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旗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用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人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雒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2、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表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A后用兵B则遣C从事以D一少牢E告庙F请其矢G盛以H锦囊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意思是推其根本,与成语“原形毕露”中的“原”
3、词义不相同。B.归,意思是归顺,与苏武传“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中的“归”词义不相同。C.本,意思是考察,探究,与大学之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的“本”词义相同。D.举:意思是全,整个,与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词义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该论点强调了人事的作用,并将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例作为这一立论的历史根据。B.文章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扬先抑,为下文写“扬”张本。C.文章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本源在于人事
4、,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人事的内涵。D.文章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庄宗的盛衰,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译文:(2)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译文:14 .文中“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三矢”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庄宗是否完成了其父之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3分)【答案解析】10. BFG(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共3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原句为: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5、11. C【解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的“本”是意思“主要的”。二者词义不同。12. B.【解析】“全段叙事欲扬先抑,为下文写扬张本”错误。这一段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文的议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了准备。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13. (1)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子装着后梁君臣的首级。(评分参考:“方”,当;“以组”,用绳索,状语后置句;“函”,用匣子装,名词活用作动词。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2)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而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评分参考:“及”,等到;“困
6、”,围困;“为”,表被动,被。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14. “三矢”是三支箭,分别代表的是梁、燕与契丹这三个敌人。庄宗完成了其父之志,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及仇傩已灭,天下已定”等句子可以看出。(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的作为么!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称帝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
7、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恭敬地取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好,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子装着后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里呼喊,作乱的人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兵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