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29360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4篇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现代的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对于“幼儿的科学”往往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是怀疑幼儿是否真的能学习科学,怀疑他们是否理解“科学”;另一种则认为幼儿也应该像成人一样理解科学,应该获得和成人一样的科学。事实上,幼儿的科学,是用他们独特的理解方式创造出的一片独有的天空,它既充满着科学的探究精神,又不同于成人所理解的科学。如何让幼儿更加容易的接受科学活动呢?我觉得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而我们所接触的中班幼儿,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依靠生活,喜好游戏。2012年颁布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

2、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时至今日,幼儿园教学与幼儿园游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幼教界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二、研究的价值1、理论意义:在指南背景下,对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探索一方面可以丰富关于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为游戏与幼儿教育教学的结合提供理论支持,更好的认识与发掘游戏的教育价值。2、实践意义: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通过观察和访谈,调查当前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组织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活动的现

3、状;另一方面,本研究将在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组织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组织策略,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如何解决主要问题(一)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目标:探索在指南背景下将幼儿园科学活动融入游戏,使传授的教育内容巧妙的渗透到游戏中,真正实现程和游戏自然有机的融合,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研究的内容:1、对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的现状做客观分析。2、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

4、究的欲望。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3、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游戏化的过程中,强化教师的游戏化教育理念,并将游戏思想转化为游戏实践技能,提升现代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研究重点:在纲要理论指导和指南的大背景下,研究的重点在对实施科学活动贯彻教学游戏化理念的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要准确、深入,使科学活动游戏化过程中的组织策略的提出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二)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平时生活中,我发现我们班的科学活动学习形式太过单一,学习过程太枯燥,这会让幼儿觉得索然无味,他们也就失去了兴趣,不想去做,不愿思考。2、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

5、常是老师教为主,老师一味地去给孩子灌输知识,而忽略了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所以孩子们学习起就很被动,而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活动形式,它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这样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科学就在他们身边并充满趣味。3、活动材料的选择也是我们平时有时注意不到的。我们常常为了简单省事,选择一些可以代替的材料,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便会减少,有时我们提供的材料种类过于稀少,教师对一些科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导致孩子们的欲望不高,对我们整个活动的进行造成困扰。如何解决:教师必须明确,每个活动的目标以及活动如何开展,在准备材料时,要准备充足的多样的可供幼儿选择的材料,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而不是

6、要告诉幼儿答案,培养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可多次进行猜想再验证是否正确,活动中不能违背科学的严谨性,给幼儿造成误导。(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研究思路: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与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传授知识的堂变成幼儿游戏的乐园。本研究就是考察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与教学是否实现了融合或一体化等问题,以期提升幼儿园的教育品质。研究过程:准备阶段:201604(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游戏教学论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幼儿游戏理论论教学的游戏品格等等)(2)制定实施计划

7、、开题报告。(3)建立研究档案,收集资料。实施阶段:20160201612(1)制定实施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目标(2)在指南背景下实施科学活动游戏化并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3)积累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案例,收集相关资料。总结阶段:201701201703(1)效果分析(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幼儿能力的发展)(2)整理、分析相关资料(3)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科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各阶段的动作发展事实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规律。(2)访谈法:每次活动后,找几个小朋友说一说他的表现以及想法,是如何做到的。(3)本分析法:结合一些专业幼教理论及

8、著作,还有平时活动的资料分析,作为研究理论指导。(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主要观点:纲要和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教学也是儿童的一种生活,一种在其年龄阶段特有的生活,儿童接受教育本身就是儿童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解放幼儿手脚,给予他们发现与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使他们的科学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对科学活动有浓厚兴趣。创新之处:在指南的指引下,我们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游戏化的改进,做到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寓教于乐。(五)题研究成果形式1、教师的科学游戏化活动案例与反思2、教师教育笔记心得3、题活动研究报告(六)存在问题本题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因

9、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少浓厚的研究氛围,个人的教育理念也需要更新。研究中可操作的东西太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也有欠缺。虽然有不足,但是这个研究过程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下一步,我将着力解决本期题没有挖掘出的东西,努力开启新的工作局面,让题研究为幼儿园服务,为幼儿的终生发展服务。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二)摘要:新教改的到来给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幼儿园教师需要合理兼顾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时,教师会带领幼儿组织科学活动。如何在活动中添加趣味因素,让幼儿群体拥有愉快的学习体验,也成为了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相关内容展开

