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5926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60 大小:33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目录L总则41.1 目的41.2 依据41.3 适用范围52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概述52.1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52.2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管理的定义52.3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的分期63 .自然灾害的公共卫生影响73.1 人群伤亡严重,医疗服务需求增加73.2 灾害可能导致传染病暴发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83.2.1 饮水卫生安全问题突出83.2.2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凸显83.2.3 传染病病原媒介及宿主动物发生变化93.2.4 人群居住生活条件和人员活动等发生变化93.3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103.4 灾害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103.5 灾害

2、使卫生系统受损H4 .自然灾害应急准备134.1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计划134.2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评估144.3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队伍建设154.4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155 .自然灾害应急响应165.1 自然灾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165.2 现场组织与管理185.2.1 灾区现场卫生应急指挥体系185.2.2 网格化管理195.3 信息管理205.4 灾区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215.5 灾后疾病防控225.5.1 监测225.5.2 实验室检测245.5.3 免疫规划255.5.4 暴发疫情处置255.6 灾后风险源控制265.6.1 安置点卫生学建议265

3、.6.2 水和环境卫生265.6.3 病媒生物控制275.6.4 食品卫生275.7 健康宣教和风险沟通285.8 特殊人群健康295.8.1 专业人员防护295.8.2 脆弱人群健康295.9 心理健康306 .自然灾害灾后评估总结306.1 灾害卫生应急响应结束的判定原则306.2 恢复重建306.3 总结与评估31附件32(一)自然灾害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33(二)自然灾害灾区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技术指南48(三)自然灾害灾区传染病监测技术指南57(四)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暴发调查处置技术指南64(五)自然灾害灾区饮用水卫生技术指南74(六)自然灾害灾区预防性消毒技术

4、指南89(七)自然灾害灾区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技术指南103(八)自然灾害预防接种技术指南115(九)自然灾害集中安置点卫生学建议127(十)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技术指南133(H,)自然灾害专业人员安全及个人防护技术指南145(十二)疾控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计划技术指南152(十三)疾控机构自然灾害物资装备储备建议清单155(十四)自然灾害健康宣教核心信息157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洪涝、台风、滑坡泥石流、低温冷冻等重大灾害事件多次发生,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自然灾害还伴随着大量的人员伤病甚至死亡。灾后,灾区医疗卫生需求增加,饮用水和食品的安全

5、性存在隐患,传染病病媒生物及宿主动物发生变化,人群居住生活条件恶化以及区域人员活动频繁,这些改变都可能增加灾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风险,从而进一步威胁着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科学规范的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相关工作,对保护灾区人群健康、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减轻灾区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能力,指导科学、有序地开展各项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有效保护人群健康,特制定本指南。1 .总则1.1 目的指导全国各级疾控机构在自然灾害事件中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各项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1.2 依据本指南编写主要依据我

6、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世界卫生组织HealthSectorEmergencyPreparednessGuide,以及泛美卫生组织AGuidetoEmergencyHealthManagementafterNaturalDisaster等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文件。1.3 适用范围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疾控机构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相关工作,不包括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等卫生应急相关内容。2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概

7、述2.1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本指南适用于可能对人群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洪涝灾害、台风灾害、地震灾害、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和低温冷冻灾害等。2.2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管理的定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管理是针对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实施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心理援助等措施;以及开展指挥协调、指挥支持、风险评估、安全防护、物资保障、信息报告发布等应急管理

8、活动。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是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疾控机构承担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主要包括风险评估、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风险源控制、公共卫生服务恢复等。2.3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的分期根据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的工作任务重点,本指南将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灾害应急准备期、灾害应急响应期和灾后评估总结期。灾害应急准备期通常是灾害发生前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的主要工作以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为主,包括识别区域内主要自然灾害人群健康风险,收集积累相关基础资料,完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卫生应急计划等制度文件,做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技术

