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03804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ContemporaryRewritingandBrand-newNarrationrOnMythologicalRestatementinDomesticAnimation作者:赵洋/王宜文作者简介:赵洋,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出处:中国电视(京)2023年第20231期第57-61页内容提要:当下国产动画中的神话叙事并非对经典神话故事的简单复述,而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无论是对某一具体神话故事进行“当代改写”,还是在杂糅、拼贴、嫁接和转化各类非同源神话故事之后的

2、“全新叙述”,都在注入当代观念的同时,保留了神话形象的典型视觉符号,并大量借鉴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为中国动画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期刊名称:影视艺术复印期号:2023年05期关键词:国产动画/神话/重述标题注释: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当代独立动画的兴起与转向研究(2000-2018)”(课题号:19YJC760166)的阶段性成果。神话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开放性的阐释空间和跨学科的性质。多年以来,依托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心理学等学科,围绕起源、功能、特点、结构等问题,神话研究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流派。例如,自然神话学派认为,神话源于先民对风、雨、雷、

3、电等自然现象的崇拜。神话仪式学派视神话为宗教仪式的一种语言性解释,弗雷泽就曾提出:一个神话只有在它成了神圣仪式表演者说出和演出的字书以后,它才会有最明显最准确的细节。从结构主义的视角看去,理解神话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深层结构:尽管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神话叙事不尽相同,但它们内部有着普遍性的结构和规律。列维-施特劳斯就曾以音乐总谱来比喻神话:要将一则神话当成一个连续性的序列来理解是不可能的。唯有将神话当成一列列写成的一份交响曲总谱,我们才能将它当成一个整体来了解,才能从这则神话中抽绎出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神话又往往被看作是各民族共同心理活动投射的产物,是人类潜意识的表现,由于人类的潜意识具有一定的

4、共同性,因此各地区的神话也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就像坎贝尔的那句名言所说:“神话是去个人化的梦境,梦境是个人化的神话。在文艺领域,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虽然最早产生于上古时期,但在演变过程中已逐渐融入各类艺术形态,并成为多种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特别是随着神话研究的兴起,通过文艺作品重述神话,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有学者观察到,以弗雷泽金枝为代表的新兴的文化人类学著述给予西方文学想象带来极大刺激和改变,催生了体现神话复兴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潮流.进入21世纪,大众传媒的急速发展更是让重述神话的热情席卷世界。具体到动画领域,当中国动画在无尽的重述中不断将神话作为叙事选择时,当所谓西游宇宙封神宇

5、宙白蛇宇宙等创作现象不时引发公众关注时,国产动画中的神话到底在怎样被讲述、传统的神话资源又如何被转换为更契合时代需求的话语等问题,也值得做出更为深入的探讨。一、全新的故事讲述方式纵观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神话故事一直是其重要的题材来源。从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开始,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西游记哪吒传奇等源自神话故事的动画作品构成了一条悠长的文本链。不过,这些动画作品并没有对原有神话故事的基本构架进行大幅度的改动,而是只做了小范围的改编。以1999年出品的电视动画西游记为例,这部52集的作品几乎完全还原了西游记小说文本中重要的故事脉络,虽然在角色造型和叙事重心上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时代

6、性(如师徒四人的形象设计都更为年轻化,故事叙述中也更加凸显主角的励志与成长等元素),但从整体而言,基本的故事结构和情节设置相较于原著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媒介发展和创作观念的变迁,神话讲述的方式也日益发生着改变。以影响较大的网络动画作品为例,无论是讲述上古时期五族抵抗妖兽的雾山五行、脱胎于封神演义的武庚纪,还是表现神话人物当代职场生活的非人哉,都已开始或多或少偏离神话原初的叙事。在这些动画作品中,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故事结构的创设,都已不再只是对原有神话故事进行动画式的重述,而是在原文本之上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写,甚至是重写。具体而言,这些动画作品对神话的重述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

7、。第一条路径是对某一具体的神话文本进行“当代改写。这种重述方式往往会保留原有神话的基础背景和人物关系设定,比如武庚纪系列,便是以封神演义为基础进行的反向书写,众神在动画中成为反派;西行纪系列将开篇放在“西天取经”结束之后,沿此线索进行故事续写。在这些动画作品中,神话既是介质,又是资源。创作者不仅可以利用观众对传统神话天然的亲近来降低新故事的陌生感,还能借用传统神话原本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结构。当哪吒、孙悟空等神话人物在新故事中出场时,无须过多介绍,这些人物原初的身份、性格乃至关系链条便已在观众心中显现,即便与经典形象有所差异,但这种潜在的熟悉感,无疑更利于观众入戏,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条神话重述

