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389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书洪环监字2016第ST-164Z号项目名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书委托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O一六年十月1前言12验收监测依据2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33.1 项目基本情况33.2 建筑规模33.3主要建筑及功能规划43. 4总平面布置53 .5公用工程54 .6主要医疗设备74项目主要污染物与防治措施74. 1废水742废气84.3 噪声84.4 固体废物94. 5环境风险防范105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要求115.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5. 2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115. 3风险分析135.

2、 4公众参与135.5评价总结论135. 6批复146验收监测评价标准176. 1废水176. 2废气176.3噪声187验收监测内容187. 1废水监测187.2废气监测217.3噪声228生产工况及质量保证239环境管理检查2410公众意见调查2611结论和建议2711.1结论27IL2建议27附件:附件1: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洪环监督2010620号关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附件2:南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置合同书附件3:污水处理站事故应急预案附件4:抢救中心大楼事故应急预案附件5: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附件6: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附件7:医疗

3、废物管理工作制度附件8:医疗废物处置培训会议记录附件9:验收期间无居民环保投诉证明附件10:监测报告(项目编号:洪环监(2016)-ST-164-Z号)附件11:公众意见调查表1前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39年,位于南昌市永外正街17号,南京西路北侧。现已成为江西省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医院占地面积11万11建筑面积16万in?。在岗职工2000余人,全院定编床位1600张,现有门诊大楼、外科大楼、内科大楼、感染大楼、肿瘤大楼、医技大楼等建筑。为了进一步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针对江西省烟花、爆竹厂多,群体性重大创伤和职业、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以及交通肇事、群体创伤逐年增多的实际需要,为此,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园区南侧新建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占地面积5490.08m2,建筑面积53893m2o本项目总投资11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0万元,占总投资的2.37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9月委托江西省科学院编制T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同年11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对该报告书作出批复。2016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

5、附属医院申请对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根据南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要求,受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委托我站承担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于8月11日对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配置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踏勘,制定验收方案,确定验收监测工作内容。2016年9月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监测。现在查阅和分析了有关文件及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和现场监测结果,编制完成了本项目验收报告书。2验收监测依据2. 1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

6、知。2.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第1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4 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5 江西省科学院编制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6 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文件赣环评字2010620号关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7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委托监测书。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2.8 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见表3-1-1。表3-1-1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建设项目名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J技改迁建(划J)建

7、设地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区南侧,南临南京西路。地理位置北纬284119,东经1155419新建项目开工日期2010年5月新建项目竣工日期2013年11月申请验收日期2016年8月监测日期2016年9月环评报告书审批部门江西省环保厅批复日期2010年11月环评报告书编制单位江西省科学院环评完成日期2010年9月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南昌市环保设计院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投资总概算11800万元环保投资总概算280万元比例2.37%实际总投资37500万元实际环保投资2353万元比例6.58%工作制度每天一班8小时工作制,三班倒,全年工作365天。备注/2.9 建设规模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地上16层,地

8、下一层,总建筑面积5389311)2,主要内容为急诊、抢救、护理单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2-1。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成后,现有的急诊中心及外科大楼住院部中的骨科及脑外科已搬迁至新的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表3-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用地面积m25490.08/总建筑面积m253893/其地上面积m247606/中地下面积m26287/总建筑高度m58.65,16F/建筑密度45%/床位数床750/地下机动车停车数辆100/2.10 要建筑及功能规划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一、二层以各科急诊、抢救为主,三层为诊察用房,四层为手术室,五层以上以护理单元等医技功能为主,地

9、下室主要设备类用房和停车库。主要功能设置如表3-3-1所示。表3-3-1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平面布置及功能规划一建筑物总面积层数层建筑面积层高功能规划诊伤救心楼急创抢中大53893m2地下一层4517m23.8平时地下车库,战时掩蔽所1770m25.4设备房第一层4501m24.5急诊大厅、抢救大厅、急诊科、抢救室、DR、CT室、收费室、检验室第二层4513m23.6急诊监护室、病房、医生值班房、输液室、诊室、收费室第三层4513m23.6诊室、胃镜室、抽血室、医生办公室等第四层2591m23.6手术室第五十六层各2591m2各3.6病房屋顶机房279m2/电梯机房、楼梯间、其他设备机房2.1

