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5185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坐井观天通过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眼界开阔的深刻道理。在本文学习过程中,我将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从文中获得思维启迪。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挂图,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引导学生将语言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故事中感悟生活,明白道理。在本文中,我将采用多形式的朗读、提问质疑、合作讨论、交流评价、归纳总结、角色扮演、想象续编等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教材分析坐井

2、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对于天的大小这个问题,抱有不同看法并展开争论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站的要高,看的全面,视野广阔,不可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文章虽然短小,却极富感染力,可通过多形式朗读与角色扮演,让学生从角色中思考感悟,明白课文所讲的道理。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虽处在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整体上来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因此,采用趣味

3、导入以及多种形式的阅读来激发兴趣,同时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是比较合适的方式。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信、沿、抬、际、蛙、错、答、还”8个生字。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坐井观天”的寓意:明白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的道理。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明白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2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教学策略与手段1 .教学挂图激趣导入,教学媒体灵活使用。2 .设置问题启发

4、思考,多种形式进行朗读。3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总结。4 .角色扮演活跃气氛,续编故事引导想象。课前准备师:本课录音磁带、生字卡片、井底之蛙以及小鸟的挂图、小鸟和青蛙的头饰。生:预习课文;搜集寓言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介绍大家认识两位动物朋友青蛙和小鸟。(挂出青蛙与小鸟的挂图。)今天这两位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让我们共同学习寓言坐井观天。2 .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同桌互读课文,观察对方是

5、否字词读音准确,句子是否读得通顺流利。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 .教师引读课文,学生接读。师生共同评价是否都读得准确,教师相机纠正易错字音。三、识记生字,书写生字1 .词语卡片,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认读。如试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当小老师领读等。2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本课重点学习“沿、际、信”。(1) “信”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单人旁加言。(2) “际”字,除了用加一加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3) “沿”字,可结合书中的图画来记忆。3 .观察生字,练习写字。(1)观察生字“信、沿、抬、际”。共同分析这四个字的结构与特点。(2)归纳: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

6、构的字,一般左窄右宽。指导易错字“沿”右上方的“几”字是没有勾的。“际”字的双耳旁两笔完成,要写得高而窄。(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规范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书写。(4)展示评价。字写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全班交流自己写字经验和方法。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通过初读课文,同学们大概了解了本文内容,知道了青蛙与小鸟之间的争论,并且初步认识了生字,规范了书写,为下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 .学生自己制作青蛙与小鸟的头饰,预习分角色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新课导入1 .出示“相信、井沿、抬头、无边无际、青蛙、弄错、回答、还有”8个生字,多种方式识读生字。2 .出示挂图“青蛙与小

7、鸟”,引导学生观察青蛙与小鸟的位置,结合图画理解“井沿”的意思,并能分清“井沿、井边、井口”的具体位置。二、再读感悟,深入体会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找出青蛙与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学习第一段对话。(1)点名读第一次对话。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感觉。(2)全班齐读,读中感悟。感悟第二次对话。(1)男女分角色朗读第二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天有多大这个问题,青蛙与小鸟分别有怎样的看法?(2)体验感悟。让学生把纸卷成圆筒状,看向外面的天空,了解青蛙所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的感受;之后拿开纸筒,直接看向天空,理解小鸟所说的天空“无边无际”的感受。(3)学生练读,同桌分角色互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青蛙不相信的

8、语气以及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感悟第三次对话。(1)学生自由读,思考问题:青蛙和小鸟的笑各有什么含义?青蛙会想些什么?小鸟会想写什么?(2)教师引导归纳:青蛙的态度是傲慢和自以为是的,小鸟是实事求是以及诚恳的。(3)指导两位学生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独处青蛙的傲慢和小鸟的诚恳。4.分角色朗读课文。(1)练读,指名读,各小组分角色朗读,全班汇报读。(2)读得好的同学戴上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自由创作,朗读并表演课文。三、通读全文,知晓寓意读后思考,说说通过这篇寓言故事,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归纳总结寓意。师: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看问题、做事情,应该怎么做呢?总结归纳: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不能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而要像小鸟那样看得全面。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坐进观天”的含义。四、拓展训练1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2 .小组探讨交流,合作尝试续编青蛙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板书设计13.坐井观天天有多大小鸟无边无际青蛙井口那么大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作业设计1 .生字词的练习。2 .将该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3 .收集其他的寓言故事,课余时间同桌小组间互相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