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407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92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2页
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1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北南)1. 概述11.1. 项目由来11.2. 项目合规性初步论证21.3. 评价关注的环境问题41.4. 报告书主要结论42. 总论12.1. 评价目的12.2. 编制依据12.3. 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确定32.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42.5.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82.6.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12.7.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23. 现有已缸程概况133.1. 基本情况133.2. 建设内容133.3. 设出水水质153.4. 公用工程153.5. 工艺演153.6. 产排污分析163.7. 现有工程环评执行情况204. 已批待缸程224.1. 建

2、设内容224.2. 设计进出水水质244.3. 工艺谈244.4. 产排污分析255.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75.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75.2. 建设内容275.3. 公用工程325.4. 征地和335.5. 总平面布置345.6. 工程分析346.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36.1. 自然环境概况636.2. 社会环境概况656.3.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概要676.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77. 施工期环娜响评价757.1. 车辆和施工噪声757.2. 施工扬尘767.3. 水土流失787.4. 施工固废827.5. 社会影响828.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48.

3、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848.2. 大气影响预测及评价898.3. 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098.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128.5. 地下水预测与评价1138.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138.7. 社会影响皿1139. 环财险评价1159.1. 风险识别1159.2. 风险管理及防护措施1179.3. 风险应急预案1219.4. 风论12510.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12610.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2610.2. 运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2810.3. 恶臭污染防治对策13210.4. 营运期噪声治碗施13510.5. 营运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13610.6. 地下

4、水防治措施13711. 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13811.1. 清洁生产13811.2. 总量控制14012. 环境管理与监漓计划14312.1. 环境管理14312.2. 环境监测计划14512.3. 领口规范化设置14712.4.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建议1481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013.1. 环保投资估算15013.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5013.3. 小结15214. 项目环境可行性论证15314.1. 产麻策相容性分析15314.2. 与飒相容性分析15314.3. 合理性分析15314.4. 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有效性15414.5.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5515

5、. 环叫响山结论15615.1. 建设项目概况15615.2. 环境质量现状15615.3. 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的环境影响15715.4. 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15915515.6.结论160建议160附图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地表水环境监测布点图附图二:项目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监测布点图附图三:项目敏感点分布示意图HI附图四: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附图五:水功能区划图附图六:纳污范围图附图七: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区划范围图附图八:工程师现场探勘照片附图九: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附图十:项目尾水排放路径图附图十一: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给水规划图附件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项目立项文件附件三:标准确认表

6、附件四:现有工程环评批复及验收文件和待建工程环评批复文件附件五: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六:项目用地规划条件附件七:监测报告附件八:测绘报告附件九: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件十:专家意见及修改清单附表一:建设项目基础信息表1 .概述1.1 .项目由来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北部,根据南昌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项目所在地块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用地,规划总规模40万m3d,一期建成处理规模20万m3d,于2008年投入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服务范围包括昌北城的红角洲片区、红谷滩片区、凤凰洲片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和

7、长垓片区等五大片区。总服务面积约106.98km2,总服务人口107万。本项目为扩建工程(仅为污水厂,不包括管网),设计处理规模为20万m3d,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一期东北侧。(1) 一期工程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20万m3d,采取A2/O工艺处理工艺,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服务范围包括昌北城的红角洲片区、红谷滩片区、凤凰洲片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和长域片区等五大片区污水。一期工程于2002年12月取得江西省环保厅批复(赣环督字2002154号),其中一期工程10万m3d于2012年2月实施阶段性竣工环保验收(赣环评函201234号),并于20

8、18年8月完成整体工程(处理规模为20万Pd)的自主竣工环保验收。一期工程主体工艺采用AAO工艺,运行情况良好。(2) 一期提标改造工程2016下半年启动南昌污水厂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提标改造后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已获得环评批复(批复文号:洪环审批201858号,2018年4月),目前尚未动工。(3)扩建工程(本项目)近年来随着江西省委、省政府搬迁至红角洲、高铁西客站的建成通车、赣江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和新建县撤县设区等重大利好消息的激励,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内的红谷滩新区、新建区和经开区已成为人民投资置业的热土,人口增长迅猛,污水厂服务范围内污水量急增。此外,为响应国家政策