9、、人员和物资准备工作等。灾害应急响应期通常是指灾害发生后的一段时期,早期以开展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为主要任务,为灾区提供医疗救治和伤员转运。同时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应该以开展灾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恢复灾区传染病报告系统、关注灾区重大传染病疫情预警,做好开展灾害现场卫生应急工作准备等为主。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灾区紧急医学救援的需求逐渐降低,灾区居民逐步脱离险境,陆续进入临时集中安置区域生活。此时,灾区卫生应急工作将以疾病防控和卫生防疫为主,包括持续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疾病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风险源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恢复等。灾后评估总结期通常是指灾区卫生应急响应工作结束,外援救灾防病力量撤离受灾地区,灾区

10、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恢复到以当地疾控机构等卫生部门为主的阶段。该时期主要工作任务应该包括总结本次灾害事件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阶段的经验教训,评估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效果,针对特定灾害和特定区域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提出改进建议等。3 .自然灾害的公共卫生影响3.1 人群伤亡严重,医疗服务需求增加自然灾害事件由于其突然性和破坏性,往往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导致大批人员出现出血、骨折、烧伤、脏器损伤、窒息等伤损情况,灾后伤员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护,便有死亡、伤残、留有严重后遗症的危险。因此,医疗救援的急迫性不言而喻。此外,灾害发生后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活条件急剧下降,可能带来一

11、系列卫生问题。首先,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贫血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容易复发或加重;其次,与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密切相关的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容易发生并流行;第三,年老体弱者,儿童和慢性病患者如得不到早期、及时的救治,则会加重病情和增加死亡人数。由于短时间出现大量伤病人员,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急剧增加。同时,由于灾害导致基本卫生设施的破坏,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受损,远不能满足灾区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3.2 灾害可能导致传染病暴发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灾害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甚至造成水体污染,从而使灾区居民生活环境急剧恶化。洪涝灾害有可能导致灾区的粪便、垃圾以及畜禽尸体污染范围扩大,灾区居民饮食、

12、饮水卫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此外,病媒生物和宿主动物的活动变化以及灾区居民集中安置所带来的影响,均可能导致灾后易发生某些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有时传染病暴发造成的死亡人数甚至大大超过始发灾难。从历史上看,霍乱、伤寒、痢疾和甲型、戊型肝炎都曾经因洪涝灾害引起过大流行。3.2.1 饮水卫生安全问题突出灾害期间,尤其是洪涝灾害期间,供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洪水将大量人畜粪便、垃圾、动物尸体冲入水中,使分散式供水水源及地面水水源受到严重的生物性污染。同时天气炎热、水温较高,水中有机物加速分解,产生腐败恶臭。灾区居民垃圾、人畜粪便的无序排放,则会加重水源的污染。以分散式供水和就近取水为主的

13、灾区居民用水方式,使得灾区的饮水卫生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安全饮用水难以保障,由此可能引发经水传播的传染病暴发流行。1998年洪水过后,孟加拉西部曾发生16000多人的大规模霍乱流行。3.2.2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凸显首先,灾害可能使食物生产、储备、运输、分配系统等环节受到破坏,食物供给来源和渠道复杂,污染环节增多。第二,灾害导致粪便、生产生活垃圾、有毒化工产品(如农药、鼠药、重金属等)污染田间作物、仓储中的原料、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甚至成品食物,食品污染途径增多。第三,灾区燃料缺乏、烹调用具少,造成食物的加热消毒困难。第四,灾区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受到破坏,难以保证卫生要求。第五,灾区卫生

14、设施差,灾区居民不能经常洗手,加重了食物污染的可能。3.2.3 传染病病原媒介及宿主动物发生变化灾害可能使虫媒及宿主动物栖息地或孳生条件发生改变,导致密度上升。灾害发生后,某些宿主动物的栖息地会被淹没,通常会发生迁徙流动,使宿主动物分布范围、数量或种群发生变化,从而易将某些动物源性传染病传给人类。此外,灾后还可能导致病媒生物、宿主动物与人接触机会增加,从而引起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虫媒传染病暴发或流行。以洪涝灾害为例,洪水可造成血吸虫疫区钉螺面积扩大,血吸虫疫情随之回升;洪灾地区滞水面积增大,蚊子孳生地扩大,疟疾、乙脑等蚊媒传播疾病的感染机率也会加大。3.2.4 人群居住生活条件和人员活动等发生变

