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学教案87.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4865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3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学教案8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学教案8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学教案8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学教案8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学教案8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学教案8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学教案87.docx(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姓名所在教研室工商管理审批课程名称计划学时已完成学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本次课章节及内容第一章管理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管理的内涵、管理的职能2 .掌握管理学研究对象、内容、方法3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教学重点:1.管理的职能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教学难点:管理者的角色,管理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时间、环节、方法、手段安排):1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基本职能2 .管理学的基本内涵3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 .实践教学授课方法: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一节管理的定义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

2、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定义包含以下五层含义:(1)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总之: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二、管理的特征1.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1)管

3、理的自然属性(2)管理的社会属性2 .管理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1)管理的科学性(2)管理的艺术性3 .管理具有普遍性与目的性4 .管理具有创新性三、管理的职能所谓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1 .计划职能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对将要实现的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及具体安排的活动过程,简言之,就是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2 .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既定目标,对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3 .领导职能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

4、施加影响的过程。4 .控制职能管理者运用事先确定的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寻找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过程,就是执行管理的控制职能的过程。简言之,控制就是保证组织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管理当理给S实务数案正攵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第二节管理学的基本内涵一、管理学概述管理学是以人、事、物(含有形的物和无形的物)、时间、信息、环境等要素系统为对象,运用有关的方法和技术,分析管理的历史、现状、预测管理发展的趋势,探索管理系统存在的一般状态、运动的一般规律,回答管理活动一般“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和“如何运作”等问题的一门科学。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由于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

5、式下进行的,因此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1 .生产力方面2 .生产关系方面3 .上层建筑三、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 .基础部分介绍什么是管理、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发展历史等。2 .职能部分研究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各项职能,具体分析每一职能的内涵、地位、功能、过程及要求。3 .原理部分研究反映管理活动本质内容及必然联系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权变原理等基本管理原理,分析由这些原理派生的各项管理原则的内涵、要求及实现途径。4 .方式部分探讨管理者应如何根据管理环境、组织性质、人性等变量的综合分析,选

6、择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方法。四、管理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1.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念联系实际的方法5 .研究方法观察总结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的方法试验研究的方法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及其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管理者分为不同的类型:1 .管理人员按层次分(D高层管理人员:(2)中层管理人员:(3)基层管理人员:2 .管理人员按业务领域分(1)综合管理人员,即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2)专业管理人员,即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的管理者。3 .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分(1)直线管理人员(2)参谋人员二、管理者的角色1 .人际

7、角色2 .信息角色3 .决策者角色三、管理者的技能1 .技术技能2 .人际技能3 .概念技能本章小结:管理是人们确立组织目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环节来有效协调整合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期高效的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管理者是组织的协调者,他通过旅行组织既定目标来实现组织目标。思考题: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4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5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有哪些?。教师姓名所在教研室工商管理审批课程名称计划学时已完成学时授课时间

8、授课班级本次课章节及内容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1.掌握管理学的发展状况、熟悉管理学的主要学派、2.掌握管理科学方法教学重点: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2.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教学难点:中外管理思想的主要贡献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时间、环节、方法、手段安排):1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2 .第二节西方早期和管理思想3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4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5 .课堂实践授课方法: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管理学理徐S实务敖嗓正次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一、儒家管理思想1.修己安人的管理目标2 .民为邦本的管理意向3

9、.和与中庸的管理方法二、道家的“柔道”管理1.无为而治和管理智慧4 .处理人事关系的基本方略三、兵家的管理思想1 .目标管理思想2 .战略管理思想3 .行政管理思想4 .信息管理思想5 .人才管理思想第二节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一、西方管理思想的形成过程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一一这是指从人类社会产生,人们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有了集体劳动的分工、协作开始,到18世纪这一历史阶段。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一一这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这一历史阶段。管理理论形成阶段一一这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直到现在这一历史阶段。管理活动是一种历史范畴,是与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生产实践相联系的。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活动

