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7072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教学是需要设计的,但教学设计的水平除了源于教师对教学的理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脑子里有多少“货”,如果没有“货”,而仅仅是有一个流程、一个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再花哨的模式也是花架子。今天我们来谈一下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第一重,以教材为中心型。这一重应该属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的水平,但是目前相当大比例的教师教学处于这个层级,这种教学满足于内容的顺利输出,不喜欢有任何的学生打断或者意外的发生,甚至有人来听课都会造成紧张和不安,对于一直处于这个层级的教龄长的教师来说,他们也不喜欢改变目前这种状态,因为惯性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这个层级是年轻教师必经的一个阶段,因为其教龄短,从新

2、手到熟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对于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还这样就阻碍了个人的发展。第二重,华而不实型。这一重的教师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满足于各种“形式主义”,很多情况下是将教学变成了“浅层化”、“娱乐化。社会上一些这种形式的师资培训还很受欢迎,认为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了,撰写的各种教学设计样本、实施方案,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实际上是为了迎合一些人“求新”、“求异”的口味,有的教师看到别人有什么新的提法,马上会写进自己的报告中,而并没有在教学中真正实施和验证,没有把教学质量和效果放在首位,这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第三重,按部就班型。这一重的教师开始寻求教学设计的框架和结构,并且严格按照步骤来设计

3、自己的课程,如“五星教学法”、“BOPPPS”这些优秀的框架,通过框架的学习和研究,形成教学设计的习惯,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类型的教师还不能结合心理学的底层原理,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并把框架当成了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满足于权威理论和框架的应用。第四重,促进认知型。这一重的教师已经能够理解“学生中心”的核心内涵,能够从认知主义心理学方面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知识和思维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反应,教师不满足于将内容讲完,而是关心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不仅关心教什么,更关心如何教,能够从促进学生的认知的角度去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法,也能理解这些教学法背后的原理,比如翻转是为什

4、么实现理解的哪一步?为什么要互动?为什么要讨论?为什么要引导?等等。第五重,融化贯通型。这一重教师是“大师”,其完全可以做到无招胜有招,其关键原因来源于其卓越的学识,以及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所以即使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也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其自带的那种风范以及对课程的理解,不是普通只做教书的老师所能企及的,这既需要博览群书、深度觉察,还需要思想深邃、情怀浓烈。这一重的教师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还包括思想的升华、心灵的滋养、视野的开阔、情感的共鸣。教学是一个良心话,更是一个技术活,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师讲出来的味道是完全不同的,背后实际上是处于不同的层级,教师起码应该以第三个层级为基础,逐步进化,并从底层原理去学习感悟,而不要满足于抄来抄去,卷的背后实际上急功近利。在道上修,越修越真,在术上混,越混越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