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7664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6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施工图设计说明1 .概述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区位本次设计道路为金凤湖路网中的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南起于环湖路,北至现状樱桃路。项目区位图1.3. 工程规模湖路北延伸段位于重庆市高新区金凤湖片区,南起于环湖路,东至樱桃路,桩号为K4+59L693K4+987.795,全长约396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标准路幅宽度为26米,是一条贯穿南北以集散功能为主兼具服务功能的城市次干路。1.4. 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本次方案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结构工程、排水工程、管网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等。1.5. 设计文件组成本项目施

2、工图设计文件的各专业设计文件共一册,各专业之间采用隔页进行分隔。1.6. 前期设计过程概述(1) 2023年4月,交通院完成方案技术审查。(2) 2023年9月,我公司完成施工图设计送审版(1版)文件编制。(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8)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二)建设部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3、规范(CJJ1-2008)(5)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6)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7)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I94-2013)(三)交通部标准(参考)(1)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四)地方标准(参考)(1)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BJ50/T-0

4、64-2022)(3)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DBJ/T50-131-2011)(4)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5)建筑室外环境透水铺袋设计标准(DBJ50/T-247-2016)2. 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道路设计严格执行规范,不存在违反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2.设计依据及规范引用2.1. 设计依据(1)本项目设计合同;(2)道路沿线1:500带状地形图;(3)项目范围管线物探资料;(4)沿线轨道规划控制方案及相关资料;(5)沿线已发件红线资料;(6)基本农田资料;(7)北京师范大学重庆高新区实验学校方案设计资料;(8)高环大道、新州大

5、道方案设计资料。2.2.政府相关批复意见及相关文号关于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立项的批复一渝高新改投(2023342号;2.3.相关勘察、测量、检测报告文件商新区路网完善三期工程(金凤湖环湖路(一期)、金凤湖环湖北路(一期)、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一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04;2.4.主要采用的设计规范、标准(一)国家标准(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

6、3)(5)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11-202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4.工程建设条件(摘自地勘报告)4.1. 场地现状高新区路网完善三期工程金凤湖环湖路(一期)、金风湖环湖北路(一期)、金凤湖环湖路北延伸段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场区有成渝环线高速、渝昆高速,项目区南起于高环大道,北至樱桃路,东至新州大道,交通条件较为便利。见图2.I-Io图2.1工程交通位置图4. 2.气象水文(1)气象根据重庆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100O1200h,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暧多雾、秋雨连绵的

7、特点,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年无霜期349天左右。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C,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C,日最高气温43.(C(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T.89(1955年1月11日),最大平均日温差IL9(1953.7)。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6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

8、,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nun表2.3.1:19512007年累计年月各月及年平均总降水量(0.Inun)月份23456789101112年平均降水量1932043809141583165015301369132996546124810828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风:全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L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3.上阶段审查意

9、见的执行情况本项目为政府投资项目,项目阶段包含方案、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因本项目东侧的北师大学校地块即将进入开发阶段,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项目进度紧,工作量大,目前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复、地勘合格书、高边坡专项、轨道专篇等暂未取得书面批复。本次施工图设计版本为第1版,仅能用于业主开展前期工作使用,不可用于指导施工。3.1. 初设阶段规划局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暂无)1. 4.1.沿线地质条件4. 4.1.1.地质构造场区位于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之东南,它属于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四川台坳的川东陷褶束(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之东缘的重庆弧形褶束(四级大地构造单元)范围内。川东陷褶束主要构造由一

10、系列的北东北北东向的近于平行的不对称的线形的梳妆或箱状褶皱组成。褶皱的背斜紧凑狭窄,向斜开阔平缓,背斜形成条形低山,向斜构成丘陵谷地,它们共同组成右行雁列褶皱,构造线方向北北东向。这些褶皱由于与川黔南北向构造复合交接,南段构造线转向南北,形成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称为重庆弧,该褶皱多延伸至长江倾没。本场区位于北信向斜南东翼。4.4.1.2.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及钻探揭露表明,场地出露的岩土层由新至老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残坡积层(Q4cl+dl)软塑状淤泥质粉质黏土、软塑状粉质粘土、可塑状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上沙溪庙组(J2s)砂岩、泥岩。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

