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5875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作者:张颖黎作者简介:张颖黎,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原文出处:幼儿教育研究(福州)2021年第20211期第24-26页期刊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版)复印期号:2021年06期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都重视引导幼儿自制图书。幼儿在自制图书的过程中,会通过剪贴、绘画等多种方法,运用图画、符号、简单的文字等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等表现出来。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幼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发展其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

2、力的一种学习。1一般而言,自制图书的活动通常成为语言活动、绘本阅读的延伸活动,是支持幼儿发挥想象、续编表达故事的一种形式,是发展幼儿前书写与前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笔者通过实例探讨以自制图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一、自制图书对幼儿深度学习的作用分析(一)自制图书本身就是思维挑战的活动在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自制图书作为一种可以直观显现幼儿想法的工具,是否可以成为教师了解幼儿、支持幼儿推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工具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需要让孩子养成依据自己的表征思维进行学习的习惯。表征思维比图像思维高一些,比动作思维又要高一些。2自制图书,对于幼儿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挑战,是高阶思维的一种体

3、现。(二)自制图书是幼儿的学习笔记幼JL在探索过程中生成的自制图书,更像是幼儿的学习笔记。幼儿将自己的探索发现、推理思考等信息记录下来,可以帮助幼儿持续地推进探索活动。幼儿需要结合个人经验将自己的想法或办法转化成可视化图标展现出来,一方面帮助自己记忆、表达并梳理个人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同伴间相互分享、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自制图书,能将幼儿的想法、经验汇总在一起,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深度探究提供资源。教师完全可以将自制图书融入幼儿的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中,并使之成为推进幼儿学习的“拐杖。(三)自制图书为教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提供了依据在以儿童为中心的视角下,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与支持者,而观察是教

4、师了解幼儿的最基本的方式。自制图书可以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自制图书的优势在于灵活自由、直观展现幼儿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分析幼儿的自制图书,收集丰富的信息,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经验、困难、问题与经历。自制图书是教师解读幼儿、推进幼儿学习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幼儿自制的图书,教师除了能了解幼儿记录表征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发现幼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经验与问题,通过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明白当下幼儿需要学什么、怎么学。教祠以以此为“靶向,规划幼J序习方案与支持策略,做一名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创设更加适宜的环境,搭建更有意义的学习支架,进行更有品质的师幼互动,从而更有效地

5、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二、自制图书的实践意义(一)收集问题引发幼儿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才会发生的,它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孩子高阶思维的发展,提升孩子自主学习意识。3问题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点。幼儿在与周边环境的互动中会生成新的发现与问题。问题的产生,需要幼儿归纳、梳理游戏过程,从中检索出印象深刻的游戏经历,发现其中值得探究的问题或者好奇点,并将其转换成语言、图像来进行命名与表达。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属于深度学习中高阶思维的范畴。当幼在某个环境观察、游戏后,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回顾、思考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将问题集结成图书。事实上,这种集合问题的图书就是幼儿

6、开启探究的问题资源库。案例一幼儿在参观城市图书馆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问题:图书馆里的书这么多,管理员怎样才能快速找到书呢?图书馆里的书是怎么管理的呢?人们到图书馆是怎样借书或还书的?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会做些什么事?图书上的小标签有什么用处呢教师请幼儿将问题记录下来,形成了城市图书馆问题书。师幼阅读、分享问题书的过程,既是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提出的问题中,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教祠以通过经验分享得以解决;有的问题相对复杂,可以成为幼儿进一步了解、探究图书馆的问题线索。师幼在分享、阅读自制图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幼儿探究兴趣的指向、问题内容的趋同与差异,从中建构出幼儿群体之间有意

7、义的问题群,成为幼儿探究学习的触发源,帮助幼儿有目的地深度学习。(二)分享与重构深度学习过程的经验幼)国有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经验的能力。作为主动学习者,幼儿在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经验与认识。当幼儿围绕某个主题分享、讨论自己的发现时,运用自制图书可以及时保留幼儿脑海中闪现的已有经验,比如真实看到的事物、根据经验推测的原因、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案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幼儿基于自我经验进行迁移、假设、推断后,再进行图示表征、形成图册。这样的自制图书可以长时间保留,展示在活动室内,方便幼儿随时翻阅。自制图书可以将一个人的经验传播给更多人,成为幼儿分享经验、相互学习、重构

8、新经验的重要平台。教师更可以通过幼儿的表征记录,更加深入地与幼儿沟通,更加细致地了解幼儿的经验、表征水平、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反思课程行进过程,并以此做出课程方面的调整,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案例二中午散步时,一个幼儿说:现在太热了。我早上没出汗,现在出汗了。教师反问:为什么会这样?很多幼儿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幼儿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想法,教师引导幼儿把这个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画下来,整理成一本图册。这本自制图书呈现出幼儿不同的经验支持下的观点:有的幼儿关注运动,认为跑跑跳跳会出汗;有的幼儿关注太阳,说太阳在每个时间发出的热量不一样,早上热量少一些,中午热量多一些;有

