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辨证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3518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喉辨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喉辨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喉辨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喉辨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喉辨证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辩证法一白点在外关者。(小舌旁边。)多属热。在内关者。(小舌内。)多属寒。一热证必肿。寒证不肿。喉内反大而空。(亦有虚肿者。其形必润。)一热证必痛。痛无止息。(略痛者轻。痛甚者重。)寒证不甚痛。或时痛时止。一热证喝水不甚痛。吃饭则痛。寒证喝水痛。吃饭不甚痛。一热证必渴。喜喝水。(喜温者轻。喜冷者重。少喝者轻。多喝者重。)寒证不渴。虽渴不多喝水。(喜温者轻。喜极热者重。)一热证不思食。亦不能食。(一由肿痛。一由不知味。)寒证能食。而不甚思食。(一由脾虚。一由脾绝。一由过服寒剂。)一热证有风涎。(涎少者轻。涎多者重。宜解表。从凉散。)寒证则断无风涎。(若风寒相兼。亦有风涎。宜解表。从温散。)一热证

2、白点必干涩。或一边一点。或一边数点。大小不一。寒证白点必明润或成点。或成块。甚者满喉俱白。状如凝膏。或如霜雪。一热证白点外皆深红色。或红丝。(红丝者轻。)寒证白点外皆淡红色。或红丝。(红丝者轻。)一热证舌苔。或黄或黑。宜察其润燥。燥者是实热。宜下之。润者是假热。宜清之。寒证舌苔必白。或间有黑黄色。(水极似火之象。)亦宜察其润燥。燥者寒轻。宜微温。润者寒重宜大温。(鼻孔口唇。俱宜察其润燥。但有火烁肺而鼻燥者。有肺气绝而鼻燥者。有肺火伏而唇燥者。有胃气不升而唇燥者。有脾气绝而唇燥者。有伤食而唇燥者。俱宜详察。眼目但察其畏风与否。畏火与否而已。)一热证小便必赤。赤而热。且短数者。是实热。宜导之。赤而

3、不热。且长而多者。是假热。宜清之。若清长。则的是寒证矣。一热证大便必燥。燥而腹中坚满。欲解不能。或解如羊矢者。为实热。宜下之。燥而不结。或先结后澹。或旬日不解。而全无胀意者。为虚热。宜清之。若大便纯澹。则的系是寒证。宜温之。至滑泄不守。宜温而补之。即兼有热证亦不可妄议攻下。一辨证宜相天时。度地势。审人事。大约夏秋多热。春冬多寒。住平阳之地者多热。住深山冷浸之地者多寒。体强者多热。体弱者多寒。好酒者多热。好色者多寒。少壮者多热。年老者多寒。虽不尽然。此其大较也。一白喉无论寒热证。如汗出似油者。不治。失音动痰气喘者。不治。目光直视者。不治。用针无血者。不治。吹药无涎者。不治。吹药即刻痛止白落。过日复患者。不治。满喉白满喉肿者。惟热证不治。医者如遇此等证候。切勿轻与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