11、本特征按由新至老顺序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砂、泥碎块和砖块、混凝土碎块等及少量粘性土组成,局部块石分布集中,具架空现象,偶见少量生活垃圾,未见受到污染。碎块直径一般为3Y0cm,局部可达90Cm以上,碎石含量60-75%,欠固结,松散状,稍湿,均匀性差,为人工回填或厂房、居民楼拆迁区,形成时间1-3年。该层中泥岩等粘土岩碎块含量较高,粘土岩碎块遇水易崩解、易风化,在水的作用下,常常在在该层底部形成粘土层。钻孔揭露厚度0.10-6.40m,厚度差别较大。主要分布在场地中部区域。淤泥质粉质黏土(Q4el+dl):灰色-灰黑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夹有少量的有

12、强风化砂岩、泥岩碎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呈软可塑状,含有有机质,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推测厚度1.00-7.80m,该层厚度变化较大。该层在场地主要分布在鱼塘、水田等区域。软塑状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局部含有少量强风化泥岩碎块。呈软塑状,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主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表2.3.2:重庆地区各月多年平均雾日数月份I23456789101112年平均雾日数11.16.75.74.44.45.74.43.95.67.99.110.779.6(2)水文拟建

13、线路区属于长江水系,平面上水系呈树枝状,横向冲沟发育。大气降水时,雨水沿冲沟或岩土界面汇入地表水体。场区地表水体较多,主要为鱼塘、水田等,环湖路K4+159.447存在一处小河沟,属于地表径流水。大中型鱼塘10个,大部分鱼塘因学校地块征迁后,已大部分干涸。典型鱼塘列举如下:环湖路K4+529.447旁干涸鱼塘本项目范围内鱼塘、藕田众多(如图所示),广泛分布丘陵凹槽、沟谷等地势较为低洼的地带,主要呈方形、椭圆形,直径一般20-1OOm,深度大多ITnu在其底部及附近,因长时间浸泡,土层以淤泥质粉质黏土、软塑状粉质粘土为主,形成软土层。环湖路K4+160附近地表径流水小河沟:属巴福镇虎峰村,位于横

14、穿环湖路,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面宽度0.5-1.5m,水深0.20-0.40m,流速0.05-0.10ms,整体流向为从东南向西北流动,河道坡度不大。水流拟建场区段勘察期水位299.IOmo该地表水位于环湖路K4+160处,在该处设计设置涵洞用于河沟水通过,该处小河沟对道路建设影响小。4.3.地形地貌本场地为剥蚀丘陵地貌。总体上南西高南东底,高程一般在315.87-347.75m,高差31.88m,总体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坡度一般5-25,局部较陡。环湖路K0+650-K0+800段原主要为厂区,地表以填土为主;场地南北两侧主要以原始地貌为主,局部住宅拆迁区,地表以粉质粘土为主。原始地貌及平场

15、地段植被发育,主要为灌木、杂草、农田、水田等。4.4.工程地质情况受地形地貌以及覆盖层范围、厚度、物质成分以及透水性能制约,水量大小受季节、气候影响大。场地内第四系土层主要由素填土和粉质粘土组成,素填土为透水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本项目属丘陵地貌,地形主要为斜坡、凹槽等。斜坡地段,地表排水顺畅,不利于地表水汇集下渗,斜坡地段该类型地下水贫乏;凹槽地带,地势低洼平缓,受地表水补给,该类水较丰富。高程较高且地形较平缓的或岩土界面呈凹槽等地段,大巴降水时通过松散土层(填土区)渗透至土层底部,无处排泄,存在少量的地下水。(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以及层间裂隙中。场

