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0708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AskingtheGodrJaneAusten,sViewsonLiteraryCreationandMarriage作者:赵渭绒作者简介:赵渭绒(1976-)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成都610064原文出处: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成都)2017年第20172期第86-91页内容提要: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以往学界对她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可谓毁誉参半。评论界一方面批评她缺乏对历史的观察与扫视,从而使文学题材局限于英国乡村的几户人家;一方面却被她作品中准确而精到的人性表达所吸引,指出她的文

2、学作品中透露出一股稳妥从容的古典力量。她一生中创作了6部小说,她作品中关于爱情与金钱、理智与爱情的讨论在今天仍然极具价值,不断地吸引着后世的读者对其进行重读。她的人生经历对她的写作观、婚姻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她自己则在某种意义上改写与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历史。研究以一种熔炉的方式,结合其人生经历与文学作品来呈现她的婚姻观。JaneustenisanimportantfemalewriterinthehistoryofBritishliterature.Inthepast,thescholarshavestudiedherandherliterarywritingsfromavarietyofpe

3、rspectives.Ontheonehand,thecriticshavecriticizedherforlackofhistoricalperspective,sothattheliterarysubjectislimitedtoseveralfamiliesintheEnglishvillage;ontheotherhand,theyhavebeenattractedbytheaccurateandrefinedhumanexpressioninherworks,illustratingatouchofsoundandeasystrengthofclassicsinherliterary

4、works.AsAmericanscholarHaroldBloomsaid,sheknowsmoreabouthumanitythanwedo.Shecreatedsixnovelsinherlife,andthediscussionofherworksonloveandmoney,reasonandloveisstillveryvaluablenowadays,attractingunceasinglyreadersoffuturegenerationstorereadit.Inaway,herlifeexperiencehashadaprofoundinfluenceonherviewo

5、fwritingandmarriage,andshehasrewrittenandinfluencedthehistoryofBritishliterature.Withawayofmeltingfurnace,thepaper,togetherwithherlifeexperienceandliteraryworks,showshermarriageconcept.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7年08期关键词:简奥斯J7文学创作/婚姻观/英国文学/傲慢与偏见/JancAUSten/1itcraryWritingviowOfmarriage/BritiShIiteratUre/Pri

6、deandPrCjUdiCC标题注释:Hankuk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ResearchFund;2015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创作”(SC15E041)。中图分类号口06文献标识码A简奥斯丁(17751817)是公认的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于1775年出生于英国汉普郡史蒂文顿村,有兄弟姐妹八人。她的法语很好,精通一点意大利语,父亲的藏书是她所受的最大的教育,其余时间弹琴、唱歌、做针线活及跳舞。她十二岁就开始写作短篇小说,目的是为了娱乐家人,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便围坐在火炉边听简奥斯丁朗读她自己写下的小说。由于喜

7、爱,英国人将她称为“亲爱的简,而一些严肃的批评家称她为奥斯丁或她的全称“简奥斯丁。简奥斯丁终生未嫁,过着她自己所言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波涛汹涌的生活。作者所处的时代还不能容忍女性拿笔,18世纪以前的英国基本上是女人无史:文学史上女人没有写过只言片语,家族的历史上最多出现这个女人姓什么,生了几个孩子等等。即使是真正有过突出贡献的女性最多也只有被王后亲吻过”的简单字眼,其他信息则无处可寻。那一时期的名人卢梭曾在他的爱弥儿中写道:男人和女人是为对方而存在的,然而他们的相互依赖性是不平等的。没有女人,男人仍然存在,没有了男人,女人的存在便有了问题。女人一生的教育都应该依照和男人的相对关系而计划,女人要

