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2736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82 大小:53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docx(1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修订版)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1月前言按照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2018)第2号)关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或者指引,每两年修订一次”的要求,结合近三年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更新,为进一步完善全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以下称“双控”)机制建设工作,推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更好的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特种设备“双控”工作,提升全省特种设备“双控”工作质量,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决定修订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2、治理指导手册(试行),并委托河北省特种设备技术检查中心开展具体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为基础,结合近三年特种设备“双控”工作经验,充分吸纳使用单位的意见建议后,形成了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修订版),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参考使用。通过本次修订,主要有以下调整,一是明确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基

3、本要求;二是调整了部分特种设备的风险等级,主要是下调了一些原重大风险特种设备的风险等级;三是明确了风险公示和标识的要求;四是调整了原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因素辨识指导目录,主要是删掉了一些与使用单位风险管控工作无关的内容;五是增加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要求,指导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o本手册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1总则1-2术语与定义2-2.1 特种设备-2-2.2 使用单位3-2.3 公众聚集场所4-2.4 风险4-2.5 风险因素-4-2.6 风险分级管控-4-2.7 特种设备隐患-4-2.8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4-2.9 修理或重大修理-4-3工作内容和程序6-3.1 工作准备-6

4、-3.2 特种设备辨识7-3.3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7-3.4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分级7-3.5 特种设备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清单建立8-3.6 风险公示与标识9-3.7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9-3.8 特种设备隐患分类分级10-3.9 特种设备隐患治理12-3.10 隐患治理验收13-4附则14-附图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示意图-15-附件IT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含安全附件台账)17-附件1-2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一工业管道19-附件1-3气瓶基本信息汇总表20-附件1-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21-附件1-5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

5、规范及相关标准台账.-22-附件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25-附件2-2-TY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一通用项-27-附件2-2-GL锅炉安全节能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0-附件2-2-GRQ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1-附件2-2-YRQ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2附件2-2-QP气瓶充装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3-附件2-2-GD压力管道(工业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5-附件2-2-DT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6-附件2-2-QZ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7-附件2-2-SD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8-附件2-2

6、-YL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39-附件2-3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基本要求和示范案例40-附件3特种设备风险事件明细63-附件47锅炉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64-附件4-2压力容器(含氧舱、气瓶)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65-附件4-3压力管道(工业管道)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66-附件4-4电梯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66-附件4-5起重机械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67-附件4-6客运索道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67-附件4-7大型游乐设施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68-附件4-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68-附件5-1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

7、录一通用项69-附件5-2锅炉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75-附件5-3压力容器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86-附件5-4气瓶充装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93-附件5-5压力管道(工业管道)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98-附件5-6电梯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103-附件5-7起重机械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108-附件5-8客运索道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118-附件5-9大型游乐设施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123-附件5-10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T29-附件6特种设备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133-附件7-1厂

8、区(车间、区域)安全风险分布图135-附件7-2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公示牌137-附件8特种设备隐患排查计划139-附件9T-TY特种设备隐患排查通用要求141-附件9-2-GL工业锅炉隐患排查专项要求142-附件9-2-RE压力容器隐患排查专项要求145-附件9-2-YRQ-I移动式压力容器隐患排查专项要求(充装单位)-149-附件9-2-YRQ-2移动式压力容器隐患排查专项要求(使用单位)-151-附件9-2-QP气瓶充装隐患排查专项要求154-附件9-2-GD压力管道(工业管道)隐患排查专项要求156-附件9-2-DT电梯隐患排查专项要求159-附件9-2-QZ起重机械隐患排查专项要求160

9、-附件9-2-SD-1客运索道隐患排查专项要求(日查)162-附件9-2-SD-2客运索道隐患排查专项要求(月查)164-附件9-2-SD-3客运索道隐患排查专项要求(年查)166-附件9-2-YL-1大型游乐设施隐患排查专项要求(日查)168-附件9-2-YL-2大型游乐设施隐患排查专项要求(周查)169-附件9-2-YL-3大型游乐设施隐患排查专项要求(月查)170-附件9-2-YL-4大型游乐设施隐患排查专项要求(节假日检查)-171-附件9-2-YL-5大型游乐设施隐患排查专项要求(年查)172-附件9-2-NC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隐患排查专项要求173-附件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基