16、区内强风化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差,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网状风化裂隙中,为浅层地下水。拟建场区内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两侧泥岩为隔水层,中间砂岩为弱透水层,受隔水层限制,局部具有承压性。该类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的补给,砂岩和泥岩等弱透水、微透水岩体局部出露,降水对地下水补给差,地表降水沿裂隙渗入、层面运移,排泄迅速,场区原始地貌主要为沟、梁、丘、槽相间纵横交错,岩层剥蚀较强烈,水流排泄畅通,地下水水量较小,地下水主要以泉水形式排泄或与其它类型地下水之间相互转换补给或排泄,沿线井泉出露较少,且水量小,多呈季节性,泉并多为久晴即干,斜坡地带多呈贫

17、水状,富水性弱。沟槽地带,地表水在此汇集,无处排泄,富水性较好。本工程路堑区局部位置较高,距离地表水体相对较远,地下水较匮乏,路堑开挖后,大气降水时,雨水下渗至岩土界面和基岩裂隙中,边坡开挖后,局部地段基岩裂隙水沿结构面渗透至路面,边坡开挖将影响基岩裂隙水的排泄。(3)相对隔水层场区内的泥岩岩体的局部大面积分布裂隙不发育,渗透率小,不具备越流条件,可有效控制地下水向地表溢流及向深部运移,为场区主要的相对隔水层。(5)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项目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为地表水体。补给量的大小不但取决于补给条件的好坏,同是也取决于含水层的吸收能力。地下水补给要分布在地形低洼地带、凹

18、槽底部,在鱼塘、藕田、水田附近或底部有分布。钻孔揭露厚度一般为O.504.80m。可塑状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红褐色,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局部含有少量强风化泥岩、砂岩碎块。呈可塑状,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主要分布在斜坡或较为平缓的地段或填土下部,钻孔揭露厚度一般为0.506.70u(2)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J2s-Ms):紫红色、灰紫色、局部夹青灰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砂质含量分布不均,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岩芯以短柱状长柱状,节长一般5-35cm,局部为6

19、5cm,强度相对较高。场地分布较广,岩面埋深不等,起伏较大,局部裸露。砂岩(J2sTs):灰色、灰黄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局部含泥质,局部含泥质条纹。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强风化带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多呈短长柱状,局部块状,节长5-30cm,强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质较硬。主要分布在整个场地中部,高程相对较高区域。4.4.1.3.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坊区地表水体较多,主要为鱼塘、水田等,局部有些小河沟。大中型鱼塘10个。主要分布在较低洼地带,详见2.L2节水文。2、地下水类型路线区上覆土体整体厚度较大,以素填土、

20、粉质粘土为主,基岩为砂岩、泥岩互层,泥岩、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砂岩、素填土为透水层:长江为当地地下水的集中排泄地段,少见井泉分布;区内分布有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风化带裂隙含水岩组、层间承压水孔隙裂隙含水岩组。(1)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类型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为主,储存在第四系松散土层中,含水能力高填料,提高现状土体和填料抗剪强度。在做好上述处理措施后,建议设计对该段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复核,必要时采取坡脚挡墙进行支挡。(2)K4+777.866-K4+869左填右挖段根据设计方案,该段左侧为填方段,边坡回填最大高度约9m,右恻为挖方段,边坡最大开挖高度约5m,为岩质边坡。因边坡右侧紧邻北师大

21、学校范围,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K4+777.866-K4+869段左侧边坡土体在饱和工况下稳定系数Fs为1.263-1.951,为稳定状态,但该段左侧为软土路基段,本次勘察期间,因项目区域已实行了征拆,且在路基边线附近钻孔HHZK105显示1.80-3.IOm为软塑状粉质黏土,表明该区域内部分区域为水田,且根据HHY2TIHY2断面计算成果,FS为L263,不满足一级边坡的稳定性要求,该段填方地形坡度相对较陡,在暴雨工况下,岩土体的C、值存在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影响道路边坡坡脚的稳定性,建议设计对该段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或核,必要时采取坡脚挡墙进行支挡。右侧挖方段:该段边坡开挖高度小,岩性主要为

