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格构柱垂直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992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格构柱垂直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控制格构柱垂直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控制格构柱垂直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控制格构柱垂直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控制格构柱垂直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格构柱垂直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格构柱垂直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控制格构柱垂直度在1/400一、工程概况本环球金融中心裙楼地下结构程为逆作施工,原采用中700*11(SK490)钢管桩倒插H型钢作为临时竖向支撑,共199根(经PDA检测其中122根桩已不能利用)。根据设计要求,在裙房区新增190根格构式角钢组合立柱,柱下为850钻孔灌注桩,桩顶标高T3.45m,桩底标高-42.60m,桩长29.15m;钢格构柱角钢为N180X18,断面为500X50OnIm,埋入钻孔桩内3m,钢立柱长度2122m,钢立柱材料采用Q235b钢号。二、小组概况1、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本环球金融中心裙房项目部创优QC小组小组成立时间:2005-05-08小组类型:攻关型TQC

2、培训时间72小时课题名称:控制格构柱垂直度在1/400小组注册时间:2005-05-20小组注册号HDGS-QC-2005-05课题注册时间:2005-06-20课题注册号HDGS-QCK-2005-06小组活动计划:计划在活动期间至少每月开展一次QC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小组人数:9人活动期限2005-05-2020-12活动次数11次制表人:黄研审核人:XXX日期:2020-12-202、小组基本成员:序号分工姓名岗位学历TQC培训时间1组长XXX项目经理硕士722副组长XXX项目总工大学963组员XXX质安总监大专964组员综合工长大专725组员综合工长大专726组员钢筋翻样员大专72

3、7组员材料主管大学608组员测量主管大学609组员技术员大学56制表人:黄研审核人:XXX日期:2020-12-203、小组成员活动记录序号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出勤率()12005-05-08TQC小组建立、TQC教育、课题研究、设定目标10022005-05-10对周边工地考察,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对前面工地的失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请周边工地的有经验的工程师参与会议,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10032005-05-18召开会议,针对主要原因进行对策制定10042005-05-20召开会议,完善对策10052005-05-22组织现场施工10062005-05-23现场检查,对工艺及流程进行改进100

4、72005-05-30导轨优化,现场吊装过程中导轨支架操作复杂,浪费了大量人力,小组对导轨进行改进JOO82005-06-20现场施工,新导轨初次投入使用10092005-06-23现场效果检查100102005-09-30第一阶段挖土结束后对格构柱垂直度效果检测100112020-05-8效果评估、总结100制表人:审核人:XXX日期:2020-05-09第一阶段挖土结束后对格构柱垂直度效果检测摄影:黄研三、选题理由公司的质量方针:创建精品追求卓越时间:2005-09-25设计要求:格构柱垂直度控制在 1/400项目创优:争创白玉兰奖鲁班 奖安全需求:钢立柱的垂直度直 接关系到整个逆作法施工

5、的安 全用质理,格的直 、,管法制柱 运TQ量犷z构垂邕四、现状调查本工程格构柱作为逆作法施工的临时立柱,局部格构柱与永久柱子重合,对格构柱本身的垂直度要求相当高,设计要求垂直度控制在1/400,格构柱本身长度(含锚在桩中)长度高达2122m,相当于要求格构柱端部与底部水平偏差控制在5cm之内,其难度相当大。为此我QC小组走访了对周边的几个大型的工地,对于影响格构柱质量因素做了现场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序号缺陷种类调查总数数量1制作过程中误差/80频次2吊装过程中误差/60频次3后期养护不利/30频次4其他问题/12频次合计:Iooo频次182频次备注:格构柱质量由多种因素造成,并不单一,部分

6、格构柱可能存在几种因素。制表人:XXX日期:2005-05-11频次频率制图人:XXX日期:2005-05-11五、目标确定1、目标确定:确保格构柱的垂直度控制在1/400以内。2、目标可行性分析:不利因素:*格构柱为4块角钢拼接而成,每根格构柱长度2122m需要两根角钢拼接而成,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的弯曲,焊接容易造成材料变形,加工难度大。*格构柱的吊装,由于每根格构柱的长度都在2122m之间,精*原单位导轨造价现单位导轨造价3)装定位的优化。十二、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由于格构柱的检测需要在土方开挖之后才能得到检验,一旦发生失误,其结果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开始阶段必须认真对待,早作安排。合理的运用PDCA循环原理,通过集思广益,充分激发了大家的发散思维,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使得小组成员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我们QC小组的下一个课题是“运用TQC质量管理,提高格构柱的使用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