10、探索,并且提出合适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一点启发。关键词: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教学;应用-Zri.刖百:幼儿园阶段开展的科学活动,以科学原理为基础,组织探究性的趣味活动,让幼儿自己感知科学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将科学实验和小组活动结合起来。不过,在新教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考虑科学活动引导的合理性,最好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的色彩,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活动兴趣。一、设计游戏化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长期的科学活动教学过程中,中班幼儿参与课堂互动的意愿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语言表达能力又不够流畅,在课堂上只能一味地听

11、教师讲解知识。如果活动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在讲解知识,幼儿们的参与感是很低的,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们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想办法设计游戏化的探究实验。例如:组织“船沉下去,浮上来”这个活动的时候,教师会提前准备好活动要用的道具,并且让幼儿们积极参与到前期的准备活动中来,比如教师要准备一个大大的水盆,为了让幼儿获得一些参与感,教师会号召一部分幼儿:,咱们下节课要用的活动道具实在是太沉了,老师一个人拿不动呀,哪个小朋友能帮帮我呢?”这个时候,幼儿们往往会积极回应教师,帮着教师一起搬运水盆,运送道具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会好奇这些道具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卖个关子,上课时再行引导。等到上课的时

12、候,教师就可以把水盆摆放整齐,让幼儿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一艘小船漂浮在水面上,它什么时候会浮在水面上,什么时候又会沉到水底呢?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地将小船往水下按,然后小船又会受浮力影响浮到水面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着在船上放一些东西,看看能不能将小船彻底沉在水底?经过多番尝试,幼儿会发现将鹅卵石堆满船舱,整艘小船就会沉到水底,再也浮不起来了。这种游戏化的探究过程,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二、设计生活化课堂引导,丰富课堂素材教学科学知识引导幼儿理解科学内容的过程中,最容易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中班阶段的幼儿理解能力是非常薄弱的,对于教师课堂上讲解的

13、很多内容都没有认同感,这也让教师觉得特别头痛。教学科学知识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引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教学,比较简单的科学原理。例如:组织“纸是大力士”这一场科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比如先让小朋友们思考一下,大家觉得纸是不是非常坚固呢?一般来说,幼儿在听到这种问题的时候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而教师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打破幼儿的固有认知。接下来,教师可以展示一张普通白纸,向幼儿证明,这些纸张可能比小朋友的手还要有力气。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游戏化的实验,在全班幼儿中挑选出一名志愿者,邀请他将小手弹出来,教师在他的手上放几块积木,当放的积木越来越多时,幼儿会感

14、觉到明显的重量。很快,幼儿就没办法持续托着这些积木。将教师刚刚准备好的白纸拿出来对折几次架在两个圆柱体的上方,在白纸上堆叠积木,幼儿们会发现,这张白纸能够承载的积木数量比刚刚志愿者的小手承载的积木数量还要多,这就说明纸张看似薄弱,其实也是特别有劲的。经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幼儿会发现,平时的生活认知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这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让他们用更加辩证的思维看待生活中不同的材料。三、添加游戏化活动规则,确保教学效果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科学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科学知识,毕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对科学知识感兴趣。有些孩子看似不抵触教师的教学内容,但内心深处并不是真正愿意学习

15、科学知识的。中班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比较弱,幼儿又害怕教师身上的权威性,再不喜欢,幼儿可能也不会表现出来。但这种情况在无形之中已经影响到了科学知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添加一部分游戏化活动规则,确保整体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垃圾分类”这个科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异常小游戏,比如教师提前准备好了很多种垃圾贴纸,分发到每个幼儿的手中。要求他们根据刚刚讲解过的垃圾分类原则,对手中的垃圾贴纸进行分类,所有的幼儿排好队,每个人每次只能贴一张贴纸。如果贴对了,就能够得到教师发放的下一张贴纸,如果贴错了,幼儿就要接受教师手中“泡沫狼牙棒”的惩罚。开展一场小游戏,能够快速激发起幼儿群体

16、的学习兴趣。每个幼儿手中只有五张初始贴纸,如果幼儿能够将五张初始贴纸全部贴对幼儿,就可以重新获得五张新贴纸,反之就只能乖乖接受“惩罚”,早早退出这场游戏。学前阶段没有一个幼儿愿意被游戏排除在外,所以他们一定会更加认真地参与游戏,并且深刻探讨自己手中的这些垃圾贴纸应该贴在哪个垃圾桶上。如果幼儿自己不太清楚,也可以提前问问周围的同学,大家共同讨论得出最正确的答案,这也是巩固知识记忆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原本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对于特殊垃圾的分类方法还不是特别了解,经过一轮轮的游戏之后,幼儿们一边思考自己手中的贴纸应该贴在哪个垃圾桶上,一边帮别人思考他们手中的贴纸应该贴在哪个垃圾桶上。慢

