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谋略之源——23《出师表》逐字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之光谋略之源——23《出师表》逐字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之光,谋略之源23出师表逐字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智慧之光,谋略之源一一出师表逐字稿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通过之前诫子书、三顾茅庐等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于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已经有所了解了。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二、一副对联浓缩了诸葛丞相一生的文治武功诸葛丞相一生功绩颇多,一副对联浓缩了他一生的文治武功。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2、,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盖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收二川:诸葛亮收复的蜀国两处根据地:东川、西川三顾:三顾茅庐五太原:诸葛亮出征时病死的地方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排八阵:摆设八卦阵北拒:北拒曹魏东和:东和东吴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死时,点燃了四十九盖长明灯,祭神灵以求延续阳寿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三、文体知识下面我们再来看出师表的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在此之前我们还学过几种中国古代的文体。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文体知识我们学过的古代文体:记:写景、叙事、抒发作者的感情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2 .铭:刻在
3、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陋室铭3 .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词,送东阳马生序4 .说:叙事、议论,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的一种文体,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出师表的表也是一种文体:那么出师表是诸葛亮上书给谁的表彰呢?诸葛亮在这篇出师表中陈述了哪些内容,向他的君主提出了怎样的希望,又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情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文体知识表,是中国古代公牍文的一种,是臣子给君王的上书,多用于臣子给君王陈述忠情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和希望。言辞往往恭敬、恳切。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写给刘禅(刘后主)的呈文。四、创作背景我们先来看看这
4、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Pi)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五、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二)再读课文:疏通文句,读懂课文1.结合课下注释
5、,自主翻译课文2 .标注拿不准意思的词语和句子译文: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穷乏,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啊。但是侍奉守卫的臣子在朝廷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生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特殊的厚遇,想报答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群臣们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志士们的志气,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段的内容。这个段落一共有三句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先帝创业未办而中道崩
6、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Q这个此是代词翻译成这。那么这个这指代的是什么呢?指代的是先帝崩卒,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形式。这一形式说明蜀汉正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这对于蜀汉来讲是非常不利的。紧接着在第二句的开头,作者用一个然字来转折语意,在朝廷内,侍卫之臣毫不懈怠,在疆场上忠志之士,舍生忘死的作战,这都是因为要报答先帝的恩遇,这是对蜀国有利的形式。可以看到,前面两句分别分析总结了蜀国当下面临的不利和有利的形势。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的后主,刘禅应该怎么做呢?诸葛亮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应该开张圣听,也就是广开言路,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恢宏志士之气。同时诸葛亮也从反
7、面告诫后主,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阻塞了尽忠觐见的道路。诸葛亮在分析了当时蜀汉的内外形式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向后主提出了第一条建议,那就是广开言路。译文:皇宫和丞相府中,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和尽忠行善的人,应该交给负责专职的官员,来判定他们受罚还是受赏,以显示陛下公平清明的治理,不应该偏袒徇私,使宫内和丞相府的赏新标准不同。这一段中,诸葛亮首先提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为什么会有如此一说呢?这就要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正史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
8、决定。而刘禅自己则在宫中宠信宦官黄浩一类小人。因此诸葛亮才会在出师表中提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那么既然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自然晋升、处罚、赞扬和批评,就不应该因为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有所不同。那么诸葛亮认为应该如何平等对待宫中和相府中的人呢?接下来诸葛亮给出了明确正确具体的做法,那就是把作奸犯科,也就是做奸邪事情,触犯苛条法令的人,及为忠善者,也就是尽忠心做善事的人,交付给负责专职的官员来判定他们应该受赏还是受罚,让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受刑也就是受罚,而让那些为忠善者受赏,而不应该有偏袒和私心,使内外异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后主公平清明的治理。这正是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严明赏罚。译文
