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2326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流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标准学分:2学时:32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制订人:一、课程的性质和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具体介绍物流管理中的定量分析问题的课程。内容包括物流需求预测、线性规划、整数规划、运输路径规划、项目计划技术、动态规划等内容。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运用运筹学的基本理论、思想和方法,学会建立运筹学模型,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巧,为管理问题提供最合理的决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处理物流管理中定量分析方面的能力。前置课程:管理学基础、仓储与配送实务后置课程:物流方案设计、顶岗实习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1)运筹学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2

2、)常用的物流预测分析工具3)线性规划模型4)整数规划模型5)运输规划6)图论7)网络计划技术方法2.技能:1)常见物流预测模型的数据采集、计算和分析。2)线性规划模型的建模与求解3)整数规划模型的建模与求解4)运输路径的规划与求解5)运输模型建立与求解6)项目计划图的绘制7)软件求解3.素质:1)专业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处理物流管理中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习素质:能掌握获取数据、建立模型、找出优化方案的思路和方法。3)社会素质: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学生通过提高团队合作,整合企业资源,优化物流流动,策划和设计物流方案。三、课程教学条件标准师资标准:主讲老师必须是理工类专业背景,物流管理硕士以

3、上学位,具有讲师以上的专业职称,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擅长数理分析、熟练运用Excel、WinQSB等运筹求解软件。能按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设计课程,综合各种教法实施课程教学,具有较强专业创新能力和较高的讲解能力。辅助老师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具有本科学历,有较丰富的一线企业工作经验。实训(验)室标准:机房。机房中配备OffiCe2003以上版本、WinQSB软件。校外实训基地标准:有专业物流公司或商业企业供学生采集数据。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学习情境情境教学要求情境教学内容情境教学方式学时一、课程认知(2课时)学习情境:运筹学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 .了解运筹学含义及其研究方

4、法2 .了解运筹学的发展情况及其主要分支3 .掌握运筹学常用工具4 .理解运筹学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5 .知晓课程基本情况、学习要求、考核方式及要求、总体目标L运筹学起源2 .运筹学产生与发展3 .运筹学在物流中的应用4 .常用的物流运筹学工具5 .课程学习方法、考核及要求通过电子课件、课堂互动交流举例说明运筹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2二、物流需求预测(4课时)子情境一:移动平均预测法1 .了解预测的基本知识;2 .理解时间序列、时间序列分析法的含义及其基本原理;3 .掌握移动平均法的计算步骤;4 .能够熟练地运用移动平均法对物流需求问题进行预测;5 .能够用E

5、xcel软件求解一次移动平均预测模型1 .预测基础知识2 .简单移动平均预测法和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3 .用Excel软件求解一次移动平均预测模型电子课件,白板板书、图表、案例导入、示范、练习。课堂互动交流、进行移动平均预测模型的计算,上机操作该预测方法在Excel中的具体实现。1子情境二:指数1 .掌握指数平滑法的计算步骤;2 .能够熟练地运用移动平均法对物流需求问题L指数平滑预测模型2.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电子课件,白板板书、图表、案例导入、示范、练习。课堂互动1平滑预测法进行预测;3 .能够熟练地运用指数平滑法对物流需求问题进行预测;4 .通过Excel求解指数平滑预测模型。运算3.用Exc

6、el软件中的公式求解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交流、进行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的计算,上机操作该预测方法在Excel中的具体实现。子情境三:线性回归预测法1 .理解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回归预测模型法的基本原理;2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参数的计算;3 .能够运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物流需求问题进行预测。4 .通过Excel求解回归分析预测模型。L回归分析预测模型2 .回归分析预测模型运算3 .用Excel软件求解一次线性回归模型。电子课件,白板板书、图表、案例导入、示范、练习。课堂互动交流、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模型的计算,上机操作该预测方法在Excel中的具体实现。2三、物流资源配置(4课时)子情境一:

