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5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30127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全体家长朋友们:您好!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对被欺凌的学生造成身心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学校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1、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要尊重、关心、理解子女,教育子女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孩子一旦拉帮结派,出于朋友义气,脑子一热可能会不顾后果。2、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3、预防为主。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

2、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在预防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曲与直,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当然,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遇事能从容处理。4、加强法制意识教育。各位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和监管,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5、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时,一定要及时收集相关人证和物证等关键证据。根据已经掌握的现实情况,在与打人孩子沟通、通过班主任或学校协调解决,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等选择中间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6、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暴力

3、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提醒部分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以暴制暴,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学会经验,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转而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7、创造积极健康、和睦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情绪和交往情况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发现苗头,努力让校园内外形成反欺凌的强大的教育合力。为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4、。2、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师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3、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4、一旦发生欺凌事件,学校会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5、学校继续严格校园进出制度,并请家长积极配合执行,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各位家长,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我们共有一个关心与爱护的对象一一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让我们共同携手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

5、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创造属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环境,让孩子积极、自信地走向灿烂的明天!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校园安全、孩子平安是大家共同的期盼。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家校共育,为学生构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XX学校特致您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让我们一起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一、以身作则,杜绝实施暴力行为家长平时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要尊重、关心、理解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切忌对其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偶然现象,多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我们一定要拒

6、绝用暴力解决问题,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主动攻击他人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并言明利害得失。二、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要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壮大孩子的气场。校园欺凌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负而不敢反抗的孩子身上。许多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在第一时间会自我怀疑,认为真的是自己不好,才会受到欺负,这会让校园欺凌的情况持续存在。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面对欺凌时勇敢面对、保护自己。三、帮助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并通过言传身

7、教的方式,教育孩子珍爱自己、善待他人,珍惜同学友谊,不做伤害同学的事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找到发泄情绪的正确方式,友善与人交流交往,养成谨言慎行的好习惯,主动向校园欺凌说“不”。四、坚持预防教育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学生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性的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既不能让孩子以暴制暴,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遇事从容处理。加强孩子体育锻炼,助其强身健体,让欺凌者不敢轻易靠近,并教会孩子智慧逃离施暴者伤害的技巧。我们也要告诉孩子上下学路上或者外出时,最好和同学结伴而行,尽量不要独自待在厕所、操场等偏僻的角落。在学校不要佩戴项链、金戒指等贵重饰品,不显露

8、钱财,以免引起他人的贪念。五、加强法治教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和日常监管,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教育孩子在校内校外都不要“拉帮结派”,以免和一些爱惹闲事或无事生非的人走得太近,谨防惹祸上身,既不做残忍的施暴者,也不做软弱的受害者,同时也不做冷漠的旁观者。六、教育孩子机智应对,学会坚强在教育孩子与人为善的同时,告诉孩子自尊自强同样重要,一味忍让换不来尊重与同情,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将欺凌行为大声说出来!告诉孩子遭遇学生欺凌时,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和生命,及时告诉老师、家长和同学,或拨打校园欺凌举报电话,保存好相关证据

9、,必要时及时报警。发现有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应及时劝阻、报告学校或拨打IlO报告公安部门。防治校园欺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立即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孩子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对被欺凌的学生造成身心伤害,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实施严重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学校坚决反对各种程度和形式的欺凌和暴力行为,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言

10、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孩子的成长需要家校共育,学校家长要携起手来,共同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在我们孩子身上发生。请家长知晓并做到以下事项:一、家长怎样辨别孩子遭受欺凌暴力?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受欺凌,而且孩子遭受欺凌一般不会主动和老师、家长说。所以,需要老师、家长善于发现。家长如何辨别自己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和暴力?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那么孩子可能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1 .精神恍惚,心不在焉。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2 .表现出焦虑,易怒,脾气变得暴躁,会出现自伤或伤人行为。3 .胆小,沮丧,战栗,做噩梦,看起来沮丧、悲伤甚至试图自杀。4 .身体经常有伤痕,或出现无明确原因的头疼或肚疼。5 .

11、书本或者衣服被撕裂,其他物品丢失、损坏。6 .比原来少话,将自己封闭。7 .携带刀具,可能是为防身。8 .有时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撒谎说老师收费或买学习用品。所以家长要在孩子花钱的事上保持警觉,如果孩子这样,可能被同学索要钱财或打游戏充值。9 .不愿上学,或告诉家长不想上学了,找各种理由推迟上学,迟到旷课。家长送孩子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10 .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闪烁其词。当然不是说出现了这些状况就说明孩子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而是说极有可能。如果您的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事件或听说校园欺凌事件,请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二、受害孩子的家长如何应对欺凌和暴力?1.与

12、老师沟通和确认情况,如果情况属实,与老师商议解决办法;注意不可言语过激,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2,直接与孩子讨论。通常孩子会因为羞耻和尴尬而不愿和父母谈论,所以应该要适时鼓励,让孩子信任你,并且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3 .暂时放下其他事物,全时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表示对孩子的坚定支持和爱护,稳定孩子的情绪。无论孩子表现出何种行为和状态,都要耐心陪护。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也不要斥责其懦弱、没用,而是耐心陪伴,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4 .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帮助。5 .如果欺凌和暴力发生上学