22、土层和强风化基岩,边坡开挖,将会产生局部垮塌。边坡潜在破坏模式为局部掉块。(2)K4+869-K4+987.795一般路基段根据设计方案,该段为一般路基段,道路两侧挖填较小。该段现状地势较平坦,地势起伏小,覆盖层厚度1.0-3.4m,为填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下部基岩为泥岩和砂岩,强风化层厚度约L0-3.0m。建议该段路基采用压实填土作为持力层。压实填土密实度和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K4+929.447-K4+961.447段现状为干鱼塘,但下部存在软土,为软塑状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为L60-4.00rn,鱼塘局部上覆3.0-5.3m素填土,呈松散-稍密状,为临时堆积形成。软土抗剪强度低,承载

23、力差,建议对软土分布区域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2m,大于2m的部分建议采取抛石挤淤等处理,同时严格控制填土填料,尽量优选块石含量相对较高填料,提高现状土体和填料抗剪强度。松散-稍密状填土不宜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建议对该段填土进行压实后,经过计算达到持力层要求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使用。项目区降水丰沛,年平均降雨量1082.6mm。每年的降雨日数可达150天以上,这就为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常性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式主要是向下渗透补给。本区降雨强度与时间分配上很不均匀,冬春少雨,是一年中最枯季节,一次降雨量甚少,降雨在包气带和植被的蒸发上,对地下水补给作用甚微;秋季多绵雨,持续时间较

24、长,一般一次降雨强度不大,不会形成地表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十分有利;夏季时节,降雨以暴雨、特大暴雨为主,降雨时间不长,但强度大,形成强大的地表迳流迅速排泄于江河、库塘,向下渗透量少,对地下水补给率不高:在伏旱季节中,连续多日无雨,气温高,地表蒸发量大,地下水的补给中断。地表水体(水库、鱼塘等)为地下水的补给提供持续的补给源,但这种补给有局限性,仅限于地表水体附近。迳流、排泄条件项目区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向地表水体运动,最终进入市政排水管网,排泄于长江,长江江面为本区排泄基准面。地下水动态项目区内各类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根据不同期间井泉、地下河调查资料,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同大气降

25、水有着密切相关,一般随着降水量变化而变化。4.4.1.4.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通过地表地质调绘和本次钻探揭露,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未见溶洞、危岩、崩塌、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未见埋藏的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4.2.工程地质评价(1)K4+710-K4+777.866填方路基段拟建道路按设计高程整平后,在道路两侧侧形成填方边坡,最大填方边坡高度为7.8m,为土质边坡,因右侧紧邻学校区域,安全等级为一级。该段道路覆盖层厚度大,上部分布有软塑状粉质粘土,厚度约12.4m,软土抗剪强度低,承载力差,建议对软土分布区域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2m,大于2m的部分建议采取抛

26、石挤淤等处理,同时严格控制填土填料,尽量优选块石含量相对较围稳定性进行计算复核,必要时采取坡脚挡墙进行支挡。各地层物理力学参数见表3.3-1o场地土层种类较多,各类土层在地表水及地下水作用下均容易发生桩壁坍塌。在粉质粘土较厚地带容易发生缩径;在填土较厚地段,松散填土中大块石影响孔壁稳定,在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下易跨孔,可能发生二次成孔等。因此在对现场桩基础进行施工时应采用防垮塌,以减少沉渣,保证施工质量。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则注意施工安全,完善排水、通风、护壁等措施。施工时应禁止放炮、震动等施工方法,以免影响附近工厂、道路、居民住房、边坡等安全和正常使用。场地内市政管网较少,主要为高压线及排水管网,建

27、议施工前期应针对既有管网制定专项保护方案,施工时应注意对既有管网进行保护或避让施工,必要时应予以改迁。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下渗将对道路路基浸泡、软化路基。施工中应做好截排水措施。路基及平场填筑时对粉质粘土应进行换填处理,应清除表层少量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耕植土。场地上部土层厚度大,强风化岩层厚薄不均,且力学性质差,建议基础以中风化基岩作基础持力层。施工弃渣不得随意堆放,更不能倒入河道内,须专门的渣场进行堆放,避免引发地质环境问题。场地内边坡严格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及勘察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宜采用动态设计,逆作业法,信息法施工。边坡开挖应采用逆作法由上至下分级、分段跳槽