10、西方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L公元6世纪到18世纪,欧洲处于是奴隶社会末期至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其社会生产力、商品生产有一定的发展,并产生了所谓的“重商主义二2 .在中世纪,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很大发展,15世纪世界最大的几家工厂之威尼斯兵工厂是一个出色的范例。3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尼古拉马基雅维利于16世纪所著王子一书中,对统治者怎样管理国家、怎样更好地运用权威,提出了四条原则三、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1 .管理职能和原则方面的理论亚当.斯密是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11、人物之一罗伯特欧文,他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进行的“纽兰纳克”及“新协和村”的试验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的实践与思想却对管理学的形成作出了贡献2 .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的理论卡尔冯克劳斯威茨: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认为:“企业简直就是类似于打仗的人类竞争的一种形式”。查尔斯巴贝奇: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832年,他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概述了他的思想。詹姆斯瓦特: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蒸汽机成为生产动力从而促进了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他在管理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第三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

12、、美国的“管理运动”“管理运动”(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科学管理”)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过程,时间大约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大体上有四五十年的时间。管理运动是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的过程。它为提高效率和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二、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第二,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二第三,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标准化原理。第四,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第五,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

13、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第六,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第七,实行“职能工长制”。泰罗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即将管理的工作予以细分,使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第八,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2.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1)乔治巴思。美籍数学家。他是泰罗最早、最亲密的合作者,为科学管理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2)利甘特。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甘特是泰罗在创建和推广科学管理时的亲密合作者,他与泰罗密切配合,使“科学管理”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他的“甘特图”是当时计划和控制生产的有效工具,并为当今现代化方法PERT技术奠定了基石。(3)吉尔

14、布雷斯夫妇。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夫人(心理学博士莉莲吉尔布雷斯)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与泰罗不同的是,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工作中开始注意到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把效率和人的关系结合起来。(4)哈林顿埃默森。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研究工作者,与泰罗有紧密的联系,并独立地发展了科学管理的许多原理。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他的理论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 .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2 .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3 .管理技巧与管理能力法约尔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其中特别是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以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15、此外,他还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是伟大的管理教育家,后人称他为“管理过程之父四、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富裕家庭,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并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哥丁根大学。他的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韦伯认为,这种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人们进行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都优于其他组织形式,能适用于所有的各种管理工作及当时日益增多的各种大型组织,如教会、国家机构、军队、政党、经济企业和各种团体。韦伯的理论,对泰罗、

16、法约尔的理论是一种补充,对后来的管理学家们,尤其是组织理论学家则有很大的影响,他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五、“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一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被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1 .霍桑实验行为科学是由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起来的,而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开始于梅奥以及霍桑实验对人性的探索。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在近8年时间里,前后共进行过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从1924年1

17、1月至1927年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进行的。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年,是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的主持下进行的。2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乔治埃尔顿梅奥,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早期的行为科学一一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主要内容: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一、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运筹学是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是在二战中建立起来的。运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数学的方法,进行数量分析,统筹兼顾研究对象的整个活动所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为选择出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

18、的依据,以便做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最大的效果新的分支: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对策论、搜索论、网络分析。二、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当时系统科学和理论比较盛行,倡导系统管理的人士十分广泛,因此对管理学派影响很大。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基础是一般系统理论。企业作为一个系统,一方面包括物的生产和为了进行物的生产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包括了经营管理部门、服务部门、情报部门等所采用的各种管理方法。前者可以称为“硬件”,后者可以称为“软件”,两者结合构成了企业系统。三、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曾获1978年度

19、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西蒙虽然是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的许多思想是从巴纳德中吸取来的,他发展了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并提出了决策理论,建立了决策理论学派,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组织、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四、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行为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2

20、.关于群体行为的研究3 .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五、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六、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

21、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七、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案例学派,是以向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总结归纳,找出有共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这种办法来学习管理,并为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建

22、议。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者认为必须研究管理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向一些大企业的经理提供在相同情况下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在他们看来,只有经验主义学说才能有效地指导管理实践。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本章小结:1 .管理理论的发展源于实践,人类在实践过程当中逐渐总结管理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零星的管理思想,并逐步发展,最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2 .古典管理理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泰罗、法约尔、韦伯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三大先去。其中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3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源于梅奥领导的著名的“霍桑实验:它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方向。4 .现代管理

