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34629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乡现代社区“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我县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现就推进我县“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联动(以下简称:“五社联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满足居民需求、加强基层治理、推动社区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建立“五社联动”的社区治理创新机制,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二、主要目标努力构建“五社联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形成有主体枢纽、有群团基础、有专业人才支撑、有人力财力保障、有平台和载体的社

2、区治理新格局。争取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得到具体回应,社区服务内容有社区社会组织承担,社区服务项目有专业力量督导管理,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公益基金、社会公益力量、社会志愿者参与支持,社区问题有辖区居民参与协商解决,从而形成“有求必应、组织健全、专业规范、社会协同、人人参与”的社区服务治理新态势,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三、工作任务(一)以社区阵地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臂力。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和完善覆盖全体居民、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志愿互助服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社区服务体系。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会公共

3、事务和公益事业。不断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形成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城乡社区管理合力。(二)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助力推进社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加大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开展自助互助服务。(三)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为支撑,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加强社工人才培育,为社区治理提供专业人才支撑。按照“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营造社工人才培养使用良好氛围。加强

4、社工站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资源链接平台。切实发挥乡镇(街道)社工站在社会治理中的资源链接作用,解决好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米问题。(四)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积极推广“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事务、普法宣传、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团队),鼓励将社区热心居民、服务对象培养成为社区志愿者。动员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党员、青少年学生以及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投身社区治理和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五)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充分发挥对困难群众的慈善救助作用。积极链接社会各方慈善资源,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募集功能和慈善超市

5、的专项服务优势,制定社区慈善救助实施计划,集中优质资源,协助为有迫切需求的困难群众实施慈善救助,帮助其摆脱生活困境。四、联动路径(一)因地制宜,在优势资源上强联动。实施社区和社会工作嵌合行动,根据城乡现代社区内涵特征,因地制宜配备、吸纳、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挖掘作用突出的社会组织、发展突出的社区志愿服务、筹措能力突出的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发挥优势资源,促进“五社联动”的要素供给。(二)整合平台,在功能互补上强联动。实施社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行动,支持社区利用现有公共设施,突出“一老一小”服务,统筹整合现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工作站、居民会客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家园等相

6、关服务资源,推进覆盖全体居民、功能齐全、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社区服务矩阵,为“五社联动”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撑。(三)需求导向,在项目运作上强联动。推行社区全响应服务制度,全面深化“包片联户”“包网入户”制度,及时发现居民需求,开发设计社区服务项目,发布服务项目清单,为“五社联动”提供必要的项目储备。(四)内挖外引,在人才队伍上强联动。实施专职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行动,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I,提升组织动员、草根领袖培养、策划实施服务项目等能力。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社区,在项目设计、示范引领、培训督导等方面开展专业辅导,形成服务居民群

7、众的合力。(五)多方参与,在共建共享上强联动。立足多方共治,充分发挥专职社区工作者的积极因素,积极调动“五社”要素广泛参与、深度融合,推动实现社区治理成果共建共享。开展社区自治组织规范提升、社会组织培优提质、社会工作效能迭代、社区志愿服务和社会慈善资源助力等五大专项行动。健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动员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机制,拓宽公益慈善资源筹措渠道,扩大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服务效能。(六)数改牵引,在技术支撑上强联动。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现有县级基层治理大平台、民情地图等,推动实现“五社”要素信息汇聚共享。依托信息平台及时了解社

8、区居民服务需求和问题清单,引导社区各类主体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开展社区协商、实施“邻里守望”和社区微治理项目。五、联动流程(一)需求发现。社区建立健全需求发现机制,广泛引导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现实需求征集活动,通过居民主动提需求、社工入户走访采集需求等形式,用好线上常态收集、线下定期商议机制,及时整理汇总需求清单。(二)项目设计。专职社区工作者对收集的需求清单进行初步筛选,并按照环境美丽宜居、邻里守望相助、平安和谐共治等进行归类梳理。引入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针对具体需求设计公益项目方案,形成需求清单的解决方案。(三)资源对接。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公益项目设计大赛等载体,通过项

9、目化形式,组织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优势,组织开展需求、力量、资金、技术等资源对接,完成项目发包。(四)项目实施。社会组织承接项目后,组织专业力量实施推进,社区参与项目指导监督服务全过程,并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志愿者服务等辅助力量和联系对接、公共场所使用等协助服务。(五)评估反馈。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审计,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规范运行。项目实施完成后,由社区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展下一步工作。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民政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五社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资源整合、工作配合、信息沟通与政

10、策衔接,建立上下联动、运行顺畅的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机制。将“五社联动”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范围,逐步建立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五社联动”工作评价体系。(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1+1+X”资金筹措模式,加大财政资金、福彩公益金支持力度,推进社区发展基金会建设,加快推动镇乡(街道)、社区建立社区发展基金,形成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机制,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等通过项目化方式参与社区治理。(三)加快创新实践。各乡镇(街道)要紧紧围绕城乡现代社区的内涵实质和主要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探索创新“社区+”多方主体灵活参与的联动路径、联动方式,扎实推进“五社联动”落地见效。坚持边推进、边研究、边完善,及时总结提炼“五社联动”实践经验。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广泛宣传“五社联动”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