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689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文阅读、古诗鉴赏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一、古文阅读(一)真题回看年序材料选择题简答题2021通鉴纪事之唐太宗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甲子,宗室,海内,庶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2022战国策之孟尝君借兵赵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寡人,乘,蔽,国门)。

2、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2023韩非子孔丛子之子船批驳韩非子论孔子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的答案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IL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围,劝,具臣,诬说)。12,下列对材料的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子船用以批驳韩非子的事实依据是什么?特点简说:2023年出现较大变化,值得关注。(1)材

3、料方面:2023年之前都是单文本、正史中“记叙文”;2023年出现两则“论述文”。(2)设题方面:第10题,2023年之前的断句都是选择题,2023年是“选择断”。第11题,2023年之前的“加点词语”都是“文化名词”,2023年出现动词、组合词。第12、13题即“文章判断”“翻译”两题很稳定。第14题都立足于文本理解的简答题,难度都不大。(二)“考点”分析1.根本考点:大致读懂任何一篇陌生的相对浅易的文言文。与文言文相关的句式、特殊用法之类,在“翻译”里占有8分,还是有必要知道、掌握。2.试题样式:老实又“不老实”,但其“读懂”的实质没有改变。典型的如2023年第10题: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

4、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的答案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CEG)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一一这种“选择断”样式相比选择题,更具考查意义。再如第11题: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一一不一定非考“文化名词”不可。

5、不久前“九省联考”这一题考查“保、行人、去、正色”四个词,也体现出这个意思。三)复习建议:1.多训练,多积累多多用“陌生的浅易的文言文语段”作练习。较多的数量约等于较好的成绩。可以不求甚解,但要大致能懂;高考的那篇文本,也并非要100%读懂才能做题目的。2 .翻译题是重点两句8分,其实是一个隐蔽的“大分值试题”。一一需要多多练习,在练习中发现“扣分点”;再有针对性地克服它。比如2023年第13题: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我的群臣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间的礼节,因此把他放在前面。(2)请略说

6、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请允许我大体说说一隅之见,先生您细察一下它是否真实。一一“无有”“骄侮”“是以“先”,“请”“一隅”“君子”“审”“信”,翻译起来都不简单,没有扎实的文言功底不行。文言文试题,毕竟还是全卷中最踏实的题目。它事实上在全面考查文言功底。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把文言文学习当作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一一要直译,要“硬译”,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都转化为白话文。有个“翻译口诀”或有用即“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字顺(调补贯)”。3 .回应教材N古文可能是与高考试题与教材内容对应最充分的那部分。如果教材中的古文都巩固了、积累了,这块复习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方法无非是背诵,记住,熟练。(四

7、)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难度会如何?浅易,材料不会难;材料如果较难,那么试题会比较简单。2 .几个文本?这个在考查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读懂”就能解决问题。3 .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化吗?2023年的变化已经足够“新”o如果还有“新”内容,”文言文的当下新意义、新价值”可能是一个方向,但也不会脱离“读懂”范畴。一一“九省联考”文言文试题,与2023年试题样式相近。二、古诗鉴赏(一)真题回顾年序材料选择题简答题2021杨臣源寄江州白司马,唐七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2022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

8、山约应提刑懋之,宋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3林希逸答友人论学,宋七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正确的一项是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特点简说:1.试题形式稳定:15题选择题,整体理解、赏析;16题,简答题,抓住一点理解、分析。2.考查内容偏向“读懂”,难度不大:“赏析”只出现在选择题一两个选项中。(二)考点分析本质上跟“现代文阅读二(文学作品阅读)”一样,不同

9、在它是古诗。1.啥意思?全题9分,这个点估计能占6分或以上。只是这里的“读懂”要克服两个障碍,一是“古文”,二是“诗歌”。比如常见意象及其内涵,语言的凝练、减省,句式、格律及压韵,典故、文化常识等。也就是我在前头讲过的“越过审美障碍的读懂”。比如2023年第15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一一A项对应的“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

10、个个说曾颜”既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也考查了“曾颜”这个典故。再比如2021、2022、2023年的简答题:(1)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一不久前“九省联考”卷中第16题的表述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就是这种“读懂”较典型的一种样式:不扣“字眼”,整体理解,设题相对开放。2.好在哪?虽然这方面

11、的比重在下降,但却也不能忽视。目前它基本上只出现在15题的选择项里。比如2022年的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中的“朴实”、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中的“以议论入词”“无生硬之感”。比如2023年的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一一2021年中没有这块内容。(三)复习建议1 .大数量训练:基本上只要解决一个问题一一“古诗”特点带来的“读懂”障碍。就是指向“读懂”,找出“读懂障碍”是什么,然后针对性地解决它。只是,这个“障碍”并不简单,它很丰富;理解、掌握起来,也并不容易。2 .对应教材教材中的古诗要加以利用,但数量上远远不够。(四)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复习时不必在“文艺鉴赏”方面作过多过深探讨。3 .要克服心理上的惶惑,高考中的古诗理解并非指向高深莫测。4 .比较容易失分的可能是第16题的“6分”o要努力把它写得“充实”,答题时特别需要耐心(逐句)地陈述(复述)诗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