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4283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一、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二、引用标准名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硅酸

2、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XX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T45-066三、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条文说明1总则1. 0.2随着螺杆(全螺纹)灌注桩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螺杆(全螺纹)灌注桩技术在国内外建筑和市政工程的桩基础及复合地基中得到广泛

3、应用。水利、交通、电力等行业可参照本规程使用。2术语和符号2. 1术语2.1.1本规程螺杆灌注桩的桩身全长带螺纹。螺杆(全螺纹)灌注桩采用钻机钻至设计深度且在土体中形成带螺纹钻孔后,混凝土通过高压泵输送至空心螺纹钻杆内由钻头泵出,通过钻机自控系统严格控制螺纹钻杆提升速度及旋转速度,进而形成全长带螺牙结构的灌注桩。螺纹的成型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剪切成型;第二类,挤压成型。剪切成型工艺所形成的螺纹,仅仅是改变了桩与土之间的接触状态,即增大了桩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而且在剪切过程中对原状土进行了扰动,因而对桩承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而挤压成型工艺所形成的螺纹,通过严格的正反向同步和介质压力,保持并

4、提升了原状土的力学性状,在理论上桩承载力的本质是土的剪切强度,尽管本规程仍将其简化为侧阻提高系数,但挤压成型螺杆(全螺纹)桩的侧阻提高系数要高于和有别于其他剪切成型的螺纹桩。螺杆(全螺纹)桩桩身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普通灌注桩更为复杂。螺杆(全螺纹)桩内径、螺杆(全螺纹)桩外径、螺牙厚度、螺牙宽度、螺距的大小,都直接影响螺杆(全螺纹)桩的受力机理、承载力与稳定性。螺杆(全螺纹)桩受力较为特殊,螺牙宽度、螺纹间距和深度不同,其承载力机理发挥也不同,但为方便设计,假定螺杆(全螺纹)桩承载力由端承力和按螺杆(全螺纹)桩外径形成的侧面提供的侧阻力提供,提出了等效侧阻的概念。等效侧阻就是桩侧提供的承载

5、力除以桩侧的面积。2.1.52.L6同步技术和非同步技术是通过螺杆(全螺纹)灌注桩机高精度自控系统实现,使钻具旋转速度和主卷扬(为动力头和钻具提供竖向力卷扬器)竖向位移速度按照自控系统预定参数而形成相应比例关系的一种控制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粉土、砂性土具有流动补偿的特性,因此应优先考虑在埋深较深、承载力较好的粉土和砂性土中采用同步技术形成螺纹。1971年,英国学者TomlinSOn根据试验得出,桩身形成螺纹式构造时,土体承载力最高可达摩擦式构造的5倍。本规程所述的提高系数,是通过大量工程和试验取得的数据,体现各种土层中形成螺纹式构造时土体承载力的提高程度。基本规定3.1.3场地内存在流塑状

6、淤泥或其他挤土效应明显的饱和软土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跳打施工,在试桩时分别进行不同间距条件下的施工,得出合理施工间距。如工期允许,宜先将场地软土硬化后再施工。4勘察4.2勘探点平面布置4.2.2端承型桩的承载力依赖于桩端土层,勘探点间距宜小些,摩擦型桩的承载力依赖于桩侧土层,勘探点间距可适当大些。4.2.3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更多地依赖于基础下伏土层的性质,受力性状接近于天然地基,所以作此规定。4.2.4以广西的经验来看,岩溶发育区,南宁市五象新区的破碎硅质岩区等土层变化很大的地层,如采用桩基础时仅依靠详细勘察进行设计无法保证桩基的安全,所以建议增加施工阶段勘察。4. 4勘察成果和评价2本条是为螺杆

7、(全螺纹)灌注桩基础防腐设计服务的,所以要求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对工程场地中的岩土层(含地下水)对螺杆(全螺纹)灌注桩的腐蚀性进行评价。5设计5. 1一般规定5.1. 2螺杆(全螺纹)灌注桩以外径为设计桩径,与同桩径的圆柱形桩相比减少了桩身螺纹之间的混凝土用量。由于螺杆(全螺纹)灌注桩螺纹段刚度较差,应合理控制桩的长径比,当场地无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粉细砂、湿陷性黄土等软弱土层时,土体可以有效提供侧限,长径比可适当调高为6080,但不应大于80o基桩的合理最小中心距的确定是重点,基桩最小中心距应基于以下两个因素确定:1有效发挥桩的承载力;2不同成桩工艺所导致的挤土效应大小。对于挤土桩,为减小挤土负

8、面效应,在饱和黏土层和密实砂土层条件下,桩距应适当加大。基桩的最小中心距确定应充分考虑下负挤土效应的影响,同时考虑桩的排列与数量因素。螺杆(全螺纹)灌注桩为部分挤土桩,为避免和减小成桩过程中的挤土负效应,基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按部分挤土桩执行;当施工中采用跳打等削减挤土效应措施时,可根据当地施工经验减小基桩的最小中心距;当采用大面积桩群设计时,桩的最小中心距宜根据当地施工经验加大。桩端持力层和进入持力层深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基桩承载力与沉降量,其确定应综合考虑设计单桩承载力大小、地层性状、钻机设备能力及成桩工艺的可行性。5.1.3螺杆(全螺纹)灌注桩的

9、配筋率、配筋长度和箍筋的配置采用以下规定:1正截面最小配筋率根据桩径确定。桩承受水平力时,桩身受弯截面模量为桩径的3次方,配筋对水平抗力的贡献随桩径增加而增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要求桩径为300200OnlnI的灌注桩正截面构造配筋率为0.20.65%,但对于小桩径应取高值,螺杆(全螺纹)桩可施工桩径为300100Omn1,因此将螺杆(全螺纹)桩正截面构造配筋率提高为0.4-0.65%o2配筋长度主要考虑轴向荷载的传递特征与荷载性质。对于端承桩宜通长等截面配筋,摩擦型桩可分段变截面配筋。桩的配筋长度不宜小于2/3桩长。抗拔桩应通长等截面配筋。5.6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5. 6.4夯填度的

10、检查方法是用钢尺量测夯实后和虚,并计算铺的褥垫层厚度出两者的比值6施工6. 2施工准备7. 2.5正式开工前,需要进行桩孔试成孔试验,用以确定施工参数和施工顺序。钻机要具备施打桩孔至设计直径和控制深度的能力。对于试打桩有钻孔深度的,按深度控制,并得到终孔电流控制标准,工程桩采用电流控制和桩长的双重控制。6.5施工规定6.5.4桩的施工顺序应充分考虑施工特点和周围建筑物的情况。对于较密集的满堂布桩可采取成排推进,并从中间向四周进行;若一侧靠近既有建筑物,宜从毗邻建筑物的一侧由近及远进行。同时根据桩的规格,宜先长后短进行施工。当桩距小于1.2m且地下有深厚淤泥层及松散砂层时,应采取跳跃式施工,或采

11、用控制凝固时间间隔施工,以防桩孔间窜浆。6.5.6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泵送,在灌注前应将混凝土强制高速搅拌35分钟。7质量检查与验收7.1-7.3应根据检测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检测能力,并考虑工程重要性、设计要求、地质条件、施工因素等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影响桩基承载力和桩身质量的因素存在于桩基施工的全过程中。桩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不符、工程桩施工参数与施工前的试验参数不同、原材料发生变化、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变更等情况,都可以产生质量隐患,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是有必要的。不同阶段的检验要求参照现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和现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