10、础管理类175-附件10-2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现场管理类176-附件Ib1特种设备重大隐患目录177-附件11-2特种设备一般隐患目录178-附件12特种设备隐患治理信息台账179-1总则.为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称“双控”),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本手册。1.1 2本手册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风险

11、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指导性文件,使用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参考使用。1.3 使用单位的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可聘请专家或技术服务机构指导特种设备“双控”工作,但不得替代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专家或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才能够开展技术服务工作。鼓励技术服务机构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宣传、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1.4 金属冶炼、道路运输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每年开展一次特种设备安全全面风险辨识,公众聚集场所的使用单位宜每年开展一次特种设备安全全面风险辨识,其他使用单位应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1.5 特种设备“双控”机

12、制建设是安全生产(或行业)“双控”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要求需要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应单独建立特种设备“双控”机制;其他使用单位可纳入到安全生产(或行业)“双控”机制,如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制定推进方案、开展教育培训、风险公示等工作应有机融合,但是特种设备具有其特殊性,在特种设备辨识和分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特种设备风险管控信息台账、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特种设备重大隐患、一般隐患分级目录、特种设备隐患治理信息台账的制定等工作当中应体现特种设备的专业性。2

13、术语与定义2.1特种设备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具体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和特种设备目粉O1.2 1.1锅炉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通过对外输出介质的形式提供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正常水位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IMPa(表压)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I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IMW的承压热水锅炉;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IMW的有机热

14、载体锅炉。1.3 .2压力容器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J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n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LO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C液体的气瓶;氧舱。1.4 1.3压力管道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

15、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1.5 .4电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除外。1.6 .5起重机械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

16、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2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1.7 1.6客运索道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非公用客运索道和专用于单位内部通勤的客运索道除外。1.8 .7大型游乐设施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用于体育运动、文艺演出和非经营活动的大型游乐设施除外。1.9 1.8场(厂)内专

17、用机动车辆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2.2 使用单位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包括公司、子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个体工商户等)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是使用单位;共有人未委托的,实际管理人是使用单位;没有实际管理人的,共有人是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用于出租的,出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用

18、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者约定。新安装未移交业主的电梯,项目建设单位是使用单位;委托物业服务单位管理的电梯,物业服务单位是使用单位;产权单位自行管理的电梯,产权单位是使用单位。气瓶的使用单位一般是指充装单位,车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呼吸器用气瓶的使用单位是产权单位。2.3 公众聚集场所本手册所称的公众聚集场所包括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2.4 风险本手册所称的风险是指安全生产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2.5 5风险因素本手册所称的风险因素

19、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2.6 风险分级管控本手册所称的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等级不同、所需资源不同、管控能力不同、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2.7 特种设备隐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风险管控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或者风险管控缺失、失效;或者因其他因素导致在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可能引发事故的设备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和环境上的缺陷等。2.8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程、风险管控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要求,使用单位

20、检查特种设备隐患的行为。2.9 修理或重大修理2. 9.1锅炉重大修理2911A级锅炉重大修理(D锅筒、启动(汽水)分离器及储水箱、减温器和集中下降管的更换及其纵向、环向对接焊缝的补焊;(2)整组受热面管子根(屏、片)数50%以上的更换;(3)外径大于273mm的集箱、管道和管件的更换;大板梁主焊缝的补焊;(5)液(气)体燃料燃烧器的更换。2912B级及以下锅炉重大修理(1)筒体、封头(管板)、炉胆、炉胆顶、回燃室、下脚圈和集箱的更换、挖补;(2)受热面管子的更换,数量大于该类受热面管(其分类分为水冷壁、对流管束、过热器、省煤器、烟管等)的10%,并且不少于10根;直流、贯流锅炉本体整组受热面