8、取悦男人,要贡献给男人,要赢得男人的爱和尊重,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蜜且愉悦.在那个时代,人们觉得写作不是一个淑女应该做的事。蒙克刘易斯曾这样说:我对那些喜欢读书写作的妇女避之不及,我对她们既同情又鄙视。她们应该做的不是写作,而是针线活,那才是她们唯一擅长的事情。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这个桀壁不驯、受教育程度不高、埋首于汉普郡乡间的牧师之女自学成才,带着透明而忧伤的笔调,朴素而深情地描述了那个美丽如斯的处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村生活。她一生创作出了6部小说,十二岁时,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孩便创作出了一本书信体小说苏珊女士,而她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则

9、创作于21岁,40岁时创作劝导,劝导里有她本人最喜欢的安妮埃利奥特这个人物形象。此后,她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后背和膝盖经常会痛,致使作品无法用以往细腻的笔触来收尾。她本人觉得是胆汁功能失调”或风湿病,后世的研究者则表明她极有可能是因为乳腺癌过世的。1817年7月18日清晨她离开了人世,只活了42岁,葬礼非常冷清。她的墓碑上写着:她仁慈的心地、温柔的性情、出众的才华,赢得了所有认识她的人的尊敬和至亲们最深切的热爱”2,她后来被伍尔芙称为女性之中最完美的艺术家。简奥斯丁作品的魅力何在?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对她进行阅读?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看到简奥斯丁及她的文学作品非但没

10、有消失速朽,反而拥有越来越多的拥起。她的作品一版再版,她本人的生平故事也被改编成电影成为简奥斯丁简奥斯丁的遗憾等进行热播。人们不断地阅读她,通过作品来接近她,思索着她在文学作品中提出的永恒主题,却很难说清,她的真正魅力何来。批评界既有对她的批评,但更多的是对她的赞美,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继莎士比亚后最伟大的作家。她之后的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说:“在所有伟大的作家中,简奥斯丁是最难在伟大的那一瞬间捉住的。3人们对她作品的丰富性及评价的未定性在今天依然值得讨论。我们必须认识到简奥斯丁是在一个相当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创作的,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大环境方面,她所处的时代并不允许女性进行写作,一个创作

11、的女性会受到无情的嘲讽。她生前托名出版作品,直到她病逝以后,哥哥在负责出版她的小说诺桑觉寺和劝导时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使用了她的真名。在某种程度上,笔象征着权力,女性执笔则象征着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与挑战,简奥斯丁之前,在英国,没有哪个女性像她那样执笔写作。环境方面,简奥斯丁虽然家有仆人,但还没有多到自己不用劳动,她掌管着全家众多人口的早餐,常常抱怨一边烤着蛋糕和黄油,一边思考小说创作。而作为家族中终身未婚的女子,每当有婴儿诞生,她和姐姐便会被抽调去照顾小婴儿一段时间。此外,她创作的客观条件并不好,她的侄儿奥斯丁李在吉英奥斯丁回忆录中记载:她平日都在起坐间里写作,经常要遭受到各种打扰;她为了不愿意让

12、外界知道她的工作,便用一些很小的纸张来写作,听到门响,就连忙把这些小纸张收拾起来。她到什么地方去旅行,也总是带着那些稿本。4后来她一直反对家里人修复那个格叽作响的门,以便有人进来时能够提示她藏匿稿件。她曾有抱怨,说日常生活琐事占去了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正如评论家GK切斯特顿所说,她是趁着做蛋糕、布丁之余写下了传世的6部小说。事实上,奥斯丁短暂的一生一直处于私密状态,少有旅行,与同时代的作家几乎也没有什么交往。在不允许女性握笔的时代,她冷静克制,不动声色地专写“别人的故事。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宅居”的产物,而她自己有时候则冷静得令人害怕。对于后世研究者来说,研究她是不容易的。因为她既没有留下像弗吉