10、1 平面布置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呈形,与现门诊楼、外科大楼通过连廊相连,利于病房、手术室等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率。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南侧距用地红线IOm,距西侧门诊大楼15.5m,距东侧住宅山墙19.8m,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与外科大楼连为一体。急诊人流通过设在南京西路的入口解决,急救人流通过现门诊大楼与抢救中心大楼之间的急救绿色通道解决,抢救中心大楼北面的入口可为住院及探视人流、医护人员使用。抢救中心大楼东侧设有地下车库出入口,主要的急诊、急救人流挤汽车被限制在院区外围,减少了对院区内部环境的影响。抢救中心大楼内部各层平面布置按使用要求进行合理分配,洁污分离,各功能区相对完

11、整,又有必要的联系。此外,考虑到南京西路一侧交通噪声较大,在规划设计时,建设单位将临街一侧设置为阳台,同时安置隔声门窗,减轻了交通噪声的影响。3. 5公用工程3. 5.1给排水(1)供水水源:项目已有市政给水引入管2根DN150,并在原基地范围内形成DN150环状管网,供水压力0.24MPa0抢救中心大楼按设计最大日用水量为553.8td(202137ta)o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三个区,高区(十一至十六层)由无负压供水设备供给,中区(四至十层)由无负压供水设备供给,低区(地下室至三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地下室内设无负压供水设备两套。热水系统:设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常压电热热水锅炉一热水

12、储水箱一热水变频供水设备一热水用水点方式供应热水。地下室设常压电热水锅炉2台,87吨热水储水箱2座,生活热水蓄热泵3台。饮用水供应:每层设开水间,12kv电开水炉一台。排水抢救中心大楼内污、废合流,室外雨、污分流。所排污水为一般性的医疗污水、生活污水,污水经化粪池、排至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室外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地下室排水由集水坑收集后提升至室外雨水管。3. 5.2供电本工程属一类高层建筑,供电负荷为一级。事故照明、消防电梯、消防类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防安保中心等消防设备、手术室、重症监护室、CT室通道照明为一级负荷;电话、客梯、生活泵、管理用计算机系统

13、等设备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他按三级用电负荷设计。另外,重要手术室,重症监护设备及应急照明为自备UPS电源。两路IOkV独立电源供电,从原院内变电所引入电源供电。电力电缆,穿厚壁镀锌钢管埋地0.7m敷设至地下一层变配电房。本项目总用电负荷量约为300万kwho医院不设备用发电机。4. 5.3空调、通风系统(1)通风系统:a.大楼地下一层设备房、卫生间、污洗、处置、库房等设机械排风系统。地下车库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排风量按6次/小时换气。b.大楼防烟楼梯间及不具备自然排烟的房间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空调系统:空调夏季负荷5630kw,冬季负荷4307kw,空调冷源采用2台水冷变频离心冷水机

14、组。空调热原为带蓄热装置的198OkW的电锅炉2台。3.6主要医疗设备医院医疗设备方面,拥有64层CT、3.0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高档螺旋CT、GE四维彩超、VlVlD7全息彩超、数字胃肠机等多种高精尖设备,抢救中心大楼主要医疗设备见表3-6-1。表3-6-1项目现有主要医疗设备表编号名称与型号数量1十六层CT12DR13西门子3.OT磁共振14项目主要污染物与防治措施4.1 废水抢救中心大楼医疗区废水主要是门诊、急诊、病房、治疗室、各类检验室等处排出的生活废水和医疗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B0D5和粪大肠菌等。废水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市政管网排入青山湖污水处

