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 贸大蓝”特色团学工作体系建设5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9206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 贸大蓝”特色团学工作体系建设5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 贸大蓝”特色团学工作体系建设5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 贸大蓝”特色团学工作体系建设5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 贸大蓝”特色团学工作体系建设5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 贸大蓝”特色团学工作体系建设5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 贸大蓝”特色团学工作体系建设5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 贸大蓝”特色团学工作体系建设5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贸大蓝”特色团学活动体系建设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刚才几位老师都做了很好的发言,我也代表党建评估特色工作组汇报我校特色团学活动开展情况。题目是“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红贸大蓝特色团学活动体系建设二我分4个方面来简要汇报:一是形势挑战;二是工作构想;三是工作举措;四是工作成效。一、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思政工作新形势2010年,学校提出推进国际化战略,这对如何开展好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学生活动,在我们这样一所学校加强思政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学校推进中外学生融合,随着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的逐渐打通,中外学生在思想意识、文化认同、生活方式等方

2、面不断产生冲突碰撞。专业设置、师资配备和教学活动的日趋国际化,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不断产生影响。中国学生参加各种对外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面对国外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教育环境产生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困惑也日渐增多;不断增多的毕业生选择从事涉外工作,大概40%,20%以上学生出国深造,涉外型特点明显的就业去向产生思想引导新重点。二、“中国红贸大蓝”特色校园活动体系创建构想面对思政工作新形势,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核心问题,校党委提出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越是推进,就越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坚持多种意识形态涌动下一元主导;第二,在

3、培养导向上,加强学生全球视野下的国家意识培养。第三,在素质养成上,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第四,在行为能力上,强调世界公民意识下的社会责任担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链条,在二三课堂活动中,我们提出了树立一个核心理念,完善两种引导机制的路径设计,打造三种校园环境,强化四类活动作用,彰显“中国红贸大蓝”特色,探索以学生思想引导为主线的校园活动体系。形成“以校园活动推进思想引领工作,以思想引领提升校园活动深意”的良性互动。三、具体推进工作举措1 .贯穿一个理念,形成思想共识校党委要求,利用校园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性,在着重培养学生“开阔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一具有国际化

4、人才培养特色的“贸大蓝”标志色的同时,目标放在“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红”这一具有目标意义的国家底色。“中国红”是内核,“贸大蓝”是外延,以“红”带“蓝”,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国际化人才。通过加强校园活动体系建设中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这样一种理念在我们工作中成为思想共识和行动纲领。2 .建立两种机制,完善引领路径一个是在组织机制上,扩延团学工作体系覆盖范围。积极拓展学生工作对象边界,实施“3+1”战略,深入推进各学生组织架构的“国际化”建设,各学生组织成立留学生联络部或项目组,扩大留学生群体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比较视

5、野和开放型活动体系中促进中外青年交流活动的普遍化和经常化,扩展学生国际视野和交流自信。二是在活动机制上,实现“十大平台”分类引领。模拟学科一专业一课程的逻辑,对所有校园活动进行分类梳理,形成了校园活动思想引领、国际培养等课程化十大平台体系,每一平台下,对应数量不等的类别扩展,每一类别下再由具体活动为支撑,总计100余个活动项目,然后对项目进行课程化设计。同时,辅以学分考核与网络认证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逐步实现对学生的分类引领和准确引领。3 .培育三种环境,深化学生国家认同一是理论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理论认知。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活动的正面引导。通过对课堂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开设形势政策课程,建立思

6、想引导学分平台等方式,加强正面教育。二是推动理论探讨活动的常态开展。依托大学生理论学术中心,每两周举行一次任意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的“青年理论双周会”,在社会热点话题讨论中,解除学生理论疑惑、增强学生理论认知。三是发挥理论类学生社团的灵活作用。学校重视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习社、人文学社、文史哲协会等理论类学生社团的灵活作用。鼓励社团开展多样化的小型讨论会、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生动丰富的理论活动实践,发挥朋辈带动作用。二是文化交往环境,树立学生文化自信O分为文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在文化“请进来”中,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100余场,品牌活动“国际文化节”已经举办四届,100余个国

7、家近300余名驻华使馆官员参加。北京市“友好城市青年交流营”活动也连年在我校举办。我们推进的社团无国界活动每年都有近千人次留学生参与,有的社团中外学生比例达到1:1。在文化“走出去”中,三年来派出1000余名200多支实践团队,赴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交流交往。我们也有100人次艺术社团成员走出国门,先后赴11个国家开展三巡活动,反响强烈。三是实践行动环境,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学生内化的理论认同和文化自觉需要外化渠道。学校依托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载体不断外化人才培养成果。我们通过设计学生参与海外专业类、文化类、服务类、交流类、竞赛类五种特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海外见闻,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每年学校也鼓

8、励学生大范围参与国际化志愿服务,增强国际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京交会、全球互联网大会、金融高峰论坛等为代表的50余个国际志愿项目,三年来累计4500人次参与。三年来1500余人次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偏远地区支教奉献。依托国际化社区项目和新青年学堂,1000余名学生走进周边社会,提供英语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1万余名社区居民受惠。4 .实现四个引导,深化学生国家意识一是通过重大活动集中引导。借助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校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契机,精心设计活动,感染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二是通过主题活动专题引导。把学校握常规活动开展节奏,通过在雷锋纪念日、七一、一二九等开展志愿服务、理论研讨、诗歌朗诵

9、等活动,在全校范围形成主题氛围,实现爱国情怀的影响渗透。三年来全校共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80余场,直接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三是通过日常活动持续引导。学校通过团日活动、支部擂台赛、西部志愿服务、研究生支教团、感动惠园人物评选等活动在校内形成“加强学习、服务奉献、爱国爱校、全面成长”氛围。仅2014年寒假期间,就有118名学生到西部参加支教活动,928名学生参与了温暖衣冬的爱心传递。四是通过突发活动深化引导。突发活动是显示思想引导阶段性成果,深化提升引导效果的重要载体。学校三年来在“钓鱼岛争端”等突发重大事件中,通过党委书记为学生做专题报告,组织讨论会、座谈会、辩论会等形式,推动学生思想认识的深化

10、引导。三、“中国红贸大蓝”为特色的校园活动体系建设成效1. “以红带蓝”,人才培养效果显现通过“以红带蓝”的工作思路,国际化环境中学生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学校涌现出孙世伟等一批优秀中国学生代表,我们也培养了帕西等一批知华、友华、亲华的优秀留学生代表。2. “红蓝相间”,主体作用全面发挥通过机制建设,促进了中外学生的进一步融合,初步改善了中国学生校园和留学生校园两个校园的问题。我们的活动课程平台面向所有中外学生开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全面发挥。红蓝相间的国际化校园文化活动环境正在逐步构建。3. “红蓝相融”,活动形成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的一些育人品牌项目也获得社会认可。学生凭借过硬的政

11、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屡次成为APEC会议、京交会等国家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的首选群体。国际化社会实践工作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2012年中外学生联合组队参加获得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三年来,校外各类媒体报道我校国际化校园活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150余篇。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正如王书记所说,能否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最关键是看培养出的大学生是不是具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有对中国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认同才能使得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之后知道中国在国际视野中的位置,在多元文化中的位置,才能去实现真正的中国梦。“中国红贸大蓝”校园活动体系是我们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学生思想引导的一种初步探索和粗浅尝试,还很不成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以上是我的汇报。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