28、开挖,分级高度不宜大于8.Omo并加强开挖面、上部地面及其临近建构筑物的监测工作。边坡应做好坡面防护和截排水措施。建议工程实施期间加强对场地周边相邻建构筑物、边坡的监测工作。加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验槽及岩石取样验证等工作,确保基础施工质量。在施工期间,发现场地地质状况与报告内容不符时,请及时向我院联系。在地表浅部所测的裂隙和岩层产状与深部难免存在一定差异,本报告所列岩层及裂隙产状为地表调查的优势产状数据,与实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加强施工验槽及采样检测工作,尤其是陡倾角岩层的取样。及时反馈,在边坡开挖后及时校验结构面以修正边4. 5.地勘结论与建议5. 5.1.结论本工程场地为剥蚀丘陵沟谷地貌

29、,场地整体起伏较大。本项目位于北陪向斜南东翼。场地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Q4)人工填土、可塑粉质粘土、软塑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等,下部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沉积岩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等组成,岩、土体层序正常。道路沿线未见溶洞、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拟建工程区现状总体稳定,局部现状斜坡或软土地基可能存在局部滑动的可能性,经地基处理或支档后(详见4章),适宜工程建设。根据抽(提)水试验成果及孔内水位观测表明,场区内水库、鱼塘、河流等地势低注地段土层、强风化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水,高程较高且地形较平缓的或岩土界面呈凹槽等地段,存在少量的地下水,其余地段地下水贫乏。鱼塘

30、附近的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少量为孔隙水下渗补给。根据在项目区内采集地表水样以及钻孔中采集的土样,进行水、土质腐蚀性分析表明,场地水和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有微腐蚀性。该侧边坡地段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O.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属II类(土层厚度315m区域),地基土的特征周期值为0.35s,属抗震一般地段或不利地段;场地类别属In类(土层厚度1580m区域),地基土的特征周期值为045s,属抗震不利地段。根据室内试验成果,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和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要求对室内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对岩

31、土指标进行取值。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按表3.3-1选用。6. 5.2.建议路基应以基岩或压实填土作为基础持力层。本项目的软土范围,该覆盖层厚度大,上部分布有软塑状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等软土,厚度约L7m,软土抗剪强度低,承载力差,建议对软土分布区域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2m,大于2m的部分建议采取抛石挤淤等处理,同时严格控制填土填料,尽量优选块石含量相对较高填料,提高现状土体和填料抗剪强度。在做好上述处理措施后,建议设计对软土范7. 技术标准根据规划、城市发展及道路功能等因素,结合地形地貌、规划轨道、周边建筑、水系、管线等控制因素,经过交通量预测综合分析,本次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32、表所示:环湖路北延伸技术标准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规范标准设计取值1道路等级城市次千路城市次千路2设计速度km/h50、40、30403最小圆曲线半径m150(一般值)70(极限值)10004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35/5最大纵坡%6.0(一段值)7.0(极限值)3.76最小纵坡%0.31.57最小坡长m110202.5558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ID600(一般值)400(极限值)15009凹曲线m700(一般值)450(极限值)80010设计荷载城-A级城-A级11路面结构层设计年限年151512路面设计轴载BZZ-100BZZ-10013最小净高m4.524.514路拱横坡横坡1.5%横坡1.5%

33、15地震基本烈度6度6度,按7度构造设防坡设计与施工,作到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以便及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作出合理调整。8. 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环湖路北延伸段南起于环湖北路,北至现状樱桃路,桩号范围K4+591.693K4+987.795,由南向北延伸,设计道路全长396.102m,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标准路幅宽度为26m,标准段为双向四车道。全线共与3条道路相交(含规划道路),设计道路全长约为396.102m,道路全线基本沿规划线位进行布置。8.1. 控制因素(1)北京师范大学重庆高新区实验学校环湖路北延伸段K4+591K4+987段东侧为学校地块,学校已进入设计阶段,本项目与学