13、尼亚伍尔芙力屏的录音资料,也没有乔治艾略特那样的肖像。对于她的容貌,我们只能通过她姐姐的一幅手绘肖像画加以简单还原,也有人说她相貌平平,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特里伊格尔顿曾说,那些看起来不在场、边缘化或模糊不清的东西,也许为理解作品的意义提供了最关键的线索”5。那些不在场的,也许才是最关键和重要的。让后世理解她的一些关键性信件在她死后被其同胞姐姐卡桑德拉焚毁,从而为今天的奥斯丁研究增加了难度,留下了遗憾。从她的整个生平来看,她始终处于一种倔强而沉默的生活状态,交游甚少,绝世独立,只是用自身卓越非凡的才与情,进行尽情的书写,用文字勾勒出女性存在的多种可能性。面对让人无可奈何的命运,写

14、作成为唯一的反抗方式,她的想象力非常好。加拿大人卡罗尔希尔兹在简奥斯丁这本传记中提到,简的一位表亲在第一次见到12岁的简时,发现她满脑子奇思怪想,矫揉造作。而简在少年时期还未成名前就建议当时的一本杂志消磨时光:如果贵刊要刊登爱情小说,故事的男女主角必须具有丰沛的情感,还得取个悦耳的名字。”以往的评论家只注意到了她作品中的讽刺,事实上,她还非常幽默,在一本叫杰克和爱丽丝的小说中描写T立乡绅为了阻止女人的追求,在自己家的周围安了铁茨藜。后来一位追求者痛哭流涕地说:狠心肠的查尔斯,不光伤了女人的心,还伤了她们的腿。她狡黠的心思、机智的对话、幽默的讽刺在作品中尽显,十分熟稔地向我们描绘了英国乡间三两户

15、人家的生活。鉴于她自己独特的情感经历与生命体验,在之后的作品中她反复地表达了一个主题:婚姻的唯一基础应该是真正的爱情。1796年1月,简奥斯丁刚满二十岁的时候,遇见了来乡下亲戚家做客的汤姆勒弗罗伊。汤姆性格温和、相貌英俊,已经在都柏林拿到了一个学位,是一位正在成长中的年轻律师,与简一见钟情。简兴奋地提到:你想象一下那种肆无忌惮、令人侧目地坐在一起并一起跳舞的情形。而这个人唯一的缺点竟是:晨礼服的颜色实在太浅。2汤姆喜欢读书、知识渊博,和简一起热烈讨论当时的流行小说汤姆琼斯,给出简短合适而独到的建议。她完全沉浸在一片乐观的情绪之中,半开玩笑式地说:我确实期待着那天晚上我的朋友会求婚。果真刃暗的话

16、,我会拒绝他,除非他答应丢掉那件白色外套。2初恋的兴奋淹没了一切,她完全忽略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阶级等级与可能出现的不公:他的家庭不会允许他娶一个身无分文的牧师之女,而她的家庭也不会以丢掉T牛白色外套为代价嫁出自己的活泼可爱的女儿。汤姆很快怯懦,临阵逃脱,接受了家人的实用主义安排,娶了一位女继承人,最终爬上了爱尔兰首席大法官的宝座。奥斯丁终日以泪洗面,在她刚刚开始明白的世界和刚刚开始感受到的爱情里黯然神伤。而她的亲爱的爱尔兰朋友,心爱的汤姆转瞬间便变成了不可触的恋人,在另一个围墙内扮演着为人夫为人父的角色。思念无处可放时,奥斯丁拿起了手中的笔,于是“汤姆勒弗罗伊”变成了她笔下的人物达西先生”,她

17、此后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中的男主人公。这一年,她21岁,完全预料不到自己日后会成为知名的作家。多位传记作者提到,她最令人愉快的作品傲慢与偏见诞生于一段充满悲伤和沮丧的岁月,她笔下的伊丽莎白班纳特得到了作者本人毕生渴望的东西。2这次经历后,她试图调节自己,以便适应这个社会。在27岁时,她曾接受21岁的哈里斯七缩威瑟的求婚,但几乎一夜之间她就后悔了。她不能忍受无爱的婚姻,更不能做爱情的逃兵,在她看来婚姻是人世间最不能将就的事,而爱情至高无上。她认为婚姻会形成一种屈从关系,而机智的女人在婚姻之外,一定还有别的选择。奥斯丁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中塑造的伊丽莎白的形象就迥异于她时代的任何女性形象,这一女性形象