21、更换;(3)液(气)体燃料燃烧器的更换。2.9.2固定式压力容器重大修理指主要受压元件更换、矫形、挖补、以及对A、B类焊缝的补焊或对非金属压力容器粘接缝的修补。2.9.3移动式压力容器重大维修指罐体主要受压元件的更换、矫形、挖补,以及对筒体纵向接头、筒节与筒节(封头)连接的环向接头、封头的拼接接头、接管(凸缘)与罐体(夹套)之间的接头、夹套拼接接头、夹套与筒体或者封头之间的接头焊缝的补焊,气瓶更换等。2.9.4氧舱修理指在用氧舱不需要改变原有设计,仅进行原有功能的恢复或者更换配件。2.9.5压力管道(工业管道)重大修理(维修)指对管道采用焊接方法更换管段以及阀门、管子矫形、受压部件焊补、带压密

22、封和带压封堵等。2.9.6电梯重大修理(1)加装或更换不同规格的驱动主机或其主要部件、控制柜或其控制主板或调速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夹紧装置、棘爪装置、限速切断阀(或节流阀)、液压缸、梯级、踏板、扶手带、附加制动器。(2)更换不同规格的悬挂及端接装置、高压软管、防爆电气部件。(3)改变层门的类型、增加层门。(4)加装自动救援操作(停电自动平层)装置、能量回馈节能装置等,改变电梯原控制线路的。(5)采用在电梯轿厢操纵箱、层站召唤箱或其按钮的外围接线以外的方式加装电梯IC卡系统等身份认证方

23、式。2.9.7起重机械重大修理指更换原有主要受力结构件、控制系统,但不改变主参数的活动。2.9.8客运索道重大修理是指根据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通过设备整体拆解,进行检查维护、无损检测或者零部件更换,以确保客运索道所有主要受力部件得到安全检查,但不改变客运索道主体结构、性能参数的活动。2.9.9大型游乐设施重大修理是指通过设备整体拆解,进行检查、更换或维修主要受力部件、主要控制系统或安全装置功能,但不改变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的活动。2.9.10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修理修理,是指更换或者维修原场车动力装置、传动方式、门架结构、车架结构、车身金属结构之一的,但是不改变场车原主参

24、数的活动3工作内容和程序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示意图见附图。3.1 工作准备3.1.1 建立组织机构使用单位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前,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双控”领导小组(或机构),成员中应包含有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应明确特种设备“双控”工作分管负责人。3.1.2 制定双控工作制度使用单位要围绕特种设备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风险辨识公示制度、风险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双控”工作管理制度,并定期评估分析和改进,对“双控”工作进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3.1.3 教

25、育培训使用单位要适时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双控”专题教育培训并做好相应记录,培训范围至少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作业人员等,培训内容至少包括:特种设备“双控”机制建设方法及具体要求,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方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方法以及其他有关特种设备内容。3.2 特种设备辨识按照特种设备目录,使用单位应对本单位所用设备进行辨识,确定其是否属于特种设备,包括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的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含安全附件台账)(格式见附件IT至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附件1-4),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台账(附件1-5)。3.3

26、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双控”机制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建立或完善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使用单位可参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附件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节能管理制度目录和要求(附件2-2)以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操作规程基本要求和示范文件(附件2-3)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注:使用单位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时可以结合实际将不同种类特种设备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制度进行合并。3.4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分级3

27、.4.1 特种设备风险特种设备存在风险见附件3特种设备风险事件明细。3.4.2使用单位依据本手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及分级表(见附件4-1至4-8)对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将辨识出的风险确定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四个等级,分别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使用单位可以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人员、管理、环境、状况等因素,上调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等级,但不得下调。使用单位也可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或推荐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特种设备的风险等级进行判定,若判定的风险等级与本手册不一致时,最终判定的风险等级应不低于本手册附件4中对应的风险等级。3.5特种设备风险因素辨识