15、化灾区居民的集中安置和人群迁移,增大了疾病流行和群体性疾病暴发的风险。灾害发生后,灾区居民临时集中安置情况较多。临时安置点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导致呼吸道传染病易发生流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接触性皮炎等接触性疾病也因人群密集而多发。此外,灾区居民大量转移及救灾人群大量进入灾区,常引起流感、麻疹等传染病流行。研究表明,灾区居民机体免疫力普遍下降,也会导致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其主要原因有:灾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灾区居民食物供给不足,营养不良;人群受灾后心情焦虑,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和心理压抑,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参与抗灾救灾的民众劳动强度大、精神紧张,易导致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1998年尼加

16、拉瓜遭受“米奇”飓风后的一个月内,急性呼吸道感染报告病例增加了4倍。此外,洪涝灾害期间,灾区居民和救灾人员直接接触疫水的机会增多,在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疫区,可导致感染发病增加。3.3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层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氟中毒、氟骨症的发生。而地震灾害在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的同时Z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及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群心理创伤等社会性灾害。

17、3.4 灾害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具有突然发生、难以预料、危害大和影响广泛等特点:,一旦发生,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即心理危机。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这种高度的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心理的巨大混乱”,主要包括情绪反应异常、认知障碍、生理反应异常、行为异常、交往异常等。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整个防灾备灾救灾的过程都要考虑心理卫生要素。救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有关研究也都表明,灾前进行适当与充分的心理准备,灾后及时有效的开展心理紧急救援和重建阶段持续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8、。在对印度洋地震海啸的受灾者调查表明,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受灾者的生存环境、身心条件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受灾者的心理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下,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损伤。3.5 灾害使卫生系统受损灾害在给灾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给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带来重大损失。首先,灾区原有的医疗卫生设备、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及生命给养系统,可能会在灾害发生的短时间内受到破坏、甚至完全瘫痪。第二,由于灾害导致基本卫生设施破坏,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受损,给原本依赖于这些服务的人群健康带来直接的影响。第三,灾害可能造成传染病及突发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破坏,不排除部分地区因疫情(或事件)不能及时报告、处置,造

19、成疫情蔓延。第四,灾害可能造成计划免疫冷链系统破坏,不排除部分地区因常规免疫中断而发生疫苗相关疾病的暴发。此外,对于当地易发的传染病,如不能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则存在进一步播散的可能。当然,不同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公共卫生影响也会有所区别(可参O表1不同灾害可能导致的公共卫生影响公共卫生影响地震骤发洪水(洪灾)慢发洪水(涝灾)滑坡/泥石流风雹台风低温冷冻灾害死亡很多很多很少很多很少很少很少需要治疗的严重伤害很多很少很少很少中等中等中等传染病的增加风险都存在潜在的威胁,但不同灾害灾后重点关注传染病略有不同重点关注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重点关注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重点关注肠道传染病重点

20、关注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重点关注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卫生设施的破坏严重(机构和装备)严重但地区化严重(仅限于装备)严重但地区化严重严重轻微供水系统的破坏严重严重轻严重但地区化轻轻轻食物短缺少见常见常见少见少见少见长期受灾可能常见人群大量流动灾害严重地区常见常见常见常见少见少见少见124 .自然灾害应急准备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应该突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风险管理的理念,坚持依法、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防灾减灾备灾工作,强调以科学评估为导向,以预案方案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推进疾控机构灾害卫生应急技术、人员和物资准备,全面提升灾害卫生应急能力。4.1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

21、和计划自然灾害应急准备阶段,各级疾控机构可根据需要适时制定本单位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计划。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应该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参照上级预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修订适合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其中省级疾控机构预案应该在体现政策性的同时,着重体现指导性。市县级疾控机构预案应该在体现指导性的同时,着重体现本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阶段的主体职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计划需要充分考虑本区域内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类型及特定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人群健康影响,以政府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和预案为基础,以本地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评估结果为导

22、向,结合本地区人群健康需求和本单位自身具备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能力,突出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阶段,本机构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和人员分工。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组织管理、公共卫生评估、人员队伍和物资的储备管理、技术应对、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此外应急计划还应该注明具体的责任人或责任部门,以及实施方案和具体策略措施等。4.2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评估在自然灾害应急准备阶段,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评估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各级疾控机构可根据需要适时开展本区域针对特定自然灾害类型的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估。二是接到灾害预警信息后,或每年特定时间根据灾害预测信息,各级疾控机构定期开展特定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点传

