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为什么不爱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上课为什么不爱发言.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上课为什么不爱发言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天真的,从小对什么都很好奇,都爱问问为什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孩子的这种天性逐渐地变得越来越弱化,小时候那种邻牙利齿看不见了,变得不爱说话,也不爱打破砂锅问到底了。小学带过大循环的老师都发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在一二年级时,学生争先恐后抢着回答问题,还没等你的问题说完他们就张开了小嘴巴,唯恐自己落后于其他人。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热情已经没有一二年级那么高涨,热度明显低于一二年级。到了五六年级时,更是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上课回答问题的人更是少得可怜,总是那几个尖子生在为了配合老师的讲课而在那里唱独角戏。课堂似乎就是这些尖子生的课
2、堂,其他大部分学生只是静静地聆听,即使自己会也不愿意主动站起来与大家分享交流,他们更喜欢聆听别人的回答,不愿自己发言。为什么学生开始在低年级课堂上有热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积极回答问题,愿意在更多的人面前发言,而到了高年级这种热情会降低呢?仔细回想我们的课堂,尤其在公开课上,尖子生成了麦霸,中下学生只是他们的配角,究其原因何在?在读书会里,老师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和交流,也探究出了一些原因。学生形成这样的原因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导致而成的。首先,学生缺乏环境的安全感。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就会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嘲笑,引来的是周围同学和老师的质疑、否定和批判。为了不让自己遭到他人的
3、批评和嘲笑就干脆选择不发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保护自己,就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最安全的。因为学生知道自己如果回答错了,就会有怎样的结果。其次,学生缺乏老师的鼓励。在课堂上,老师可能更多地希望学生一次就能回答正确,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整个课堂的效果。当学生回答错误以后,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尊重,反而会遭到老师的批评。这样学生就没有勇气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不发言成为他们的最好选择。再者,学生的个性决定。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更不愿意在课堂上站起来发言,即使偶尔发言声音也是很小,很胆怯,效果也不是很好。这种学生天生性格内秀,胆子小,在众人面前说话就有一种恐惧感,因此很少发
4、言。针对学生不爱发言,作为老师,我们该怎样才能纠正学生的这些现象,让他们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踊跃发言,锻炼自己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一,要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交流环境。不管学生在哪里,首先要有安全感。心里安全了,做事才能放心,老师要有意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明白课堂就是试错的地方,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没有错哪来的对呢?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明白,学生不出错谁出错,只有错了才能知道哪个是对的,不要害怕出错,要敢于试错,敢于纠错,只有在不断地试错中才能找到对的。不要轻易给学生做出评判,不要给他们贴标签,要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他们试错的地方。第二,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要学会鼓励学生发言,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要努力寻找需要鼓励的地方。只有这样在不断地鼓励中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被看见的幸福和快乐。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激发每一个孩子积极发言。当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就会慢慢有勇气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第三,要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需要老师的信任和鼓励,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有意为这些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知道自己还行。比如在小组中给他们分担一些任务,让他们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能力只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总会为每一个学生点亮他们心中的那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