34、校同步设计,同步实施。(2)其余周边地块环湖路北延伸段K4+591K4+987段西侧地块均已发件。(3)现状道路环湖路北延伸段K4+987处(终点)为现状樱桃路,本次设计接顺现状道路标高。6.2.道路平面设计环湖路北延伸段南起于环湖北路,北至现状樱桃路,桩号范围K4+591.693K4+987.795,由南向北延伸,全线共与3条道路相交(含规划道路),设计道路全长约为396.102m,最小圆曲线半径为100Orn,无缓和曲线,根据规范,本项目无需设置超高加宽。6.3.道路纵断面设计环湖路北延伸段起点K4+591.693接环湖北路,向北与3条规划道路平交,再于终点处与现状樱桃路平交。全线最小纵坡

35、为LO乐最大纵坡为3.6%。最小凹曲线半径为6000m。以上指标均满足相应道路等级规范要求。6.4.道路横断面设计环湖路北延伸段采用26米路幅,具体分幅如下:26m=4.Om人行道+2.Om慢行道+6.75m行车道+0.5m双黄线+6.75m行车道+2.Om慢行道+4.Om人行道。26米道路标准横断面7.交叉口设计环湖路北延伸段规划共与3条道路相交,包括2条次干路、1条支路;本次设计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均符合相应各等级道路的规范要求。交叉道路的通行原则为次要道路服从主要道路,主要道路与主要道路交叉时应提高逋行能力,提高安全性,交叉口设置一览表如下。环湖路北延伸段交叉口设置一览表1环湖路北延伸段K

36、4+591.693环湖北路城市次干路十字交叉平Al2环湖路北延伸段K4+777.866规划支13路城市支路T型交叉平Bl3环湖路北延伸段K4+987.795樱桃路城市次干路十字交叉平Al8.路基设计8.1.路基概况K4+710-K4+777.866填方路基段,最大填方边坡高度为7.8m,为土质边坡。K4+777.866-K4+869为半填半挖边坡,左侧为填方段,边坡回填最大高度约9m,右侧为挖方段,边坡最大开挖高度约5m,为岩质边坡。K4+869-K4+987.795为一般路基段,道路两侧挖填较小。该段现状地势较平坦,地势起伏小,覆盖层厚度1.0-3.4m,为填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下部基岩为泥

37、岩和砂岩,强风化层厚度约1.0-3.0m。8.2.填方路基(1)路床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规定。表1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要求(%)0-3069530-80495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2)填方路基设计路基填筑、压实和填筑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IO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V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

38、.为保证路面结构稳定,路基压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表2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填粒最大粒径和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填料毋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压实度要求(%)零填及挖方03061095308041095填路床路床03030-806410109595路上路堤80-15031594下路堤15021592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In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标准根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规定取值。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

39、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50cm,方能上轻型碾压设备进行辗压。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等均应填充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开挖,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2%,填土材料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具体填料及压实标准详见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至少碾压3遍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

40、准。填方边坡坡率本项目填方边坡坡率参考高边坡专项方案,填方边坡按照坡率法进行放坡。边坡高度小于8m,坡率为1:1.5,大于8m每8m为一级边坡,第二级坡比为1:1.75,第三级以下坡比均为1:2,两级边坡间留2.Om宽台阶。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本项目填方边坡中桩填方高度最大为7.3m,坡率均按1:L5进行放坡。基底处理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路堤可填前压实后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但应清除地表腐植土及树皮草根等,清除深度暂定30cm;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陡坡路堤进行处理,路堤填筑前须在斜坡表面上开挖12米宽的台阶,做成坡度为2%4%的反向横坡,以防路基滑动而影

41、响其稳定性。8. 3.挖方路基根据地勘资料,结合高边坡专项方案设计。本次设计道路挖方段边坡岩层按1:1放坡,土层坡率按1:1.5进行放坡:边坡每级高度为8米,每级边坡间设置2米宽碎落台。8. 4.特殊路基设计(1)软土地基根据地勘报告显示,在K4+710-K4+777.866xK4+777.866-K4+869、K4+929.447-K4+961.447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对软土分布区域进行换填处理。即先排干水田里积水,清除掉松软土层和地形低洼处水田里表层流塑软塑状上层,并晾干路基;可利用挖方中块、片石(片石粒径2030cm)换填进行处理,平均深度按照2m。石料饱水抗压强度15MPa,清淤土方