23、理论是指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管理新理论。它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的各学派从思想、体制、方法和手段上推进了管理现代化进程。5 .20世纪90年代最新的管理思潮为“公司再造”和“第五项修炼工有人认为这是管理的革命,将导致传统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革新,开创全新的管理天地。思考题:1 .泰罗的管理思想是什么?2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是什么?3 .韦伯的管理思想是什么?4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是什么?管理学理徐S实务敖嗓首页教师姓名所在教研室工商管理审批课程名称计划学时已完成学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本次课章节及内容第四章决策教学目标:1.掌握环境调查的程序;2 .掌握调查方案设计、实

24、地调研、资料分析、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方法;3 .掌握决策的步骤;4 .区分各种不同的决策类型。教学重点:1.调研方案的设计、实地调研、资料分析、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方法。2.掌握定性和定量的决策方法教学难点:定量决策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时间、环节、方法、手段安排):1.第一节环境调查2.第二节.第IflX/天取设J坯3.第三节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4.第四节决策行为5.第五节决策方法6.课堂实践授课方法: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管理学理徐S实务敖嗓正次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第四章决策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管理的各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一一都离不开决策。第一节环境调

25、查一、环境调查含义环境调查是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环境要素现实的和历史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1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外部的环境要素,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一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特定环境:竞争对手、服务对象、资源供应供者、公众2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环境要素,包括组织的资源及文化价值观等。其中物资资源包含实物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无形资产等。二、环境调查的程序和方法1 .界定问题和调研目标2 .制定调研计划3 .确定调查方法4 .现场工作或数据收集(实地考察)5 .调查资料的审核、整理和统计

26、分析6 .调研报告撰写第二节决策概述一、决策的定义至于决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看法不同。一种简单的定义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就是决策”。一种较具体的定义是,“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二、正确决策的基本程序1 .把握住问题的要害2 .明确决策的目标3 .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可行性方案4 .对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5 .实施决策方案6 .决策效果评价三、决策的合理性标准三种代表性的观占房一种观点,是窜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首先提出的,并为运筹学家和管理科学家们一贯坚持的“最优”标准。在泰罗看来,任何一项管理

27、工作,都存在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第二种观点,是西蒙提出的“满意”标准。他对运筹学家们的“最优”决策标准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所谓最优是指在数学模型范围内的最优决策而言。第三种观点,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提出的“合理性”决策标准。四、决策的类型可按不同的标准对决策进行分类:7 .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8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9 .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10 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11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12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五、决策的特点(一)目标性(二)可行性(三)选择性(四)满意性(五)过程性(六)动态性第二节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一、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1

28、 .例行问题例行问题是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与此相反,偶然发生的、性质不明的管理问题则属于例外问题。管理者每天大量遇到的是例行问题2 .例外问题只有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才属于例外问题。第三节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所谓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重复处理它们。通常又将程序化决策称为“结构良好”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又被称为“结构不良”的决策。第四节决策行为一、个人的行为特征1 .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所谓感知,即通过感觉而形成的知觉,

29、它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即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感知在确定决策问题、处理决策的情报资料、拟定决策的可行方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 .个人价值系统个人价值系统是个人的思想、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体系。具体讲,包括个人对成就、财富、权力、责任、竞争、冒险、创新等的欲望,以及对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得与失或其他类似的对立事物所持的观点。二、群体的行为特征群体的概念,是指进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人群或人们的共同体。群体心理对决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1 .群体决策的优点群体制定决策的一个最大优点,是群体可

30、能比任何单个成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2 .群体决策的缺点决定群体参与决策效果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由于存在“从众现象”所产生的。所谓“从众现象”,是指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心理压力,在认知或行动上下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3 .发挥群体决策的积极作用第五节决策的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1 .德尔菲法2 .名义群体法3 .头脑风暴法4 .电子会议二、定量决策方法1 .确定决策方法2 .风险决策方法3 .现值分析4 .其他方法本章小结:1.组织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主要是对外部环境进行调查。为了使调研工作确有成效,在调研之前,首先要确定调研问题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调研方案,