9、的幼儿关注体感,认为早上空气是凉凉的,中午是热热的,到晚上又是凉凉的;有的幼儿关注温度,早上凉凉的是因为温度低,中午温度高了就热了从幼儿自制图书中,教师发现:幼儿从体感上直观感受了一天中气温不是固定不变的,气温彳氐就感觉凉爽,气温高就会出汗发热。这是幼儿共同的经验,但幼儿建构经验的角度不同。自制图书帮助幼儿了解了同伴的想法,感受了一个问题背后答案的多样性,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经验中可以推动学习发展的关键点。接下来,师幼围绕一天只记录一次温度,合适吗”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师幼达成了一天的温度可以怎么记、记几次、什么时间记的共识。后来,幼儿每天会记录一张温度观测图,并装订起来成为一本自制图书

10、。幼儿的温度自制图书分别记录着每周五天的早上8:30、中午12:00、下午3:00的室外温度。经过一段时间,幼儿还发现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感兴趣的幼JL要求从单点测温变成多点测温,比如测量和记录活动室里、走廊里、大树下、操场上、大型器械下的温度。长时间坚持下来,形成了厚厚的气温观测自制图书。案例二中,幼儿的经验是在探究温度、感受温度自然变化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延展的。自制图书可以较好地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坚持性、探究的深入性。(三)丰富、补充深度学习过程所需知识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认知领域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及评价六个层次,前两项为浅层学习,后四项为深度学习。4教师

11、不能因为强调深度学习而抹杀浅层学习的价值。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幼儿已有的经验有限,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拓展、丰富相关的经验。幼J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又无法得到真实体验并获取相关经验时,教师可以投放相关主题的知识性自制图书,帮助幼儿解答心中疑问,促进幼儿学习深度。案例三几名幼儿对大型军事舰艇产生了兴趣,并在建构区开展了搭建游戏。由于他们对于舰艇的轮廓、外形有所了解,开始的搭建还算顺利,但在搭建舰艇的细节时遇到了困难。由于幼儿没有机会参观真实的舰艇,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去推测舰艇驾驶舱是怎样的以及如何搭载武器、发射武器。没有直接的经验,造成每个幼儿有不同意见,搭建一度停止。教师和幼儿

12、经过讨论,决定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相关信息,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相关书籍、杂志,还可以是记录询问其他人而得到的答案。几天之后,幼Jd教师将大家收集的资料I口总,并剪贴、制作了一本舰艇的主题图册。这本自制图书,伴随着幼儿的建构过程。他们之后遇到搭建问题时,总是先翻自制图书来帮助自己解决困惑。当幼儿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网络、图书、教师、家人都是幼儿解决问题的资源。信息丰富多元但也零散无序。幼儿需要通过主动的检索、分析、整理行为才能获取他们需要的内容。自制图书具有辅助幼儿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拓展视野的功能。(四)完整展现幼儿深度学习全过程高瞻课程利用计划一工作一回顾”的课程模式,帮助幼J怀断深

13、入、系统地建构相关经验,支持幼儿的学习向纵深发展。借鉴高瞻课程理念,教师可以利用自制图书的形式,支持幼儿把各个环节的想法、过程表现出来,清晰地呈现幼JiJ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计划,包括确定游戏伙伴、选择游戏材料、确定游戏场地、设计游戏方法等。幼儿基于自己的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后再呈现各自印象深刻的游戏场景,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成效,在分享讨论后再次确定下次游戏的计划一工作一回顾。自制图书伴随着幼儿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生成了幼儿个性化的游戏故事笔记,既能完整呈现幼儿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成为教师解读幼J序习经验、学习能力、社会情感等多元智能的珍贵信息。案例四班级的幼儿喜欢观察

14、蜗牛,最先吸引幼儿的是蜗牛壳。他们设计了“蜗牛壳长得都一样吗”的问题,在计划中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标注好日期以及自己想要一起合作的伙伴,并把需要什么材料、怎样规划实验的想法一记录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每个幼儿都把与蜗牛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并不断生成新的发现与新的问题。将近一个月的探究中,幼儿从蜗牛壳的探究延伸到蜗牛的牙齿、蜗牛粪便的颜色、蜗牛爬行的速度等多个问题,并形成了幼儿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的各类探究活动的学习故事自制图书蜗牛。这本书中,呈现了幼儿关于蜗牛的探究链、幼儿为了发现蜗牛的秘密所做的思考与实践,集结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收集的相关信息资料、推测、进行的有趣实

15、验与发现。在自制图书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都是探究的亲历者。教师作为观察者,随时关注幼儿的探究动向,在分享、分析幼儿探究故事的同时,了解幼JL在探究过程中的需要并及时给予帮助与支持。幼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制图书可以回顾自己探究的历程,对自己的探究开展自我评价,在翻阅中巩固经验认知,在重温、回忆中体验坚持探究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积极地肯定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树立自信。幼儿自制图书的过程与结果,本身不仅具有发展幼儿表征思维能力的功能,同时也是幼儿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拐杖,自制图书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乐于记录、科学表达的思维习惯,成为幼儿深度学习以及教师深入理解幼J序习、支持幼儿有效深度学习的途径。原文参考文献: 14田波琼,杨晓萍.让幼儿的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一一幼儿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及支持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7). 23王海英.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深度学习J.奕阳幼教评论,2019(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