42、可用于路基边坡种植用土或弃土场复耕土层。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好现场的排水工作。在进行路基处理前先对既有排水系统进行疏通,防止路基内积水。在清除软弱土后,优先利用挖方中的合格填料进行换填,需对挖方中的填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如不能满足换填要求可采取外购或由业主进行统一调配。具体处理范围详见S-D-14特殊路基处理平面图,具体做法详见S-D-13特殊路基处理设计图。9. 5.路基排水设计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挖方边坡坡顶水流向路基汇集时,应在坡顶外5m处设截水沟,顺地势接入周边自然水系。排水沟材料采用浆砌片石,要求沟槽土基夯实,砌缝饱满,沟槽外露面扁光。沟底纵坡不小于0.

43、5%,转折处应以曲线连接。10. 路防护构筑物设计由于本项目东侧地块即将开发其设,西侧地块也已经出让,为减少重复建设投资,填挖方边坡均按照临时边坡考虑,挖方采用蜂巢格室护坡,填方采用喷播植草。基面应清理干净,无树根、杂草,无尖角等杂物。表面处理平整,密实,再铺设蜂巢格室。蜂巢格室与基面贴紧平顺,铺设时应避免张拉受力、折叠、打皱等情1.1. .人行过街设计为确保行人安全穿越道路,道路交叉口处根据具体人流去向加划人行过街斑马线,班马线宽度为5m。1.2. .人行道铺装及结构设计3cm厚6m粒径C25彩色强固透水混凝土5cm厚IOnim粒径C25透水混凝土18cm厚C20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IOcm厚

44、级配碎石垫层总厚度:36Cm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市政路网街道一体化设计标准路缘石、路边石材质均采用清水混凝土。人行道及中分带路缘石15X50.6X75cm(外露高度20cm),路边石和花带石尺寸122075cm(外露高度OCm)。路缘石、路边石在直线段上每节长750m(可根据市场成品调整),曲线段每节长200-400mm(根据缘石转弯半径确定)。要求简洁、美观、坚固耐用。路缘石和路边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0.5cm,安装路缘石、路边石、花带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详见路面结构及路缘石大样图。透

45、水混凝土缩缝等间距布置,间距5m。张缝设置间距为30m。透水混凝土缩缝切割深度宜为(1213)ho施工中施工缝可代替缩缝。施工中的缩缝应嵌入弹性嵌缝材料。1.3. .无障碍设施设计本工程无障碍设计需在道路路段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桥梁、公交车站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执行。(1)路段无障碍设计况发生。应力求平顺,松紧适度,不得绷拉过紧。发现有损坏,应立即修补或更换。铺好的蜂巢格室在12h内在其上铺筑营养士进行保护,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紫外线照射加速蜂巢格室老化

46、。蜂巢格室植草施工顺序:清平边坡坡面一施工锚钉一挂蜂巢格室一施工坡顶锚钉一格室内喷15Cnl种植土格室表面喷IOCm营养土+草籽一养护。蜂巢格室护坡设计详见边坡防护大样图。10. 路面设计11. 1.累计当量轴次及交通等级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路面结构做如下设计:累计当量轴次:L89X10,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次干路15年设计交通等级:重级10. 2.路面结构组合结合交通量分析,按重型交通控制,路面设计以单轴双轮组IookN为标准轴载,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1.89107,用双圆荷载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进行计算,沥青面层上层厚度40mm满足设计要求,其他路面层厚度均参照进行验算。横向力系数SFC60254,抗滑构造深度20.55。设计弯沉Ld=23.13(O.01mm)。上面层:4cmSM-13C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粘层:0.3-0.6L11f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PC-3型)下面层:6cm中粒式密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