生成点的预设生成点不是天然产生的,它的产生既是意外又不是意外,是一种有准备的生成。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目标,有意识地安排好生成点。比如在安慰的教学中,有两个地方是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的生成点。一是第一个教学情境,全班同学集体安慰心情不好的某某同学时,教师让几个同学轮流上来安慰他,然后让全班同学讨论谁的安慰方法最好。再去采访被安慰的同学,让他说说谁的安慰让他觉得心里最舒服。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事例中体悟安慰的方法要得当。没有这两步的安排,课堂也就不会有生成。另外还有一处,就是分小组演绎三个不同的情境之后,再次进行归纳讨论:通过这三个不同的事

13、例,同学们对安慰别人有什么新的体会?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的情境和对象需要选择不同的安慰策略。这些都是课堂生成的过程。(2)在激励中促进成长激励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策略和法宝。口语交际学习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如果教师在过程中过多地否定学生,就会使学生不去努力参与和表现。因此教学评价时,务必要以激励为第一原则。教师在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时,也要渗透激励评价的倾向,让学生在他人的实践中寻找亮点,在亮点中总结规律和策略。(3)处理好生成与达成的关系口语交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教方法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阅读教学的影响太重,把习得技能的过程等同于阅读分析的过程;二是口语交际的教材中都

14、有教学策略安排以及交际目的提示,教师往往在学生交际实践过程中就急于把这些所谓策略、规则教给学生,就容易出现反复讲解、强调方法的现象。口语交际的教学难点是课堂中交往过程的引导和把控,这也是口语交际不同于阅读教学的主要特点。只有牢牢把握住学生在实际课堂中交往过程呈现出来的状况,才能找到引导的关键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口语交际是生成重于达成。(4)让交际策略具体明确对于口语交际中交际策略的教学,要力求具体明确,避免走形式,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要使这些交际策略转化为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比如安慰中有“借助手势、语调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交际策略,这里的手势、语调,教学时要在课堂中展示出来,要让学生有能看

15、得见的模仿和体验。比如在辩论中有“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的交际策略,这是技巧较高的一项交际策略,在教学中仅仅告诉学生这个策略的内容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可以尝试把学生辩论的语言录下来,全班一起来找话语中的漏洞。这样的示范和实践,才是将交际策略具体明确化。总之,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把交际策略真正落到实处,避免纸上谈兵。二、功能性口语交际的再思考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价值指向是什么?仅仅是交际与应对吗?笔者认为,这些都彩卜显的交际能力,而在能力的背后,还应该有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和精神世界的支撑。这些隐藏在交际能力背后的素养,也可以称为交际品质,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16、,比如至少应该包括交际思维、交际情感、交际品德等几个方面。学生要形成高水平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发展的不仅是语言和思维,更要发展思想、道德、品质、情操、心理等。功能性口语交际背后的交际品质应该有如下特点。1.交际思维是核心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我们不能把口语交际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因为它还包括交际过程中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进来,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若想处理好复杂的交际过程,需要有较好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的形成,跟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和

17、评价等深度思维活动相关,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养成的过程。在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培养。2 .交际情感是支点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培养和成长的关键期,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情感培养功能,把学生的情感发展好。小学生情绪的稳定性不强,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口语交际课,把情绪的调控和管理作为重要支点,促进学生的情感发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以自己积极丰富的情感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只有养成健康积极的交际情感,才能形成稳定的交际能力。3 .交际品德是关键交际品德的核心是尊重、接纳和爱。尊重是交际品德培养的首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起始阶段,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18、是重要的一课。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明白,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尊重,尊重是人与人沟通的前提。接纳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体现的是包容性。通过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学会接纳他人,不仅要能够接纳他人的优点,也要能够接纳他人的缺点。爱是人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爱的性质决定人际关系的种类,爱的程度决定了人际关系的深浅。爱的性质和层次是丰富的,从小爱到大爱,从爱同学、爱老师到爱父母、爱他人,从爱学校到爱社会、爱国家。有爱才会有良好的交往,爱是交际品德中的决定性因素。做到尊重他人,就不容易讨人厌;学会充分接纳,就容易做到和谐相处;心中有爱,才可能更多包容。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既要把学生的应对能力的培养和交际策略的学习作为重点,也要重视这些内容背后的交际品质培养,交际品质才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总之,课堂处处皆口语,生活处处是交际。口语交际源于语文,却又不局限于语文,可以说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也是一门关于如何做人的大课程。原文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