18、身上投射了奥斯丁本人性格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女性大多智力贫乏,缺乏创见,对婚姻缺乏清醒的认识或者会随意妥协。小说中的班纳特先生就因为贪图美貌而在年轻时娶了一个智力贫乏而又小心眼的女人,结婚后不久对太太的感情便消失了。而班纳特太太则是这一时代平庸妇女的典型代表,一生最大心愿就是嫁女儿,把结婚当成一条体面的退路,认为结婚是给女儿们安排了一个可靠的储藏室,尽管没有爱情,但不至于挨饿受冻。奥斯丁则表现出全然不同的婚姻观,宁愿终身未!也不愿对拙劣的婚姻关系迁就,在爱面前从不打折扣。多年后,当她成为知名作家偶遇汤姆的时候,她为汤姆的大女儿,同样名为简的女孩轻声朗读自己的小说。虽然此时的她已不再年轻,但在心

19、底流淌的依然是年轻时候的爱。读完后,她感慨万千,缓缓地合上了书,同时也合上了她的右手无名指,合上了今生最美的梦。此情可问天!奥斯丁因爱而幽闭了自己,灵魂最终选择以自己为伴。在作品中,她饱蘸着爱的墨汁在虚构的世界中奋力追梦,她笔下的女性人物的命运都是幸福的,她所有作品的结局都是美好的,作者本人却未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结局。她因贫穷而痛失所爱,终身未婚,孤独一生,她用笔告诉我们在世上钱是好东西,可是还有比钱更美好的东西。她后来的文学作品都没有离开爱这一主题,要么关注金钱和爱情的关系(傲慢与偏见),要么书写理性和感性的关系(理智与情感),要么描绘爱情和等待的关系(劝导)。她用尽一生去等待,与一切伟大的作

20、家一样,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什么能比爱更艰难。正如加西尔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为我们描述的一样,那一个令人心酸的等待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的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即便是在生命的末端才得到所爱,马尔克斯故事的结局也依然是美好的。唯有她,我们亲爱的简独留一己之身,为爱执守,用尽一生,也没有等来生命中的secondchance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伤的结局啊!让我们再来回顾一段她的文字:我再也不能默默地听下去了。我必须用我力所能及的方法和你说话。你伤了我的心。我既伤心。又不甘心。请别对我说为时已晚,也别说这种珍贵的感情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再次把我自己奉献给你,八年前你几乎撕碎了我的心,现在我的心依然属于你。

21、你不能说,男人比女人健忘,也不能说男人的爱情消亡得更早。我一直只独爱你一人。我可能曾经不公正,也可能软弱,闷闷不乐,但从不朝三暮四。我到巴斯来只是为了你,我想尽办法,只是为了你。难道你不曾察觉?不理解我的心思吗?我觉得你完全了解我对你的感情,如果我同样了解你的感情,我连这十天也不会等待。我此刻觉得难以再写什么。此时此刻,回响在我耳边的一切让我不能。你虽然放低了说话声,别人可能听不出你的意思,但我却能分辨你的心思。你如此善良,如此优秀!你的确公正地对待我们俩的感情。你相信男人中的确有人对爱情忠贞不渝。那就请你相信,我对你的爱无限热诚、忠贞不就。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样的命运,我得走了。但是,我会

22、回来,我会尽快回来找你。你的一句话、一个眼色,就能决定我今天晚上是去你家拜见你父亲呢,还是就此永别。(劝导)我们喜欢简奥斯丁,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达西先生,何况他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举止高贵甚至还有一年一万英镑的收入。事实上,伊丽莎白爱达西,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贵族的血统和丰厚的收入,而是他所展现出来的对于女性的真正尊重及敢于直面自身人性缺陷的勇气。在这个意义上达西是一条真正的汉子!而伊丽莎白对于达西则显示出了一股修正的力量,当达西用吹毛求疵的眼光去看待伊丽莎白时,事实上是透露出他所在阶级的傲慢:觉得她身材不匀称,却被她美丽非凡的乌黑的眼睛所打动;觉得伊丽莎白缺乏上流社会的风采,却

