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28532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新时代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破解当前我区农业产业“弱、小、散”的难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结合区农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区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将畜牧打造成超70亿元产业链,将稻米打造成超16亿元产业链,将果蔬打造成达13亿元产业链;全区培育28个年营业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力争农业综合总产值达Ill亿元。二、重点任务(一)培育产业化龙头。通过多种方式,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龙头企业台账管理、精准支持,推动增量

2、、提质。到2025年,全区培育28个年营业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工信局;各乡镇(场),下不再列出)(二)建设规模化基地。推进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原料车间”。到2025年,全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及可追溯农产品数量达到45个以上,优质稻稳定在30万亩,生猪存栏超70万头,年出栏超118万头,新建高效果蔬标准化基地2.5万亩,标准化食用菌规模生产基地2-3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0家,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8个。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区林业局)(三)制定标准化质量体系。加快制(修)订标准和操作

3、规程,推动有标可依、对标生产、按标管控。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团体标准,提升农产品质量。到2025年,累计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3-4项。(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区林业局)(四)鼓励发展精细化加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引进运用。到202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工信局、区科技局)(五)加快网络化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生鲜农产品主

4、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依托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推进全区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推行净菜供应、冷链配送等服务。落实“绿色通道”政策,保障农产品运输渠道畅通。到2025年,建设1个市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新建13-15个左右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实现冷链集配全覆盖,新建或改建60个左右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构建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供销合作社)(六)拓宽市场化流通渠道。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产品经销商、代理商、采购商。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引导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

5、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业态。到2025年,初步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电商示范村2个,全区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亿元。(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七)创造品牌,扩大效益。大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和“生态绿色农品”品牌战略,推进“赣鄱正品”和“赣抚农品”品牌创建,并建立品牌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支持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引导美尔丝瓜络系列产品、临玉雷竹笋、绿壳蛋鸡系列产品、王桥花果芋、恒佳泥纵、葛等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到2025年,“赣鄱正品”认证品牌8个以上、“赣抚农品”认证品牌20个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八

6、)延长体系化产业链条。到2025年,力争新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个绿色发展示范区(试点乡镇)。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体系,补齐水稻、油料机械化种植短板。到2025年,全区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全覆盖,产粮重点乡镇实现机械化育秧中心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达到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区林业局)(九)加大招商引资合作力度。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对接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重点企业、大型集团,招引一批实力强、活力足的企业来区投资,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外引内

7、培,加强农业合作,推动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园区建设、企业和改革发展合作。到2025年度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实际进资额达4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三、扶持政策(一)支持龙头企业。对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且年度增幅超过20%的省内龙头企业,享受省财政给予当地政府一次性奖励500万元政策,用于支持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和标准制定。对年度实际投资超过10亿元的招商引资企业或重点技改企业,享受省财政按实际投资额的5%。比例给予当地政府奖励。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对符合条件的新增上市企业,按相关规定给予上市奖励。(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区林业

8、局)(二)支持冷链物流。对列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列入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的基地、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和对市级以上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的,给予一定奖补,用于仓容建设、冷链设备购置和改造提升。(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改委、区供销合作社、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财政局)(三)支持品牌培育。依照省市方案要求对入围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农产品)百强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享受省财政按品牌价值排名顺序给予全省前10名品牌主体300-600万元奖励,用于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区财政有关奖补标准:(1)“赣鄱正品”新认证品牌,每个补助10万元

9、;“赣抚农品”新认证品牌,每个补助5万元;但获得上级财政资金对品牌建设方面奖补(项目)资金支持的认证品牌除外。(2)新认证绿色食品,每个补助1万元;续展绿色食品,每个补助1万元;同一生产经营主体获补助累计不超过4万元。(3)新认证有机农产品,每个补助8000元(仅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不予补助);再认证有机农产品,每个补助4000元;同一生产经营主体获补助累计不超过4万元。(4)新认证名特优新农产品,每个补助2万元。(5)新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每个补助10万元(扣除上级补助,区本级补足10万元)。(6)每年参加省级展销会获得金奖的主体补助3万元,未获奖的补助5000元;每年参加国家级展销

10、会获得金奖的主体补助8万元,未获奖的补助1万元。用于品牌宣传与市场开拓,做大做强区农产品企业。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财政局)(四)支持园区建设。聚焦农业六大产业,对农业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达到L3亿元以上且年度增幅超过10%的产业强镇,按排名顺序给予全省前10名一次性奖补500万元,产业强镇每个只能享受一次国家或省级奖补政策;对农业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且年度增幅超过10%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按排名顺序给予全省前10名一次性奖补500万元,现代农业产业园每个只能享受一次国家或省级奖补政策。奖补资金用于规模化、标准化基地打造提升和订单基地建设等。(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

11、局、区财政局)(五)支持科技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机制,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用于推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对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制定的农业标准中上升为国标、省标的给予适当补助;对种植规模达到50万亩以上、100万亩以上的农作物主导品种和木本油料主导品种,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的补助,每个品种只能享受一次国家或省级补助。对达到省级A类和B类建设标准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享受省财政一定奖补政策,用于农机设备购置等。(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财政局)(六)强化金融支持。由区平台发起,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融资渠道,撬动更多金融及社会资本共同

12、成立产业化发展基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健全“财农信贷通”工作机制,力争每年撬动银行贷款1亿元左右。大力推广“政银担”金融支农模式,做大做强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实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省级地方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小农户特色农业价格(收入)保险试点,提高农业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对各类支农模式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加快风险补偿速度,提升风险补偿效率。(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农业银行、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七)强化用地支持。落实地方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安排不少于8%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项目

13、合理用地需求,优先保障种质资源保护、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农机库棚、农事服务中心、育秧中心、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等产业和项目用地需求。(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林业局)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区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与区农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将全区农业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列为区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重要内容。各乡镇(场)要建立组织协调机制,选准1-2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二)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建立领导干

14、部和科研专家联系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人才制度。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加大引智引才力度,培育壮大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乡土人才,开展全产业链培训。(三)强化部门协作。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要在农业项目立项审批、土地审批、环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商务、科技、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统计等部门要强化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市场培育、金融支农和数据支撑。(四)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实施农业六大产业的意义,宣传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成果和典型事迹,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五)强化督导考核。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听取一次乡镇(场)专题汇报,对六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各乡镇(场)每年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六大产业进展情况。区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成员单位进行月调度、季通报,将六大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乡镇(场)通报表扬,对排名靠后的乡镇(场)通报约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