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消除黑臭水体,保护赣江水质,南昌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实施了乌沙河北段黑臭水体、龙潭河沿线、黄家湖东岸及孔目湖的截污整治工程。随着区域污水主干管的实施,排往红谷滩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大幅增加,目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已经饱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纳污范围内的废水还将增加,届时将进一步增加污水厂的运行压力,超负荷运转将会导致尾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因此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迫在眉睫。扩建工程(本项目)增加处理规模20万nf/d,出水指标按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A标准。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A

10、AO生物处理+高效沉淀池+回转式过滤器+次氯酸钠消毒;污泥处理工艺采用机械浓缩+机械脱水工艺。扩建工程总投资63513.49万元,建成预计时间为2020年1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南昌市环保局的具体要求,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应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南昌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进行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国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企业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展开现场踏勘、环

11、境质量现状调查与监测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现呈报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审查。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及红谷滩分局、南昌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南昌市水务局、南昌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红谷滩污水处理厂的指导和支持,同时还得到核工业二七O研究所等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协作,谨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12项目合规性初步论证(1)项目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为扩建日处理20万吨生活污水,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1

12、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项目类别环评类别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十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6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建、扩建日处理1()万吨及以上其他/根据根据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可知项目东面为规划绿地,西、北面为水面和规划绿地,且本项目南侧最近的居住用地位于项目南侧厂界340米处,满足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的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相应要求以及不受到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3月1日起实施)中十五条的限制。(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属于污水处理及其再利用D4620;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

13、、2016年第36号令)中的有关内容,本项目属于其中的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十五项中“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属于国家鼓励类的建设项目。南昌市发改委以编号:洪发改环资字201823号文对本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详见附件二)。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3) “三线一单分析”生态保护红线根据南昌市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区划范围图(详见附图七),项目周围无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项目不在南昌市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范围内,符合南昌市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区划要求。环境质量底线区域环境空气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功能区、地表水受纳水

14、体赣江水功能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HI类及IV类功能区、区域声环境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及4a类功能区;依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各环境要素均满足功能区要求,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具有相应的环境容量。项目废气主要污染为氨和硫化氢等,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项目废水经处理后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妥善处理,不直接排入外环境;项目三废排放较小,不会明显降低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项目,在设计上注重节能节水,

15、本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原辅材料的选用和管理、废物回收利用、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限地控制污染,项目的水、气等资源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不位于工业园区,无对应的区域环评,无环境准入清单。且本项目为鼓励类项目,因此,项目不涉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13评价关注的环境问题1、废气方面主要关注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等,核算污染源强,分析其治理措施的可行性,预测评价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2、废水方面主要关注项目进出水的水量、水质,及相应的废水处理工艺,评价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赣江北支的影响。3、噪声方面主要关注项目运营

16、期间各项噪声防治措施以及边界噪声达标可行性。4、固体废物方面主要关注项目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分析处理处置设施及其可行性。5、风险方面主要关注项目次氯酸钠泄漏以及污水设施故障等的风险影响,分析其对周边环境及环境敏感目标风险影响情况。14报告书主要结论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项目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符合相关的规划要求。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工艺上成熟、可靠,可行。在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浓度能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量能符合当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在严格运营管理、防范环境风险事故,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在此前提下,本评

17、价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2 .总论2.L评价目的2.1.1.评价目的(1)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的调查,摸清区域现有及规划的情况、污水水量、水质状况及排污规律;预测区域废水的水量及水质状况,为污水处理规模及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2)通过工程分析,识别污染因子和环境影响要素,并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3)论证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对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4)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决策、优化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以利于该区域建设和经济的可持

18、续发展。2.L2.指导思想(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及国家、江西省及南昌市的环保法规和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2)将“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整个环评工作的始终,各专题的工作以此为基本原则并加以落实。(3)力争做到评价工作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真实客观,从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使工程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2.编制依据221.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

19、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7月16日修订);(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12月1日施行);(12)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

20、010年9月17日修正);(13)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9年1月1日施行);(14)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3月1日起实施)。222.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版);(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4)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5号);(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6)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7)江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7年5月);(8)关于进一步严格