28、与管控清单建立3.5.1开展风险因素辨识,制定管控措施或方案按照本手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附件5-1至5-10)辨识特种设备存在的风险因素,明确相应的基本管控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能达到管控要求的管控措施或方案,明确每台特种设备的管控责任部门、责任人。对于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和4级的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压力管道(工业管道),未按期进行定期检验(已按程序办理延期检验时)的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且按要求安全评估合格后的特种设备,以及使用单位认为应该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使用的特种设备,还应结合设备情况、运行状态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等制定专项(临时)管控措施

29、,并在有关公示牌中进行公示。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使用单位可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使用单位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注公司级指本单位中的最高管理层人员。(下同)3.5.2专项辨识以下情况之一,使用单位应开展专项辨识(1)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新增设备;(2)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特种设备;(3)特种设备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4)同类型特种设备或者相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5)国家、地

30、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6)其他情况。3.5.3建立管控台账(清单)使用单位按照本手册特种设备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附件6)填写各项内容,建立适用于本单位的特种设备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3.6 风险公示与标识使用单位应当在厂区的显著位置设置全厂特种设备风险分布图,在车间或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置本车间(或区域)特种设备风险分布图;公众聚集场所的使用单位只需在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置本区域特种设备风险分布图。特种设备风险分布图的格式可以参照附件7-1。使用单位应当将特种设备存在风险、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在风险部位、岗位或者车间进行公示。对于重大、较大风险等级特种设

31、备应以设备为单元(或以区域为单元)设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公示牌(格式参照附件7-2),包括疏散路线、危险介质、危害表现、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警示标志、标识等内容。公众聚集场所的使用单位还应按照规定的距离、高度、内容设置安全风险警示牌(板),避免造成意外伤害。本手册中现场特种设备的风险公示牌(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有规定的,可以参照执行,但是公示内容应包含有TS标识和附件7-2要求的特种设备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内容。3.7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3.7.1 制定排查计划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隐患排查计划(格式见附件8),明确每台特种设备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项目、排查层级及排查人员

32、等。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排查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排查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隐患排查包括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隐患定期排查要求如下:(1)安全管理部门每旬至少组织一次,车间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班组每天组织一次;(2)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并参加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使用单位应开展专项排查:(1)与本单位在用特种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制定、修改或者废止的;(2)特种设备品种或作用及周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3)停工停产后需要复工复产的;(4)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或者险情的;(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

33、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6)气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对特种设备安全构成威胁的。3. 7.2建立隐患排查清单,实施隐患排查使用单位可参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因素辨识与管控指导目录(附件5T至5-10)和特种设备隐患排查专项要求(附件9),结合设备型号、工艺过程、运行特点、介质性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以及本单位实际等,建立本单位不同排查层级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附件10),按照制定的隐患排查计划和隐患排查清单开展实施。3.8 特种设备隐患分类分级3.8.1 隐患分类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分为管理类隐患、人员类隐患、设备类隐

34、患、环境类隐患4个类别。因管理缺失所产生的隐患为管理类隐患(代号:G)o因人员自身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隐患为人员类隐患(代号:R)o因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缺陷、缺失或失效所导致的隐患为设备类隐患(代号:S)o因特种设备使用环境变化导致的隐患为环境类隐患(代号:H)o3.8.2 隐患分级特种设备隐患实施分级管理。按隐患严重程度分为重大隐患(本手册重大隐患等同于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的严重隐患)、一般隐患两个级别。3.8.2.1 重大隐患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隐患。(1)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应依法责令改正并处罚款的行为。(2)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可能导致重大和特别重大事

35、故的隐患。(3)风险管控缺失、失效,可能导致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隐患。(4)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政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5)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使用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8.2.2 一般隐患除上述重大隐患外的其它特种设备隐患均为一般隐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款行为。(2)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可能导致较大事故的隐患。(3)风险管控缺失或失效,可能导致较大事故的隐患。(4)违反使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行为或状态。(5)风险易于管控,整改