15、理厂深度处理。其废水水质特征是:含有病原体一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含有消毒剂、药剂、试剂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来自于管理和医务人员的生活污水成分比较简单,水质类似于生活污水,但粪大肠菌含量较高。住院病房、洗衣房、各诊疗科室产生的医疗污水的成分则比较复杂,有些污水含有粪大肠菌群、化学物质等。南大一附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设计最大规模为2400fd,目前日处理量为600rd,污水处理站尚有很大的接纳空间。医院现有污水处理工艺为“格栅一调节池一RT混凝反应池一接触消毒一脱氯池”,现状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市政管网,进入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处理。4.2 废气医院现有废气污染源包括食堂油烟、污水处理站恶臭、汽车尾气等。

16、本项目内无食堂,污水处理站也依托原有建设并于2003年完成了三同时验收。抢救中心大楼建成后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加大了处理量,污水处理站在日常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恶臭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氢、氨、臭气浓度等物质,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污水处理站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均在室内地下呈封闭状;室内污水处理站通风良好,并独立在小院中与其他建筑物墙体隔离;加强绿化,在污水处理站周边密植绿化隔离带。汽车尾气主要污染源是HC、NOx和COo由于地下停车场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汽车在进、出停车场时是低速行驶,启动时是冷启动,因此污染物排放量较平时大,对地下停车场的环境空气影响也较大。地下停车场废气主要由风机抽送,并

17、经通风竖井派出,排风口距室外地坪2.5m,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能够及时排出,不会造成停车场内污染物的累积,另有部分废气经停车场出入口向外扩散,露天停车场废气直接排入大气。4.3 噪声项目主要噪声为门诊部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及设备噪声,采取合理布局、隔声、减振、吸声等措施降低噪声向外环境的影响。(1)合理布局设备安装位置,将水泵、备用发电机等高噪声设备安装于地下层设备房内以增加噪声衰减距离;将中央空调冷却塔尽量安置在靠南京西路一侧,远离周边的外科大楼、门诊大楼和居民区。(2)提高设备安装精度,同时采用减振措施,将设备基础设置于衬垫(如砂垫)或减振器(如橡胶减振器、金属减振器)上,布置减振器基础时,

18、应使机组重心与基础重心在平面上重合,并使减振器的位置对称此重心布置;(3)设备房、通风机房通风口设置柔性吸声材料,以减小噪声的排放强度;(4)加强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做到文明生产,尽可能减轻人工操作产生的瞬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4.4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为三类:注射器、针头、外科手术废物等医疗废物;栅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医院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1)医疗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规定,医疗废物被列为危险废物,编号为HWol医疗废物。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种:感染性废物主要为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其他被病

19、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废弃的血液、血清等。病理性废物主要为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手术病理残肢;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损伤性废物主要为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甑等。药物性废物主要为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南大一附医院药剂科有专门的制度,针对快过期的药品退回医药公司,不存在院内处理过期药品问题。化学性废物主要为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注射器、针头、外科手术废物等医疗废物交由南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置;(2)栅渣及废水处理站污泥交由南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置;(3) 一般性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

20、垃圾,来源于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办公室以及医院公共区的生活废物,另外还包括部分无毒无害的医药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统一清运。4.5环境风险防范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事件或其他的一些突发事故会导致环境风险物质泄漏到环境中,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甚至恶性循环化以及其他环境毒性效应。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包括:1、带有致病性微生物病人存在着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产生环境风险的潜在可能。2、医疗废水处理设施事故状态下的排污。3、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项目已建立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系统,编制了综合风险应急预案。5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要求5.1环境影响评价结

21、论5.1.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中鼓励类行业,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5.L2城市发展规划符合性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位于南大一附医院门诊大楼的东侧,南临南京西路,项目用地为政府划拨用地,已取得南昌市国土局颁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用地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符合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5.1 .3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SO2、PMI0、NO2日均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现状良好。2、地表水环境现状项目受纳

22、水体赣江南支,赣江滁槎和吉里例行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标准要求。3、声环境现状受南京西路交通噪声影响,Nl处噪声出现超标。其它各噪声监测点的噪声值均能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5.2 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5.2.1废水本项目新增医疗废水排放量约16.2万tao医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粪大肠菌群,废水水质为:CODcr250mgL.BOD100mgL.SS100mgL粪大肠菌群数为24000个/L。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2400td,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完成后,南大一附医院污水排放总量为89