9、:侍中郭攸之、费祎和侍郎董允等,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因此先帝(将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询问他们的意见,然后去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有所启发和帮助。译文:将军向宠,性情品行善良公正,了解通晓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众人评议举荐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都要询问他的意见,一定能使部队团结和睦,德才高的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在第三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推荐了几位宫中的官员,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黄门侍郎。为什么推荐他们呢?因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所以先
10、帝才会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后主,所以诸葛亮建议后主把宫中的大小事情都拿来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实行,这样就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有所启发和收获。紧接着在第四段中,诸葛亮以同样的思路又向后主推荐了营中的贤臣。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第四段中,诸葛亮推荐的是将军相宠,它具有怎样的品行能力呢?性行淑均,晓畅军事。何以见得呢?先帝称能,众人推举。那么刘禅可以从相宠那里得到怎样的帮助呢?可资以营中之事,这样就可以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可以看到文章第三四两个段落都是诸葛亮在向后主刘禅推荐贤臣,这两段的思路大体相同,都是先举荐人才,再论其品行,又以先帝的言行评价来作为佐证,最后点明他们能够发挥才能的工作领域以及重
11、用他们的益处。在第三段和第四段中,诸葛亮劝谏刘禅要向这些贤臣咨询宫中之事和营中之事,这样就可以避不缺漏,有所广义,就可以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这也正是第一段中所提及的开张圣听,广开言路的好处。可见文章的前四段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的。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起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时代表示痛心和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贤明、能够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日不远了。在这一段里,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建议,那就是亲贤臣远小人,我们可以
12、把它概括成为亲贤远佞。那么这一段与前两段有什么关系呢?在前两段,也就是文章的第三段和第四段诸葛亮向后主推荐了宫中和府中的贤臣郭优之,费一、董允、项重等人。在推荐了这些贤臣之后,诸葛亮在第五段里回忆了先汉后汉兴隆和倾颓的原因。先汉之所以兴隆,是因为君主能够亲近贤臣,远避小人。后汉之所以倾颓,是因为君主亲近小人,远避贤臣,通过对比总结出历史的教训。那么作为一国之主的刘禅想要完成兴复汉室的重任,自然应该亲贤远佞。那么亲近谁呢?谁是贤臣呢?正是诸葛亮在第三段和第四段中所推荐的那些官员。在这里,诸葛亮又补充推荐了几位贤臣,适中尚书长史参军,适中郭优之废一在前文已经推荐过了,尚书长史参军,分别指陈震、张毅
13、、蒋婉。那么小人又是谁呢?回顾我们之前讲过的背景。当时刘善宠信黄浩一类宦官,诸葛亮对此颇感忧虑。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诸葛亮远离国都的情况下,忠谏之路很可能被堵塞,内外也可能异法,结果,必将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因此能不能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就在刘禅是否能亲贤远佞这一点上。所以诸葛亮在此段用前朝的教训和先帝的感慨警示后,主要亲近和信任自己所推荐的那些贤而疏远黄浩一类的小人。这也正是诸葛亮要向后主提出的第三条建议。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前五个段落的内容。诸葛亮首先向后主刘禅陈述了蜀国当前面临的不利处境。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有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对蜀汉忠心不二。之后他
14、就纳谏、赏罚、用人三个方面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文章这部分喻情于义,在谈论形式提出建议之中,也贯穿着一条抒情线索,即叙述先帝刘备对贤臣的殊遇,鼓励刘禅效法先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和兴复汉室的决心。译文: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在乱世中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询问我对时局大事的看法,因此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机患难期间接受任命,自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下面我们小结一下第六段,在这个段落当中写了
15、好几件事,是哪几件呢?首先写了诸葛亮隐居农耕的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接着写了刘备三顾茅庐的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再往后写了襄阳兵败的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资料拓展临危受命出使吴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败刘备于长坂。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使江东,联结孙权。诸葛亮以隆中路线的坚定原则与孙权谈判,订立双边同盟,而不是附庸顺从孙权认识到“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不得不作出让步。联孙抗曹,在赤壁大破曹操。白帝城托孤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J亮涕