31、然后围绕方案开展实地考察,最后编写出调研报告。2 .决策就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3 .决策的程序:(1)把握住问题要害(2)明确决策的目标(3)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4)对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5)决策方案实施(6)决策效果评价4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5 .决策行为:(1)个人的行为特征: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个人的价值体系(2)群体的行为特征:群体决策的优点;群体决策的缺点6 .常见决策方法有:(1)定性决策方法:德尔菲法;名义群体法;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2)定量决策方法

32、: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现值分析;其他方法。管理学理企马实务敬嗓首页教师姓名所在教研室工商管理审批课程名称计划学时已完成学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本次课章节及内容第四章计划教学目标:1.计划定义。2.计划的潜在利益。3.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4.指导性计划与具体计划。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方法编制计划并实施计划教学难点:网络计划技术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时间、环节、方法、手段安排):1 .第一节计划的涵义2 .第二节计划的种类3 .第三节计划工作原理4 .第四节计划工作的程序和方法5 .第五节目标管理6 .课堂实践管理学理徐S实务敖嗓正次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第一节计划的涵义一、什么是计划计划(Pla

33、rl)这个术语的含义是什么?计划包括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则是指制定计划,也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二、计划与决策计划与决策是何关系?两者中谁的内容更为宽泛,或者说哪一个概念是被另一个包容的?管理理论研究中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本书认为,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

34、决策的逻辑延续。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三、计划工作的内容六个方面即:(1) What做什么?(2) Why为什么做?(3) When何时做?(4) Who谁去做?(5) Where在哪里做?(6) How怎样做?四、计划工作的性质1 .目的性2 .首位性3 .普遍性4 .效率性5 .创造性第二节计划的种类一、按计划的形式分类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计划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等几种类型。二、按职能分类计划还可以按职能进行分类。这里的“职能”是指企业的职能,而不是管理的五项职能。例如可以按职能将某个企业的经营计划分为销

35、售计划、生产计划、供应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后勤保障计划等。这些职能计划通常就是企业相应的职能部门编制和执行的计划。三、按计划的期限分类按计划的期限或时间,可以将计划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以及介于长短期计划之间的中期计划。计划的期限不仅可以作为计划分类的依据,而且可以作为评价计划工作难易程度的标志,因为长期计划持续的时间长,使计划的最后成败难于确定。四、按计划制定者层次分类1 .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对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进行决策。2 .战术计划。组织的战略目标和计划一旦被确认,就成为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制订计划的基础。3 .作业计划。作业计划确定组织内较低层次所需的具体步骤和

36、过程。第三节计划工作的原理一、限定因素原理所谓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这些因素,就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二、许诺原理许诺原理可以表述为: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三、灵活性原理灵活性原理可以表述为: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必须指出,灵活性原理就是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至于执行计划,则一般不应有灵活性。四、改变航道原理改变航道原理可以表述为: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即航道)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第四节

37、计划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一、计划工作的程序1 .估量机会2 .确定目标3 .确定前提条件4 .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 .评价备选方案6 .选择方案7 .拟定派生计划8 .编制预算二、计划工作的方法计划工作的方法很多,这里仅简要介绍三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即运筹学方法、滚动计划法、计划一规划一预算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1 .运筹学方法2 .滚动计划方法3 .计划-规划-预算方法4 .网络计划技术5 .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第五节目标管理一、组织目标1 .目标的内容2 .目标的结构3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4 .目标的特征二、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涵义与特点涵义: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管