23、9td,能够被医院污水处理站接纳。污水处理站采用“污水一格栅一调节池一RT混凝反应池一接触消毒一脱氯池”处理工艺处理废水,属于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满足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的要求,出水可稳定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预处理标准要求,然后进入青山湖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5.2.2废气本项目运营后,新增的废气主要为地下停车场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主要污染源是HC、NoX和CO。地下停车场设有机械通风系统,废气主要由风机抽送,并经通风竖井在建筑物屋顶高空排放(高架点源),另有部分废气经停车场出入口向外扩散(面源),露天停车场废气直接排入大气。由工程分

24、析可知,地下停车场NOx的排放浓度为L2mgNm3,CO的排放浓度为9.Zmg/Nn?,HC的排放浓度为L9mgNm3,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5.2.3噪声医院主要噪声源为中央空调冷却塔、各类水泵等,其噪声源强为8595dB(八)o中央空调备冷却塔噪声达标距离为厂界IOm,项目周边的敏感点距离本项目都在20m以上,因此,项目冷却塔噪声不会对周边敏感点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5. 2.4固体废物医院固体废物包括医疗垃圾(含污泥、栅渣)和生活垃圾。医院医疗垃圾(含污泥、栅渣)交由南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代为处置,可确保危险废物实现100%的处置率。生活垃圾经环卫部门收集后运往麦园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

25、处理,做到日产日清,维护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城市环境卫生,对环境影响轻微。5.3风险分析本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包括:1、带有致病性微生物病人存在着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产生环境风险的潜在可能。2、医疗废水处理设施事故状态下的排污。3、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环境风险中以医疗废物遗失、泄漏对环境风险最大,由于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病菌,这些污染物如果在储存、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泄漏、遗失等现象将有可能引发病菌的传播,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项目应按本评价所提各项措施设置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5.4公众参与通过调查了解到,该项目的存在得到大部分公众

26、的了解和支持,有94%的人支持项目建设,有6%的人持无所谓态度,无反对意见,可见项目的建设还是得到大家的认可,觉得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必要的。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运行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更加重视营运期废水的防治,加强环境管理,避免环境事故,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 5评价总结论综上所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的建设有利于江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只要严格落实本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在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保的角度出发,项目就地建设是可行的。5.6批复5. 6.1江西省环境保护

27、厅赣环评字2010620号关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审批意见如下:一、项目批复意见及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批复意见在认真落实报告书和评估意见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同意该项目按报告书提供的建设性质、规模和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建设。(二)项目基本情况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于永外正街17号,南京西路北侧,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医院现有医护人员约2000人,床位数约1600张;现有门诊大楼、外科大楼、内科大楼、感染大楼、肿瘤大楼、医技大楼等建筑。拟建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位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区南侧,项

28、目南面紧邻南京西路,西面30米为门诊大楼,西北面50米为外科大楼,总占地面积约5490.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893平方米。本项目属改扩建工程,项目用地原为居民用地,已由东湖区拆迁办于2008年底完成拆迁工作。抢救中心大楼呈“L”型,由地上16层和地下层组成。大楼一、二层以各科急诊、抢救为主,三层为诊察用房,四至十六层以护理单元等医技功能为主,地下室为车库和设备房。抢救中心大楼建成后总床位数750个,急诊中心及外科大楼住院部中的骨科及脑外科将搬入。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暂存间等环保及贮运工程沿用现有工程设施。项目总投资11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0万元,占总投资的2.37%。项目在工程设

29、计、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报告书、评估意见、南昌市环保局及东湖区环保局初审意见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废水污染防治。实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医院污水处理站采用隔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工艺,医疗废水与生活污水合并经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预处理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青山湖污水处理厂。(二)废气污染防治。食堂外排油烟应采用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从专用烟道至高于屋顶3米的排气筒排出:加强地下车库通风及管理,排风换气系统的换风频率不得低于6次h,废气经通风竖井在建筑物屋顶高空排放(高架点源),车库出入口和地面停车场周围应加强绿化,减少对周边环境和