16、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去世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在对这些往事的回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在内心充满着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和报答之情。尤其是刘备礼贤下士,一而再再而三的登门求教,深深地感动了诸葛亮,让他出山相助,誓死追随Q当然追溯这段往事,还有对后主的鼓励之一,希望后主不忘先人创业的艰难,能够奋发图强。后来刘备又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了诸葛亮,而且还吩咐刘禅,让他对待诸葛亮要视之如父。面对着刘备的这份信任,诸葛亮深受感动,他决定要竭尽忠志来报答先帝刘备。译文: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
17、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日夜夜担忧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以致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贫瘠、未开垦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鼓励率领全军,向北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室王朝,迁归1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利弊,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这个段落从追溯往事开始,临崩寄臣以大事,说明出师事的原因是要完成先帝没有完成的事业,接着转入了出师的正题,为了出师,北伐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
18、伐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然后作者从实现先帝托付的重任的高度,提出了北伐之请和出师的目的。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本分,最后还交代了出师之后国内政事的安排。咱们来看,无论是出师北伐,还是国内的政事安排,各个方面诸葛亮都考虑的极为的细致周到,他为了后主真是弹精竭虑,由此也可见他对刘备父子,对蜀汉政权的一片忠贞之情。内容梳理出师北伐原因:临崩寄臣以大事(完成先帝遗愿)准备充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 .目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4 .交代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在追述旧事的同时,又提到了攸之、祎、允这个几人,有什么用意呢表面
19、上说“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是他们的责任,其实还是旨在规劝后主要多听贤臣的意见,亲近贤臣。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这两个段落。在这个部分当中,诸葛亮追溯了三段往事,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兴复汉室的大业:这部分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那这些内容其实都是紧紧围绕文中的六个字展开的,是哪六个字呢?是报先帝忠陛下。第一节课,我们就介绍过表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章。那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既然是奏章,作者为什么还要详尽地叙说自己的生平经历?这
20、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良苦用心呢?这样写,首先是诸葛亮表明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自己二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奔走,是感念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就应当报之于陛下。这种表白合情合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这样就可以防备诸葛亮出兵在外。后主身边的小人妄进谗言,离间了君臣,而坏了兴复汉室的大事。其次追溯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能够启发刘禅像他的父亲刘备那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奋发图强,好好治国。这里面有诸葛亮感念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有要尽到先主托孤之任的忠贞之情,有盼望后主发愤图强的忧国之情,更有诸葛亮感叹创业艰难的伤时之情。可见表这种文体不仅言事更重陈情。课文的第六第七段。在这两段当中,诸葛
21、亮追溯了以往的经历,表达了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现在诸葛亮马上就要出师北伐了。虽然他已经对后主进行了劝谏,对国内政事作出了种种妥善的安排,但他内心深知刘禅天生暗弱,平庸无能,因此心里还是充满了担忧的。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最后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复杂的心理的。译文: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并取得成效;如果不能取得功效,那就惩治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的英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话,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总慢,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询问(治国的)好办法,明察采纳正确合理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22、现在正当离朝远征,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该说些什么。在这个段落当中,诸葛亮首先提到了自己的责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坚定决心。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自己的责任说清楚了,下面他就开始给留守在国内的攸之、祎、允等朝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若无兴德之言,则攸之、祎、允等之慢,一张。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是攸之、祎、允等人的怠慢疏忽了,要指出他们的过失。作为臣子的责任都清楚了,那么作为君主的后主,刘禅又应该做些什么呢?诸葛亮对刘禅提出了希望,陛下亦宜自谋,咨讯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希望后主能够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办法,采纳识别正确合理的言论,深切的追念
