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3773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1 .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主题思想。2 .品味文本具有想象力的语言,学习反语的修辞手法。3 .学习文本通过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4 .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教学过程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小说、剧本,还有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等。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剧本克伦威尔等。书信的格式:1.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

2、修饰词,如“亲爱的”“尊敬的”等。5 .问候语。如“您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6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7 .祝颂语。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也可以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5.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一至两行处右侧。另起一行在署名的正下方写日期。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

3、。它不仅是中国建园艺术史上的创举,也是世界园林建筑的奇迹,一度被誉为:“万园之圆、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绘画,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可以说,圆明园汇集了我国封建文化艺术的精华。赞誉()恍若(琉璃()法琅(晨曦()瞥见(赃物()制裁()绸缎() 惊骇()洗劫)掠夺说出。)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荡然,空无所有的样子。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伟大的功绩。这是一封公开信,这封信到底写了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筛选主

4、要信息,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层?同时,请同学们注意圈画一下课文有哪些字词值得注意,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任务朗读课文。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它代表了东方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2)集中了一个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艺术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在这封回信中,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焚掠圆明园持什么样的观点?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进行了谴责,对遭受劫难的中国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一观点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运用夸张和想象,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运用比喻和反语,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前者是展示美好,后者是展示美好被

5、毁灭,前后对比,以此控诉罪行。作者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美丽,给予圆明园高度评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极力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表明圆明园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而英法联军却因贪婪无知将其破坏得荡然无存,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憎恨之情,也为后文的谴责做了铺垫。作者是如何讽刺谴责侵略者的行为的?找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2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3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4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作者在描写圆明园时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描绘。

6、作者运用铺陈手法,发挥想象,从材料、布局、陈设、园林景观等方面,细致描绘了圆明园的盛况,为下文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做铺垫。当我们深入研讨这封信时,我们会被圆明园的富丽堂皇,被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所折服,同时也被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所激怒。试探讨文章的主题。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J请体味这句话的含义。这段话中包含了作者的愤概之情,因为能作出摧毁圆明园这样的“艺术杰作”的行为的人,不能算文明人;能建造出圆明园的也决不会是野蛮人。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富丽堂皇的破烂”?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的行为是丑恶的,把抢来的东西展览就像展览“破烂”。3、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话突出强调了对圆明园进行劫掠、焚毁是英法政府犯下的强盗罪行,而不是英法人民,表达了作者对英法政府强烈的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