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常规提升质量-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04716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实常规提升质量-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抓实常规提升质量-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抓实常规提升质量-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抓实常规提升质量-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抓实常规提升质量-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实常规提升质量-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实常规提升质量-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抓实常规提升质量一桓仁县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的基本情况从2017年10月10日起至11月6日,在教育局基教股领导的带领下,小学部各学科研训员深入城镇5所小学,开展巡回“推门听课”教学研究活动。这次调研,共包括三项内容,即“一听、二评、三查J道德与法治学科我一共听了17名教师的课,除一名教师(母亲生病住院)外,所有任教教师的课都听了一遍,基本做到全覆盖。每次听课结束后,都要进行评课指导,和任课教师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共同探讨学科教学。评课交流结束后,我还检查了17名教师的教案,共计29本。城镇五校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情况: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龄偏大。50岁以上10人,6人在

2、40岁以上,1人年龄较小,在25岁以下。从学科知识结构来看,5人任教本学科时间较长,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其余多为原来的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1人为外聘教师,这部分教师不熟悉本学科专业知识及教法。二、值得肯定的成绩(一)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亮点:1、5所学校领导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树立以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全部做到配齐教师,开全课时。2、教学管理日益完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稳步向前发展。(I)教导处教学管理到位,把教学常规作为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的教案定时检查,并做好批语。(2)学科教研组工作开展得好。学科教师有展示自己的舞台。3、优化道德

3、与法治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稳定。4、重视教师培训,尤其是外出学习深造,舍得投入。(一)从课堂教学来看,有以下几个亮点:1、基本做到备课认真,课前复案,对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能够参考我县的电子教案,进行二次备课,有的教师将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写在教案本上,还有的教师写出每节课的全部教案,做到提前备课。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17名教师都制作了课件,尤其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比如五女山的XX,西园的XXX等能克服各种困难,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北关50多岁的XX老师,还使用了白板的绘画功能,使课堂教学生机盎然,栩栩如生。3、运用灵活多样的

4、教学方法,入情入理,知行统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东关小学的XXX老师创新使用教材,上出具有桓仁特色的课。4、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遵循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5、创新并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模式,课堂凸显活力。实验小学XXX、北关小学XXX利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收到理想的效果。6、不少教师教学基本功过硬,彰显教师独特的魅力。不少教师的粉笔字过硬,板书设计美观,实验小学XX的交通标志简笔画,形象生动。7、教师工作热情高,积极参与,骨干教师更加优秀,新任教师不甘落后。这次调研,令我惊喜的是大家积极参与,没有一人提出不让我听课,老师们的干劲足

5、,虽然他们年龄偏大,但她们不懈怠,授课思路清晰,学科骨干教师更加出色。8、在打造课堂教学常规化的同时,骨干教师打造出精品课,令人欣慰。三、不足之处1、有的教师由于任教本学科时间短,他们的学科知识结构一般,学科教学能力不强,不能熟练掌握教材教法,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创新思维,自身业务素质亟待提高。2、“缺人现象”仍然存在,年龄结构偏大,“老龄化”严重,缺乏活力,实验小学外聘的非师范类年轻教师,各方面教学素养与我们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3、课堂教学还存在观念陈旧、方法单一、模式老化等弊端,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偏差。4、对教材的挖掘和处理不到位,没有抓住教材的内涵。5、个别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尚待

6、加强,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不能及时调控课堂教学。6、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发展不均衡,本课程的实践性有待加强。7、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8、个别教师课堂内容过多,2课时内容一课时上,造成教学进度过快。四、改进措施(一)学校管理的建议1、强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首先,要加强课程管理,做到开齐、开全、开足课时,不能挪做它用。其次,要加强过程管理。要特别注重日常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检测,指导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出更加具体的操作建议。2、继续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定期开展校本研讨,组织交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提倡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相互评课,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大力推行集体

7、备课,为教师减负。3、学校应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校外活动场所安排等方面做出统筹协调、提供便利条件。在实施延伸活动中学校应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确保安全,让教师放心去干,放手去创造。学校应根据年级和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不同专题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这种无形的德育浸润孩子的童心,为长远的发展奠基铺路。4、学校内部要开展“结对子”活动,做到以老带新。(二)研训员今后工作的思考1 .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很多教师课时量大,平时工作繁忙,师校的集中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素质。今后在培训形式和内容上,要进行思索。2 .加强教学研究,深入基层,全方位指导教学。深入课堂教学第一

8、线,以新教材为中心,与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切磋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扎实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及时召开各类教学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通过教学研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推广教学经验。开展优质课堂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常规课堂的优质化,开展学科评优活动。4、积极培养骨干,进一步扩大骨干教师队伍,发挥其示范引路的作用,开展骨干教师送课活动,加强校际交流,促进各校均衡发展。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薄弱学校帮教活动,开展骨干教师和薄弱教师手拉手、结队子活动,推动薄弱学校的发展,促进薄弱教师的提高。5.加强自身学习,多读好书。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为本学科的教学服务。调研负责人:丁薇2017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