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篇2024年清明节小学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22385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篇2024年清明节小学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六篇2024年清明节小学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六篇2024年清明节小学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六篇2024年清明节小学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六篇2024年清明节小学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篇2024年清明节小学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篇2024年清明节小学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缅怀先烈、悼念先人、纪念祖先的重要节日。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请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文明等教育,切实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一、放假通知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正常上课。二、清明节主要习俗1 .扫墓祭祖扫墓祭祖习俗历史久远,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

2、。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区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2 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春意已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时候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的传统习俗。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3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

3、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嵇耕作的祖师一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4 .放风筝风筝又称“纸莺”、“莺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4、,给自己带来好运。三、安全提示1.文明祭扫清明节祭祀先人,表达我们的哀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倡导用植物、鲜花、网上追思等低碳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弘扬社会新风尚。5 .疾病预防春季是流行性疾病多发季节,要预防流感、肠胃病的发生,注意防寒保暖,重视食物安全。节日期间请家长朋友们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积极锻炼身体,确保身体健康。6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乘电瓶车做到一人一盔。不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不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车上路。7 .防溺水教育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要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

5、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8 .居家安全放好厨房里的刀具、燃气灶、打火机、易碎品等,不让孩子乱摸,小心孩子烫伤。不用三无电器,不改装插头,不乱拉电线,不用湿手碰电器,不用破损电器,不玩电器或电源,不超负荷电。9 .饮食安全讲究饮食卫生,严把“进口”关,不购买或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食用水果应清洗、削皮,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确保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零食。10 防诈骗教育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有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趋势,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影响恶劣。请您并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务必做到陌生来电不接听,不明链接不点击

6、,个人信息不泄露,可疑账户不转账,遇到问题不慌张。悠悠我心,念念清明,时时当下,处处春暖。衷心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共同度过一个平安和谐的假期!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尊敬的家长: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传统文化节日,历史悠久,习俗丰富,备受中华儿女的重视。为杜绝各类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希望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及家人的健康与安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清明节放假事宜告知如下:一、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返校上课。二、注意事项当前,虽然疫情已经过去,但是近期流感比较严重,病毒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广

7、大家长朋友们和孩子要高度重视自身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门尽量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切实做好个人防护。三、温馨提示清明节期间,正是森林火灾、交通事故多发时段。为使大家过一个文明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希望家长和孩子们努力做到:自觉摒弃在街头、路边、广场、林区、草地焚香烧纸等不文明祭祀行为,大力推广网络祭祀、社区共祭、家庭追思、鲜花祭奠等绿色低碳祭祀方式,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之中。四、清明习俗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

8、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可以和家人一起参与清明有关的活动,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 .植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2 .放风筝。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莺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鸯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3 .了解学习清明诗词。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一一黄庭坚清明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

9、巳西湖好黄昏疏雨湿秋千。一一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五、网上祭英烈活动学校以清明节为契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请家长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希望同学们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来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祝各位家长及孩子平安出行,度过一个文明、有意义的清明假期!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清明节将至,现将2024年清明节放假事宜告知,请您积极配合,履行监管职责,确保孩子假期在家安全、健康、快

10、乐成长。一、放假安排1、放假时间: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2、假期后,4月7日(星期日)按时返校正常上课。望各位家长根据以上通知,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二、节日由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三、节日习俗1、祭祀

11、扫墓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2、吃青团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3、插杨柳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在屋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等等。四、温馨提示1、做好疾病预防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家庭成员外出要佩戴好口罩,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注意

12、个人卫生,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2、文明祭扫倡导文明节俭的祭扫方式,扫墓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深切怀念的重要方式。建议用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寄托哀思、祭奠先祖,弘扬社会新风气。3、交通安全清明出行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倡导绿色出行、错峰祭扫,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和祭扫秩序,严防发生交通和踩踏事故;乘坐电瓶车要戴好头盔;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及共享单车,不坐副驾驶座位。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放假期间车多、人多,请家长们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度过一个安全、文明、低碳的清明节!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家长: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

13、与支持,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在即,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的假期,我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放假通知,现将2024年清明节假期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V清明放假1 .放假时间: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2 .返校时间:3 月7日(星期日)正常返校上课。二、清明知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此外,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14、,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三、清明习俗1.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2 .扫墓祭祖清明扫墓,即“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3 .吃青团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后绿绿的软糯的皮儿,带有清淡艾草香气,香糯可口。4 .放纸莺风筝又称“纸莺”、“鸯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15、四、温馨提示1 .倡导文明祭祖的方式,扫墓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达深切怀念重要方式。可以采取献一束花、植一棵树、写一段寄语、读一篇祭文、扫一次墓碑、系一条黄丝带、录一段追思微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2 .春季天气多变,外出时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开降雨高峰;告诉孩子在雷雨天时,尽量不要在户外活动。3 .带孩子外出时,切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时刻关注孩子,教育孩子外出时一定紧跟家长,以免丢失。4 .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请家长

16、和孩子参加适当的户外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5 .放假期间,要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与人友善,心胸宽广,热心助人等。6 .利用假期多读经典书籍,增长见识、开拓思维。7 .网络安全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接触有转账功能的APP,也不要告知孩子支付密码等。不沉迷网络空间。放假期间,应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孩子浏览网络内容。多花时间亲身陪伴孩子,多丰富孩子的现实生活,不要让孩子沉迷网络。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家长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节假出行,安全常伴;快乐同行,幸福相随!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家长: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是