23、染病事件风险评估。人群健康脆弱性主要评估本地区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内人群针对特定自然灾害事件的主要健康风险。评估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识别脆弱人群和脆弱地区,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评估结果还可以作为自然灾害人群健康风险监测和灾后卫生防病干预措施的基线数据,为灾害卫生防病干预措施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脆弱性评估不是一次性的评估,而是迭代反复的过程,包括基线调查、阶段性调查、定期回访、信息更新、加强与灾害卫生应急相关机构沟通等环节。通常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估应该包括如下重要步骤:(1)确定评估框架和评估范围阶段;Q)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估阶段;G)未来健康影

24、响预测阶段;&)适应性评估阶段。4.3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各级疾控应该根据需要建立本单位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专家库和现场卫生应急队伍,对其资料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更新成员的信息资料;并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对专家库和应急队伍及时进行调整。以现场应急处置为主要任务,人员组成应确保专业结构合理。尽可能选择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具有现场救灾防病经验的卫生应急管理、风险评估、现场流行病学、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实验室检验、消毒与感染控制、媒介生物控制、健康教育、信息网络和后勤保障等领域的专业人员。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队伍推荐小分队的建队模式,队伍物资和队员个人携行装备应该按照以满足队伍在灾

25、后极端条件自我保障72小时的标准进行配备。同时,规范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定队伍管理手册,明确界定队伍的日常管理模式、应急任务派出机制,队员应具备的能力及奖惩方式。面对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队员和承担管理队伍职责的工作人员,根据其不同的工作职能和应具备的能力定期系统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如会议授课、研讨会、自主学习等)和演练(操练、桌面推演、全方位演练等)活动,不断提升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现场处置能力。4.4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各级疾控机构应根据满足要求、平战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单位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工信等相关部门的沟

26、通协调;力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生产、调拨、配送和监督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争取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商业储备,尝试协调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调度机制。做到政府与部门、单位储备相结合,集中储备和分散储备相结合,实现卫生应急储备方式多元化。完善本单位储备物资的计划采购、调拨使用等日常管理制度和及时补充、更新机制,逐步增加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确保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灾后卫生防病现场工作能够迅速开展。各级疾控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应充分考虑各单位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推荐以满足本单位在辖区内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后,在灾后紧急状况下3至5天现场卫生应急处

27、置需要为准,若灾情持续发展,则需要在基本储备量的基础上进行追加。5 .自然灾害应急响应5.1 自然灾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作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要工作内容,原则上应该贯穿于灾害卫生应急的全过程,持续开展。不同的时间开展自然灾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议题会略有不同,评估目的、收集数据、评估时间耍求和评估方法等环节也会有所区别。原则上,接到灾害预警信息后,或每年特定时间根据灾害预测信息,各级疾控机构可定期开展特定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点传染病事件风险评估。通过文件查阅、系统数据分析等方式,可参考本地区特定灾害人群

28、健康脆弱性评估结果,对区域内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带来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开展评估。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建议疾控机构在灾后48小时启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评估工作,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数据收集和舆情信息检索等方式,收集灾害类型、受灾范围、受灾地区近五年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灾地区重点传染病疫情特征、免疫规划覆盖情况、人群脆弱性、卫生应急能力状况和卫生资源等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主要是根据现有资料和既往经验评估出灾区传染病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等级,有条件可以绘制灾区风险地图,从而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措施。灾害应急响应期

29、,在灾后快速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受灾地区监测数据、现场调查、现场检测、当地已采取的灾后卫生防疫措施等信息,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的实际需要开展趋势性风险评估和/或专题风险评估,采用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DelPhi)、风险矩阵法、分析流程图和层次分析法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情况或者某个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得出风险等级,并结合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和卫生应急能力,提出灾后卫生应急策略和措施。灾害应急响应期结束,考虑到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因此应在受灾地区持续开展传染病疫情