23、为她落落大方的爱打趣的作风而着迷。而伊丽莎白在拒绝了达西的求婚后,通过一连串的事件不断地澄清误会的过程,也是她修正对他的偏见的过程,最终他们意识到结合对双方都有好处:女方从容活泼,可以把男方陶冶得心境柔和,作风优雅;男方精明通达,阅历颇深,也一定会使女方得到莫大的裨益。作者设计了傲慢的达西与极具反抗精神的伊丽莎白作为一种对抗性力量,说明真正的爱情有股修正性的力量,而一味的攀附与顺从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当出身高贵,一贯傲慢的达西在富有反抗精神的伊丽莎白面前受挫时,不得不促使他进行反思,他说:我虽然并不主张自私,可是事实上却自私了一辈子。从小时候起,大人就教我,为人处世应该如此这般,却不教我要把脾气

24、改好。他们教我要学这个规矩那个规矩,又让我学会了她们的傲慢自大。不幸我是一个独生子(有好几年,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从小给父母亲宠坏了。虽然父母本身都是善良人(特别是父亲,完全是一片慈善心肠,和瀛可亲),却纵容我自私自利,傲慢自大,甚至还鼓励我如此,教我如此。他们教我,除了自己家里人以外,不要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教我看不起天下人,至少希望我去鄙薄别人的长处,把天下人看得不如我。从A岁到二十八岁,我都是受的这种教养,好伊丽莎白,亲伊丽莎白,要不是亏了你!你给了我一顿教训,开头我当然受不了,可是我实在得益匪浅。你羞辱我好有道理。当初我向你求婚,以为你一定会答应。多亏你使我明白过来,我既然认定T立小姐

25、值得我去博得她的欢心,我又一味对她自命不凡,那是万万办不到的。4奥斯丁将自己身上的自爱投射在伊丽莎白身上,使她笔下的人物区别于形形色色的虚荣浮华之辈,这源自于她面对复杂命运时的智慧与淡然。她在作品中塑造了智识女性的形象,将自己个性贯穿到角色当中,伊丽莎白班纳特体现了她的叛逆,爱玛伍德豪斯体现了她的顽皮,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范妮体现她的恭顺,而安妮则综合了她的孤独与失落,她的遗憾、才智,还有她最终对沮丧生活的安然接受。写作能够让她在情感风暴后继续拥有平静的力量,使生活重新恢复到可控的范围,尽管略带苦涩,但终究可以忍受,不会使自己陷入到一种悲观主义,反而能从中获取力量,超越自我,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超我

26、。这种气度和格局,在奥斯丁年轻时已经体现出来了。她在规劝侄女时说,沮丧和气馁又死不了人,苦难最终会变为磨砺。在某种意义上,她也是一个受难的女性形象,感情上的受挫成为她日后创作的原动力,激励着她日后能够成为著名作家。即便是在最强烈的感情面前,即便是在最关键的利害关系面前,她从来不会只考虑自己利益,具有基督般的奉献精神与宽广胸怀。这是一种放弃的美学,在爱情中优雅退场来成全最美的爱情,成就彼此的事业。在所有的作品中,简奥斯丁在处理情感问题时都显示出一种稳妥感和一股从容的力量,从不大喊大叫,从不喊哇!美国作家埃米赫克林曾写了一篇从不喊哇!的姑娘的文学评论来赞美她的从容。而她笔下最喜爱的女主人公身上都有