17、慢的,幼儿就对更多的垃圾分类有了了解,这也有助于提高活动教学的整体效果。总结:幼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良好的情景创设,合理的教育方式选择将会对幼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幼儿教育其实是教师在带领孩子逐步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幼儿对世界的认知还很模糊,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教师在这一时期要注意结合幼儿本身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游戏化教学。参考文献:1梁慧萍.关于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探讨J启迪与智慧(中),2021(10):IL2顾红娣.幼儿科学学习活动课程游戏化探索J.学苑教育,2020(21):81-82.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三)一、课题的提出当前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对于“

18、幼儿的科学”往往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是怀疑幼儿是否真的能学习科学,怀疑他们能否理解“科学”;另一种则把幼儿简单的等同于成人,认为幼儿也应该像成人一样理解科学,应该获得和成人一样的科学。事实上,幼儿的科学,是用他们独特的理解方式创造出的一片独特的天空。它既充满着科学的探究精神,又不同于成人所理解的科学。要让幼儿更加容易的接受科学活动,必须先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而我们所接触幼儿的年龄层面都是属于3-6岁学龄前的,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依靠生活,喜好游戏。因此,我们从事科学教育活动的时候就应该从这两点入手。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在游

19、戏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游戏是活动者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游戏是活动者自主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它不受结果评价的制约,因而它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游戏是在个体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它无须承受过于超越自己能力的行动,因而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游戏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在操作物体的动作中建构经验,因而它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解放幼儿手脚,给予他们充分的摆弄、操作、尝试、发现、创新的机会与

20、空间,使他们的科学认知水平有提高,对科学活动有浓厚兴趣。二、课题的理论依据1、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惑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2、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幼儿活动的乐园,引导幼儿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这就是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三、课题的概念界定1、幼儿园科学活动:幼儿园科学活动不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是只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

21、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精神和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是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2、科学活动游戏化: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是指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的方式创设环境、开展活动,鼓励幼儿自主操作、主动探索。科学活动的游戏化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利用这种方法与因素编制的教学游戏能很好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四、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试图通过“科学一游戏一科学”的实践过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自然获取科学领域的知识。(1)探索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具体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有效地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作为课程的组

22、成部分,构建开放的、整合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课程特色。(2)善于挖掘、选用、收集幼儿游戏中的材料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让教学活动回归自然,养成幼儿善于游戏的特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五、课题研究的内容1、了解幼儿认知特点和爱好,选择游戏化的科学内容。2、从幼儿生活入手,主动挖掘并鼓励幼儿积极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知识。3、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探究环境,选择游戏化的操作方法和幼儿熟悉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在“玩中学、操作中学”。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方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兴趣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等。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3到6岁学龄前幼儿。主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23、、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等。八、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1)搜集相关理论,了解国内外研究信息(2)制定研究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5年6月)(1)确定研究重点,按计划实施(2)对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控(3)定期进行研究交流、阶段成果汇报和观摩活动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1)做好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总结相关研究经验,汇总课题研究成果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1、研究报告2、研究论文3、活动案例参考文献:纲要游戏化教学初探中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四)摘要:幼儿园的科学教育

24、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丰富幼儿有关大自然的知识,还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因此如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遵循幼儿特点,为幼儿开展快乐而有意义的游戏化活动课程显的尤为重要。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活动,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让幼儿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积累初步的科学知识,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形成初步的科学素质。”因此,幼儿科学学习应以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

25、,发晨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同时多次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木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所以幼儿园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有意识的关注和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以此作为引发其主动学习的契机,并开发和利用活动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再通过适时点拨,让幼儿由浅入深的向科学概念迈进。一、捕捉教育契机,激发幼儿好奇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即教育是动态的,是随生活的改变而改变的,因此我们应抓住生活所带给我们的教育契机,直面孩子的疑问,满足孩子的探究欲。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在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回教室的过程中,一个孩子突然大喊:

26、“老师,你快看,是影子。”所有的小朋友都被他的叫喊声吸引,“快看,快看,我们的影子在动”所有的小朋友都停下脚步开始研究起影子,还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这时我看到小朋友A蹲在地方自言自语的说“影子总是在我的石边,老是被小朋友踩到,怎样才能让影子跑道另一边呢?”带着疑问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探索。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幼儿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很快就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活动也是依靠兴趣和需要进行的,所以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兴趣所在,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激发幼儿好奇心,再根据

27、幼儿当前经验水平进行适当引导,让幼儿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二、巧用环境,激发幼儿问题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开发幼儿智旗提高幼儿的主动性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丰富的环境创设,可以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所说: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色彩鲜艳,仪态万千的大自然无疑是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的源头,:“为什么夏天树叶也会落下来?”:“为什么山楂是一点点变红的?”:“为什么花生是长在地下的?是因为怕人家把它摘走吗?”