17、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和缅怀先烈的日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将2024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通知如下: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正常上课。清明节起源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扫墓:清明扫墓,即为“墓祭

18、”,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造林,爱护森林,也是现在人们很重要的事情。荡秋千: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稿”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为弘扬优良传统,推进移风易俗,树

19、立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祭扫与绿色殡葬新风尚,特向全校广大师生家长朋友发出如下倡议:(一)安全祭扫,防止火灾“思亲莫使烟火扰,文明平安祭先人”。我们在尊重祭祖习俗的同时,更呼吁文明祭祀新风尚。强化火源管控,禁止在田间、林地烧纸焚香、燃放烟花爆竹,发现火情,立即拨打森林火警电话12119o清明节是上坟扫墓的高峰期,建议避开高峰,错开时段,防止车辆拥堵,严防交通事故,提倡骑车、步行或乘坐公交出行祭祀,确保祭祀活动安全有序。(二)文明祭祀,树立新风倡导文明祭祀,撰弃庸俗的祭奠方式,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等祭扫活动。把传统的祭拜逝者习俗用文明、环保、低碳、节俭、时尚、自然的方式进行

20、表达,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三)疾病预防和饮食安全1.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等,家长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多喝开水,加强锻炼身体,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玩耍,有效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2 .假期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生冷食品等,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四)防溺水安全天气转暖,假期里请家长一定看护好孩子,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

21、救。(五)交通安全清明假期期间交通拥堵,家长要教育孩子出行时注意交通安全:1.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并且左右观察确定安全后再通过。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乘车时遵守秩序;3 .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4 .放假回家、返校途中及出行过程中,遵守交通规贝L乘坐有资质的、车况好的营运车辆,严禁乘坐黑车、摩的、农运车和超员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六)居家安全1.教育孩子注意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相关事宜。告诉孩子不乱动、乱拆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不要在阳台、窗户等危险的地方玩耍,谨防高空坠落,并让孩

22、子牢记110、119、120等报警电话;5 .教育孩子居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注意防骗、防盗、防抢;6 .告诉孩子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不向陌生人或网上认识的人汇款、转账。发现被骗上当后,尽快报警。(七)心理安全1.假期家长要多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引导孩子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多参加体育锻炼;2.家人之间要多关爱、多理解、多宽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构建和谐幸福家庭;3提醒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完成好假期作业。(八)预防网络诈骗教育孩子要保护个人信息,谨防电信网络诈骗。上网的时候,不要将重要的信息如家庭地址、个人电话等告诉陌生人;不浏览不

23、健康的网站,不看不健康的出版物;不玩网络游戏,不与同学讨论不健康的话题;教育孩子不贪意外之财,不要轻信网友。春暖花开时,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文明祭祀、从简从俭,弘扬传统文化,一起形成新时代文明新风。让我们家校携手,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且有意义的清明节!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放假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特将清明假期安排如下:一、放假时间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正常上课。清明节小知识二、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

24、、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三、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扫墓祭祖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

25、俗。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春意已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时候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的传统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风筝又称“纸莺”、“莺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

26、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嵇”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四、文明祭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摒弃在街头随意焚烧冥纸冥币等不文明祭祀行为,特此提倡各个家庭积极树立环保理念,以文明健康的方式祭悼,共同维护我们绿色的生态自然环境。可以运用网

27、络开展“云”祭祀活动,或采取献一束花、植一棵树、点一首歌、写一段寄语、读一篇祭文、扫一次墓碑、系一条黄丝带、录一段追思微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相比传统祭祀方式,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能够表达我们对先辈的缅怀。祭拜重在表达对先人的追思,而不在形式,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真挚的情感,同样可以追思亲人。五、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寄托!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方针,确保孩子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在清明假期,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安全教育:1.传染病防控安全。春季天气多变,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

28、员较密集、空间相对密闭的环境,比较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请大家做好流行性感冒的日常防护。2、森林防火安全。家长可以利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尽可能带孩子去瞻仰先贤,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尽量不要点明火香烛,不要烧纸,严防火灾。最好用植树、献花等文明方式祭奠先人,既环保又安全,如果确实发现火灾请及时呼救。外出游玩时也不要携带火种,更不能野外用火或烧烤,切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3、防溺水安全。天气回暖,为防患于未然,请家长和孩子一定要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

29、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4、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外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未满十二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准骑电动车上路。教育孩子过马路要注意来往车辆,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注意安全。5、防诈骗安全。远离游戏厅、网吧、迪厅、背街偏巷等易发生事端的场所;珍爱生命,远离黄、赌、毒,特别提醒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软包饮品;不滥交“朋友”,对陌生人的过分热情要保持冷静和警惕,严防传销,严防诈骗。6、饮食安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禁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三无”食品,以防食物中毒,危及孩子的生命。7.防高空坠落。家长要提醒并教育孩子不要攀爬窗台,不在没有封闭的阳台和楼顶玩耍,防止坠楼事件发生。8、心理健康安全。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出现的焦虑心态。与孩子积极沟通交流,创建温馨家庭氛围,改善亲子关系,让孩子体验居家快乐。9、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时候,注意动静交替。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的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月伊始,春意绵绵,踏青好时节,不负春光。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而有意义的假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