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袍有玄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2232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皇袍有玄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代皇袍有玄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皇袍有玄机.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代皇袍有玄机清代皇帝的服装并不只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自黄帝及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冠服就超越了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而具有了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皇帝的四季服装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可见,人们平时常说的“龙袍”,其实只是作为皇帝吉服中的一个门类而已,主要用于重大吉庆节日以及先农坛皇帝亲耕等场合。而观众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皇袍,更多的是属于常服或便服这一种类。

2、在清代皇帝的几大类服装中,朝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等重大典礼和祭天、祭地等祭祀活动时所穿的礼服,根据不同的季节,又有四季适用的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颜色也并不是只有人们普遍认为的明黄色一种,而是有明黄、红、蓝和月白(浅蓝)4种颜色。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亲耕和祭太疝等场合。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龙袍”上不仅龙唱主角作为皇帝吉服之一的龙袍,上面除了龙唱“主角”之外,还布满着形形色色的配角,甚至连平时人们不大喜欢的蝙蝠也在其中。龙袍上每个图案其实都有着

3、丰富的含义。以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为例,该龙袍通身绣九条金龙。正龙绣得正襟危坐,一团威严,行龙绣得极富活力,似动而非动。4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要的位置一前胸、后背和两肩,4条行龙在前后衣襟下摆部位,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这寓意着九五至尊。此外,龙袍在龙纹之间还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这里被称为水脚,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这种纹样被称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寿海。制作一件朝袍耗时两年清

4、代皇帝的衣料由内务府广储司拟定式样颜色及应用数目奏准,对缎匹长阔尺寸、质地、花样、色泽都有明确的规定。据悉,三织造织成匹料后再送交裁作、绣作、衣作,刺绣由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小样,经审后,按成品尺寸放大着色发交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完成后陆路进京,如后宫所用则经水运进京。期间用绣工近5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过粉10余人,合计近千人。如由一人刺绣则要用两年零五个月才能完工,在此期间内,穿衣人的体态弑至已发生了变化,于是聪明的工匠在织造阶段就在面料边缘留下了足够的改动空间。据记载,皇帝一天之中多次更换服饰,有时一天内更换二至三次,清宫内设有尚衣监,存放皇帝的袍褂和服饰,又有专门的衣服库,管理皇帝平日常用的服和冠,还有一大群随时侍候皇帝更换衣服的太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