7、LP问题认知与建模1 .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及其数学模型的形式;2 .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3 .能够对一些相对简单的物流资源配置问题建立线性规划模型;4 .能够运用线性规划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L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和标准形式2 .生产计划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3 .下料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电子课件,白板板书、图表、案例导入、示范、练习。讲解与练习结合,着重于解决问题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清楚线性规划对于解决生产问题的帮助。2子情境1.能够对一些相对简单的物流资源配置问题通L求解生产计划问题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2二:LP问题软件求解过建立线性规划

8、模型求解;2 .能够运用线性规划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3 .能够利用软件求解线性规划模型。数学模型2.求解下料问题数学模型Excel求解线性规划模型。四、物流任务指派(4课时)子情境一:整数规划认知、建模及求解1 .了解整数规划问题的实践意义;2 .掌握并灵活运用整数规划数学模型进行建模;3 .能够运用软件求解整数规划问题。L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2 .建立生产安排问题整数规划模型3 .建立排班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4 .建立物流选址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5 .求解生产安排问题整数规划模型6 .求解排班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7 .求解物流选址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讲解与练习结合,着重于解

9、决问题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清楚整数规划对于解决生产问题的帮助。电子课件,白板板书。例题讲解课堂互动交流。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软件求解整数规划模型。1子情境L了解01规划的实践意义;1.0-1规划数学模型讲解与练习结合,着重于解决问1二:01规划认知、建模及求解2 .掌握并灵活运用01规划数学模型进行建模;3 .能对物流固定设施选址问题建立“01规划”模型;4 .能够运用软件求解01规划的基本特征2.建立指派问题01规划模型3.求解指派问题01规划模型题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清楚整数规划对于解决生产问题的帮助。电子课件,白板板书。例题讲解。课堂互动交流。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Exc

10、el软件求解整数规划模型。子情境三:任务指派认知、建模及求解L了解指派问题的实践意义;2 .掌握整数规划、01规划、指派问题数学模型区别及其相互关系;3 .掌握并灵活运用指派问题数学模型进行建模;4 .掌握匈牙利法的算法步骤及特殊指派问题的处理方法;5 .能用指派问题解决物流领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与工作任务、服务项目等的合理搭配问题,创造最大价值;6 .能够运用软件求解指派问题L指派问题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2 .匈牙利法求解简单的指派问题3 .求解指派问题模型讲解与练习结合,着重于解决问题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清楚整数规划对于解决生产问题的帮助。电子课件,白板板书。例题讲解。课堂互动交流。通过

11、上机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软件求解整数规划模型。2五、物流运输规子情境一:多起1.理解多起讫点运输问题(物资调运问题)的经济含义和实质;L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和形式电子课件,白板板书,上机实操,讲解与练习结合,加强学生对于4划(10课时)讫点运输问题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物资调运问题(运输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3 .能够利用软件求解物资调运问题;4 .能够根据求出的解,确定调运最优调运方案。5 .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2 .各种多起讫点运输路线问题模型的建立3 .表上作业法求解标准型运输模型4 .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初始方案改进成最优方案过程的理解。通过

12、上机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求解运输规划模型。子情境二:运输流量问题L理解图、网络、链、连通图、图模型的概念。2 .理解可行流、最大流、增广链的概念。3 .掌握求解最大流问题的标号算法步骤。4 .能够把相应的实际问题归结为最大流问题,并能熟练运用标号算法求解。5 .能用EXCel的规划求解。1 .运输流量问题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和形式2 .建立运输流量问题的数学模型3 .标号法求解简单的运输流量问题4 .用Excel的规划求解电子课件,白板板书,讲解与练习结合,上机演示与实操。4子情境三:最短路问题L理解最短路问题的含义。2 .掌握求解最短路问题的Dijkstra算法步骤。3 .能用软件求解

