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直观性手段提高学习效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0556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直观性手段提高学习效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用直观性手段提高学习效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用直观性手段提高学习效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直观性手段提高学习效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直观性手段提高学习效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用直观性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逐渐变为抽象思维。但是,一般的学生在低年级形象思维比较强,学习成绩也比较高,到了高年级学习成绩却突然下降,甚至出现不及格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形象思维没有过渡到抽象思维导致而成的。在课堂上引进直观手段,是为了在教学的某个阶段上使儿童摆脱形象,在思维上过渡到概括性的真理和规律性上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由于直观性的运用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跑偏,学生被一些有趣的、但不是重要的一些现象吸引住了,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该学习的知识上去。从而导致一节课的效果很低,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运用直观手段时,要求教师

2、必须要有很高的教育学和科学素养,并且要懂得儿童心理学,懂得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个过程。直观性原则不仅要贯穿在课堂上,而且应当贯穿在教学和教学过程的其他方面,贯穿在整个认识中。教师在运用直观性时,必须考虑到怎样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直观手段在哪一个阶段不需要使用,那时学生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直观手段上。我们作为教师,内心始终要清楚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在低年级时,我们经常用到的是实物的直观手段,而高年级则应该由实物的直观手段逐渐向绘画的直观手段过渡。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从一些简单的绘画直观手段着手,让学生画一些简单的直观示意图,在绘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3、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比多比少时,除了运用实物进行直观比较之外,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比较,如圆圈、三角形、长方形等等,或者画一些喜欢的水果图进行比较。在解决简单的问题时,可以画一些图形来帮助理解题意。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直观形象逐渐向抽象过渡,不是只停留在直观手段上。解决问题时,注重让学生用绘画草图、示意图理解题意,这些手段对发展抽象思维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在黑板上讲题时,可以用一半的黑板画草图,示意图,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比起直观教具要强很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我有一个习惯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在分析题意时,尽可能地把应用题画出来。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

4、在于保证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如果哪一个学生能够把应用题画出来,他一定就能够学会应用题。虽然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是必须先有形象思维,然后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即使到了高年级,我们还是先通过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再向抽象思维过渡。比如学习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首先借助实物教具直观认识,再通过绘画深度理解图形的特征。让学生画出心中的圆柱和圆锥,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应该请他们将题目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就会加深理解,慢慢地自然就理解了题意。这也是降低学习难度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在运用直观性手段时,一定要避免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非重要的地方,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之上。运用直观性手段时需要很高的教学技巧,更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基础和心理特点。唯有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