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题库-完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32041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题库-完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题库-完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题库-完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题库-完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题库-完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题库-完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题库-完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过程的表现与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了解“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概念的异同,传染病的现况及其危害,传染病学的发展趋势,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一、选择题Al型题1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E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2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

2、现是:BA.机会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3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B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4 .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B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重复感染D.潜伏性感染E.机会性感染5 .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CA.IgGB.

3、IgAC.IgMD.IgDE.IgE6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D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7 .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BA.协助诊断B.确定检疫期C.追踪传染来源D.预测流行趋势E.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鉴别8 .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CA.隔离期B.传染期C.最长潜伏期D.最短潜伏期E.平均潜伏期9 .可作为传染病检疫与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的是:CA.传染期B.隔离期C.潜伏期D.前驱期E.免疫期10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AA.潜伏期、前

4、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B.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C.初期、极期、恢复期D.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E.早期、中期、晚期11 .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EA.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B.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C.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D.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E.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12 .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AA.6小时内B.8小时内C.10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13 .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农村不应超过:DA.6小时B.8

5、小时C.10小时D.12小时E.24小时14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它们是:BA.甲类2种,乙类23种,丙类10种B.甲类2种,乙类24种,丙类9种C.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Il种D.甲类2种,乙类20种,丙类13种E.甲类2种,乙类19种,丙类14种15 .属于甲类法定传染病的是:CA.鼠疫、炭疽B.霍乱、炭疽C.鼠疫、霍乱D.霍乱、艾滋病E.鼠疫、艾滋病16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CA.隔离、治疗病人B.发现、治疗带菌者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预防接种E.接触者预防服药17 .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CA.改善营养B.锻炼身

6、体C.预防接种D.防止感染E.预防服药18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DA.患者B.病原携带者C.隐性感染者D.易感者E.受感染的动物19 .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IgM型抗体的检出有助于近期感染的诊断BIgD型抗体滴度升高提示既往感染C疾病早期抗体滴度低,后期滴度显著升高D.在疾病恢复期比早期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E.回忆反应是由于既往感染或预防接种者再感染另一病原体时使原有抗体滴度升高所致20 .关于潜伏期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潜伏期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量呈成反比B.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C.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的检疫期的重要依据D.多数传

7、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恒定E.传染病的隔离期是依据该病的潜伏期来确定。21 .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B.所有免疫反应都是对机体有利的C.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22 .关于病原体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B,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潜伏期成正比C.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D.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成正比E.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相差很大23 .接种下

8、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除外:CA.活疫苗B.灭活疫苗C.抗毒素D.类毒素E.菌苗24 .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B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C.不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D.有的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E.有的传染病几乎无隐性感染25 .关于潜伏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CA.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出现症状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C.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D.潜伏性感染仅见于部分传染病E.疟疾、结核、单纯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26 .由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抗体有,除外:CA.调理素B.抗毒素C.溶菌酶D.抗菌抗体E.中和抗体27 .潜

9、伏性感染见于下列疾病,除外:CA,结核B.疟疾C.白喉D.单纯疱疹E.带状疱疹28 .病原携带状态见于下列疾病,除外:AA.麻疹B.流脑C.白喉D.霍乱E.痢疾29 .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因子是,除外:AA.调理素B.Y-干扰素C.肿瘤坏死因子D.白细胞介素16E.粒细胞一吞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除外:EA.有特异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感染后免疫D.有流行病学特征E.有感染中毒症状31 .急性传染病血液常规检查的特征包括,除外:CA.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流脑、猩红热B.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正常,甚至减少,如布氏杆菌病、伤寒C.病毒性

10、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或正常,如乙脑、狂犬病D.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如疟疾、黑热病E.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常增多32 .下列情况可从血培养获得病原体的是,除外:CA.败血症(SoPtiCemia)B.菌血症(bacteremia)C.毒血症(toxemia)D.脓血症(Pyemia)E.脓毒血症(SePSiS)33 .可用普通显微镜检查涂片来确定病原体而确诊的疾病是,除外:A.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蝴B.骨能涂片检查疟原虫C.皮肤淤斑涂片检查脑膜炎球菌D.肝脏脓液涂片检查阿米巴原虫E.粪便涂片检查痢疾杆菌34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对下列疾病应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除外:A.艾滋病病人B.狂

