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23857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摘要: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小学生写作能力弱、缺乏写作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是习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所在,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改变小学习作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降低习作难度,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有效应用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习作兴趣淡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际教学时,越来越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提升。然而,当前小学生的习作现状仍不容乐观,学生对写作多数持抵触心理,无法切实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囱冏吞枣。因此,在今后的习作教学

2、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课堂氛围,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习作内容空洞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不知从何下笔,习作内容单调、思维混乱、语句不通顺和写流水账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一篇文章写完,根本不知道自己表达的思想观点是什么,亳无写作的规矩可言。然而,习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习作是对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学生只有自身从主观上正视写作这一问题,转变思维逻辑,加强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才能将生活的真实写照流露于笔端。教师在今后习作教学中,要把重心放在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写作思维上,引导学生时刻留意生活中的美,并学会观察和记录,不能

3、过多局限于错别字和语句的纠正上。3、习作条理不清晰小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往往喜欢不假思索,信口开河。所以导致条理不清晰,详略不得当,从头至尾看不出文章的侧重点。这要求教师在以后的习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培养理清结构的习惯。鉴于以上问题,笔者以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教学设计为例,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习作指导中,帮助学生明晰习作要求、提高习作兴趣、拓开习作内容、理清习作结构,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借助思维导图,明晰习作要求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明确习作的要求。如果审题不明确,后面的内容条理再清晰,

4、文辞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教师可以有意识采用思维导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抓住习作主题词向四周发散,收集习作话题中关键性的语言信息,提炼关键词,再用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出习作话题所涵盖的范围。教师运用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从学的角度出发相机指导,完善思维导图,明晰习作要求。学会审题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例如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具体情境,与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有过哪些奇思妙想,紧接着列举了“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会变大变小的书包”三个具体的例子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指导提示三个例子分别给出学

5、生不同的启发,如“会飞的木屋”提示学生可以将事物的功能进行组合或扩展;水上行走鞋提示学生可以改变事物的功能;会变大变小的书包”提示学生可以将事物变化起来。接着教师出示习作题目,让学生分组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相机指导,选择两组有特色的思维导图拍照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请该组代表上台分享提炼习作话题信息和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内容到图式逐步完善审题思维导图。这让学生们知道了习作主题是“我的奇思妙想”,许多奇妙的发明是为了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而诞生的。比如,有人怕洗衣服,就发明了自动洗衣机,有人怕洗碗,就发明了洗碗机等。本

6、环节教师组织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呈现,同时教师及时保存并发送完善思维导图(如图1)至班级群共享。会E的汽车I ytt,自我清洁*饮Lm弟发电图12借助思维导图,拓开习作内容用思维导图来优化习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拓宽习作内容、选择写作素材、理清文章思路。本课习作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绘制具体写作内容的思维导图,最关键的是学生在交流汇报中受思维导图启迪,能够拓展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教学围绕“我的奇思妙想”这个中心点,教师聚焦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构思习作的内容,提示学生可以从想要发明东西的“样子和功能两个方面来写。教材以会飞

7、的木屋为例,举例“样子”这个方面,引导学生从“木屋下面有四个轮子”“木屋两侧有机翼等不同角度展开想象,把“样子想的更加具体。然后,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把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功能等罗列出来。在罗列的过程中要详略得当,把发明的事物最典型的样子、最重要的功能列举几条出来即可。(如图2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图23、借助思维导图,理清习作结构首先,基于许多奇妙的发明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受到原型启发而产生的,所以在习作开头交代发明这一事物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其次,介绍事物的样子,可从事物的大小、形状、材质、颜色等多角度展开想象,这样能将事物清楚具体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介绍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

8、从前到后,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这样介绍起来就更清楚了。第三,我们发明的事物可能有许多神奇的功能,但是不能都一笔带过,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比较独特的几个功能,有重点地介绍,写清楚功能的用途和带来的好处,让读者能感受到发明的奇妙。最后,对这一发明做出总结,深化习作主题(如图3)样于0麴二.o生用感我的奇思妙想L/7tt00结图34、借助思维导图,评改有章可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修改纳入学生的习作实践,指出第二阶段学生能做到自主修改习作,完善习作。由此可见,习作修改是十分重要的。在第二单元的习作中,要求学生要把所发明事物的样子、功能等介绍清楚,说明要有条理。因此,在学生依据思维导图

9、独立习作后,同桌之间可以依据对方思维导图相互修改,给予对方反馈建议。教师应选段点评,做好写法小结,有的放矢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评议,真正实现评之有法,改之有效。例如,出示一位同学描写的片段会飞的汽车:“它的底部有轮子,可以来回伸缩,机翼可舒展可收缩,它的颜色会变化,可以变成五彩的汽车,又方便藏身。”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互评,这句话介绍了“轮子”“机翼”“颜色”,感觉比较乱,没有一定的顺序。介绍时按照一定的顺序,例如从整体到局部。听了同学的建议后,学生随后将这一句修改为“它的样子和普通的汽车大不相同,底部有轮子,飞行时候自动收起来,降落的时候又会自动放下;在机身两侧有一对机翼,好像两只巨大的翅膀

10、,可舒展可收缩。”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学生互评和修改是十分重要的。本环节的设计借助完善的思维导图,有理有序的把想发明的东西介绍清楚,开展老师点评、学生点评,再修改,提高修改水平。三、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意义1、帮助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有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感到畏惧,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可以让习作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增强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2、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当学生用思维导图学习时,他们会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层层梳理,让分支的条理清晰,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3、帮助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时.,为了划分结构,会使用不同的颜色,而分支的设计都是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来实现的

11、。4、思维导图简单易学相较于文字,小学生对于图画式的学习方式更容易接受,用思维导图能把极其复杂的内容结构化、简单化。四、结束语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渗透,以思维导图为代表的新兴信息呈现模式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改善了传统习作教学的枯燥乏味,实现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乐于表达和自信表达,提高了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是优化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参考文献:江兰珠: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一一以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为例,福建教育学院报,2020年8月第8期。任纪香: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中的运用与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高迎迎: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