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封缸酒:黄酒中的翘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0725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坛封缸酒:黄酒中的翘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坛封缸酒:黄酒中的翘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坛封缸酒:黄酒中的翘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坛封缸酒:黄酒中的翘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坛封缸酒:黄酒中的翘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坛封缸酒:黄酒中的翘楚金坛位于茅山东麓,洪湖之滨,是江南最辽阔的水稻产区。区内盛产优质糯米,尤以金坛市城南四十里外指前标一带特产的“标糯米为佳。此标糯得洪湖水的滋养,味蕴清香,性粘滋补,米粒有九孔出汁,为酿酒所绝配之料,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距城西北四十里的茅山山泉和距城南10里的钱资荡,是酿制封缸酒的天然水源。好米和好水,再加上醇朴的民风和民间文化气氛,遂形成了金坛封缸酒得天独厚的传承环境。封缸酒历史悠久秦时,每年农历霜降至次年立春,金坛民间即有师傅走村串巷以糯米酿酒。他们使用专门的器具,经淘洗、蒸熟、淋净,参加草药为糖化发酵剂,发酵后制成酒,民间俗称“米酒。人们在米酒内参

2、加白酒,再次封缸发醇,名“封缸酒。此后数百年间,酿制技艺逐渐成熟。元朝末年,朱元璋东征时,曾驻辟金坛顾龙山,饮得当地百姓自酿的封缸酒,赞不绝口。明朝,朱元璋登基后,金坛封缸酒从此成为朝廷贡酒,并在民间代代传承。清光绪年间,金坛城北白塔万德隆万家油坊,兼营酿造封缸酒。民国年间,金坛城内开设的酱醋作坊和糟坊都兼营酿酒,其中尤以位于司马坊的信孚糟坊和开设在北门的怡盛糟坊较有名。解放后公私合营,成立金坛酒厂酿制封缸酒。金坛封缸酒在民间流传近千年,明初即有盛名。明太祖朱元璋曾驻畔金坛顾龙山,饮后为之命名,并列为贡酒,故又称“朱酒。该酒以“标米为主要原料,按照传统秘方精心酿制,主要选用洪湖一带所产优质糯米

3、为原料,该米色白光洁,味蕴性粘,香味滋溢。米经蒸熟、淋净,参加草药为糖化发酵剂,在糖分到达一定要求时,再掺入50度小曲酒,立即分缸密封,经较长时间养酷后,再压榨、陈酿,成为成品。曾经辉煌如今面临困境1984年,“丰收牌金坛封缸酒荣获国家轻工部酒类大赛银杯奖。1986年,金坛封缸酒获得首届中国黄酒节特等奖。黄金时期,金坛封缸酒年产销量曾到达100O多吨,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开设代销点,仅上海的代销点顶峰时就多达四五十个,仍然供不应求。金坛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每当出国访问和讲学,必须携带家乡封缸酒作馈赠礼品。70年代,原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喜爱金坛封缸酒,一时成为佳话。建国35周年时,中央军委曾指令金

4、坛特供2019瓶封缸酒,用于国庆招待会。金坛封缸酒不仅具有深厚的民间根底和地方品牌特色,而且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金坛封缸酒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部研究江南民间酿酒史和黄酒文化的“活字典。金坛封缸酒属甜型黄酒,与浙江绍兴酒、福建沉缸酒三者齐名,为黄酒中的翘楚。该酒按照民间传统秘方精心酿制而成。其色泽金碧自然,澄清明澈,酒性中和,醇稠如蜜,馥郁芳香。其酿制工艺精湛而独特,流传数百年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历史上,金坛封缸酒曾作为贡酒屡入宫廷。建国以后,屡次获奖,并作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然而,金坛封缸酒由于酿制周期长、利润低,民间又缺乏开展资金。90年代后,受可乐、葡萄酒、啤酒的冲击,

5、金坛封缸酒产量和市场的占有率急剧萎缩,其酿制技艺也渐趋被受冷落。加之缺乏合理的扶持,酿造骨干人才大量流失,以致传统酿制技艺濒临失传。因此,金坛封缸酒的酿制技艺急需抢救和保护。此外,由于缺乏合理扶持,民间传统酿造人才大量流失,酿作技艺濒临失传。而假冒伪劣品的出现,也严重损坏了金坛封缸酒的传统形象。昔日正宗的金坛封缸酒,如今已很难寻觅。因此,金坛封缸酒的酿制技艺急需抢救、开掘和保护。制作流程复杂精细其工序流程大致为:1、检米去除米中杂质,保持原料米的纯洁;2浸米将原料米放入原料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3、淘米将浸泡后的米淘洗干净;4、蒸米按特定的火候将原料米放入桶内蒸熟;5、冷却用凉水将煮熟后的原料米迅速冲淋,使其降温,以防止米粒外表粘连;6、下酒药将特制的酒药丸碾成粉沫撒入米中均匀拌和;7、下缸将拌和酒药的米料倒入缸中压实发酵,并做成酒窝后加盖封缸;8、兑酒经一定发酵期后,将其米酒兑出;9、参加酒引进行二次封缸发酵;10、榨酒将封缸酒成品榨出,灌装饮用。该酒色泽金碧自然,不加色素,澄清明澈,久藏不浊,酒性中和,醇稠如蜜,馥郁芳香,含多类糖分、各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营养丰富。该酒与浙江绍兴酒、福建沉缸酒三者齐名,为黄酒中的翘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