11、犬病病人C.肺炭疽病病人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E.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35 .下列感染中,可排出病原体引起传播,除外: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潜伏期C.显性感染病程中D.显性感染恢复期E.潜伏性感染B型题: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36 .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37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我现是:A.IgGB. IgAC. IgMD. IgDE. IgE38.39.40.41.A.C.42.临近疾病恢复期出现并持续较长时间的抗体 主要存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体 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主要出现于寄生虫感染和变态反应中的免疫球蛋白

12、 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D.经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E. 土壤传播艾滋病43.恙虫病44.破伤风45.麻疹46.莱姆病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B 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C,但最低点未达正常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E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47.间歇热48.AI型稽留热49.回归热50.驰张热1. E2. B3. B4. B5. C6.D7. B8.C 9.C 10. A11. E12. A13. D14.15. C16.C 17.18. D 19.20.21. B22.

13、 B23.C 24. B25. C26. C27. C28.A 29.30. E31.32.33. E34. B35.B 型题 36. C 37. B 38. A39. B40.41. E42.43.C 44.E 45.46. C 47C48. A 49. D 50. B病毒性肝炎Al型题1.急性乙型肝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A. HBsAgB.抗 HBS C. HBeAgD.抗 HbeE.抗 HBC2.3.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是否存在HBV复制,可测 A.抗-前 S2 抗体 B. HBsAg C. HBV-DNA 下列指标表示复制,但除外D.抗-HBeE. t-HBcIgGA. HBV-DNA

14、B. PHSA-R C. DNA-PD. HBsAgE.高浓度抗-HBClgM4 . Dane颗粒核心部分不包括下列哪,项A.环状双股 DNA B. DNA-PC. HBcAg5 .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标记物是D. HBeAgE. HBsAgA. HBsAgB.抗 HBs CHBeAgD.抗 HBCE. HBV-DNA6.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A. HBsAg(-)抗 HBs(+) HBeAg(-)抗-HBe(-)C. HBsAg(-)抗 HBSG) HBeAg(-)抗-HBe(-)抗 HBC(-) B. HBsAg(+)抗 HBSG) HBeAg(-)抗-HBe(-)抗 HB

15、c(+) 抗 HBc(+)7.8.9.D. HBsAg(+) HBeAg(+)抗-HBC(+) E. HBsAg(+)抗-HBe(+)抗-HBC(+)关于乙肝病毒基因组错误的是A. L链有S.C.P.X四个开放读码区B. S区分为前SI,前S2两区C. C区编码HBcAg及HBeAg D. P区编码DNAPE.前S2区编码PHSA-R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HAV基因组由单股RNA组成B. HBV基因组由双股DNA组成C. HCV基因组由单股RNA组成D. HDV是缺陷病毒,基因组由单股DNA组成E. HEV基因组由单股RNA组成 不属嗜肝DNA病毒科中的成员是A.鸭乙型肝炎病毒 B. 土拨鼠肝

16、炎病毒C.黑线姬鼠肝炎病毒D.地松鼠肝炎病毒E.乙型肝炎病毒10 .关于肝炎病毒哪项是正确的A.HAV-IgM型抗体可长期存在B.HBV正链有四个开放读码区C.HCV传播方式与HEV相似D.HDV是一种RNA病毒E.HEV含双股RNA11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HEVIgG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B. HBsAg和HDAg均呈阳性,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 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D.单项抗-HBS高浓度阳性时,可排除乙肝E.抗-HAVIgG阳性时可诊断为甲肝病毒感染12 .下列试验中,哪项不是反应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ALTB.胆红素C.白蛋白D