30、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直至自然灾害导致的公共卫生风险被完全管控。5.2 现场组织与管理5.2.1 灾区现场卫生应急指挥体系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灾区政府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建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整体组织构架(灾区应急指挥部)下,根据需求成立现场灾后卫生防疫指挥部,遵循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当地疾控机构负责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方案和统一信息。为了实现灾区卫生防疫力量全覆盖,指挥部应统筹、管理、分配灾区现场各级疾控机构(国家、省、市、县四级)及部队卫生防疫机构的专业卫生应急队伍。灾区现场灾后卫生防疫指挥部除设立正副指挥长外,建议考虑设立综合协调、信息报送、现场处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

31、检测、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和感染控制、风险沟通(新闻宣传)、健康教育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必要时可以成立后方专家组对现场工作进行技术支持,明确指挥部管理机制,包括例会制度,信息报送要求等;确定各组主要工作职能和现场任务,提供各组成员名单、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5.2.2 网格化管理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和实际工作需要,对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指挥部统一要求,统筹灾区各级疾控机构卫生防疫专业人员,采取巡回和驻点等不同形式,向灾区各乡、镇、村或集中安置点派驻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指导、协助各项灾后卫生防病措施的开展和落实,实现灾区卫生防疫全覆盖。巡回卫生防疫专业队伍应该明确其负责

32、的区域、巡查活动内容、需开展的防控措施和巡查频率,按要求对其辖区内的村或集中安置点进行定时巡查。驻点防控人员则派驻在特定的村或集中安置点,同安置点医疗人员、志愿者和灾区居民共同开展各项灾后卫生防病措施。灾区现场主要卫生防疫工作任务包括制定安置点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方案;对安置点公共卫生状况与人群健康需求开展快速评估并定期持续更新评估结果;巡视安置点居民饮用水和用餐情况,根据需要完成采样和送检工作;巡视安置点环境卫生情况,发动临时安置居民或志愿者做好安置点生活垃圾和厕所的清洁和管理;协助开展安置点重点区域的消杀灭工作;启动安置点症状监测工作,根据指挥部的要求协助登记并及时上报安置点法定报告传染病和主

33、要症候群病例情况;协助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并提供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咨询。止匕外,还应该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和日常培训,对协助开展卫生防病工作的志愿人员进行登记审核,尤其关注从事饮用水保障、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托幼机构服务等工作的志愿者是否满足相应的健康要求。5.3 信息管理自然灾害发生后,各项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使用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评估的基础,更是自然灾害灾后卫生防疫策略和措施制定的依据。自然灾害灾后信息报告要遵循依法报告、统一管理、属地管理和准确及时的原则。疾控机构应该在灾区应急指挥部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下,构建灾后监测信息的收集和报告机制,明确报告时间、信息种类内容、信息报告格

34、式、报告频次,报告机构,共享机制等具体内容。要求统筹灾区卫生应急资源,确保不同卫生机构或卫生应急队伍的报告信息实行统一管理。最终,信息报告的利用实行归口管理,由灾区应急指挥部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实确认后以统一口径进行通报发布。报告信息主要包括灾害信息、工作动态以及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等内容。其中,灾害信息指受灾及重灾范围、受灾人数、伤亡人数和紧急转移安置人数、房屋倒塌及损毁,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灾情信息;工作动态指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队伍派出、已开展的监测、风险评估、健康宣教、应急值守、物资保障,和现场工作队在灾区开展的具体工作、灾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果,以及阶段性防控策略

35、措施建议等;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病种可根据灾害发生地区的疾病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其中灾害信息的获取渠道可以通过灾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据灾区应急协调机制从灾区应急指挥部/当地政府/当地灾害应急部门获取;工作动态信息则要求灾区各支卫生应急队伍/驻点卫生防疫工作组/巡回卫生防疫工作组统一报送汇总;监测信息则通过灾区常规监测系统、症状监测系统和灾区开展的主动监测系统获取。报告频次推荐每日一次。疾控机构灾后应该及时制定灾区卫生防病信息报告工作方案,结合灾害特点规模和灾区实际情况,规定信息报告内容、报告频次,同时要求各项信息报告应该遵循统一的格式。5.4 灾区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疾控