30、行人的影响。(三)噪音污染防治。合理布局,对水泵、空调机组等高噪声设备采取消音、减震等有效降噪措施,控制设备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楼靠南京西路一侧设计外阳台并设置隔声门窗,同时以辅助用房为主,加强医院内绿化,减轻交通噪声影响。(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应设立医疗废物专用警示标识。收集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利器盒和周转箱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并标明医疗废物专用警示标识。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要求进行,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并存放,与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栅渣定期交由南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理。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

31、统一处理。(五)施工期污染防治。施工期间要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严禁因施工造成对周边敏感点的污染。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施工固废集中处理,及时清运;施工物料必须统一堆放,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机械的使用,禁止在中午和夜间进行高噪声作业,防止噪声扰民。三、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废水:医院外排废水必须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相应标准。(二)废气:外排油烟必须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相应标准;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必须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

32、8466-2005)中表3标准。(三)噪声:施工期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GB12523-90)中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的规定;抢救中心大楼东、西、北面以及大楼内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四、项目运行和竣工验收的环保要求(一)试运行要求。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环保投资必须专款专用。项目建成试运行前须向南昌市环保局书面申请(同时抄报省环保厅),要特别检查无线废物是否已与有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签订了处置协议,符合有关要求放可批准其试运行。你公司不得擅自延长试生产

33、期限,试生产延期必须与试生产期(三个月)结束前报我厅审批。(二)运行管理要求。应按规定设置专门环保管理机构,健全环保规章制度,落实环境监测计划,加强运输风险防范。若出现环保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减环境影响,并及时向我厅和当地环保部门报告。(三)环保竣工验收要求。项目试运行期(三个月)内必须按规定程序向我厅申请办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正式运营。五、其它环保要求(一)项目涉及的含医疗电磁辐射设备等内容,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另外进行环境评价,并报相关部门审批。(二)项目变更环保要求。本批复仅限于报告书确定的建设内容,若项目建设地点、内容、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必须向我厅申请重新

34、办理环境保护审批手续。若自批复之日起超过5年方动工,必须向南昌市环保局重新申请办理环境保护审批手续,南昌市环保局应将审批文件报我厅备案。(三)违法追究。对已批复的各项环境保护事项必须认真执行,如有违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四)日常环保监管。你单位应在接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南昌市环保局,我厅委托南昌市环保局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行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请省环境监查局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监察。6验收监测评价标准6.1 废水项目外排废水须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相应标准,见表6-表6-1-1外排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污染因子最高允许排放

35、浓度(mgL)执行标准PH(无量纲)6-9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悬浮物60化学需氧量250生化需氧量100总磷/氨氮/石油类20动植物油20色度(倍)/挥发酚1.0氟化物0.5粪大肠菌群(MPN/L)50006.2 废气恶臭气体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见表6-2-lo表6-2-1外排废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污染物来源污染因子排放浓度限值(mgm3)执行标准污水处理站臭气浓度(无量纲)10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准(GB18466-2005)表3硫化氢0.03氨气1.06.3 噪声东、西、北侧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

36、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临南京西路一侧厂界噪声执行4类标准,标准值见表6-3-lO表6-3-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八)厂界外声环境时段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26050470557验收监测内容7.1 废水监测本项目废水主要为抢救大楼内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项目内设雨污分流,整栋大楼医疗废水及生活用水均进入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排入青山湖污水处理厂。监测点位:在污水处理站进口和出口各布一个监测点。医疗、生活废水一E污水处理站年口A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废水监测点图7-1-1生产废水监测点位示意图监测项目: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

37、动植物油、总磷、挥发酚、氟化物、色度、粪大肠菌群、流量。监测频次:每天每个点4次,连续监测二天。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TT表7-1-1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1PH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2悬浮物重量法GBl1901-19893化学需氧量重铝酸钾法GBl1914-19894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5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6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7动植物油8总磷铝酸钱分光光度GB/T11893-19899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10氟化物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11色