17、.谷草转氨酶E.凝血醐原活动度13 .关于妊娠期合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特点,错误的是A,无黄疸型肝炎比例高B.消化道症状较明显C.产后大出血较常见D.妊娠后期患乙型肝炎者易传播给胎儿E,可对胎儿有影响1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A.输血或血制品的途径B,粪-口途径C.注射途径D.母婴传播E.密切接触15 .重型肝炎早期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为A.门脉高压B.低蛋白血症C.肝内增殖的结节压迫血窦,肝淋巴液回流受阻D.醛固酮增多导致水钠潴留E.静脉输液过多,且尿量减少16 .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A.明显低钾低钠血症B.低蛋白饮食C.消化道大出血D.合并感染E.大量放腹水17 .下

18、列哪项是错误的A.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B.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肝炎C.慢性迁延性肝炎般预后良好D.丙肝病毒感染易致重型肝炎发生E.慢性淤胆型肝炎可转为胆汁性肝硬化18 .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重叠感染HDV等其他肝炎病毒均可使病情加重B.重型肝炎常并发细菌感染C.乙型肝炎是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D.急性淤胆型易转为胆汁性肝硬化E.成人感染HBV不容易慢性化19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甲型肝炎少见为慢性病程B.乙型肝炎易呈慢性过程C.丁型肝炎少见慢性病程D.丙型肝炎易呈慢性过程E.戊型肝炎多呈急性过程20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乙型与丁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易致慢性化B.重症型肝炎较多见于甲

19、型肝炎C.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D.戊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者少见E.我国婴幼儿期乙型肝炎病揖感染常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21 .对HBeAg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A.丙种球蛋白B.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C.乙肝疫苗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22 .HBVDNA阳性,HBeAg(一)提示HBV发生了哪种变异:A.S区变异B.P区变异C.X区变异D.前C区变异E.YMDD变异23 .某护士在给一HBsAg、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幸刺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为重要?A.立即酒精消毒B.接种乙肝疫苗C.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

20、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周后接种乙肝疫苗E.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M24 .关于甲型肝炎的诊断,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临床症状+大便分离出HAV可确诊为甲肝B.临床症状+抗HAV-IgM阳性可确诊为甲肝C.临床症状+抗-HAV升高四倍可确诊为甲肝D.抗-HAV-IgM阴性不可排除甲肝E.以上均不是25 .下列哪项最不适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暴发性肝炎B.有明显自身免疫表现的慢性活动性肝炎C.淤胆型肝炎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E.慢性重型肝炎并腹水26 .HBV在机内复制的指标是A.抗PreS2B.HBsAgC.HBeAgD.抗HBeE.抗HBe-IgG27 .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学

21、标志物是A.HBsAg.B.tHBs.C.HBeAgD.抗HBCE.抗PreSL28 .哪种病毒不是嗜肝DNA病毒科的成员A.鸭乙型肝炎病毒B.土拨鼠肝炎病毒C.黑线姬鼠肝炎病毒D.地松鼠肝炎病毒E.人乙型肝炎病毒29 .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意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抗HBClgM可长期限存在B.抗HAV-IgM阳性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C.HBsAg阳性说明病人有传染性D.抗HCV阳性为既往感染E.抗HBe是保护性抗体.30 .下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均可表示HBV复制,但必须除外A.HBV-DNAB.PHSA-RC.DNA-RD.HBsAgE.HBeAg.31 .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22、A.抗HEV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B.抗HBS是保护性抗体C.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D.抗HAV-IgG阳性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E.HbSAg和HDAg均呈阳性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和乙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2 .对急性重症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A.谷丙转氨酶.500uLB.肝性脑病C.深度黄疸D.肝脏迅速缩小E.腹水、鼓肠.33 .区别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最可靠的依据是A.病程长短.B临床症状的轻重C.血液生化检查结果D.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查E.肝穿刺活检34 .对于突然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食欲不振和乏力、肝大的病人,为尽快作出诊断,应立即作下列哪项检查A.血清胆红素B

23、.血清谷丙转氨酶C.血清碱性磷酸防D.血清胆碱酯酶E.血清胆固醇35 .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项是正确A.重叠感染HDV等其他肝炎病毒可顿挫病情B.重型肝炎时凝血酶原活动度应40%C.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D.急性淤胆肝炎易转化为胆汁性肝硬化E.慢性肝炎无肝外器官的损害36 .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丙型肝炎病毒只能通过输血传播B.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时说明有保护性C.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很相似,但黄疸发生率比乙型肝炎高D.丙型肝炎的慢性型发生率很高E.急性丙型肝炎时不应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37 .关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哪项是错误的A.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