28、当幼儿在幼儿园里游玩一番后,就冒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把孩子们的问题充分讨论后,再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绘制成属于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思启无疑,无疑则无思”,因此教师要巧用环境,并积极的创设环境,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让幼儿环境中获取更多的经验。三、创新活动模式,加深幼儿体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每名幼儿都像是小小的科学家,默守陈规的探索模式可能会破坏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到最后只是简单的摆弄。因此教师一方面引导幼儿积极地开展探究活动,同时也要让他们感知游戏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引出活动,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I,感受科学活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也可以在探索活动中设置

29、一些的游戏活动,加深幼儿的参与体验。总之,创新的活动模式,能调动幼儿最人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精神的驱动下,真正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在科学探究活动好玩的泡泡中,我设置了泡泡国国王送礼物的情境,让幼儿找到喜欢的泡泡工具,自由的玩泡泡,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的特点,接着设置疑问,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吹泡泡工具的特点,幼儿搜集了很多的吹泡泡工具,一边猜想,一边自我验证,最后我们将幼儿搜集的工具进行汇总集体验证,最终我们发现了吹泡泡工具的特点。幼儿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情境远比抽象的概念更具有启发意义,而创新的活动模式更能够加深幼儿的探究体验,让幼

30、儿的探究更具有深度。四、有效记录,树立科学态度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上挂着这样一句话: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了解了。意在说明,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说是没有用的,听见可也会忘记。只有真正的动手去做,才能真正的了解。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进行有效记录,幼儿不仅能够对自己在探索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还有利于幼儿对整个探索活动过程的思考和理解。幼儿在思考、记录、操作、记录、思考的循坏过程,逐渐养戍收集,整理信息的习惯,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所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效的记录孩子的发展起若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不是所有的记录都是有效记录,在探究过程中,记录什么?

31、怎么记录?对记录的有效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直观形象思维是幼儿这一阶段的认知特点,因此小、中、人各年龄段幼儿的科学活动记录要尽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有趣的,能够促进幼儿深入探索的记录表。还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有趣味性的记录内容。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都是有效记录需要注意的。例如:在沉与浮实验中,单纯的提供物品沉与浮对照表,势必会影响幼儿的深入探究,为幼儿提供半开放的记录表,让幼儿在不断地猜想和探索过程中,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五、合作探究,让幼儿收获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参与合作,掌握合作要领,具备合作精神。幼儿园中班小朋友的交往与需求能力

32、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游戏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幼儿合作探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以集体探究、小组探究等合作探究的形式活动,能够使幼儿享受资源互补,互相得到启发。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在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在组织中班小朋友观察黄豆发芽的探索活动中,幼儿会自发结伴进行交流、观察,接你来测量,我来记录,他来浇水。幼儿很快达成合作共识,很快完成任务。期间,他们还会自发讨论,然后互相补充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和合作的双重乐趣。六、积极评价,让幼儿享受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对幼儿的评价应遵循发展性、标准的多元性以及多角度、多主体、多方法

33、等原则。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动态的,能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根据36岁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对幼儿的评价应以积极评价为主,让幼儿在积极的评价中,自信心得到满足,从而亨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总会有些幼儿不愿动脑思考,在一旁漫无目的的闲转,起初我会走到旁边轻声提醒,但是效果不佳,后来我会厉声呵斥,但是似乎也收获甚微,于是后来我不再去干涉他们的“自由”,尽量做到少消极评价,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进行积极评价。:“哇,宝贝你好厉害呀,可以快速的找到拼接的方法。”:“这个小朋友的记录表填写的很清楚哦。”慢慢的,孩子们都能积极的投入到探索中去。好的评价应当以现代教育理念导航,遵循幼儿

34、的生长发展规律,坚持正确的积极的评价原则,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这个时期,因此做为幼儿园教师则应顺应幼儿的这一时期的特点,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幼儿各方面的潜能,让幼儿大步向前。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们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幼儿园课程评价虞水平等,江.苏教育出版社4马东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J门.教育实践与研究(八),2013-08-15.5孙英敏.科学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JJ.学前教育研究,2013-07-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