8、的路径,则是在对各类非同源的神话文本进行借鉴、嫁接和转化郸出上的“全新叙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神话资源皆可为其所用。例如罗小黑战记中虽然出现了如哪吒这样的神话人物,但它不像武庚纪或西行纪组瞭拥有一个确定的神话背景,角色以原创居多,故事结构也没有参照任何体系。非人哉从不同神话故事中汲取灵感,如哪吒、杨哉等人物取材于西游记封神演义,刑天、白泽、祝融等形象来自山海经,诸多神话人物被杂糅汇集在一起,构成了全新的叙事内容。与上一条路径相比,以“全新叙述”方式展开的动画作品,往往倾向于将神话人物自原有的基础背景和人物设定中剥离,并使其在一个新的故事架构中实现自洽。整体来看,虽然这两类动画创作的路径有所不

9、同,但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均不再执着于原作改编,而是更倾向于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这样的创作观念不仅让当下的动画创作者有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也让神话资源有了更多元的呈现形态。二、当代观念的注入当研究者将目光投向”讲述神话的年代,就会留意到,任1可历史时期的神话叙述,大都反映着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规则。神话中出现的人物和内容,往往也都有着特定时代的历史意义。因此,很多在今天看起来非理性和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故事,当其被置于历史语境之中时,便显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不过,越是历史悠久的神话,因其同当代文化的时间距离较远,也越容易出现超越人们生活经验和感知范畴的现象,那么,如何将其转换

10、为一种可触碰的记忆和有意义的叙事,这便涉及了神话重述的当代感知问题。例如,对大众最为熟知的神话人物孙悟空的重述,便构成了一个充满变异性的空间。有学者注意到,在晚清的滑稽小说中,孙悟空被塑造为各类现代奇观的见证者,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猴戏改造中,孙悟空又成为权威的反抗者和人民性”的代表者。复盘孙悟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如何被讲述,在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对当时社会文化现实的一种观察视角。具体到当代的动画创作,赋予神话原型以一个新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之中注入当代观念,并使其成为一个能被观众共情和感知的当代故事,是不少动画作品在重述传统神话时采用的叙事策略。以武庚纪为例,这部动画无论是从人神关系的基本

11、背景设定,还是从燧人族、蚩尤族、夸父族、刑天族等族群的命名方式,都能明显看出中国神话的痕迹,但故事中推动叙事发展的核心动力并不完全来源于传统神话中的观念,而是当代的主流价值:不被神奴役、追求独立与自由的生活,就是武庚这一主要角色投入战斗的目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虽生而为魔,却要逆天改命,甚至在动画中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这同样是在强调坚持生命自由这一当代价值观念。此外,创作者常会将当代人的烦恼与困惑引入动画叙事。如非人哉的基础设定,便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神话人物会面临的种种困境。在这部作品中,神话人物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有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九尾狐是吐槽担当,龙王变成了助人为乐却总是做

12、错事的“憨小子,刑天的烦恼是没有头,玉兔成了人气博主,哪吒、龙女、红孩儿是一群快乐的小学生。这样的情节设定虽令神话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神话的传统情境和基本框架,却让他们走进了现实,融入了当代故事之中。在神话人物设定变化的同时,神话叙述的空间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年兽大作战中,原有的神界被改造为服务人间的幸福能量管理公司,业绩考核和失业压力成为诸神面临的最大困境。豆福传中所谓的仙界则干脆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成仙的刘安只是外星异族科技溢出的得利者,所谓的修仙也不过是对高科技现象的无力认知。但是,将当代人的困境设置为神的困境不过是虚指,人的困境才是其实指所在。以传统为皮,以现代为骨,填充在故事中的

13、其实是现代人的普遍性难题。有学者曾表示:如果神话真是人类远古智慧宝库的大门,是神圣知识的结晶,那么她将在何种意义上为现代人提供文化寻根的可能,又在何种程度上为疗救现代病症提供良方呢?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需要对其提出的问题赋予解决方案,对于在动画中感知到困境的神话主体而言,让传统文化复归来重建秩序,以此去抚平伤痛和困惑就成为一种可能的方案选择。如在年兽大作战中,春节成为修复灾难的密钥;在豆福传中,科技失序后的世界需要传统的信念来重建。当然,这种叙事策略的背后,也隐含着神话作为文化资源在以动画为介质的重述中所显现出的一种复兴方式。三、典型视觉符号的留存在对神话的种种重述中,虽然时空架构、价值观念和叙