2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赣环督字2007189号);(9)关于在我省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赣环评字2012252号);(10)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赣环评字2014145号);(Il)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9月10日);(12)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通知)(建城200923号);(13)关于加强涉及防护距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赣环评字2011第274号;(14)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赣府厅字(2011)120号

22、);(15)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字(2009)51号);(16)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17)2.2.3.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HJ“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

23、004);(7)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8)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9)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24-2013)。(10)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0224.建设项目相关资料(1)项目委托书;(2)南昌市红谷滩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确认表;(3)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2.3.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确定231.环境要素识别根据项目特点,结合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特征,判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见表2.3-1。表2.3-1环境影响因素判别表环境资源工程内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二会环境生活质量环境

24、空气水环境环境噪声固体废物地表植被土壤结构农牧业陆生生物土地利用工业发展地区经济交通运输能源利用人口就业健康安全生活水平施工期废气排放一一废水排放一固体废物一噪声排放一一期普废气排放一一废水排放一一固体废物一噪声排放一一产置生装一一一+项目运行一+一+由上表可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的正、负影响都存在。2.32污染因子识别根据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和环保设施的特点,判定污染因子见表2.3-2o表2.3-2环境污染因子识别表序号类别主要环境污染因子1废气HzS、NH32废水pH、CODCr、BOD5、NH3-N.SS、TP、TN3噪声连续等效A声级4固体废物一般固废5环境风险污水事故排放233.评价因

25、子判定根据识别的环境要素和污染因子,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确定评价因子见表2.33。表2.3-3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ioPM25、CO、Ch、HzS、NH3影响评价因子H2S、NH3噪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连续等效A声级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值,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粪大肠菌群,铅,汞,六价辂,镉,神,石油类影响评价因子CODcrNH3-N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因子/2.4.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2.4.L环境功能区划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项目入赣江北支排放口(

26、铁路桥下游Ikm-西河段)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OO2)IV类水质标准,赣江北支(西河-樵舍镇段)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1I类水质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根据区域实际建设情况,项目西、北厂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O962X)8)2类区标准,项目东、南厂界执行4a类标准。2.42环境质标准根据南昌市红谷滩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确认表,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标准如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

27、和HzS环境质量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中质量浓度参考限值。各评价因子标准限值见表2.4-K表2.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评价因子PMio标准限值(mgm3)标准来源/、时平均日平均0.15年平均0.07GB3095-20122PM250.0750.0353No20.20.080.044SO20.50.150.0656CO03100.240.16-7NH3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中质量浓度参考限值8H2S0.0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受纳水体为赣江北支,按照江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定,项目入赣江北支(铁路

28、桥下游Ikm-西河段)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质标准,赣江北支(西河-樵舍镇段)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1I类水质标准要求。各评价因子标准限值见表2.4-2o表2.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评价因子11类水体In类水体Iv类水体标准限值(mgL)标准限值(mgL)标准限值mgL)1PH69(无量纲)69(无量纲)69(无量纲)2CODcr1520303CODm1146104BOD53465NH3-N0.51.01.56TP0.10.20.37石油类0.050.050.58粪大肠菌群200010000200009汞0.00005

29、0.00010.00110铅0.010.050.0511镉0.0050.0050.00512珅0.050.05o.13铭(六价)0.050.0510%,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Do%最远距离为172m,确定大气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扩建20万m?/d区域生活污水处理,新增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5、BoD5、SS、氨氮、TP和TN等,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受纳水体赣江北支属于大河,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11W类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原则和建设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地表水环境

30、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分级原则,确定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扩建工程占地面积为110161m2,小于2km2,处于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的分级原则,确定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建设项目所属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I类,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确定本次扩建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具体见地下水专题报告。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项目特点,结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1692004)中评价工作级别的判别依据和方法,本项目建成投产后运营过程中不使用具有强氧化性、易爆、有毒物质,故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2.6.2.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见表1.6-1。表1.6-1各评价项目评价范围项目评价范围环境空气以厂界中心为原点,边长为5km矩形区域声环境厂界外Im地面水环境赣江北支:项目排污口上游50Om至下游17km范围。生态环境陆域:厂区外延200m;水体范围与地面水评价范围地下水见专题报告风险评价本项目主要风险为废水的事故排放等,故风险评价的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同地表水评价范围。2.7.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