13、最短路问题。4 .能够把相应的实际问题归结为最短路问题,L最短路问题的基本特征和形式2.Dijkstra算法求解最短路问题电子课件,白板板书,讲解与练习结合,上机演示与实操。4并能熟练运用Dijkstra算法求解。3.用软件求解最短路问题。六、物流项目管理(6课时)学习情境:物流项目计划图的绘制1 .知道网络计划技术的含义。2 .掌握网络计划图绘制方法与基本规则。3 .理解网络时间参数的经济含义并掌握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4 .理解关键路线、关键作业的经济含义并掌握找出关键路线的方法。5 .能根据网络计划图绘制规则对实际问题绘制网络计划图并完成时间参数的计算。6 .能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对计划项

14、目进行工期优化。7 .能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对计划项目进行费用优化。L物流项目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事项、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虚工作、网络图等基本概念2.网络计划技术方法3.上机绘制项目计划图,并找出关键路线,进行工期优化和费用优化。教师在机房讲解示范并结合各种概念的阐述,学生按任务单操作。6五、课程教学方法(一)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是一门对经济管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与决策的应用学科,而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内容上,主要选择那些与经济管理密切相关并为后续课程所需的内容,略去公式推导、数学运算等让学生望而生怯的内容。强调这门课程的方法学习,而

15、不是数理运算。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是我院物流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物流专业的教学要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预测、线性规划、整数规划、运输问题、项目计戈IJ、动态规划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物流作业管理、预算控制、运输调配以及经营决策等进行定量分析,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理论与通俗易懂的案例相结合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是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比较难以听懂,从而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继而干脆放弃听讲。为提升教学效果,应从较为通俗易懂的案例入手,引出相关的理论,而不是直接讲授抽象的理论和进行数学原理的推导。运用贴近学生和专业背景的案例,激发起学生兴

16、趣后再讲具体的求解方法。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觉到运筹学在实际生活、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有的放矢的进行理论学习。(三)多媒体演示与手工板书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抽象的内容以直观的表现形式,通过图、文、声、动画等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能有效地增大授课信息量,加大例题量,也让教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要将多媒体演示与手工板书进行有机的结合。(四)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将单一的课堂讲授,变为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践案例学习等形式相结合。课堂讨论的内容,

17、有的是运筹学的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更多的是运筹学的应用。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性、发现性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系统地锻炼学生应用运筹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中设计了实践案例学习部分,分小组由学生自行寻找或由教师指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题目,布置给学生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课程实践作业。作业内容包括数据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建模、求解到应用价值分析,每一小组完成后组织课堂汇报,全班同学对其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并给该小组同学打分。这样可使学生懂得一个实际问题是如何进行抽象、简化形成理论上的模型,明白模型中的数据与企业有关会计、统计数据的联系与

18、区别,还向学生展示了这门学科并非“天衣无缝”,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而增加他们的求知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理论教学与上机实验相结合课程的模型求解方法都比较烦琐,特别是线性规划部分运用单纯形法求解,学生往往方法、计算步骤和原理都掌握了,但仅仅由于表格中的某一个数字计算错误,造成计算结果错误,这导致学生花很大时间和精力于重复的数学运算,而不是思维的开拓和方法的学习。而同样的问题,如果上机解决可能几分钟就能求解出来。因此,在运筹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自己建模然后上机求解,这样既能让学生熟悉运筹学计算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

19、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摆脱烦琐的手工运算,及时检验自己建立的模型是否合理、准确,从而更有效地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方法和实践应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每上完二次理论课都安排一次上机实验课,从而使学生能及时检验自己的理论学习成果。六、课程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课堂听讲、课堂提问与互动;每个情境习题作业、上机考核等。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30%(出勤、课堂提问与互动,每个情境习题作业)期末考试占70%(上机考试)七、教材与参考书教材:1 .彭秀兰主编。物流运筹方法与工具(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 .陈御钗编著。物流运筹方法实训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书:1.沈家惮主编。现代物流运筹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 .吴祈宗主编。运筹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4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运筹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