36、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8.2.3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目录特种设备重大隐患、一般隐患目录及其分类分级分别见特种设备重大隐患目录(附件特种设备一般隐患目录(附件11-2)的要求。当一个隐患同时满足本手册的不同条款时,按隐患目录最直接的表述归类。3.8.2.4 隐患分级原则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分级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众聚集场所的隐患,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隐患级别;(2)对于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隐患,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隐患级别;(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高隐患级别,但不能降低隐患分级目录中规定的隐患级别。3.8.3 特种设备隐患项目的扩展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的使

37、用单位应制定或细化隐患目录,并建立与特种设备重大隐患目录(附件11-1)、特种设备一般隐患目录(附件11-2)的对应关系。(1)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的;(2)使用风险较高行业的,如金属冶金、港口码头、物流仓储、气体充装、液氨制冷、石油化工等行业;(3)使用重点特种设备的;(4)使用环境会给特种设备安全带来较大影响的。3.8.4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使用单位按照上述原则确定排查出的隐患级别,及时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治理信息台账(格式见附件12)。3.9 特种设备隐患治理使用单位对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隐患或设备本质质量存在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应立

38、即停止使用隐患设备。对于因连续生产等客观原因不能停用的,应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监护使用或停用,可监控使用的设备,必须制定监控方案,落实监控措施、监控责任,监控措施应经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核,并报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实施,同时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其它隐患,能够及时消除的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应当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隐患名称或隐患描述;(2)治理的标准要求;(3)治理的方法和措施;(4)经费和物资的落实;(5)负责治理的机构、人员和工时安排;(6)治理的时限要求;(7)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8)复查工作要求和安排;(9)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重大

39、隐患整改方案实施前由主要负责人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相关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整改人员进行论证,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参加。重大隐患整改期间,一般停止使用设备。对仅依靠本单位力量难以消除的隐患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隐患,应当书面向当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3.10 隐患治理验收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治理结果确认工作机制。隐患治理完成后,根据隐患等级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在本手册特种设备隐患治理信息台账(附件12)完善登记信息,实现闭环管理。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

40、条件的使用单位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使用单位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验收意见。4.1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使用的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和城镇(农村)燃气、热力管道等公用压力管道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适用本手册。长输管道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4.3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文件如未指定版号(或文号、日期等),则应使用现行版本。4.3 本手册中有关表述和要求与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不一致的,应从其规定。4.4 本手册

41、自发行之日起施行,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附图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示意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特种设备:锅炉台,压力容器台,电梯台,起重机械台,场(厂)机动车辆辆,大型游乐设施台,客运索道条共页第页序号设备注册代码使用证号设备名称型号位部号单内编出厂编号制造单位名称使用状态设备地点投用日期内部(定期)检验日期/下次内部(定期)检验日期外部(年度)检验日期/下次外部(年度)检验日期报废日期档案号123456789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及仪表台帐填表人:登记日期:年月日序号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家所属特种设备及编号检验(校验)日期检验结论下次检验日期责任单位(人)注:本手

42、册所称的安全附件包括需要校验和检定的安全阀、压力表和温度计等。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一工业管道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地址:工程(装置)名称: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员:填表日期:经办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共页第页序号管道名称(登记单元)管道编号管道级别设计单位安装单位安装年月投用年月管道规格设计/工作检验结论检验机构名称下次检验日期备注公称直径(mm)公称壁厚(11w)管道长度(mm)压力(MPa)温度()介质1234567气瓶基本信息汇总表使用单位:共页第页序号4-舞曼装质充介制造单位造月制年公称工作压力(MPa)容积(L)最近一次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单位内部编号变更或者停用情况信息化管理情况123456789填表日期:经办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注:1.该表仅要求气瓶充装单位填写。2.设备品种,是指无缝气瓶、焊接气瓶、内装填料气瓶、纤维缠绕气瓶、低温绝热气瓶;变更或者停用情况,是指新增、停用、注销、报废;信息化管理情况,是指企业采用二维码、电子标签等信息化方式对气瓶进行管理,已采用的填写具体化信息化方法,未采用的填“无”附件1-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填表人:登记日期:年月日序号姓名身份证号作业种类证件号码作业项目取证时间复审记录备注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台账填表人:登记日期:年月日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