38、理方式。它是一个组织中上级管理人员同下级管理人员,以及同员工一起共同来制定组织目标,并把其具体化展开至组织中的每个部门、每个层次、每个成员,明确地规定他们的职责范围,以便使组织目标成为每个成员、每个层次、每个部门的行为的方向和激励,同时又使其成为评价组织内每个成员、每个层次、每个部门的工作绩效的标准和实施奖励报酬的依据,从而使组织能够有效运作的一整套系统化的管理方式。特点:实行参与式管理强调“自我控制”促使权力下放注重成果第一2.目标管理工作程序1 .目标制订2 .目标实施3 .成果评价本章小结:1 .计划是为了从事某些工作预先进行规划好的详细方案;计划工作是对有关将来活动做出决策所进行的周密

39、思考和准备工作。2 .计划的特征包括计划的目的性、计划的首要性、计划的普遍性和计划的经济性。3 .计划的种类按期限划分,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层次划分,可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按对象划分,可分为综合计划、局部计划和项目计划。4 .制定计划的程序既有严格的规律性,又有运用的灵活性,需从实际出发,一般来说包括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订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订派生计划、编制预算七个步骤。5 .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滚动计划法、计划一规划一预算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6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

40、程度的标准。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思考题:1 .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2 .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3 .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4 .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5 .以下是建一个小型加工车间建筑的计划作业划分表。事件描述期望时间紧前事件A审查设计和批准动工10B挖地基6AC立屋架和砌墙14BD建造楼板6CE安装窗户3CF搭屋顶3CG室内布线5DH安装电梯5G、EI铺地板和嵌墙板4H、FJ安装门和内部装饰3BK验收和交接1J、I问题:(1)绘出网络分析图(2)找关键路径。管理学

41、理企马实务敬嗓首页教师姓名所在教研室工商管理审批课程名称计划学时已完成学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本次课章节及内容第六章组织建设教学目标:1.掌握组织和组织结构的概念;2.理解组织的功能;3.掌握组织部门化的主要方法;4.理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5.掌握基本的组织结构类型的特征;6.了解组织变革的内容;7.掌握组织文化的结构教学重点:1 .解释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集权与分权。2 .掌握基本的的组织结构类型的特征教学难点:对组织结构基本结构的理解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时间、环节、方法、手段安排):1 .第一节组织概述2 .第二节组织设计3 .第三节组织的部门化与层级化4 .第四

42、节基本组织结构类型5 .第五节组织文化6 .第六节组织变革7 .实例分析授课方法: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管理学理徐S实务敖嗓正次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第五章组织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的概念1 .静态组织静态的组织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人与单位的有序结构,即组织结构。静态角度的组织包含三层含义(1)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应有共同的目标。(2)组织中必须存在分工和协作。2 .动态组织动态的组织是指组织工作,即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将所必须进行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配权力并进行整合与协调的过程。组织工作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组

43、织结构的设计和变革。(2)人员的合理配置和使用。(3)权力分配和关系的协调。二、组织功能1 .组织的力量凝聚功能2 .组织的力量放大功能3 .组织的交换功能三、组织分类1 .按照组织规模划分按照组织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组织划分为微型组织、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和大型组织。2 .按照组织的性质划分按照组织的性质不同,可以把组织划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3 .按照组织目标划分按照组织目标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划分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公共组织。4 .按照组织的特征划分按照组织的特征,可以把组织划分为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5 .按照组织的形成方式划分按照组织的形成方式不同

44、,可以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6 .按照组织的形态划分按照组织的形态,可以把组织划分为实体组织和虚拟组织。第二节组织设计一、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1 .组织结构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关于职务及权力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阐明各项工作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及内部协调的机制。组织结构可以用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性三种特征来描述。2 .组织设计组织设计就是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筹划和考虑,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主要内容:(1)根据任务和目标的要求,进行职能和职务的分析与设计。(2)进行层级设计和部门设计,划分各机构间的上下左右关系、职责权限和分工协作范围。(3)建立机构间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渠道。(4)制定一定的政策方针和措施使机构有序运转。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1 .外部环境的影响2 .组织战略的影响3 .技术影响4 .组织规模的影响5 .组织发展阶段的影响三、组织设计的原则1 .目标一致原则2 .分工与协作原则3 .统一指挥原则4 .权责对等原则5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6 .柔性、经济原则四、组织设计的程序1 .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2 .职能分析和岗位设计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