36、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或卫生应急小分队成员应在受灾地区持续开展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工作,及时了解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状况并分析其健康需求,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救灾防病工作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灾区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可在灾后立即开展,而后根据需要持续更新信息。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知情人访谈等方法,对受灾地区的临时集中安置点、返家灾区居民家庭等地区和人群收集包括灾区居民居住状况、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厕所与粪便管理、垃圾管理)、媒介生物控制、医疗服务可及性、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及健康需求等数据信息,分析灾区居民及安置点的需求及公共卫生状况的薄弱点。完成需求评估后,根据

37、灾区公共卫生状况快速评估分类表单调查内容,掌握灾区各社区/村/临时安置点的公共卫生状况,并将表单中反映的公共卫生隐患列出,分析引起原因和解决办法,并根据其责任归属向相关机构提出改进建议,完成评估建议反馈。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小分队应将现场评估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报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5.5 灾后疾病防控5.5.1 监测自然灾害发生后可能会对各类传染病、慢性病、疫苗可预防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监测系统产生冲击,如人员伤亡、网络中断、报告设备损毁等,灾区各级疾控机构需在灾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及时恢复各类原有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转,如紧急采购与配备直报设备、启用手机端网络直报等。此外,根据不同

38、自然灾害可能衍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可根据需要在灾后第一时间建立包括症状监测、媒介生物控制、饮用水卫生监测、食品卫生监测等在内的临时主动监测系统。5.5.1.1 疾病和症状监测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受灾地区开展传染病监测可为灾后卫生应急工作提供预警和防控策略制定依据。灾后疾病监测除常规疫情监测外,还需根据灾害可能导致的疾病病种、受灾地区既往疫情特征等因素提出需要开展强化监测的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传染病强化监测的病种可以包括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麻疹、水痘、乙脑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而对于出现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霍乱和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群应注意

39、是否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除医疗机构常规开展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外,可根据实际监测需要将报告用户扩展至灾区居民集中安置点的医疗点以及学校等重点场所,以保证监测的敏感性。灾后根据需要应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受灾地区的医疗机构、灾区集中安置点以及学校等重点场所建立临时症状监测系统,灾后常见的症状监测可包括发热症候群:发热症状、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出疹症状、发热伴头痛、发热伴黄疸等;腹泻症候群:腹泻症状、腹泻伴便血症状和腹泻伴水样便等。此外还可根据监测需要开展如出血症状症候群、神经系统症候群等症状监测指标。开展症状监测的医疗机构、临时集中安置点每日汇总信息后以电话、传真或邮件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送,

40、如无相关监测信息,也需进行零报告。疾控机构发现聚集性等异常信息时,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开展调查处置,确保有效控制疾病苗头事件。5.5.1.2 病媒生物监测受灾地区疾控机构需在灾区持续开展媒介生物监测工作,监测工作分别于临时集中安置点、返家灾区居民村落等区域开展。媒介生物监测的种类包括蚊子、苍蝇和老鼠等,同时需结合受灾地区历史媒介传染病的媒介种类适时做出调整。疾控机构依据监测结果指导开展相关防治工作并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灾后媒介生物控制遵循以下原则:当媒介生物密度不高或未发生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流行时,以加强环境治理,对孳生地进行管理并辅以个人防护为主;当媒介生物密度过高或媒介生

41、物性疾病流行时,应以化学性防治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措施,迅速降低靶标媒介生物密度。5.5.1.3 饮水卫生监测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应及时启动对临时集中安置点、医疗点、救灾人员临时居住地等场所人群集中区域以及返家灾区居民家庭的饮用水卫生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源水和供水点饮水监测,水源水监测包括浑浊度、pH、色度、氨氮、耗氧量以及其它相关检测项目;供水点饮水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的水质常规指标以及其它可能存在的风险指标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包括色度、臭与味、浑浊度、pH、氨氮、余氯(或二氧化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集中式供水的浑浊度和余氯(或二氧化氯)每日每批处理水均