38、度稀释倍数法GB11903-198912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HJ/T347-200713流量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监测结果:见表7-l-2o表7-1-2废水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mg/L污染物名称污水处理站进口(日均值)污水处理站出口(日均值)放准排标2016年9月12日9月13日9月12日9月13日PH(无量纲)7.19-7.287.16-7.267.18-7.287.16-7.266-9悬浮物6473524960化学需氧量18821314981.1250生化需氧量58.352.429.421.2100氨氮29.1330.3013.1512.62/石油类0.570.620

39、.400.3220动植物油0.460.480.190.1720总磷3.002.912.431.80Z挥发酚0.0260.0250.0180.0191.0弱化物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5粪大肠菌群(MPN/L)24002400110805000色度(倍)161684Z流量(d/S)/0.0160.016Z样品数(个)192达标数(个)192达标情况达标由表7-1-2中的数据可见:污水处理出口:各监测项目检测结果均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氨氮、色度、总磷无评价标准值不予评价,处理进口不予评价。7.2 废气监测项目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运行

40、中会产生恶臭气体。主要表征因子为硫化氢和氨气,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在污水处理站房外上风向设一个监测点,下风向设三个监测点。O6#O5#04#(下风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阮河依网站03#(上风向)废气监测点图7-2-3恶臭(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示意图监测项目:臭气浓度、硫化氢、氨气。监测频次:4次/天/点,监测二天。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2-1。表7-2-1废气(恶臭)监测方法一览表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无组织排放)方法来源1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氨气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20093臭气浓度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1993监测结果:

41、见表7-2-2。表7-2-2无组织废气(恶臭)检测结果一览表测目监项采样日期监测结果(单位:mgm3,臭气浓度:无纲)执行标准达标情况Og对照点04”监控点05=监控点06,监控点硫化氢(最高值)2016.9.120.0020.0030.0030.0030.03达标2016.9.130.0030.0040.0040.004达标氨(最高值)2016.9.120.120.160.180.601.0达标2016.9.130.060.240.120.35达标臭气浓度(最高值)2016.9.121010101010达标2016.9.1310101010达标由表7-2-2中数据可见:硫化氢、氨、臭气浓度检

42、测结果均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标准。7.3 噪声监测点位:在项目厂界东、南、西、北各设一个监测点。In图7-3-1噪声点位示意图监测项目:厂界噪声。监测频次:昼间、夜间各两次,连续监测二天。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o监测结果:见表7-3-1。表7-3-1环境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监测时间项目名称21432016.9.12昼间第一次Leq值dB(八)57.253.856.457.5昼间第二次57.153.455.757.32016.9.13昼间第一次57.153.555.857.7昼间第二次57.353.655.55

43、7.4标准值dB(八)昼间70602016.9.12夜间第一次Leq值49.348.249.049.4夜间第二次49.148.048.849.22016.9.13夜间第一次dB()48.948.147.848.9夜间第二次49.249.449.049.1标准值dB(八)夜间555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表7-3-1中的数据可见:1、3、4测点测量结果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昼/夜间)标准,2测点测量结果符合该标准4类区(昼/夜间)标准。8生产工况及质量保证8.1 生产工况现场监测期间医院正常运行,负荷达到75%以上。8.2 质量保证根据建设项目环

44、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验收监测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设计负荷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验收监测采样及样品分析均严格按照国标方法要求进行,实施全程序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监测采样和测试人员经过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监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监测采样时,合理布设监测点位,并采集20%的密码样,及时运输,并在样品保存的有效期内测试。样品测试时采取密码样、平行样和带质控样品等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监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经过校对、校核、审定三级审核后用于报告编写。废气采样仪器在测试前进行流量校准。噪声监测仪器在测试前后用标准声源对仪器进行校准,测试时传声器加戴防风罩。同时项目单位在验收监测中应积极配合,生产工况要满足监测规范要求,确保监测人员的安全以及仪器设备的电源供应等。9环境管理检查9.1 检查建设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