24、为30天(1545日)B.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70日(30180日)C.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40日(15-1500).D.丁型肝炎的潜伏期尚未定,可能相当于戊型肝炎的潜伏期E.戊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40H(IO70日)38 .有关重型肝炎的概念,哪项正确的A.重型肝炎发生率约占全部肝炎病例的2%5%B.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不超过10天C.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型肝炎的主要区别是亚急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出现较早,常发生在病程早期D.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持续6个月以上者E.在甲型至戊型肝炎病毒中,我国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重型肝炎最常见.Al型题1. (八),2(C)、3(D)、4(E

25、)、5(D)、6(C)、7(B)、8(D)、9(C)、IO(DA11(E)、12(八)、13(八)14(BA15(D).16(B)、17(D)、18(D)、19(C)、20(B)、21(D)、22(D)、23(D)、24(E)、25(E)、26(C)、27(D)、28(C)、29(B)、30(D)、31(D)、32(八)、33(E)、34(B)、35(C)、36(D)、37(D)、38(E)伤寒和副伤寒Al型题1 .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A、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反应B、伤寒性肝炎、脾炎C、I型变态反应D、In型变态反应E、中毒性肝炎2 .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A、属沙门菌属的A群

26、B、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抱,有夹膜C、有菌体(O)抗原,鞭毛(三)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i)抗原D、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E、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3 .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A、内毒素B、肠毒素C、外毒素D、神经毒素E、细胞毒素4 .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A、普通型伤寒患者B、暴发型伤寒患者C、慢性带菌者D、伤寒恢复期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5 .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O”均升高B、长程低热,肝脾肿大,周闱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C、长程驰张热、肝脾不大,周闱血象细胞总数、中

27、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H”升高D、长程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E、长程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正常,重度贫血,肥达反应阴性6 .伤寒的确诊依据是A、炎培养伤寒杆菌阳性B、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C、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D、肥达反应阳性E、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7 .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粪培养B、骨髓培养8.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C、血培养D、肥达反应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A、肠出血B、中毒性心肌炎C、溶血尿毒综合征D、中毒性肝炎E、肠穿孔9 .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A、病后第1周B、病后第34周C.病后第2周D.病前1周E、病后第5周1

28、0 .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A、H抗体B、。抗体C、A抗体D、B抗体E、Vi抗体11 .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A、起病后第1周B、起病后第2-4周C、起病前1周D、起病后第5周E、起病后第6周12 .伤寒发病第周内阳性率最高化验是A、大便培养B、肥达反应C、血培养D、尿培养E、补体结合试验0X19:1/80问题3236A、01:40H1:40A1:40B1:40B、01:80HI:160A1:40B1:40C、01:160Hl:160A1:320B1:40D、01:160H1:40A1:40B1:320E、01:4()H1:320A1:32032 .肥达反应阴性33 .伤寒早期

29、34 .伤寒菌苗预防接种35.副伤寒甲36.副伤寒乙问题3741A、侵袭性腹泻B、分泌性腹泻37、霍乱38、菌痢39、阿米巴痢疾40、伤寒41、急性血吸虫病答案部分Al型题B1:320C、果浆样大便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嗜酸性粒细胞增加1.A2.C3.A4.C5.A6.E7.B8.E9.B10.E1I.B12.CBl型题27.A28.C29.A30.B31.D32.A33.B34.E35.C36.D37.B38.A39.C40.D41.E细菌性痢疾Al型题1.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A、志贺菌属B、沙门菌属C、弧菌属D、弯曲菌属E、螺旋菌属2 .细菌性痢疾散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A、集体食堂食物被