27、一种极致的优雅,从而使她的作品也呈现出了一种古典的力量。她全然不顾同一时期渐渐冒头的浪漫主义,也不在乎权力与地位极高的粉丝,同为“简迷(Janeites)的摄政王的建议。只是默默地埋头于自己的文学小天地,不轻易地变更主题,执拗地进行着书写。人们对她的喜爱延续了200多年,在北美她的粉丝们成立了简奥斯丁学会,世界各地的粉丝团众多的简迷”们热烈地拥护着她。因为喜欢她身上的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女性的特征,她的典雅、克制、律己与对爱的纯贞坚守。正如法国学者卡扎明所说,在简奥斯丁的所有的作品里渗透着最纯正最本质的古典主义精神,即稳稳当当、秩序井然的精神上的和谐,而在这种和谐之中则必然最能显示作家的才智。奥斯

28、丁的创作方法如此古典气十足,如此典雅,竟能使我们联想起那些伟大的法国分析家们所推崇的方式。”在英国文学圈内,简迷们宣称英语文学的成就不光靠莎士比亚来维持,还要指望一个42岁就去世的小妇人去支撑。简奥斯丁的作品使简迷们底气十足,使他们在迷恋莎士比亚的莎党们面前也毫不逊色。尽管简奥斯丁描写的是家长里短,最多将她的眼光延伸到乡间的三两户人家,但她却指出了人类的普遍情感,金钱与爱情的关系,理智与情感的关系。这些问题是任何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她所经历的也许是我们曾经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她当初所面临的抉择也许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新的抉择。世界变了,时代变了,爱与人性却未变,她所坚守的恰恰是

29、我们试图坚守却未能坚守的。这才是她真正的魅力所在!正因为此,她引起我们反思,我们通过阅读她的作品来重新认识我们自己。因此哈罗德布鲁姆说,她比我们更了解人性,更了解我们自己。而简迷们则说,我们根本不想追随莎士比亚去拯救世界,却想模仿简奥斯丁来生活。此外,我们喜欢简奥斯丁,还因为她为我们记录了英国全面工业化后最后的一片宁静时光。我们读奥斯丁,事实上是缅怀历史上曾经的宁静与温情,怀念工业革命前作为生命个体的我们,那些手工织品、信件、礼服、泥土、乡村舞会、林间漫步、漫不经心的闲聊和亲密的围炉夜话正是生命的温情象征。它区别于现代化冰冷的机器与生产链条中的生命个体,人不再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链条,一个结点,而

30、是有着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及审美经验的个体。那些曾在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手工、诗歌、艺术、舞蹈、音乐、宗教、哲学等不必让位于生产、流通、资本、金钱与冰冷的利害关系。工业革命后,人作为情感性的一面被逐渐剥离,生命变成了屑末,利益关系凌驾于爱情、亲情之上,情感在以金钱为导向的社会里徒生悲凉。文学史上,在奥斯丁之后的勃朗特姐妹那里,我们看到了原先稳定的社会秩序开始变得摇摇欲坠;进而到狄更斯,社会已经变成了一台冰冷的机器。而奥斯丁的作品诗意尚存,正如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当范妮听说拉什沃思砍树的想法时说:把林荫道旁的树砍去!多可惜啊!这难道不会使你想起考珀的诗句吗?彳尔倒下的荫路大树啊,我又一次为你们无辜的

31、命运悲伤。”在奥斯丁笔下,苦难具有了美学意义,与艾米丽狄金森相仿,在温和的表象下掩藏着一颗桀鳌不驯的心,复活的基督与救世主的基督对她没有意义,她接近的是受苦意义上的基督,受苦是她基本的生存模式。1817年7月18日,简奥斯丁去世了,墓碑上只字未提她文学上的成就,也只字未提她曾受过的苦难。苦难是她基本的生存模式,她的小说则是苦难产出的文学子嗣。她爱它们,鼓励它们与司各特、莎士比亚的子嗣们在文坛争宠。哈罗德布鲁姆说:与莎士比亚一样,她培育了我们的心智。我们像是奥斯丁的孩子,在她的小说中看到并直面我们自身的痛苦、我们自身各种异想天开的念头。正因奥斯丁培育了我们的心智,我们感到她解释了我们何以为我们。

