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千里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6190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千里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千里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千里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千里送》.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莆喇肝戏千整千里送京娘的故事首见于元杂剧京娘怨,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中亦有京娘怨燕子传书篇目。而流传最为广泛的则是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该话本是对宋元话本的收录编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故事与宋元人文有必然的渊源联系。莆仙戏传统剧目千里送即千里送京娘,全戏共六出,以1父子进香为始,化萤报德为终。与冯梦龙警世通言里的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人物定位设计也基本相似,故事讲的是赵京娘父女东岳观进香酬愿途中,路遇强盗拆散,两强盗因争美人而将赵京娘幽禁在清妙观中。恰巧赵匡胤往观中探望叔父,闻金莲哭声,出于义愤,毅然救她下山,初,金莲担心又逢匪人,遂与赵匡胤撮土为香,谊为兄妹,后来见赵匡胤杀贼让马,不辞千里,徒步送

2、她回家,由敬生爱,途中百般挑逗,赵匡胤终以兄妹相待,不为所动,显出他的英雄本色。至京娘家,京娘父酒后失言,引怒匡胤打翻酒桌,不辞而别,京娘为保赵匡胤名节而自尽,并化作萤火为赵匡胤引路有资料称,莆仙戏千里送源自古南戏脚本,又有老艺人说该戏大概是清代形成的。我们除去后来不断改编整理的因素,单从莆、仙千里送脚本、表演上的差异上来辨析,这折人物造型奇特的生旦戏历史应该并不久远,但赵匡胤的特殊表演不是独立存在于千里送中的,乃承袭自南戏。因此说,莆仙戏赵匡胤的人物塑造较为独特。为红脸白眉,眉中画七星左三右四,迥异于京昆脸谱,为古南戏脸谱。赵匡胤着团龙紫宝”(京剧称“箭衣”),内衬黄袄(暗示真龙之身),口挂

3、魅黑须,身段为八字脚龙爪手(或称香椽手。莆仙戏传统舞台的呈现非常注重戏剧人物的形式化表现,科介程式呈舞蹈化,往往繁复优美,极富戏剧观赏性。赵匡胤的表演科介动作大部分是莆仙戏贴生基本功的夸张形象化,身段大幅度扭曲,保持一种熟塑美,以表现他的帝王气质和坦荡磊落。赵匡胤千里护送赵京娘回家,始终目不斜视。二位恶贼追来,他并不正面拒敌,只是站立不动,从侧面施棒将其压死,这里用压不用打,更充分体现了赵匡胤神勇之气。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千里送之赵匡胤年轻气盛,狂傲不羁,角色主要表现在做功,且内心变化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赵匡胤重身段而京娘重唱功,因此需要京娘表现出内心细节变化才能使得人物更生动可人,剧情也更富情趣

4、。赵京娘年龄在十六岁左右,因此行当定位为闺门跨花旦。赵匡胤欣赏寺观风光,忽然听到厢房女子啼哭声音,心生疑感。此时,赵京娘人未出先闻其声,因此这题【醉花间】唱段十分重要,对人物起到定位作用,女子被禁禅房,无限绝望苦凄,表现了京娘瘦弱的本性。京娘内唱【醉花间】,每唱一句,赵匡胤便以相应的科介程式动作给予匹配,没有一句唱一句白,各种心理变化都只通过动作来外化表达,同时也树立了赵匡胤嫉恶如仇,英勇无敌的形象。【醉花间】唱词虽然悲戚,但不能演唱过分激烈,应该哀婉幽沉,以表现赵京娘含蓄孱弱的性格。赵京娘获救欣喜之余,又担心半路被强盗截回。赵匡胤义气浩然,居然要千里护送京娘回乡。京娘自是感激不尽,但也担心这

5、位红面长官斗不过两贼,因自己反害了壮士性命,那她将愧疚终生,这些对赵京娘矛盾心理的描述体现了赵京娘善良纯真的本性。不想,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即消灭了两贼,这不禁令京娘欣喜若狂。但同时,新的问题出现:千里路程,男女同行,若有人问起,如何答对?赵匡胤一心想的是救人,因此提议结拜为兄妹。在不断的危机困难面前,勇武智慧的赵匡胤都一一化解,赵京娘不禁心生敬仰。少女怀春,赵京娘对赵匡胤的崇拜很自然地转化为爱慕,于是试图通过上马、跋倒、掉鞋等各种理由来吸引赵匡胤的注意,但赵匡胤不解风情,以棒扶人,以棒拾鞋,始终谨守男女礼仪,但也正是这种不解风情更令赵京娘倾慕。剧末京娘唱【江头金桂】,赵匡胤配以八套不同的棒法,

6、即“坠棒”、“佛手拱棒”、“用脚橙棒”、“托手挂棒”、“翘脚悬棒”、“烧香式棒”、“八字式棒、八字脚穿云榛,以刻划赵匡胤襟怀磊落,心无邪念。同时,马上的京娘以“二甲颠、三角拖、摸头扎裤”、“女摇步”、“雀鸟步”、“云步”等表演科介来刻画京娘脉脉含情的缠绵丰富心理。赵京娘表演难度在把握人物角色的分寸感,既要表现京娘纯真孱弱的个性,又不能因暧昧表演过火变成浪荡。赵匡胤的表演表面看是在肢体语言上,而实际是在内心情感节律的掌握上,在复杂的科介动作中需要见到相异情境,表现出不同内心情感。剧中京娘多次暗示试探,赵匡胤始终若无其事,朽木疙瘩,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这将赵匡胤的光明磊落形象推向极致。几十年来,

7、由于参赛等各种原因需要,传统折子戏千里送后来出现了多个版本,其中有一些做了较大幅度的整理修改,为了更好地突出戏中旦角的唱腔,增加了大量唱段。而且删除叔父和两盗贼的情节,只留生旦两个人的表演艺术,这样戏显得更集中,是当下较流行的版本。但这个版本却是对原戏伤害最大的,因为经常的改动删减调整,所以传统锣鼓经出现不连贯、异化,传统科介也随之遗失而去。与全国其他兄弟剧种剧本相比较,可能莆仙戏的文本并不出彩,但是就其独特的舞台表演风格而言,莆仙戏传统经典折子戏千里送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尤其是赵匡胤的特定手势“龙爪手,加上铁棒,配以激烈的“双槌锣鼓经,产生一系列铁棒龙爪手”的套路动作,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而京娘的表演,诸如惊恐状、投诉状、上马状等细腻的做功,【绣停针】、【江头金桂】等曲牌的唱功,综合体现出古老剧种的韵味。要演好这个戏需要动作规范,需要常年累月不断演出磨砺感悟,除了下苦功夫,别无他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