30、污染造成经口感染B、井水、池塘或供水系统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C、健康人的手或蔬菜、瓜果等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D、与病人密切接触经呼吸道传染E、接触病人的血液经伤口感染3 .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吞入细菌数量B、外毒素C、神经毒素D、侵袭力和内毒素E、肠瑾素4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A、回肠末端B、乙状结肠与直肠C、升结肠D、降结肠E、累及整个肠道5 .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A、氯霉素B、四环素C、磺胺药D、氨哇诺酮类E、吠喃畦酮6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D、口服痢疾活菌苗E、切断传播途径7 .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31、A、粪培养阳性B、炎检有巨噬细胞C、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E、典型菌痢临床症状8 .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B.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为需氧菌C.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D.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E.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9 .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内毒素B、肠毒素C、神经毒素D、细胞毒素E、侵袭作用10 .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A.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B、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C.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11 .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的病程超过:A、1个月B、2个月

32、C、3个月D、4个月E、6个月12 .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A.潜伏期的长短B、毒血症状的轻重C.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D、大便检出病原体E、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13 .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毒性痢疾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A、起病急骤B、大便检查有无炎性成份C、高热、昏迷、抽搐D、早期休克E、呼吸衰竭Bl型题问题2426A、急性普通型B、中毒型休克型C、中毒型脑型D、慢性急性发作型E、慢性隐匿型下列病例属于菌痢的哪一型24、急起腹痛、腹泻、脓血便,无发热,有慢性腹泻史25、急起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26、急起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及发

33、细、脉细、尿少问题2730A.细菌性痢疾B.阿米巴痢疾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7、有腹痛,腹泻,粘液便及腹部压痛28、乙状结肠镜检可见肠粘膜有散在性深切的溃疡29、乙状结肠镜检见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溃疡30、大便有粘液及血液,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答案部分Al型题1.A2.C3.D4.B5.D6.E7.A8.E9.E1().B11.B12.D13.BBl型题24.D25.A26.B27.C28.B29.A30.CAl型题1 .霍乱弧菌的生理学性状是A、革兰染色阳性、有芽龙、夹膜和鞭毛B、革兰染色阴性,末端有一根鞭毛,运动极为活跃C、需氧、耐酸不耐碱、最适pH4.55.5D、古典生物

34、型比埃尔托生物型有较强的抵抗力E、霍乱弧菌产生内毒素性质的霍乱肠毒素2 .霍乱弧菌的分型是A、霍乱弧菌分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均属于O1群B、古典生物型属Ol群,埃尔托生物型属非Ol群C、新发现的0139霍乱弧菌属于O】群的个新血清型D、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均属于非Ol群E、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均属于不凝集弧菌3 .被称之为霍乱第8次世界大流行的病原是A、古典生物型B、埃尔托生物型C、副溶血弧菌D、0157大肠杆菌E、0139霍乱弧菌4 .霍乱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A、通过水B、通过食物C、通过日常生活接触D、通过苍蝇媒介E、通过其他5 .霍乱病人最早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是A、急性肾功能

35、衰竭B、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C、急性心功能不全D、脑功能障碍E、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丢失6 .霍乱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是A、严重无痛性腹泻,大便呈水样或米沿水样,继而呕吐,严重脱水征B、先吐后泻,腹痛明显,水样大便,轻度脱水征C、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明显D、畏寒、发热,早期中毒性休克E、剧烈腹痛、腹泻、呕吐、呕吐物呈水样7 .霍乱的确诊依据是A、典型的临床表现B、粪便、呕吐物培养阳性C、与霍乱患者密切接触史D、大便常规仅见少数白细胞E、大便悬滴镜检阳性8 .霍乱病人对症治疗重点应注意A、有效血容量的补充B、镇静C、解痉止痛D、降温E、止泻9 .治疗霍乱补液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36、、轻、中型病人可予以口服补液B、重型病人治疗开始以快速静推或静滴补液C、先补生理盐水,血压回升后改为含糖541溶液或3:2:【溶液D、轻、中、重型补液者分别为30004000,4(X)0-8000,8OOO12(XX)mL,24小时内E、重型病人每瓶液体按常规浓度积极补充氯化钾1().霍乱病人治疗的关键措施是A、止泻、止吐B、抗病原C、强心、利尿D、镇静、止痛E、补液、补盐11 .预防霍乱较为完整的措施是A、隔离、治疗病人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C、流行季节预防接种D、隔离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疫区人群进行预防注射E、封锁疫点、疫区12 .最适宜霍乱弧菌生长的培养基是:A、碱性蛋白陈水B、酸性蛋