32、她笔下的人物富有个性,体现了她独特的艺术成就,这也是她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原因.口与我们一样,简奥斯丁只是一个陌生的土地上的旅居者而已,在巴思,在南安普敦,她只是一根独自进行着思考的芦苇。身世微贱,命运凄凉,却对后世的文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英国作家普里斯特里说:我们说她伟大,不是因为她像托尔斯泰、狄更斯、巴尔扎克那样描绘了宏伟广袤的社会画卷,而是因为,她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小世界。”口她之后的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正是受她启发走上了文学道路,当玛丽安埃文斯(乔治艾略特改名前的名字)与她的丈夫乔治刘易斯私奔后,居住在一个小岛上,整夜阅读的正是奥斯丁的小说,而刘易斯正是简奥斯丁的最忠实的读者。在今天,重新评

33、价简奥斯丁依然是一个挑战。她的伟大之处的确难以把握,有评论家说她无聊,谴责其作品中缺乏对历史的“扫视,缺乏对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描写;也有评论家说她的作品缺乏男女激情,在涉及两性关系的关键时刻一笔带过。而当你真正靠近她,阅读她,自然会知道这些不明就里的情况出现的真正原因。也许到那时,你便不会苛责她的作品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简奥斯丁的抉择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认同的人,正如简迷们所说,我们不想成为莎士比亚式的救世主,却想要过上简奥斯丁过的生活。简奥斯丁教会我们智慧地接受生活的局限性,与不受自我意志控制的命运和解,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没有粗鲁式的大喊大叫与

34、矫情造作,更多的是对生活冷静的思考。埃米赫克林写了一篇从不喊哇!的姑娘的评论,提到:奥斯丁的作品赢得读者喜欢的大部分原因在于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姑娘都不是这种大喊大叫的类型。奥斯丁塑造了一批富有理性的优秀女性。在她的世界里,那些风度翩翩、傲慢自负的男士疯狂追求的正是这些有头脑的女性,而不是那些衣服上缀满花边的女人(19世纪还没有时兴在身上粘贴闪光小亮片)。这种情爱搭档让读者感到奥斯丁的小说令人愉悦,甚至会感叹要是她当时多写几部这样的作品该多好。口我们喜欢奥斯丁,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她及她的文学作品,来缅怀我们自己的爱情,消逝的或未消逝的,虚构的或真实的,可能的或不可能的。事实上,奥斯丁极富智慧,品

35、味也无可挑剔。她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可替代、不多见、不可求、也无法仿效。她告诉我们比丢失爱情更悲惨的是陷入无爱的婚姻,与其将就,不如为爱留出位置,这也许正是我们喜爱她、敬佩她、怀念她、阅读她的原因。然而,简奥斯丁绝对不是一位不婚主义者,她只是拒绝进入无爱的婚姻。爱情是生命的高级需求,而金钱则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当爱情为面包让道的时候,这种心酸便难以诉说。命也,运也!当若干年后,汤姆勒弗罗伊带着同样叫简的大女儿出现在她面前时,此时对方已是几个孩子的父亲。而她依然孑然一身,面对今生唯一的爱,她淡然一笑!岁月悠悠,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相对无语,泪眼迷茫!她翻开自己的小说轻声朗读,书中的人物与她自己融为一体。潜藏在真正爱情背后的是深沉的忧伤。有的伤,一伤就是一生。有的别,一别就是一世!她在世间兀自飘零,夜深人静时任痛苦、孤独与思念吞噬着内心。也许在写作每一个故事的结局时,她心中仍然会升腾起那个曾经在心底无数次的叩问:“如果我们不能在一起,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原文参考文献: 1苏珊娜卡森.为什么要读简奥斯丁M.王丽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91. 2卡罗尔希尔兹.简奥斯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14. 3伊扬瓦特.奥斯丁:批评文选Z.1963. 4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