42、需测定,以便指导应急水处理措施的进行。5.5.2 实验室检测灾后实验室检测工作以灾害衍生的各类公共卫生风险管控需求为导向。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受灾地区通过症状监测系统发现需要明确诊断的,或各级医疗机构、医疗点采集并送检的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临床标本,包括分泌物、痰液、呕吐物、排泄物、血液、脑脊液等,对此类标本开展传染病病原的快速检测和/或病原检测项目;另一方面为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卫生应急小分队人员在临时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场所持续采集和送检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等标本,如食品标本、饮用水、蚊子、鼠肺、鼠血、及土壤等环境标本等。5.5.3 免疫

43、规划灾后,需尽快组织人员开展免疫规划受损情况统计和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反馈结果。灾后免疫规划工作重点应以尽快恢复受灾地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服务和推进迟种者补种工作为主,可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具体要求实施。在特定情形下,经综合调查评估结合专家论证建议,并报灾区灾后卫生防疫指挥部或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5.5.4 暴发疫情处置通过灾后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灾区可能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警信息,根据需要组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及时开展病例核实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灾区传染病防控方案和疫情处置措施,并组织专业

44、人员逐一落实。并在疫情处置结束后对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灾后传染病的防控重点区域为灾区集中安置点、学校和返家灾区居民家庭等,需在该类地区加强病例的监测与报告,管控食品卫生、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媒介生物等易导致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中间环节,严防疫情发生。5.6 灾后风险源控制5.6.1 安置点卫生学建议灾害发生后,政府机构根据受灾情况设置居民临时安置点,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可向政府机构提出设置安置点的卫生学要求建议。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的设置必须科学选址、有序规划,保证居住安全和卫生。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类型、地形特征、风俗习惯等,选择集中安置或分散安置方式。居民临时安置点的选址规划,应尽量保留充足空间,建

45、立管理制度,预防因人口过密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在特殊情况下,可先安置,后完善。应保障充足的饮用水和食品供应,并做好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的监督工作。应加强安置点垃圾、粪便等的卫生管理,保证环境清洁。按照安置点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疗卫生和卫生防疫人员,建立临时医疗点、临时卫生防疫点或巡回医疗队、巡回卫生防疫队。做好安置点消毒、杀虫工作,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健康宣教活动。5.6.2 水和环境卫生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水和环境卫生控制工作主要包括:1.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提供安全的饮用水;2.做好灾区临时安置点的环境卫生;3.设置临时厕所、垃圾收集站点,做好粪便、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消毒、清运等卫生管理工作

46、并开展监测及评估,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4.按灾害发生地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人和动物尸体,指导做好人遗体和动物尸体的挖掘、搬运和掩埋工作并做好卫生防护;5.科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回迁前环境的清理和消毒。6.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饮水安全知识。5.6.3 病媒生物控制自然灾害发生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主要包括:1.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因地制宜开展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蚊、蝇、鼠等至少各选一种监测方法,重点在居民安置点及其周围环境监测,监测点首选重灾区,每个区、县(县级市)至少按方位设35个有代表性的受灾人群安置点进行监测。2.做好杀虫、灭鼠等工作并做好效果评价。当病媒生物密度不高或未发生媒介

47、相关疾病时,加强环境治理,对孳生地进行有效管理,辅以个人防护和药物杀灭;当病媒生物密度过高或媒介生物性疾病流行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措施,迅速降低靶标病媒生物密度。3.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个人做好防蚊蝇保护措施,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环境综合整治。5.6.4 食品卫生自然灾害发生后,食品卫生防控工作主要包括:1.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宣传工作。2.及时开展受灾人群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事件的监测、报告和调查处置,协助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检测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工作。3.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与管理。除了尽快恢复、重建食品卫生监管体系,重点做好自救食品和援救食

48、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同时加强对灾区食品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5.7 健康宣教和风险沟通灾后各级疾控机构应该根据需要针对灾害发生的特点、灾区可能发生的健康风险及灾区健康宣教需求评估结果制定灾区健康宣教工作方案。宣教内容应该包括诸如外伤自救常识、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心理健康等。宣教形式应该既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印刷品等传统方式,也可以引入手机、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配合社区/村卫生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入户宣教材料分发和面对面普及防治知识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灾后评估总结期,还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对灾区健康宣教效果进行评价。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领域的风险沟通应该贯穿整个灾害过程中。灾害应急准备期,首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