37、白陈水C、0.3%NaCl琼酯培基D、8%NaCl琼脂培基E、10%NaCl琼脂培基13 .霍乱病人的剧烈腹泻是由哪因素引起:A、神经氨酶B、血凝素C、霍乱内毒素D、霍乱肠毒素E、霍乱外毒素Bl型题问题3234A、抗菌治疗B、补充血容量C、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D、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E、强心药物32 .治疗霍乱患者的关键措施是33 .为减轻霍乱患者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应采取34 .霍乱病人治疗过程出现急性肺水肿及心力衰竭时应使用问题3537A、心源性休克B、失血浆性休克C、感染中毒性休克D、失水性休克E、失血性休克35 .可以发生于细菌性痢疾36 .可以发生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7 .可以发生

38、于霍乱问题38-40A、空气灰沫传播B、水、食物传播C、虫媒传播D、土壤传播E、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38 .霍乱3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0 .疟疾答案部分Al型题41 B2.A3.E4.A5.E6.A7.B8.A9.E10.E11.D12.A13.DBl型题32.B33.A34.E35.C36.C37.D38.B39.A40.C溶组织阿米巴感染Al型题1、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A、百肠、升结肠B、直肠、乙状结肠C、空肠、回肠D、盲肠、回肠E、结肠、空肠2、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A、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B、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C、迟发型变态反应D、继发感染E、溶组

39、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能使组织破坏3、肠阿米巴病典型的病变是:A、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表溃疡与大量渗出物B、肠粘膜水肿增厚散在浅表溃疡C、正常粘膜上散在的弧立而颜色较淡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D、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E、粘膜广泛充血、水肿和溃疡,触之易出血4、暴发型肠阿米巴病发生直接原因是:A、感染原虫的数量多B、机体免疫功能低下C、机体对原虫过敏反应D、继发细菌感染,粘膜发生广泛急性炎症改变E、虫株毒力强5、确诊肠阿米巴痢疾依赖于:A、腹泻腹痛全身症状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B、暗红色果酱样大便C、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夏-雷结晶D、大便中发现阿米

40、巴滋养体E、灭滴灵治疗后腹泻好转6、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肝脏最主要的途径是:A、穿透结肠壁直接入肝B、经胆道逆行入肝C、经门静脉入肝D、经肝静脉入肝E、经局部淋巴管入肝7、关于阿米巴肝脓肿和细菌性肝脓肿的鉴别诊断,最重要的指标是:A、起病缓急B、毒血症状轻重C、脓肿的个数和大小D、脓液的颜色E、局部症状的轻重8、肝阿米巴病各种穿破性并发症,最危险的是发生于:A、胸腔和肺B、心包C、腹腔D、胃和十二指肠E、肾脏9、肝阿米巴病各种穿破性并发症,最多见的是发生于:A、胸腔和肺B、胃肠C、腹腔D、心包E、肾脏10、适合于肠内外各型阿米巴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A.依米丁B.灭滴灵C.氯哇D.哇碘仿E.卡

41、巴肿IK关于阿米巴肝脓肿,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阿米巴肝脓肿患者均有痢疾史B、阿米巴肝脓肿仅发生于肝右叶C、阿米巴原虫可经胆道逆行进入肝脏D、阿米巴肝脓肿多为单个,可为多个E、阿米巴肝脓肿的脓液可发现滋养体和包囊12、阿米巴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发热,贫血,肝肿大B、发热,黄疸,肝痛C、发热,肝肿大,肝区疼痛D、贫血,黄疸,肝肿大E、发热,黄疸,肝肿大13、阿米巴肝脓肿的确诊依据是A、肝肿大及有压痛B、胸透右膈肌升高,活动受限C、肝区超声波检查肝内有液暗区D、诊断性穿刺抽出棕褐色稠粘带腥味脓液E、有阿米巴肠病史14、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肠外并发症是A、肺脓肿B、肝脓肿C、心包积液D、脑脓肿