14、事方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神话在动画作品中会完全失去本色。从人物形象来看,虽然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神话人物的造型往往历经多变,但一些关键的视觉符号在流变中逐步确定、巩固下来,并在大众心中形成一种固有的印象。二郎神杨哉的三只眼睛、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金箍棒、哪吒的风火轮和混天绫都是这些神话人物的典型视觉特征,它们既构成了观众对于神话角色认识的基础,又形成了动画中神话形象再创作的前提。非人哉中众多神话人物虽经过现代转化变成了当代人的模样,但其最为关键的形象特征(如刑天缺失头颅的身体、九尾狐的九条尾巴、红孩儿的红色肚兜与孩童外形等)都得以保留。西行纪的故事虽在时间线上越过了

15、西游记的范畴,但动画人物的典型特征(如二郎神的三眼、孙悟空的紧箍儿等)并没有被摒弃,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强化。罗/同战记中,总角发髻不仅是哪吒形象的关键标识,在情节设置里甚至还安排哪吒以自嘲的语气对这一标识的重要性进行了认证:要不是有识别性我早就换了。保留神话形象的典型视觉特征虽然便于观众识别与入戏,但若想让重述故事中的神话人物真正走入当代观众心中,就还需对其视觉形象进行“再创作”,这也是动画作品探索自身表达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纵观国内外动画发展历程,无论是米老鼠唐老鸭”,还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巴斯光年小黄人,这些动画形象都已远超其初始设定的影响范围而获得了更广泛的存在空间。塑造经久不衰

16、的动画形象,本就是动画作品经典化的关键一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留存神话人物的典型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当代再造,才能使被创作出的神话形象既不脱离历史又能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要,进而在艺术之林迈出新的步伐。如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虽然依然有着总角发髻、混天绫、乾坤圈、风火轮等标志性视觉符号,但其形象真正出圈之处,却是烟熏妆似的黑眼圈妆容。四、对古典风景的细腻绘制在当下国产动画对神话的重述中,有一类作品较为独特,观众除了关注这些作品所讲述的故事,也将视线投向故事之外的形式与风格。这类作品往往凭借细腻的人物刻画和场景描绘,充满古典韵味的视觉效果和穿插其中的大量传统文化符号,收获不少的赞誉。如具有彩

17、色水墨意蕴的白鸟谷和妙先生,以及有“每次画面暂停都能当屏保之称的大鱼海棠及同名网络动画大鱼海棠。作为绘画风格的主要承载者,动画中绘制的风景有的取景自真实的中国建筑与园林,如大鱼海棠中最重要的场景便是以福建的客家土楼为基础创作的环形建筑。但更多则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虚指风景,如雾山五行中的村庄并不确指某个地理位置,而是融合了泼墨山水写意笔法的绘制风景。不论这些风景是否真实存在,当这些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视觉符号融合在一起之时,它们就不再指代单一的地理对象和地理空间,而统一构成了国风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国风既代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风格,又包括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景对象。恰如米切尔所言,风景施

18、加于人的微妙力量,足以引发广泛且难以详述的情感和意义。观众当然清楚,动画所绘制的风景属于虚构之物,但这种虚构并不完全脱离现实。虚构的对象也有着它的真实基因。这些作品如此清晰地联系着那些已然沉淀为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并让观众从对文化的认同中深化对动画作品本身的认可。精致的民族画风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于神话内容的想象,更成为这些作品的重要标签和对其认同的基础。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中国动画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开始重新赢得大众的关注。谓之重新,是因为中国动画学派”的珠玉在前,更是因为当下中国动画所取得的诸多成绩与关注。虽是“重新,却并不意味着这是毫无基础的全新起航。对于当下的中国动画而言,从内容上看,凝聚着

19、先民智慧的神话故事已经成为中国动画重新讲述的重要内容来源。从形式上来说,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依然大量被当下动画创作者所借鉴,并通过对于民族风景的绘制获得了观众的情感认同。当下的国产动画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并未脱离中国动画民族化的范畴。任何I文本都不会存在于真空之中,它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当中进行意义的表达。对于神话的解读,同样也会受到语境的影响。当集聚着先民智慧的神话进入动画这个新的媒介中时,无论是被转译成为一个完全忠于原作的版本,还是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编,讲述神话的年代都已经发生变化,叙事语境也不再相同。因此,这些被重新书写的文本,不仅会体现文化的民族性,还会凸显时代的特征

20、。这既是中国动画延续中国动画学派”继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思路,又构成了中国文化传递的一种形态。英J.G.弗雷泽:金枝,汪培基、徐育新、张泽石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938页。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神话与意义,杨德睿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页。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黄珏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叶舒宪:人类学想象与新神话主义,选自文学理论前沿(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叶舒宪: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中国匕俄文学2007年第4期。据杭州日报统计,仅在2015-2020年这5年间,就有119部讲述神话题材的动画作品备案,参见pc0白惠元: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9页。叶舒宪:神话的意蕴与神话学的方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美WJ.T.米切尔:风景与权力,杨丽、万信琼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