23、先帝的遗命。我们会发现,这里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提出的希望,其实和前面文章中出现的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亲贤臣远小人,悉以资之等内容是紧密呼应的。那大家有没有发现,除了这个地方是与前文呼应之外,还有什么地方和前文的内容是形成了一个呼应呢?诸葛亮的责任是讨贼兴复。那这个就和前文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呼应。顾攸之等人的责任是兴德之言,这就和前面的斟酌损益尽忠言进行了紧密的呼应。这些内容其实是在文章当中用了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这反复出现的这些内容当中,我们可以读出诸葛亮什么样的心情。一方面诸葛亮是对蜀汉中政权真的在竭尽心力,另外一个方面他也确确实实对后主刘禅放心不下,于是出兵之前反复叮嘱,反复强调,生怕有
24、所遗漏。在各方的责任都明确了之后,诸葛亮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臣不胜受恩感激,这三个愿望如果都能实现的话,那么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禅的期望之深之切,金当远离,临表剔零,不知所言。这句话本来是写奏章的套语,但是由于整篇文章情真意切,所以这寥寥的十二个字之间,却可以让我们看到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一片忠诚。在这个段落当中,诸葛亮把出师和劝诫结合在了一起,阐明了自己的责任,讨贼兴复,攸之、祎、允等朝臣的责任,兴德之言,以及后主的责任。咨武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谆谆告诫,衷心忧国,言辞恳切而又谨慎。下面请大家再次朗读本段,体会诸葛亮的这份情感。2.文章最后一句话体现
25、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结尾是表文的结语,表明诸葛亮临行前的百感交集,无限眷恋之情。这本来是“表”这种文体的套语,但其声鸣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全现,耿耿忠心尽袒。诸葛亮写出师表这篇文章是为了让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宁,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学完了这篇文章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也就是文章中的陛下。但是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却很高,甚至超过了陛下两个字。是哪个词呢?对,是先帝。这个词在课文当中出现了13次之多,远远的高于出现的陛下二字。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课文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
26、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让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了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遗命,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全文一共624个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可以说报先帝衷陛下的情感流露在了全文的每一个文字当中。诸葛亮深切的思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君臣之义,牢记先帝临终前的嘱托。在这篇文章中,既有他对前人的缅怀,又有诸葛亮对后人的希望,更何况他是看着刘禅长大的,他对刘禅有着父亲般的厚望,于是为了刘备父子,为了蜀汉政权,他始终坚定地执行着自己肩负的万军重担。下面我们对整篇文章进行一项回顾和总结。从全文
27、来看,作者以托孤老臣的身份,以报先帝忠陛下的一片热忱,对后主刘禅的劝谏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一开篇,诸葛亮就点出了蜀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敝,他用危急存亡的形式来震动后主,让后主明白如果再不励精图治,势必国破家亡。接着提出了三条具体的建议,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这是在告诉后主治国理政的具体办法。这个部分论述透彻,句句在充分的体现了晓之以理。然后诸葛亮开始追溯身世,从完成先帝临崩托付重任的高度,提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要求。最后分数职责,希望后主咨潮善道察纳雅言,更是把出师和谏言合在了一起,让文章浑然一体。这个部分表面上看似乎和规劝后主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关系非常之
28、紧密,一方面还是为了进一步的打动后主,让他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另一方面临别前的表白,表达了诸葛亮的忠诚之意,言辞恳切,字有情,很好地体现了动之以情。同时这样的谋篇布局也让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就表达方式而言,全文以议论为主,兼有叙事和抒情。前五个段落寓情于意,六七两段寓情于事,第八段抒情,表达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本文呢是一篇出兵打仗之前主帅写给君主的奏章,严格的说是一篇公文,作为公文传世者很少,而出师表却能名传千古。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又是受先帝托孤的对象。在明知道后主是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昏庸之人的情况下,他给后主上表文,既要把道理说分明,让后主明白蜀汉面临的危急形势,用
29、语又不能太重,不能用训斥的口吻,当然也不能用卑下的声气,必须不卑不亢,方为得体。既要循循善诱地开导后主,让他接受自己的建言,又要布施臣子对君主的尊重主义,承下尊上的分寸,这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说话艺术。在出师表当中,诸葛亮时时刻刻注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他用形式震动后主,用情感打动后主,用措施教导后主,用事业激励后主,各个方面的规劝教导事无巨细,无一遗漏,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人至深。整篇文章情真意切,通篇贯穿报先帝中陛下的情感。提建议的时候,直陈示例条理清晰,表达上以议论为主,结构上前后处处照应。正是因为这样,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疑解惑,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崇拜。比如说陆游就曾经说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名传千世啊。千年以后,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呢?不仅如此,陆游还说过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甚至在深夜难眠之时,他还要夜半挑灯,更细看。由此陆游对出师表的推崇可见一斑。文天祥也曾写下过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的诗句。从这些诗作当中,我们既可以看出古人对出师表的推崇,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诸葛亮的崇拜。最后一起朗读这句话,结束全文。好出师表,这一课的学习就到此结束。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