42、E、胸腔积液15、杀灭肠内外各型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药物是A、氯哇B、依米丁C、灭滴灵D、毗哇酮E、嚏碘仿16、阿米巴肝脓肿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应除外:A、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失败者B、右叶巨大肝脓肿、有穿破危险者C、左叶肝脓肿、穿刺危险性较大者D、穿破腹腔或邻近内脏、引流不畅者E、多发生脓肿、穿刺引流失败,或继发感染、药物不能控制者17、阿米巴肝脓肿的脓液中可发现下列各种成分,除外:A、溶解和坏死的肝细胞、红细胞B、白细胞和脓细胞C、滋养体D、包囊E、继发感染时可发现细菌18、关于阿米巴痢疾的病理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滋养体侵入粘膜下层,形成粘膜下脓肿B、结肠粘膜下可见散在的、深切的、大

43、小不等的溃疡C、临床表现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肠道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定成平衡关系D、慢性病例结肠粘膜可呈弥漫性浅衣性溃疡E、滋养体侵袭结肠组织,先粘附于结肠上皮,借其溶解性的破坏作用,使上皮细胞溶解19、关于阿米巴肝脓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80%阿米巴肝脓肿见于肝右叶B、脓肿多为单个,亦可以多个C、脓液中除细胞,脂肪及夏科-雷登结晶外可见阿米巴滋养体D、慢性脓肿,脓液中发现滋养体机会少,但可发现包囊E、约10%肝脓肿位于左叶20、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错误:A、阿米巴大滋养体能通过肠壁直接侵入肝脏B、大滋养体可通过淋巴系统到达肝脏C、肠腔中大滋养体可借其侵力从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D、肝脓肿

44、病人既往定患过急性阿米巴痢疾E、抵达肝内的阿米巴原虫大多数被消灭,仅少数可存活并在肝脏繁殖21、关于阿米巴原虫,下列哪项不正确的A、小滋养体在肠腔内寄生,对外界抵抗力强,具有感染性B、大滋养体有致病力,为组织致病型C、包囊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具有感染性D、溶组织内阿米巴有致病株与非致病株二类E、生活史有二期22、关于阿米巴痢疾的临床表现哪项不正确A、无症状型为感染后最多的一型B、肠阿米巴病的确诊依赖粪便中找到病原体C、暴发型抢救不及时,可于2周内因毒血症或饼发症而死亡D、慢性型久病者常伴有贫血、消瘦、肝肿大及神经衰弱等E、肠外并发症的发生与病变的轻重有关23、非典型肠阿米巴病的表现有,除外A、阿

45、米巴肠炎B、阿米巴瘤C、阿米巴性阑尾炎D、暴发性结肠炎E、轻型肠阿米巴病Bl型题A、灭滴灵B、氯嚏C、依米丁D、哇碘仿E、卡巴肿39、对阿米巴肝脓肿有效,对肠阿米巴病无效40、对组织内滋养体有直接杀灭作用,但毒性较大41、对肠内阿米巴包囊有作用42、对肠内外阿米巴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A、确诊阿米巴肝病B、排除阿米巴肝病C、阿米巴原虫携带者D、肠阿米巴病普通型E、肠阿米巴病慢性型43、发热、肝痛、阿米巴血清学检查阴性44、肝穿刺获典型棕褐色脓液,发现阿米巴滋养体45、无腹泻,大便发现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46、间歇性腹泻半年,大便发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A、大滋养体B、小滋养体C、包囊D、裂殖体E、配子体47、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型48、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型参考答案Al型题1、A2、E3、C4、D5、D6、C7、D8、B9、A10、B11、D12、C13、D】4、B15、C16、B17、D18、D19、D20、D21、A22、E23、ABl型题39、B40、C41、D42、A43、B44、A45、C46、E47、A48、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l型题1、有关脑膜炎双球菌下面那项是正确的A、革兰染色阴性,体外抵抗力很弱,能产生自溶酶自溶B、脑膜炎双球菌的特异性抗原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