13、放学路上,应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欺凌者发现无机可乘,时间长了,会打消实施欺凌的念头或转移欺凌目标。6 .如果你的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三、实施欺凌孩子的家长怎么办?1 .跟你的孩子讨论校园暴力行为,在讨论中让孩子明辨是非。切忌认为孩子没受别人欺负就行,从而不闻不问,这样是害了孩子。实际发生了受到欺凌的孩子家长,将欺凌者伤害的案例。2 .清楚明确地告诉你的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学校、老师、社会、法律都不容许这样的行为。跟你的孩子讨论受害者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让孩子设想自己被欺凌的感受,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

14、类的理由。陪同孩子向对方真诚道歉。3 .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惩罚的方式要与你的孩子的施暴行为有关,且符合他的年龄与身心发展,这样的惩罚可宣示你的权威,表明做错事会承担相应后果,并有效阻止施暴行为。4,增强你对孩子参与活动与行踪的掌控,并了解他与哪些人往来,是否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花时间陪你的孩子并且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活动规范。5 .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行为,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转变情况。6 .赞美孩子非暴力行为,悔改与担当负责的表现,遵守学校规范与家庭家风的也值得鼓励,只要看到孩子为改善施暴行为而努力就大力赞扬他。7 .禁止孩子玩暴力游戏,劝导孩子同时家长自己做到不玩暴力游

15、戏。8 .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范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也会影响到他以后的问题解决方式。四、参与和旁观孩子的家长怎么办?1 .如果孩子与欺凌者关系较近,是欺凌者的朋友,站在欺凌者一方进行帮腔,或声援欺凌者,拍摄欺凌行为和被欺凌者,也属于欺凌行为的参与者。2 .在现场即使没有实际参与,也是为欺凌者助威,纵容欺凌行为,因此,旁观行为也是错误的。如果与双方都不认识,也不能为了看热闹而旁观。欺凌者在人多时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而加重欺凌和暴力行为,因此,纯粹的旁观者也不能说跟事件完全无关。3 ,告诉孩子,既不能实施欺凌和帮助实施欺凌,也不能做旁观者。4 .管教孩子是家

16、长的法定监护职责。家长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5 .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自觉发挥榜样作用;6 .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我们都会对孩子严格要求,但严格不是严苛,不是辱骂,不是逼迫。孩子长大很快,孩子的成长却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家长应做的就是耐心陪伴、沟通、关爱,引导孩子自主判断对错,自我形成认知,相信孩子有追求进步的意识和能力。家长朋友,我们共有一个关心、爱护的对象一一您的孩子,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我们愿

17、与您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共同为孩子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学生欺凌事件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校园稳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有效杜绝学生欺凌和暴力案件的发生,特向您提出以下建议:一、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它包括:1 .打:受到殴打、被别人用肢体暴力恶意攻击。2 .骂:被恶意取笑、嘲弄、侮辱、讥讽、贬低。3 .毁:被故意损坏书本、衣服等个人物品或财物。4 .传:在网上被恶意传播谣言、诋毁、人身攻击。5 .吓:被恐吓、威胁、逼迫,被故意无视、

18、被联合起来排挤。二、遇到校园欺凌解决办法第一,要树立和校园欺凌斗争的意识;第二,需要勇于向老师和家长反映,被欺凌本身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真正丢人的是被欺凌以后忍气吞声,不敢声张,这样只会加剧欺凌者的气焰,从而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第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面对校园暴力侵害时,既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斗争,又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盲目的对抗会导致欺凌者的疯狂报复,因此需要多方力量的介入,最好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双方家长和学校的介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三、校园欺凌可能触犯的刑法罪行1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指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

19、其肢体、故意伤害罪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应注意的是,本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只有当自伤行为是为了损害社会利益而触犯有关刑法规范时,才构成犯罪。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一是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是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 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

20、、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如果你是被欺凌者,请保护好自己;如果你是欺凌者,请你及时停止;如果你是旁观者,请你不要助长这种恶行。防治学生欺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尽心尽责、密切配合。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孩子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孩子健康快乐的

21、成长,是社会、家长最殷切的期待。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防止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特向您提出如下倡议,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身作则,预防实施暴力行为。家长平时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要尊重、关心、理解孩子,切忌对其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偶然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如果您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中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受到不良影响,转而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孩子一旦拉帮结

22、派,出于朋友义气,一时冲动可能会不计后果。二、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家长要与老师经常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主动配合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孩子在校要团结同学,互帮互助,不能欺凌同学,遭受其他同学的欺凌后及时告知家人。三、坚持预防教育。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学生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既不能让孩子以暴制暴,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遇事从容处理。四、加强法治教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和日常监管,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五、教育孩子机智应对,学会坚

23、强。家长要告诉孩子遭遇学生欺凌时,一定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或拨打校园欺凌举报电话,保存好相关证据,必要时及时报警。发现有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应及时劝阻、报告学校或打IlO报告公安部门。六、督促孩子按时上学、返家,不在上、放学路上逗留。上放学路途,让孩子结伴而行或家长接送,避免孩子在上放学途中受到欺凌。七、周末或是节假日要监管好自己的孩子。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和举止不文明的同学、朋友在一起玩,更不进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同学相聚不喝酒、不抽烟,远离毒品,不痴迷上网、打游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育孩子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对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诱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八、教育、监督孩子文明上网。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得利用手机短信、QQ、微信等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随意带手机到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